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版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轨道交通类检验机构的影响

2016-12-15陈兴慧潘君硕

环境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分包资质准则

韩 彬,陈兴慧,潘君硕

(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苏州高新城市轨道交通检验认证有限公司,苏州 215000)

新版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轨道交通类检验机构的影响

韩 彬,陈兴慧,潘君硕

(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苏州高新城市轨道交通检验认证有限公司,苏州 215000)

新版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释义,于2016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具体条款减少到50条。文中具体提出了29个程序文件名称,对管理体系和程序文件进行了归纳。对目前在设备租赁、检验项目分包、内部校准等争议的问题,也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检验检测机构现场评审的要点,进行了说明。最后指出获证后的机构要持续改进并有效运行管理体系,尤其要在资质认定标志、检验检测专用章使用方面的注意。

检验检 测机构;资质认定(CMA);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现场评审

引言

自2015年8月1日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施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代替了原来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旨在重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体系,释放改革红利。2016年5月31日,国家认监委发布了新版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释义通知(国认实〔2016〕33号),简称2016版新准则,代替了试行版的资质认定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国认实〔2015〕50号),简称为2015版旧准则。目前,轨道交通类检验机构在国内刚刚兴起,轨道交通类检验,涉及到如轨道车辆、信号、供电及工务等方向,专业领域强,有些还是现场试验,对人员的测试能力要求高。2016版新准则为机构进行资质申请(如首次、扩项、变更等),提出了详细要求,正确理解并在检验检测活动中遵守,有助于通过评审,有助于规范机构运作、降低检测风险。

1 新版准则的突出特点

2016版新准则在章节编排上与2015版旧准则完全一致,均由“总则”、“参考文件”、“术语和定义”、“评审要求”等四个部分构成。在参考文件方面,增加了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变为9条。在评审要求方面,对内容进行了简化或瘦身,但6个要素的总要求未变(简称5+1要求),条款数由原来65条减少到50条,将一些具体要求放到条款释义中,便于理解和执行,突出变化情况见表1。这些要求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第9条相呼应的,是对该规范性文件的深化。

表1 新旧评审准则的主要变化

新版准则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方面强调了最高管理者、覆盖的设施场所以及对人员的监督。一个再好的管理体系如一把手不重视,就无法顺利运行,强调最高管理者在管理体系中的领导作用和承诺: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确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检验检测的全过程;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要求;提升客户满意度;运用过程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和分析风险、机遇;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同时,新准则要求管理体系覆盖的场所包括离开固定设施的场所,如临时的、可移动的或多个地点的场所,但更加强调人员能力的监督(如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而非关键过程,并计入人员档案。检验检测机构要对抽样人员、技术检验人员、授权签字人及对报告进行解释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能力确认并持证上岗,保留好相应的记录。

表2 新准则及释义要求的程序文件

建立与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程序文件,是有效运行的执行保证。新版准则及释义要求建立的程序文件为29个,整理汇总情况见表2,这些文件是管理体系要求的最低配置,具体到各领域各机构情况,鼓励增加更多切合机构运行的程序文件。如临时或可移动场所检测管理程序、预防措施程序、新工作评审程序、仪器设备租赁程序、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等。

2 对几个争议的问题规定

新准则对检验检测机构在设备租赁、检验项目分包、内部校准等长期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正面回应,其背景也是鼓励共享社会的检测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但也加强了机构的主体责任和事后监管,是当前改革背景下的大胆尝试。如租用仪器设备开展检验检测时,要确保:租用仪器设备的管理应纳入本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本检验检测机构可全权支配使用(租用的仪器设备由本检验检测机构的人员操作、维护、检定或校准,并对使用环境和贮存条件进行控制);在租赁合同中明确规定租用设备的使用权;同一台设备不允许在同一时期被不同检验检测机构共用租赁。

检验检测机构因工作量、关键人员、设备设施、环境条件和技术能力等原因,需分包检验检测项目时,要分包给依法取得资质认定并有能力完成分包项目的检验检测机构,具体分包的检验检测项目要事先取得委托人书面同意,并在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中清晰标明分包情况。检验检测机构应要求承担分包的检验检测机构提供合法的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并予以使用和保存。实施分包前,要制定分包的管理程序,在检验检测业务洽谈、合同评审和合同签署过程中予以实施。特别明确了,除非是客户或法律法规指定的分包,检验检测机构要对分包结果负责。

至于内部校准,准则要求机构在校准设备、人员、环境设备、方法等多方面都要满足,这涉及到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投入,建议还是由专业的机构负责,便于降低检验设备的量值溯源风险。

