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阅读”时代高校大学生阅读行为方式的调查分析

2016-12-15张颖徐杨丽王雯钟炎妙杨弘扬陈梦婷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6年6期
关键词:微阅读文科生关注度

张颖徐杨丽王雯钟炎妙杨弘扬陈梦婷

(1.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浙江杭州311121)

(2.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微阅读”时代高校大学生阅读行为方式的调查分析

张颖1徐杨丽2王雯2钟炎妙2杨弘扬2陈梦婷2

(1.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浙江杭州311121)

(2.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在“微阅读”时代,读者信息需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纸本图书借阅量、电子书使用频率、数字资源使用频次、对图书馆微博微信的关注度和对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情况等方面揭示了杭州师范大学读者的阅读行为方式,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证实了性别、学科、年级对大学生阅读行为方式的影响。

阅读行为;大学生;高校图书馆;微信

1 引言

所谓微阅读,就是在网络时代下,人们在较短时间内,借助便携式终端设备譬如智能手机、Pad等移动通讯设备,通过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等微小文体的阅读来获取资讯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1],如口袋书、手机报、微博、微信、Twitter等。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的普及,高校大学生对信息的需求与获取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据2016年4月出炉的“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国民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一小时,通过手机上网比例高于通过电脑上网比例,其中18~29岁的中青年人群是数字化阅读的主力军,占到38.6%[2]。手机成了大学生兼顾通讯、学习、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式媒体[3]。鉴于这一现状,有必要对微阅读时代大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和了解,从而从整体上把握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准确定位现代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2 调查对象与方法

杭州师范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科为主,兼具理工科、医学的综合性大学,本次调查以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和仓前校区的在校学生为主,采用网络问卷,参与学生主要通过计算机、微信扫二维码等形式在线填写问卷。调查时间为2016年4月22日—6月30日。

共有522人参与本次调查问卷,剔除1份无效问卷,其余521份均为有效问卷。样本频数分布见表1。

为了解微阅读时代大学生的阅读行为方式,本文从纸本图书借阅量、电子书和纸书的使用频率、数字资源的使用频次和对图书馆微博、微信的关注度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为有效地分析性别、学科、年级对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本文使用SPSS软件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两个控制变量)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三个及以上控制变量)对数据展开分析[4],若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达到显著水平,则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检验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进行两两群体比较[5]。

表1 样本频数分布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大学生纸本图书借阅量

高校图书馆被誉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大学生到图书馆来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借阅书籍,但是通过对该校大学生每学期借书册数的调查表明,半数以上(52.6%)读者每学期的借阅量在10册以下,33%的读者每学期的借阅量在10~20册之间,8.4%的读者每学期的借阅量在20~30册之间,只有很少(5.9%)学生每学期的借阅量在30册以上。查看原始统计数据发现,每学期借阅量在30册以上的31人均为女生,且其中的24人都是文科生,专业主要来自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和法学等。

进一步分析性别、学科专业和年级对大学生每学期借阅量的影响(详见表2)。结果表明,性别、学科、年级均对借阅量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体来说,女生借阅量高于男生;年级越高,借阅量越大;文科生借阅量高于理工科和医学生。究其原因,可能是该校大学生女生人数较多,女生中又以文科生较多,文科生比较喜欢看书。年级越高借阅量越大,一种可能是高年级学生借阅专业书籍更多,另一种可能是研究生(15册)比本科生(10册)借书权限大所致。

表2 性别/学科/年级对大学生借阅量的影响

在问卷中还涉及大学生借阅书籍的类型,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小说文学类(约有75%)和专业类(约有68%)书籍,其次是考试类(约有29%)、报刊杂志类(约有21%)和外语类(约有15%)书籍,只有少数人选择科技类(约有7%)书籍。在被问及借书的主要目的时,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作业完成所需(约有64%)和课程学习所需(约有63%),其次是自我提升所需(约有58%)和娱乐消遣所需(约有46%),少数人选择学术研究所需(约有27%)和时事了解所需(约有11%)。可见,目前大学生借阅的主要是用于课程学习的专业类书籍和用于休闲娱乐的文学类书籍。

