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花鸟艺术的感悟

2016-12-15董玉怡

景德镇陶瓷 2016年3期
关键词:花鸟陶瓷艺术家

董玉怡

何为陶瓷绘画艺术,陶瓷绘画艺术是一种充满文人气息的艺术。画中充满了含蓄、空灵、蕴藉、画意,使欣赏者能融入奇妙幻境、深远飘渺、雄浑幽深、气势如宏、诗情画意之感觉。文化层次耐人寻味。透过画面,能使人产生联想,领略到弦外之音,画外之意。例如花鸟绘画就是文人绘画者普遍善用的一种运用动植物绘画来表达情感的方式。

一、花鸟一一自然美妙的韵律

具有美妙名称的花鸟艺术。它最初由图腾崇拜,到抒写性灵,发展至今己成为陶瓷绘画艺术领域里独特的艺术。发展过程呈现了艺术家“万趣融入神思”之后,以“意”为本体,表现人们的思想观念,情感表达等一系列自然机趣关系。依托千变万化自然物象的花鸟造型,使画家的内心世界得以展现,即将“意”或“心”寄托于自然界的花草鸟虫的审美再造中。通过对物象的审美再造,让欣赏者得以享受和沟通。

花鸟画在原始社会就有了萌芽。原始社会的彩陶,就有大量的禽鸟形象。魏晋南北朝之前,花鸟就以图案纹饰的方式出现在陶器以及其他器皿上。使之成为了花草、禽鸟神秘的意义绘画方式。人们图绘它并不是在艺术范围内的表现,而是通过它们传达社会的信仰和君主的意志,艺术的形式只是服从于内容的需要。因此鸟崇拜作为民族的无意识的现象,却一直渗透到唐以来日益成熟的陶瓷花鸟画中。以致演变成陶艺家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就是陶瓷文人瓷上作画的过程。

花与鸟为什么得到艺术家的追捧,就拿音乐家来说吧,音乐家能从鸟儿的啼鸣声中换起美妙的音符,引发对音律的联想,创作出一曲曲悦耳的乡村音乐。诗人也是如此,当诗人看到美丽的花、鸟时就会诗性大发,写出一篇篇动人的诗句,可想艺术家对花与鸟联动性的运用。不要说艺术家,就连农夫听到鸟儿的第一声啼鸣,就知道清晨己到来,因而来到田边地头,边耕种,边欣赏鸟声,减轻耕种的劳累。何况艺术家对鸟声、花卉就更敏感,他们从鸟儿的啼鸣中感觉到了生命所富有的生机,从而激发了画家们对花鸟的厚爱,创作欲望也就油然而生。面对这自然美妙的韵律,陶瓷艺术家的笔墨也就不由自主的在瓷胎上挥舞,精心地描绘,留下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花鸟陶瓷艺术作品。

二、艺术的体验、构思、表现

一幅好的陶瓷花鸟艺术作品不是凭空而就的,它是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表现集中的体现。这三个阶段表现为连续的和不可分割的整体。

艺术体验艺术体验活动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以深入生活,自我修养,选材应用,审美发现和审美领悟,创作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作为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这可以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所谓艺术体验是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思想情感,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这种欲望就来之于艺术家仔细地观察生活,深入地感受生活,认真地思考生活,同时,艺术体验更需要艺术家以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拥抱生活,需要艺术家饱含情感的切身体验。

艺术构思陶艺家按照其创作意图把对实际生活的感受与认识统一起来,酝酿、创造成为艺术形象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形象即抽象的思维活动。是艺术家在审美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殊的创意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成熟的过程。艺术构思是按照其创作意图把对实际生活的感受与认识统一起来,酝酿、创造成为艺术形象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形象思维活动。是艺术创造的重要环节。就如花鸟艺术家,他能称的上花鸟艺术家,证明他已经熟悉花鸟的生活,了解和掌握了自然界的鸟、兽、鱼、虫、花、草、树木等物象的习性,并加以认真剖析与研究,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是作家所进行的一项十分艰巨的创造性劳动,是很不容易的历练过程。

