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

2016-12-15夏来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7期
关键词:施工质量控制项目监督

夏来

【摘 要】这篇文章简明的描述了建筑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着重论证和描述了工程质量的掌控、施工时的管理、项目的监察和管理等角度需要实施的举措。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监督

在建筑工程质量中,会有特别多的方面会导致出现状况,这些原因有的比较直接,有的很间接,有的是很主观的,还有一些比较客观,有领导的原因,也有员工的原因等。如果出现建筑工程质量上的状况,一定要严肃看待,自主去维护,一旦出现状况,一定要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手段建筑工程质量上的状况是能够预防的。想要管理好建筑工程的质量,一定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掌控系统。该系统肯定会有三个角度:政府监察、建设企业负责、建筑产品的生产商直接负责。在这个时候,还应该考虑到施工员工的培训以及筛选,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一、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控

政府部门需要加大管理的力度,从宏观角度全方位的监控该领域。政府单位中负责质量检测的部门一定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的体系,设定有关的规定,避免出现由于领导只注重进度,而忽略质量的状况。

政府部门在质量监控上有两个角度:宏观和微观。前者是通过立法,设定一个严谨的制度,并且确保制度可以落到实处。就现在状况来讲,我们国家的制度落实还不够有效,很多制度没有包含;在真正实施上,也没有特别严格。这些情况直接造成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想要确保质量,必须得完善制度,如果出现状况,第一时间有法律可以整治。

除了宏观,还有一个角度就是微观,它的意思就是政府部门对质量的监控具体到详细的项目上面。我国法律规定,政府机构一定要参与到工程质量的监控当中,监控的目的就是确保安全性以及环境的保护性,依照法律法规强制要求的指标,对工程的各个角度进行落实。由于政府职能的改变,监控的手段也随之变化,从本来仅仅监察施工单位,到现在监察各个单位;从以前的仅仅监察工程实体,到现在监察每个单位的行为以及对实体实施抽查。总而言之,政府的监控会越来越全面,越来越严格。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掌控

工程项目的施工并不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流程,干扰质量的原因特别多,举个例子,设计、原料、环境、操作的手法、体制等,都能够直接干扰工程项目的质量。再加上工程项目的位置很固定,规模比较大,不一样的项目位置也不一样,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序,所以很容易就出现质量上的状况。还有一个就是工程项目的质量如果出现了状况,也没有那么容易来补救。所以,它的质量问题的地位就显而易见了。

建设单位也要对质量有一定的监控。如果正式施工,工程监理就是建设单位进行质量掌控的有力手段。现在的工程监理中出现的状况主要有:首先,市场制度不够完善。经常会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出现,也有一些不正规的单位,不正规的员工出现在这个市场中;然后,建立团队整体的素养不够,没有健全的法律知识和管理能力,这也是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和先进国家的差距;最后,很多的项目在监管上不够有效,监控责任没有落实到位。很多员工顶着很多职位,但是却不能真正做到该职位应该负责的工作;还有些单位没有一套严格的制度。综上所述,我们国家的监理体系还是不够全面。

三、严格掌控建筑原料、预制构件以及设备安装的质量

建筑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出现了一种异常的状况,业主会提供主要的原料,但是总会出现些许人去推销原料。在2000年之后,国家投资的工程项目中更是常见此状况。想要阻止这种现象继续出现,一定要抓住几个角度:首先是制度,在构建体制的时候,一定要预防那些为了一己私利的人进入主要原料提供这个领域;然后是监察体制,定时或者不定时的来审核一下原材料的购入,支持社会广大群众参与到监督检查的队伍中来;还有就是构建工程质量事故追究体制,一旦购进的原材料出现假冒伪劣状况,或者是不符合工程使用,出现了很严重的工程质量状况,一定要根据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接下来就是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对招标和投标更加制度化,加大力度监控质量,坚决不允许出现层层转包和克扣等干扰质量的不好做法;原材料一定要经过检查之后才可以进去工程建设中;针对那些假冒伪劣的原料、设备等,一定要公布,从根源防止,避免由于原料出现问题导致质量事故。最后就是严抓“四关”:采购、检测、运输保险、使用。现在,由于物资的提供是位于买方的位置,进行销售的种类又特别多,举个例子,在销售的时候可能会有回扣、有奖等手段,这些会给销售的员工带来很大的吸引力。一定要认真对待采购这个环节:第一点,慎重原则负责采购的员工,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选择专业水平过硬,认真负责,信誉良好的员工;第二点,要时时把握住质量、价钱以及提供货物的能力,挑选供应商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在技术和资金上有一定的保障,选择的原料也是经过检测的,社会信用度良好的原料,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严格遵守设计标准。

四、培训和选择员工,是确保质量控制的坚实基础

工程质量还有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以及服务人员。所以想要有效地掌控工程项目的质量,一定要在员工的选择上做到充足的准备,提升员工的素养。第一点要给他们灌输质量观念。依据全方位质量管理的原则,员工需要有五个观念:质量第一、预控为主、为用户服务、用数据说话以及社会。企业、综合收益的观念。第二点要使员工的技术水平有所提升。管理阶层和技术员工需要有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技术指导以及检查质量的能力,负责生产的员工一定要专业能力过硬,同时有严谨的作风和法律法规意识;服务人员需要进行技术和生活服务,从另一个角度来确保工程质量。完善技术培训和素质教育,一定要严格规定施工的纪律以及操作的流程,提升员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针对那些不遵守规定的员工,一定要重重惩罚;依照市场发展的真实状况,不停地实施质量的现场教育。施工单位的道德素养,第一点体现在质量意识强弱这个角度,这一点是确保质量的基础。

五、全方位提升质量管理和质量掌控的水平

施工质量的掌控离不开技术,技术素质不仅有员工的技术素质,还有装备、 信息、检验以及检测技术等。想要保障工程质量, 一定要把新技术、 新工艺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放到重点位置。在某种程度上,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建筑工程项目需要构建严谨的质量确保系统以及领导责任制,明确大家的责任。根据具体的情况,设定对应的目标和方案。阶段性的对经验做一个总结,不可以盲从,很多的企业就是在这个方面做得不够完善。针对那些新闻媒体批评和曝光的工程质量状况,一定不要以为和自己没有关系,一定要认真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不可以不以为意。

六、加大力度对施工企业和职工队伍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想要提升工程质量,一定要确保思想道德素养水平。加大力度构建道德教育以及作风建设体系,要把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联系到一起,把政治教育与现身说法联系起来。要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关心职工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成长,让所有的员工都关心企业的形象建设,可以主动去关心和支持质量工作,一旦出现状况马上整顿,发挥主人公的姿态。如果思想作风能够整治好,就不会在乎管理人员是不是在监督,会自主的去保障施工的质量。所以要严格要求,认真学习工作技能,不仅仅要完善客观世界,还要优化主观世界。经过认真贯彻落实上面的措施, 充分调动起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够克服所有的质量关,还可以改正自己的不足,把建筑工程的质量推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庞永师.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强化质量意识[J].建筑经济,1999(1).

[2]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筑工程质量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陈志刚,任卫东.高层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试析[J].郑州建筑,2003(10).

猜你喜欢

施工质量控制项目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分析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浅谈土建工程中的质量控制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