3.2 大学生对电子书的了解及使用情况

通过对该校大学生了解及使用图书馆电子图书的情况表明,该校大学生总体对电子书的认知度较高但使用情况不佳,只有10.7%的人经常使用,43.8%的人了解但不经常使用,19.6%的人了解但从未使用过,而仍有25.9%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图书馆的电子书。同前面的分析方法相同(不再列出表格),进一步分析表明,性别对大学生电子书的了解及使用情况无显著差异,但学科和年级对大学生电子书的了解及使用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两两比较,大一学生对电子书的了解程度最低而研三学生对电子书的了解及利用程度最高;文科生和医学生对电子书的了解及使用程度均高于理工科学生,这可能是因

为文科生的借阅量大有时候想要的书没有纸本可借转而看电子书;而医学生对一些专业书籍需求较高,因为副本有限从而下载电子书看。

在被问及“您使用电子书的频率是否高于纸质书”时,60%的学生选择了否,还有12%选择了差不多,可见目前大学生还是更习惯于看纸质书籍。方差分析表明性别、学科、年级均对电子书和纸书的使用频次无显著差异。

3.3 大学生对数字资源的了解及使用情况

通过对该校大学生了解及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情况表明,该校大学生对数字资源的认知度和使用率均较低,有四分之一的学生不知道图书馆有数字资源。在使用频次上有54.9%的学生选择了几乎从未使用过,还有35.7%的学生选择了每周使用1~3次,只有5.9%的学生选择了几乎每天使用和3.5%的学生选择了每周使用3~5次。方差分析表明,年级对数字资源的使用频次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两两比较,总体来说,研究生对数字资源的使用频次高于本科生,而性别和学科对大学生数字资源的了解及使用情况无显著差异。

大学生了解数字资源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学院里的老师、同学介绍(约有64%)和图书馆网站(约有54%),而通过培训讲座的只有约16%。大学生经常使用的馆藏中文数据库是“中国知网”,其次是“维普”、“万方”和“超星电子书”等;经常使用的馆藏外文数据库是“Web of Science”,其次是“Science Direct”和“博图外文电子图书”等。可见,目前该校大学生对数字资源的了解及使用程度较低,图书馆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利用新生入馆教育、数字资源讲座、嵌入文献检索课等途径做好培训工作。

3.4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利用情况

3.4.1 微信

微信是国内用户量最大的社交软件之一,据腾讯2016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微信月活跃用户达8.06亿[6],目前已经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通过对该校大学生对图书馆微信关注度的调查表明,有60.3%的学生选择了解并且已加关注,有12.7%的学生选择了解但还未关注,只有27.1%的学生选择了不了解。

进一步分析性别、学科专业和年级对大学生微信关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性别、学科、年级均对微信关注度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总体来说,女生关注度高于男生。经过两两比较,文科生对微信的关注度高于理工科和医学生(见表4);大一和大三学生的关注度均高于大二学生,达到显著水平。究其原因,目前大学生主要是通过手机上微信,可能女生,尤其是女生中的文科生每天花在手机阅读上的时间比男生和其他学科的学生更长,也可能是参与问卷的女生人数远远高于男生导致的。

表3 性别/学科/年级对大学生微信关注度的影响

表4 学科对大学生微信关注度的两两比较结果

3.4.2 微博

该校大学生对图书馆微博的关注度调查结果与微信正好相反,超过半数54.9%的学生选择了不了解,30.0%的学生选择了了解但从未关注,只有20.1%的学生选择了关注。进一步的方差分析表明性别、学科、年级均对图书馆微博的关注度无显著差异。