3 评审时关注的重点

目前在江苏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申请,都是先到官网http://218.94.159.230:7003按照提示提交相关电子版材料,在完成网上初审或材料补正后,到窗口提出书面纸质材料,这两者材料必须一致,符合要求后,会做出受理决定。然后交由评审专家组进行材料审查,依据评审准则及相应的技术标准,审查提交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申请书》,对机构的工作类型、能力范围、资源配置及管理体系运作所覆盖的范围进行了解,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材料进行文件符合性审查,10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将审查意见反馈给资质认定部门,当材料不符合要求时,由资质认定部门通知申请机构更改。材料审查合格后,向被评审的机构下发《检验检测资质认定现场评审通知书》。

现场评审主要环节有首次会议、考察检验检测机构场所、现场试验及末次会议。首次会议结束后,评审组现场考察办公及试验场所,初步了解环境条件、仪器设备、检验检测设施是否符合检验检测的要求。重点是现场试验,涉及到很多内容如试验目击、现场提问、查阅质量记录、填写现场评审记录、现场座谈、授权签字人考核、检验检测能力的确定、评审组内部会、与检验检测机构沟通、评审结论、评审报告等。确认机构的检验检测能力是评审组进行现场评审的核心环节,为资质认定的行政许可提供真实可靠的评审结论。评审组形成意见后,评审组长与被评审机构最高管理者进行沟通,通报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情况和评审结论意见,听取被评审机构的意见,给出评审结论(“符合”、“基本符合”、“基本符合需现场复核”、“不符合”四种),并召开末次会议。

现场评审结束后,检验检测机构在商定的时间内对不符合内容进行整改,整改时间不超过30天。整改完成后形成书面材料报评审组长确认,评审组长在收到机构的整改材料后,5个工作日完成跟踪验证,向资质认定部门上报评审相关材料。

4 获得资质后的注意事项

获得资质后,重点要持续改进并有效运行管理体系,尤其要注意资质认定标志和检验检测专用章。检验检测机构要在资质认定的能力范围内开展工作,对出具的报告或证书负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结果时,要标注资质认定标志,并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为科研、教学、内部质量控制等活动出具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时,能力范围内,报告或证书上可不标注资质认定标志;能力范围外的,不得标注资质认定标志。检验检测专用章,加盖位置在报告封面的机构名称位置或检验检测结论处,骑缝位置也要加盖。专用章上的机构名称要完整、准确,不得用简称。要建立专用章管理制度,专人负责,并保留用章记录。如果因检验检测机构自身原因导致检验检测结果错误、偏离或其他后果的,要自行承担相应解释、召回或赔偿责任。

5 结束语

随着准入门槛的放开、市场化竞争的加剧及检验检测机构的整合,正确理解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新要求,对首次申请的检验检测机构显得特别重要。新的准则从“组织、人员、环境、设备、管理体系”等五个方面,强调了机构应具备的技术能力和应满足的管理要求,引导机构强化其专业技术属性,不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在检验检测的全过程中,切实遵守新准则要求,加强人员能力监督,建立好各类风险防范体系,从而保证对外出具的数据和结果的真实、准确。

[1]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 [Z].

[2]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释义(国认实〔2016〕33号) [Z].

[3] 国家认监委关于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若干意见(国认实〔2015〕49号文) [Z].

[4] 国家认监委关于印发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配套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的通知(国认实〔2015〕50号) [Z].

韩彬,男,(1983-),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工学硕士,工程师职称,主要负责轨道交通检验检测、管理体系运行工作。

Impact of New Accreditation Criteria for Inspection and Test Institution of Rail Transit

HAN Bin, CHEN Xing-hui, PAN Jun-shuo
(Suzhou inspection and test center for quality and technology supervision, Suzhou high tech urban rail transit test & certification Co., Ltd., Suzhou 215000)

As a new version of the qualification inspection agency identification of assessment criteria and its interpretation are officially implemented on August 1, 2016, specific terms of the new guidelines are reduced to 50.29 program files are rais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gram files are also summarized.Problems in dispute about equipment leasing, inspection project subcontracting and internal calibration are also introduced.Then on-site review points for inspection and test institution are described in detail.Finally,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are must; especially it is worth to focus on the qual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mark and the using inspection seal after obtaining the certificate.

inspection and test institution; accredi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procedure documents; onsite assessment

U239.3

A

1004-7204(2016)05-0086-04

猜你喜欢

分包资质准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拟发布《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等4项资质标准
资质/荣誉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如何加强施工分包安全管理
建筑业劳务分包制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网站前台设计分包合同中应注意的问题
论施工企业分包管理
学学准则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