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改革视域下新视点与生长点探析

2016-12-15王丽梅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12期
关键词:建构新课程学科

王丽梅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崭新的课程文化的创造。这一创造过程为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新的视点。钟启泉教授认为,课程改革的基本视点,正在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的突破口和生长点,正在成为迎接新挑战的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教育振兴行动。新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成功实践,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广大教师能够从“技术熟练者”转型为“反思性实践者”,能够“继续不断地书写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课程故事”。

我们应该认真解读、深入研究这些新视点,努力推动新课程的深化发展,持续不断地探寻和培育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一、课程改革需要课程观念和课程体制的同步变革

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科书的“改朝换代”,也不只是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之间的简单更替,它需要在课程理念和课程体制两个层面实现同步的变革。课程总是在传递一定的价值,代表一定的价值选择。课程负载着当今及未来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可能价值中立。学校课程的终极价值就是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一个人的未来不能依赖别人去预设,而需要自己去创造。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未来,更要关注他们在学校与教师的共同生活。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关注学生,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们成为有文化基础、有实践能力、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这给教师的课程实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即:教师如何让学生在开放的文化世界中建立日常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关联,以自己独特的价值选择介入课程,使自己的内部潜能在富有意义的文化世界中现实化,从而促进自身在情感、体能、审美、智力等多方面的整体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秉持“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成长,旨在建构对话、合作和探究的课程文化,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奉献给新时期的中国儿童。从本质上说,这是一次“课程文化”的再造。

二、课程改革需要摆脱分科主义,推进“课程统整”

借助“课程统整”,让学生学会“统整知识”,这是课程改革的重大诉求。就课程内容的统整来说,新课程改革采取了三个策略来逐步推进:一是设置崭新的综合性学科——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等;二是开辟崭新的课程领域——综合实践活动;三是倡导在学科教学中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一个核心的课题是,如何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在问题语境中以主题导入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对意义世界的整体性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整体人格的健全发展。课程统整的设计,不能依靠教师个体的闭门造车式的备课,需要教师团队的合作,而改造学科观是其前提。

什么是“学科”?“学科”应该是让儿童以人类文化遗产为线索展开对话,以培养他们解决现实问题所必需的能力,进而谋求其整体发展的教育内容。我们可以从流动性和综合性两个维度来审视学科,并提出如下假设:学科是有助于学生主体性活动的教育内容;学科是注重知识之间整合、谋求人的整体发展的教育内容;学科的框架具有假设性、流动性,学科的名称、结构、内容会随时代的发展和地域的不同而变化;各门学科的学习应建立在跨学科、综合性的学科基础之上。可见,软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势在必行。

学校的“课程统整”既是一种课程策略,也是一种课程意识;既是一种解构,也是一种建构。它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它的品质就在于不断地超越与优化。

三、课程改革需要创生新的课堂文化

课堂教学中总是存在某种文化,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因此,重要的问题是,教师应该创造一种什么样的“课堂文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记忆型教学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教师的作用是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的作用是接受、存储这些信息,并且按照这些信息行动;教师的教的活动替代了学生的学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是统治者、操纵者,学生是被统治者、被操纵者。这样的课堂近乎于没有生命活力和灵性的“心智屠宰场”。我们再也不能被束缚于教学活动的僵化、机械和被动的运作了。

这次课程改革强调改造灌输式的“反对话文化”,倡导“对话文化”。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就是要引导学生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并且通过对话,形成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方式,亦即形成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三为一体”的学习过程。这种课堂教学过程超越了二元论:它强调知识的主观与客观、知识的接受与发现、知识的解构与建构、知识的抽象性与具体性、知识的明确与默会等诸多关系的统一。我们要共同寻求课程教学的这种革命性的转变——从“传递中心”的教学转变为“对话中心”的教学;从“记忆型教学文化”转变为“思维型教学文化”。

四、课程改革需要确立新的课程资源观

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确立“课程资源”观念,是创造优质教育的前提条件。首先,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在认识上打破“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合理地建构课程资源的结构,形成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条件等方面的有机整合。即使是教材开发,也要寻求体现时代发展的多元化。其次,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了其对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教师要根据本地实际和学生特点,善于鉴别、积累、利用和开发各类资源,在教学实际中不断增强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最后,课程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即教材”、“课程即学科”的传统观念,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共同创造自己课程的过程,看作是师生不断地“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的共同成长的过程。

五、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和学校自主而合作地发展

这次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课程管理的权利,尤其在学校层面上,要求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获得专业自主的教师,能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形成教学风格;在教师群体中也可以逐渐创生“伙伴式的团队文化”,形成教学的“学习共同体”,实现共同的专业成长。这种以教师自身的“实践性知识”为基础而展开的教学,有助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反思性思考,从多元视点把握教学的复杂性,不断地建构和再建构教学的实践性框架。这样的教师不再是课程的附庸,而是课程的生成者、创造者。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没有现成的药方,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充分展现。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我们的教师还需要直面一系列的问题,采取切实的行动。比如,需要冲破分科主义、形式主义、等级主义、单位主义的束缚,从狭隘的“学科本位”、弄虚作假的“公开教学”、竞争性的“排行榜”中解放出来。

基于“研究共同体”的不同学校之间的课程改革交流,将有助于学校克服经验主义、形式主义等弊端,有助于学校创造出具有特色的课程文化。新课程的实施不可能靠个别学校、个别教师的“孤军奋战”,改革的经验需要积累,体会需要交流。借助网络组织,抗拒“单位主义”,每一个单位或个人丧失的只是“井底之蛙”的局限,获得的却是课程改革全局的大视野。课程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的建设,就是旨在冲破封闭式的“课程文化”,建立起学校内外、系统内外彼此沟通对话、充满活力的研究共同体。新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成功实践,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教师能够从“技术熟练者”转型为“反思性实践者”,我们的教师团队正在并将继续不断地书写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课程故事。

课程改革的基本视点,正在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的突破口和生长点,成为迎接新挑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教育振兴行动。我们希望新课程的推进进程能成为聚焦改革的最高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宿迁市马陵中学)

猜你喜欢

建构新课程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超学科”来啦
建构游戏玩不够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