微博也是一款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社交平台,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于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至今粉丝总数超8 000人。但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微信功能的不断强大,大学生对微信的使用也

远远超越微博。再加之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目前有一支专业打造微信的团队,这使得该校的微信公众号极具特色,已经成为该馆信息发布、阅读推广、学生交流互动的主要阵地。

3.4.3 移动图书馆

杭州师范大学于2013年开始启动手机移动图书馆服务,读者可通过手机查询借阅历史,续借并查看馆藏资源、电子书等。通过对该校大学生对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了解并且手机安装移动图书馆App、了解但还没有安装App和不了解的各占约三分之一。进一步的方差分析表明性别、学科对移动图书馆的了解与使用程度无显著差异;年级对移动图书馆的使用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两两比较,大二学生对移动图书馆的关注度高于大一学生,研一学生对移动图书馆的关注度高于大一和大三学生。

4 结语

在“微阅读”时代,大学生的阅读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体来说,大学生对纸质图书的借阅量低,借阅的主要是小说类和专业类书籍;对电子书的认知度较高但使用率较低,大多数学生还是更习惯阅读纸本书籍;对数字资源的认知度和使用率均较低;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微信的关注度远超微博;对移动图书馆使用、未使用和不了解的学生各占三分之一。此外,还用方差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性别、学科、年级对大学生阅读行为方式的影响,总体来说,女生借阅量高于男生,年级越高借阅量越大,文科生借阅量高于理工科和医学生;大一学生对电子书的了解程度最低、文科生和医学生对电子书的了解及使用程度均高于理工科学生;研究生对数字资源的使用频次高于本科生;女生对微信的关注度高于男生、文科生对微信的关注度高于理工科和医学生。

上述研究结论对了解现今大学生阅读方式的转变及手机阅读等行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各高校图书馆进一步拓展如微信、移动图书馆等服务。但不可否认的是,本文的大部分研究还属于描述性的,应在后续的研究中更加深入发掘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微阅读使得人们的碎片时间得以利用。目前,微阅读已经普遍深入大学生群体,这不是对传统阅读方式的颠覆,而是一次推动,或许,这种新的阅读模式可成为推动高校图书馆技术创新和服务转型的新动力。

[1]张晓萍.利用微阅读进行图书馆导读工作的新策略[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4(4):66-68.

[2]中国出版网.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在京发布[EB/OL].[2016-04-19]. http://www.chuban.cc/tpxw/201604/t2016 0419_173544.html.

[3]谢聪爽,解继丽,周玉霞,等.手机阅读:大学生学习的新途径:基于大学生手机阅读的文献综述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6):91-96.

[4]李康.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0-77.

[5]董文鸳.浙江省大学生手机移动阅读行为现状的调研与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4(2):51-55.

[6]腾讯2016年业绩报告[EB/OL].[2016-09-01].http://www.tencent.com/zh-cn/ir/reports.shtml.

Survey and Analysis of Reading Behavior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Micro-Reading”Period

In“Micro-Reading”period,the information need of readers has changed profoundly.

reading behavior;college students;university library;WeChat

G252

A

张颖,女,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徐杨丽,女,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本科生;王雯,女,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本科生;钟炎妙,女,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本科生;杨弘扬,男,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本科生;陈梦婷,女,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本科生。

2016-09-18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this paper revealing the reading behavior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from the borrow books quantity,times of using the e-Book,times of using the digital resources,attention of Micro-Blog&WeChat and using of mobile library.By the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and One-way ANOVA methods,gender,discipline and grade are con?rmed to have varying degrees of infuences on reading behavior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猜你喜欢

微阅读文科生关注度
一句话证明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
文科生的科学传播之旅
雄安新区媒体关注度
全国两会媒体关注度
用“微阅读”沟通语文学习与生活
暴力老妈
微阅读视角下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例谈
微阅读, 让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更给力
文理科男生是这样看对方的
中职生如何对待微阅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