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和盐度对噬菌体的裂解活性的影响
2016-12-15于鸽
于鸽
摘要:本文从自然环境中分离,筛选了一株致病溶藻弧菌和它的噬菌体。测定了不同pH值和盐度对噬菌体的裂解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的最适pH为8.0,太酸或者太碱的环境都不适合噬菌体的生存;在盐度为25%。的情况下,对溶藻弧菌的裂解能力最强,这可能是因为这株噬菌体是在海水环境下分离出来的有关,所以对于高盐度的耐受性比较好。
关键词:溶藻弧菌;噬菌体;pH;盐度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噬菌体在海洋生态环境中作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进展[1,2,3]。分离和研究海洋环境中的噬菌体,有助于了解噬菌体在海洋环境中的生态学和遗传学作用,同时可为监控海洋环境中海洋生物病菌快速检定及防治方法建立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噬菌体有其他病毒的一些共同特性,如个体微小、可通过除菌滤器,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一种核酸等外,每种噬菌体又有其独特的一些特性,如宿主特异性、核酸性质、生长和裂菌特性等。我们研究pH值和盐度对噬菌体的裂解活性的影响,这些研究数据将为进一步将噬菌体裂解技术用于生产实践中溶藻弧菌的灭活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材料
1.菌种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由虾塘排污渠水体中分离获得。
2.噬菌体
溶藻弧菌噬菌体。浓度为1010pfu/mL。本文分离于南三岛虾塘排污渠水体中。
3.培养基及药品、试剂
下层固体琼脂;上层半固体琼脂;蛋白胨水等。
4.主要实验仪器
恒温培养箱,盐度计,震荡器,高速离心机,超净工作台,手提式高压灭菌锅,数显恒温水浴锅,ORION710型精密pH计等。
二、方法
1.不同pH值下噬菌体的裂解活性
参照文献[4,6,5]的方法,将pH值分别为3,4,5,6,7,8,9,10,11,12的蛋白胨水溶液4.5mL加入口径一致的试管中,放在25℃,当温度平衡后加入0.5mL效价为104~105pfu/mL的噬菌体液,放在25℃计时处理一小时后,用pH7.0的蛋白胨水稀释,取0.1mL用双平板法,做噬菌体记数,同时做三个平板,以做对照。培养12-18小时后观察记数噬菌斑。
2.盐度对裂解率的影响
凡纳滨对虾可在1‰—36‰的盐度范围内存活、生长。因此我们配制盐度分别为0、5、10、15、20、25、30、35‰的蛋白胨上层和下层培养基,然后取103pfu/mL的噬菌体液做双层平板,然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12~18小时,观察出斑情况。
三、结果
1.不同pH值下噬菌体的裂解活性
此实验结果表明该噬菌体感染宿主的最适pH为8.0,pH小于4.0或大于11.0则很少吸附。说明太酸或者太碱都不适合噬菌体的生存。
2.盐度对裂解率的影响
由实验结果看出:盐度对溶藻弧菌噬菌体的裂解率有明显的影响,在盐度为25‰的情况下裂解率最高。噬菌体在盐度为35‰的情况下裂解率依然很高,这可能是因为这株噬菌体是在海水环境下分离出来的有关,所以对于高盐度的耐受性比较好,而对于低盐度的耐受性比较差。
四、讨论
本实验测得溶藻弧菌噬菌体对pH值的适应范围较宽。我们知道噬菌体侵染的第一步是吸附,即噬菌体附着在宿主表面.吸附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非特异的静电吸附,第二阶段是受体与配体的特异性结合阶段,酸碱度对噬菌体的存活及吸附效率产生影响的原因在于pH的变化导致细菌与噬菌体表面上吸附位点或受体的电荷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二者之间的静电作用效果。静电吸附在噬菌体吸附的第一阶段(即可逆的非特异性吸附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pH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噬菌体的吸附效率,进而影响了它的侵染活性。在远离最适pH的条件下,噬菌体的吸附效率愈来愈低。由于酸碱对噬菌体的灭活作用是瞬间的、不可逆的,因此被酸碱处理过的噬菌体,其吸附能力大大降低或消失了,结果使其感染活性也就大大降低。不同噬菌体吸附不同寄主时,它的最适的吸附pH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