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航天强国建设步伐 助力中国梦早日实现

2016-12-15吴艳华

紫光阁 2016年12期
关键词:航天事业强国航天

吴艳华

中国国家航天局认真践行“支撑国防军队建设,带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使命,带领航天战线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年度发射次数达历史新高,首次突破20次,成功实现长征五号、长征七号新一代运载火箭首飞,圆满完成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等重大任务,启动实施我国首次火星探测、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等重大工程,着力谋划“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航天发展,加快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航天事业捷报频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创新驱动、军民融合、“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航天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航天战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开拓创新,扎实工作,2016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实现了“十三五”开门红。

一是进入空间能力实现跨越。应用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成功首飞,大幅提升了我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标志性工程—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实现近地轨道25吨级、地球同步轨道14吨级运载能力。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创新难点多、技术跨度大、复杂程度高,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其首飞任务圆满成功,填补了我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运载火箭的空白,使我国火箭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化、型谱化发展,以及探月工程三期、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标志。二是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相继成功发射,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了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为后续空间站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高分三号卫星成功发射,填补了我国1米分辨率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空白。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卫星相继成功发射,全球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嫦娥四号任务全面启动,嫦娥五号任务按计划推进,月球探测工程进入决战阶段。实践十号、量子通信实验等空间科学卫星成功发射,为空间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手段。三是空间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初步构建由对地观测、通信广播、导航定位三大系统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骨干体系,在轨卫星超过170颗,卫星应用已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著提升了大众生活品质,空间信息业务化、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正加快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技术融合,以商业航天、“互联网+卫星应用”为代表的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孕育发展,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20%,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四是国际合作不断拓展。2016年新签署5个双边航天合作协定,中巴地球资源04A星启动立项,按计划推进中法海洋、中法天文、中意电磁监测等卫星工程合作,嫦娥四号任务载荷搭载合作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反响。印发《“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指导意见》,加快推进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建设,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外空领域国际规则的制定和磋商,以及多边国际组织活动,在防灾减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完成3颗卫星整星出口,宇航产品出口种类和规模不断扩大。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谋划航天强国建设蓝图

在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之际,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为航天发展指明了方向,对航天战线全体同志提出了殷切期望,吹响了建设航天强国的号角。中国国家航天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开展深化论证,初步提出了我国航天强国发展愿景和“三步走”的战略构想。

航天强国愿景:具备新型新质的安全支撑能力、自主可控的创新发展能力、聚焦原创的空间科学探索能力、强大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科学高效的现代治理能力、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主导能力,拥有先进开放的航天工业体系、完备可靠的空间基础设施、全球领先的人才高地、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航天强国“三步走”战略构想:第一步,2020年左右,实现重点突破,加速迈向航天强国。全面完成国家已有科技重大专项,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短板,初步建成先进开放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和空间基础设施,在部分领域实现由跟跑转向并跑,大幅缩小与世界航天强国的差距。第二步,2030年左右,实现整体跃升,跻身航天强国之列。重点领域填平补齐,进出空间、利用空间和控制空间能力全面提升,在若干领域由并跑转向领跑,工业基础全面自主可控,空间基础设施完备可靠,行业治理科学高效,进入世界航天国家第一阵列。第三步,2050年之前,实现超越引领,全面建成航天强国。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重点领域全面超越,综合竞争实力全球领先,成为世界航天发展的领跑者。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快航天强国建设步伐

航天事业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家全局中居于重要战略地位。航天工程规模宏大,系统复杂,其每一次成功,都雄辩地证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国家航天局将以航天强国建设为统领,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军民融合为途径,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法治建设为保障,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后续,将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是筑牢国家安全基石,应对空间争夺新挑战。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和新质作战能力建设。着力构建军民协调统一的国家太空安全体系,有效维护太空活动、资产、产业和环境安全。加快建立以新型航天运输系统为主体的自由进出太空能力体系,空间基础设施和资产的安全保障体系,自主可靠安全的航天科技工业基础体系,以及有效防御空间灾害的应急体系。二是实施航天重大工程,实现能力水平新跨越。全面完成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抓紧实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以火星探测为代表的深空探测工程、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重型运载火箭等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航天重大工程,为引领科技强国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三是强化航天科技创新,打造创新引领新高地。大力推动以航天工程技术创新为主体,以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着力优化科研生产能力布局,有效弥补体系短板,初步形成以信息化为主导、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基础的科研生产能力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科学规划,开展空间天文、空间物理、空间环境、空间生命等研究,在前沿领域取得重大发现和突破。四是建设空间基础设施,培育经济发展新业态。加快建设由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三大系统构成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按照天地一体、研用统筹的原则,加快推进天基系统、地面系统和应用系统统筹建设,培育“互联网+卫星应用”新业态,大幅提升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的综合使用效能,促进形成数千亿元导航应用产业、数百亿元新型卫星通信业务产业和遥感应用产业。五是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树立开放合作新典范。充分发挥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平台作用,推进航天能力全球布局,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等领域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宇航产品与服务“走出去”,建设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协调和规则制定,为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增进人类福祉作出重要贡献。六是加快法制航天建设,建立航天发展新秩序。加快推进航天法立法工作,研究制定民用航天管理条例、空间数据与应用管理条例、宇航产品与技术出口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健全民用航天发射许可、空间物体登记等制度。研究制定国家航天政策,建立完善商业航天、国际合作、知识产权等配套政策,保障航天事业规范有序发展。七是弘扬航天精神文化,激发航天发展新动力。充分发挥“中国航天日”等平台的作用,大力宣传航天事业发展成就,广泛普及航天知识,大力弘扬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建设富有时代性和生命力的航天文化,充分激发广大航天人为航天事业建功立业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培养广大青少年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汇聚起共铸航天梦的磅礴力量。

猜你喜欢

航天事业强国航天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航天梦,我的梦
让我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
逐梦航天日
强国有我
“东方红一号”之后中国航天事业为何沉寂20年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说明了什么
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