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陶瓷花鸟画
2016-12-15石磊
石磊
陶瓷花鸟画,顾名思义,就是在陶瓷上绘画花鸟,它是陶瓷绘画题材中(人物、山水、花鸟)的一大门类。陶瓷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广泛、内容丰富。其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釉上、釉中和釉下彩三类,这其中以釉上彩最为广泛,有粉彩、古彩、新彩、珐琅彩、墨彩、泼彩等,釉下彩以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为主,还有釉上彩釉下彩相结合的斗彩。
陶瓷花鸟画虽名为“花鸟”(景德镇俗称“翎毛”),实际上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除了本意花卉和鸟类之外,还包括了飞禽走兽、草木虫鱼等动植物,以及蔬菜、瓜果等植物。
陶瓷花鸟画的历史悠久,从现存己知最早的实例是1998年,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一块黑色大礁岩附近发现了一艘唐代沉船,被命名为“黑石”号。沉船中有大量的瓷器,其中有一只碗上刻写“宝历二年”字样,宝历二年为唐代敬宗李湛的年号(公元826年)。瓷碗中写有“茶盏子”和“湖南道草市石诸孟子有名樊家记”,说明产品来自长沙窑,还有大量描绘有花叶、莲蓬、飞鸟、鱼纹图案。
元青花的问世,为陶瓷绘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动植物和人物、山水纹样层出不穷,到明清时期出现的红绿彩、三彩、五彩、粉彩装饰工艺后,花鸟题材瓷画便成为一个门类。晚清民国时期浅绛彩和新粉彩装饰手法的出现,把花鸟瓷画推升到一个新高度,除了带有工笔和图案性质的花鸟瓷画外,具有文人笔墨气息的“文人瓷画”成为潮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陶瓷花鸟画”,而这种潮流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陶瓷花鸟画源于中国绘画,脱胎于中国绘画,陶瓷花鸟画在表现形式上,也分工笔、写意、兼工带写。陶瓷花鸟画,特别是写意陶瓷花鸟画重视形似而又不拘泥于形似,追求的是“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之似”的意境,讲求的是笔墨神韵,其表现手法类似于中国诗歌“赋、比、兴”,缘物寄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飞禽走兽、草木虫鱼的描写,寄寓作者的独特感触,借以实现对象(画面)来抒发作者的神采与情意。
陶瓷花鸟画的意境表达是作者透过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清代画家兼理论家笪重光在《画筌》中针对绘画创作提出了“实境——真境——神境”的理论,对绘画中意与境的涵意和相互关系,以及对绘画中的虚实、形神、情景等问题作了较深入的分析。陶瓷花鸟画意境在作品中表现的是韵味悠长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诗意空间。它由若干个看似无关的个体形象构成整体形象体系,以整体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景象或恬淡雅适、或闲静安谧,如邓碧珊的“粉彩鱼藻图”笔洗,盂口绘三道纹饰,外沿为如意云纹,中间两道弦纹相隔,内沿饰回纹;盂底绘水草双鱼,掩映水中月影,画面动中显静、静中有动,清新自然、明快高旷。又如刘雨岑的“粉彩春色满园图”瓷板,设色简洁艳丽。春光中,桃树下,三只雄鸡徜徉其问,神态自若,极具田园情趣,雄浑壮阔,慷慨激昂。再如王步的“青花远瞩图”瓷板,在平面瓷板上作画,以细腻的笔调描绘太阳、苍鹰、虬石、波涛。色彩淡雅,青白相间。勾画出落日余辉时,立于虬石的苍鹰面对脚下的波涛汹涌所表现出的孤傲,给人以苍凉孤寂的感受。
清代画家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里说:“画面宾主,不可使宾胜主……凡宾者远近折算须要停匀。”也就是说,主体在位置确定后,客体才可根据主体远近、掩映、疏密的对比关系,予以适当的配列。
陶瓷花鸟画的构图和其他画种的构图一样,在遵循一般构图规律时,首先要根据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要求,按照不同的陶瓷器型把主体安放在适当位置,客体作为配角形成与主体顾盼,相互联系,这是构图的关键。瓶类器型因为是圆柱体或方体,要注意相互照应,前后贯穿,变化掩映,疏密错落,展开图是一张完整的画面,而瓷板则相对简单明了。例如程意亭的“粉彩寒梅艳影图”瓷板,红色的绶带鸟作为主体,位于画面中央偏左,寒梅枝杆从左下方斜生伸展到右上方为次,湖石和蒲草在左下角再为次,整个画面布局中实、左密、右疏。突出了绶带鸟立于寒梅枝杆,在严寒中给人以春意的境象,全局严整、疏朗、新颖、活泼。因此,在构图中还要注意避免繁琐、板实、松散、空薄等不当的毛病。即使是单一的一丛花也要有宾主,一只鸟也要繁简得当。如任伯年画鸟,重点在头和眼的精雕细琢,而翅和尾则从简,甚至用枝叶将其遮掩,略去不画。如果在构图中做得面面俱到,主体便不能凸显出来,意境也就无从谈起。
陶瓷绘画是中华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如何发扬和创新这一艺术是我们每个陶瓷美术工作者都要面临和思考的一个问题。一幅好的陶瓷花鸟画作品其价值如何,我认为不单单是作者的绘画功底,而是笔墨韵味与情感境界的完美表现。要做到这一点,我个人认为必须从基本功和艺术修养二个方面入手。
其一,“艺”和“术”的完美结合,武术界有句“练功不练拳,犹如无舵船。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俗语,虽然行业不同,但道理相通。所谓“功”就是绘画者的基本功底,也就是“艺”,所谓“拳”就是绘画者的技法表现,也就是“术”,功(艺)再好,没有拳(术)始终难成家,拳(术)再好,没有功(艺)始终不靠谱。因此,二者兼备才能成为“艺术”。
其二,陶瓷绘画是人的创作,作品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作者的艺术修养。清代方亨咸所述:“绘事,清事也,韵事也。胸中无几卷书,笔下有一点尘,便穷年累月,刻画镂研,终一匠作耳,何用乎?此真赏者可以有雅俗之辩也。”,要将单层次的线条、色彩推进上升到无穷情景变化层面,就必须在融注于作者理想化和情感化的艺术表现之中才能实现意境美。
总之,一幅好的陶瓷花鸟画作品需要作者和欣赏两个方面的结合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要让每一个欣赏者,都能从陶瓷绘画的文化中受到感染,感受其文化的艺术价值,从我们作者来说除了练就功底外,还要加强艺术修养,提升人格魅力,在艺术创作时充分融入自身的感情,从而创作出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陶瓷花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