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胰腺炎 隐身酒杯中

2016-12-15李增烈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酒精性饮酒腹痛

李增烈

如今,人们逐渐认识到不少疾病和长期大量饮酒有关,大病如肝病、胃病,甚至某些癌症,小到前列腺炎等。虽然急性胰腺炎与饮酒的关系已经明确,但许多人对慢性胰腺炎与饮酒的关系却知之不详。由于慢性胰腺炎的隐袭性,及至出现并发症或诊断清楚,往往已经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令人惋惜。

胰腺炎在发病之初是一组非细菌性炎症,病情有轻有重,病程长短不一。近年来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将其分为急性、急性复发性、慢性、慢性复发性四大类。后两者合称为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不同于急性胰腺炎,即便除去可能的致病原因之后,其病理变化、胰腺功能损害仍然存在,并且逐渐进展,最终导致并发症出现。从这个特点更加凸显出认识和及早诊断慢性胰腺炎的重要性。

慢性胰腺炎主要病因是酒精,其他比较少见原因,如药物(噻嗪类利尿剂、类固醇类、口服避孕药等)、代谢病(甲旁亢、高脂血症、血色病、糖尿病等),也有少数发生于阿狄括约肌梗阻,但多数原因不明。胆石性胰腺炎虽然多见,却很少发展成慢性胰腺炎,除非发生广泛坏死后,纤维组织修补、增生时或可成慢性。

肉眼观察病变胰腺,显示胰腺组织发硬、皱缩,有时能摸到由于结石引起的扩张导管,大小不一的囊肿。显微镜下可见腺体实质破坏,弥漫性或局限性纤维组织增生,或有不同程度的管道内钙化。疾病晚期于增生纤维组织中散在稀少的内分泌细胞,说明胰腺分泌胰岛素功能减退。

慢性胰腺炎多见于青年和中年,男性多于女性,也可证明酒精在发病中的重要性。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的上腹痛,程度轻重不一,往往开始轻,在数小时内逐渐加重,持续3~7日可慢慢缓解。总体说来,腹痛很少有急性胰腺炎那么剧烈,可间隔数周至数月发作一次,饮酒或进食油腻食物常是发作诱因。随着疾病的反复发作,有功能的胰腺组织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纤维组织越来越多,腹痛发作频度和疼痛程度反而会逐渐减少、减轻。此时患者往往误以为病情好转,却不知并发症将接踵而至。疼痛发作时,患者常会自动仰卧床上,双髋弯曲,以双大腿紧压腹部止痛,这种独特的止痛姿势也和急性胰腺炎不同。

此外,酒精性慢性胰腺炎还有几个特点可供鉴别。一是患者酒龄一般较长,首次疼痛发作时,酒龄多在5年以上;二是疼痛多在饮酒18~48小时后发生,此时患者往往把前两天或昨晚宴会喝酒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三是酒精性胰腺炎患者特别容易发生糖尿病、脂肪泻、囊肿等并发症。

酒精性慢性胰腺炎并非只见于老资格酒友,也可发生在长期社交性饮酒者,故有“老总胰腺炎”之雅号,老总、白领不可不记。尤其需要警惕的是,慢性胰腺炎早期或未出现并发症之前,常常被误诊,因此对于有长期饮酒史、又有上述特点腹痛的患者、长期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的患者、原因不明又无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都应该警惕慢性胰腺炎的可能;而在腹痛发作时出现尿糖阳性或者一过性黄疸,更是重要的线索。仔细的B超检查应该作为首选,如果B超,特别是腹部x线平片发现胰腺钙化,不但可作为慢性胰腺炎确诊根据,更可作为判断病情的指标,必要时可加做CT或磁共振(MRI)检查,并注意和胰腺癌鉴别。慢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正常或稍微升高,诊断价值不高,而血清或尿中淀粉酶同工酶降低,支持慢性胰腺炎的诊断。胰功能试验显示功能降低。

慢性胰腺炎治疗的前提和重中之重就是完全戒酒。止痛可用扑热息痛、布洛芬、芬必得等;补充分泌不足之胰酶,可以改善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症状,常用有多酶片(康彼身)、胰酶等,最好选用胶囊剂,其中胰脂肪酶含量越高越好;与等量碳酸氢钠或抑酸剂同服,可提高疗效,而且应与进食同服。具体是甲氰咪胍每次200毫克,每日3次。对糖尿病,轻症不必治疗,较重者可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所以用药剂量宜保守些。饮食方面宜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饮食,必要时可用要素饮食或胃肠道外营养。充分的营养不但能改善患者体质,对胰腺功能的改善也很有好处。经过上述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猜你喜欢

酒精性饮酒腹痛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饮酒,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陶渊明 饮酒》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与猫狗共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