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下广东-东盟互联互通货运通道建设对策的探讨

2016-12-15邵玉华

铁道货运 2016年3期
关键词:货运昆明广东

邵玉华,毛 慧

(1. 昆明铁路局 货运处,云南 昆明 650011;2.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一带一路”战略下广东-东盟互联互通货运通道建设对策的探讨

邵玉华1,毛 慧2

(1. 昆明铁路局 货运处,云南 昆明 650011;2.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以广东绿色货运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为着眼点,在分析广东-东盟国际运输大通道构成的基础上,提出广东-东盟互联互通货运通道建设对策,即加强广东-东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多式联运互联互通、强化运输资源信息共享、建立互联互通运行机制。

“一带一路”战略;互联互通;货运通道;多式联运

1 概述

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大省、现代化建设的第一强省,“一带一路”战略又赋予其新的机遇和使命。“海上丝绸之路”对广东-东盟互联互通货运通道发展具有强烈的拉动作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力。基于广东省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布局、综合运输体系下货运组织的现状分析,研究“一带一路”战略下广东-东盟互联互通货运通道建设,成为广东-东盟绿色货运、绿色物流发展战略实施,助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发展的关键途径。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加快,以及广东与东盟各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密切,广东及周边省区经由广东出海国际大通道的客货运量持续增长,广东出海国际运输大通道在中国-东盟经贸联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广东-东盟出海国际运输大通道主要是粤港澳经广西到东盟,以及粤港澳经广西、云南到东盟,主要路线如下:①广州—南宁—凭祥 (经友谊关口岸) —越南谅山—越南河内—越南海防;②广州—防城港市—东兴(经东兴口岸)—越南芒街—越南下龙—越南河内;③广州—昆明—大理—保山—瑞丽 (经畹町口岸) —缅甸木姐—缅甸腊戌—缅甸曼德勒—缅甸内比都—缅甸仰光;④广州—昆明—玉溪—普洱—景洪—勐海 (经打洛口岸)—缅甸景栋—缅甸东枝—缅甸曼德勒—缅甸内比都—缅甸仰光;⑤广州—昆明—玉溪—普洱—景洪—勐腊 (经磨憨口岸)—老挝孟约—老挝琅勃拉邦—老挝万象。广东-东盟国际运输大通道如图 1 所示。

其中,广东-东盟的铁路运输通道又称为泛亚铁路,途经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家,主要有新加坡到昆明 3 条通道。1 通道:新加坡—吉隆坡—曼谷—金边—禄宁胡志明市—河内—老街—昆明,全长 5 328 km。其支线连接老挝首都万象经他曲到新邑 (即万安港),全长 585 km。最终新建公路连接越南、老挝和柬埔寨 3 国。2 通道:新加坡—吉隆坡—曼谷—仰光—昆明,全长 4 559 km。该路线需在泰国、缅甸和中国境内建新的路段与之连接。3 通道:A 线为新加坡—吉隆坡—曼谷—万象—万安—河内—昆明;B 线为新加坡—吉隆坡—曼谷—万象—昆明;C 线为新加坡—吉隆坡—曼谷—巴塞—沙湾拿吉—东河 (DongHa)—河内—昆明;D 线为新加坡—吉隆坡—曼谷—万象—昆明。广东-东盟铁路运输通道如图 2 所示。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1]。而广东-东盟出海的铁路、公路、水运通道的形成为广东-东盟互联互通货运通道奠定了基础,为发展多式联运提供了条件和支持。

图1 广东-东盟国际运输大通道示意图

图2 广东-东盟铁路运输通道

2 广东-东盟互联互通货运通道建设对策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广东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其与东盟的贸易往来日益活跃,大大促进了边境贸易的发展。从广东-东盟出海国际大通道上的铁路、公路、海运货运通道来看,各种运输方式基本可以覆盖沿线各国。而且,随着广东-东盟区域货运通道的建设,通过广西和云南出海国际大通道将会形成更为便利的经济走廊。但是,目前广东-东盟之间货物运输依然存在一定的市场壁垒,消除地区限制,提高单一运输方式服务效率,健全各种运输方式联运机制,增强区域流通能力,构建互联互通货运通道,将成为快速提高广东-东盟综合运输效率的关键[2]。