花鸟艺术的构思是创造力的表现,它集中地体现出作家艺术修养、生活经验等方方面面。作家的思想修养与艺术修养越高,所积累的生活经验越丰富,其艺术构思就越趋于完美。如“梅雀图、鸳鸯戏水、四君子、岁寒三友”等,是典型的借物抒情的艺术构思,是陶瓷花鸟画经常描写的题材。艺术家通过细心刻画深入描绘,不仅画出它们外形的美感,更主要的是刻画出潜在的寓意,即完整的艺术意象。简言之,艺术构思就是艺术家将不系统的零散的生活素材,通过艺术思维构想成独特而又理想的艺术意象的活动,其实质,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艺术表现是人类艺术形式和创造美感。其第一步是模仿,模仿自然中那些符合自己审美观的各种比例关系,也就是模仿能与自己自然频率产生共鸣的关系比例特征,最终产生艺术感染力。我们这里讲的花鸟艺术表现力,也就是在探讨花鸟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多重作用和强劲的感染力量,以及在美化画面、艺术造型诸多方面的特殊效应及其内蕴丰富的意境、节奏、韵律、品位等等。其内蕴丰富,感染力强,造型诸多方面有特殊效应。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作品进行审视、体味和完善。

艺术的表现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不假,但是未必全都来源于生活。如果艺术家只是再现生活,总结概括生活,艺术怎么可能高于生活昵,高出来的这一块是从哪儿来的呢?如果一个瓷画家想画一幅不加修饰的喜鹊那就是麻雀原貌了,那么这只麻雀是不是会打动人?回答肯定是否定的。显然,单纯的模仿是不足以产生艺术效果,缺少艺术效果的绘画又怎能吸引人的眼球昵?经典音乐作品里,除了帕瓦尔第在“四季”里有鸟鸣和溪水潺潺的模仿,其他人很少有把自然的声音直接搬进乐队的。在自然界里是找不到它们形象的原型的。看来,艺术高于生活但不完全来源于生活,只靠观察生活还不足以创造出艺术。

我很欣赏珠山八友程意亭老师的花鸟作品,他的作品从艺术的体验到构思,最终表现其特色。纵观他的花鸟,不外乎几个特点:一是以小写意笔法画花鸟,用尖细的枯笔丝羽法画羽毛,再轻染色彩,增加羽毛的厚度,工细入微,严瑾精致,小鸟清新灵动,意趣高华。二是花鸟勾勒讲究骨法用笔,线条细润劲挺,工整圆润,花叶行笔有简有繁,有粗有细。三是程意亭的作品中入画的鸟类品种相对较多,如山雀、仙鹤、孔雀、相思鸟、金鸡、白头翁等,画路较广。鸟类作为他的画面的主体,布局多见十字交叉法构图,平稳均衡。四是设色十分讲究,颜料都经自己调配,十分细腻,染色以薄为贵,尤其是花朵和花头尤为甜润。风格鲜明,个性突出。纵观程意亭作品的画面,在色彩上常会呈现三种不同的效果:色泽妍丽者而不娇媚,色泽艳丽者而不飘浮,色泽淡雅者而不苍白无神。五是程意亭的落款书法格式相对稳定,变化较小,字体绵柔秀美,笔法稳健舒缓,不愧于民国时期的著名陶瓷艺术家。

陶瓷花鸟画艺术基于自身的特点更能让人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体会生命的征程如风景般展开的同时,感受到对人创造美和创造自身的双重肯定,并不断向新的人生境界超越,实现精神生命的成长。如今的陶瓷花鸟绘画,如同中国的京剧一样,是中国传统绘画之国粹,她历经千余年的发展和变革,有完整的美学观点、指导理论、审美情趣和表现片段,自成一套完整的艺术体系。

猜你喜欢

花鸟陶瓷艺术家
写意花鸟
趣图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陶瓷艺术作品
想当凤凰的金花鸟
花鸟
陶瓷鉴赏
陶瓷食具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