学校如何用好名师
2016-12-15崔继忠
崔继忠
名师,顾名思义,是在某一个领域内有一定的名望,有高尚的师德,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教师。可是,如果不能合理地使用名师,就会适得其反。那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用好、用活名师呢?
学校要量才而用,让名师有所作为。众所周知,名师也只是在某几个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并不是人们心中想象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教师。因此,学校在为名师安排教学任务时,既要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优势,又要避开他们的短板。学校要为名师“量体裁衣”,为名师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平台。学校本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名师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名师带动其他教师的发展。某校的一位市级名师,成名后被学校任命为少工委主任。本来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她整日忙于各种活动,穿梭于学校、教师、班级、学生之间,忙得不可开交,而学校少工委的活动质量却没有提高,这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没有提高,鲜有让人“惊艳之举”,实乃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学校要善于发现名师身上的闪光点,量才而用,进而影响其他教师,促进学校全体教师素质的提高。
学校要知人善用,让名师有所作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学校管理者要练就“知人之机智”的慧眼,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摒弃那种“成名前重金打造,成名后自行其道”的错误做法,要为名师做好职业规划,多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走出校门、省门甚至是国门,让他们多与外地的名师交流,在学习中不断提升,不断地开阔眼界,拓宽视野,提升学识修养,完善自身素质。而现实中的一些名师,一旦成名,学校就放松了对他们的管理,名师也就逐渐放宽了对自己的要求,变得平庸,失去了成名前的激情,开始迷茫。因此,学校要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激活名师的潜能,发挥他们的作用,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如开展名师课例研讨活动,建立名师工作室,组织名师师徒结对活动等,通过这些接地气、通人气的管理措施,让名师在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影响、带动一批教师,推动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管理是一门艺术,而其发展在于不断地创新。唯有不断地创新管理机制,与时俱进,才能产生巨大的正能量,形成强有力的“名师场”。而有些学校的管理还停留在“大统一”式的管理模式,没有根据教师的天赋、兴趣、个性等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管理评价机制,不利于激发名师的工作热情。只有合适的管理制度,“独特的”管理模式,才能促进名师的成长。学校要想进一步的用活名师,就应在活用名师上下功夫。学校要为名师制定多元化、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真正让名师做到活学活用,让名师成为学校发展的一面旗帜,不断促进学校教育持续而深入的发展。
总之,名师作为学校宝贵的“教育资源”,学校领导应充分了解他们身上的优势,加以科学合理的使用,进而带动学校的发展,这应成为每一个学校管理者必须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
(作者单位:山东泰安市泰山区上高街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