2.1 加强广东-东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由于铁路、公路、海运、航空的建设和发展,各

种运输方式的运营、组织、监管自成体系,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各自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因此,各交通设施没有实现“无缝连接”而无法形成互联互通,降低了交通设施利用率和运输效率。由此可见,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下,在各交通运输方式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形成高效综合运输网络货运大通道的重要基础。

(1)铁路。①目前,铁路货运专线极少进入场站或物流园区,完善和加强货运场站及物流园区内铁路货运专线的建设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由于场站或物流园区内货物运输量巨大,增加铁路货运专线可使铁路线直接与场站或物流园区连接,便捷货物流通[3]。例如,广东花都狮岭铁路物流园区依托京九铁路,建设铁路专线用来连接京九铁路和花都狮岭铁路物流园区,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以铁路货运和集装箱运输为主的铁路物流园区。②优化铁路运输线布局,提高运输效率。从铁路线路分布可以看出,中国到东盟各国都有一条铁路线,均从昆明出发,广东的货物运输到东盟各国,需要经过昆明中转,运行效率大大降低。因此,应将从广州出发经南宁至广西凭祥直接出境 (该铁路段已建成通车) 到达越南的河内与泛亚铁路合并,即可无需通过昆明中转,将大大提高广东到东盟的货运周转速度。随着东盟贸易的增加,东盟各国的联系加强,如新增曼谷至仰光的铁路线,中南半岛的各国货物运输将更为便捷,广东至东盟的货运效率也将得到大大的提升[4]。

(2)公路。广东省公路网基本情况如图 3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广东省的高速公路布局是以广州市为中心呈反射状的路网,广州中心区域高速公路密集,粤北、粤西、粤东的高速公路稀疏,尤其是粤北,广东与广西之间的高速公路较少。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广西与广东的贸易往来将增加,广东的货物将经广西的凭祥出境,因而应加密广东与广西高速公路的连接。粤北与江西连通的高速公路较多,如果打通韶关与佛冈的高速公路,就可以实现国家高速公路网广东段全面贯通互联,广东出省通道和粤东西北连接珠江三角洲,相邻地市间通道将更便捷畅通。

图3 广东省公路网图

(3)海运。海运和港口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交通合作,我国加快防城港、钦州、北海、湛江、海南等环北部湾港口群,以及澜沧江-湄公河、伊洛瓦底河等内河航道和港口的建设,实现中国-东盟国家港口的优势互补。为有利于实现公水联运、铁水联运,必须打通各港口与广州中心城区和周边区域的货运通道,加快推进快速通道的建设。其中,加快建设广东-东盟海运大通道,湛江港依托粤西中心城市湛江市,背靠西南各省,在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中发挥重要作用。

(4)航运。广东近年来着力提升广州、深圳枢纽机场航线网络通达能力和综合服务保障能力,构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城市“4 小时航空交通圈”,为广东-东盟提供了货运快速连接的通道。

2.2 推进多式联运互联互通

多式联运不仅取决于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营水平,同时也取决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配合程度。由于我国各种运输方式运营、组织、管理的差异化,以及运输资源、交通设施缺乏共享,信息孤岛严重,使多式联运推进缓慢。从某种程度上看,发展多式联运将极大推进货运通道互联互通的建设。因此,在目前已经具备的铁路、公路、海运、航空运输条件下,一方面应改进港口、机场和铁路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应不断完善铁路、机场、港口周边的道路体系[5],形成完整的各交通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系统。而较长时期以来,多式联运的发展基本靠企业自主推动,港口和铁路运输企业是主力军,货运代理 (无船承运人)

则根据客户对货运时效、成本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选择和确定多式联运方案。因此,政府管理部门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互联互通货运通道建设方面应适当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运输企业则应发挥优势、打破市场壁垒,建立互联互通运行机制,合理、科学地配置交通运输资源,从而提高运输整体效率。例如,根据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2008 年调整)》和铁路“十二五”规划,铁路将以站点布局调整为核心,配合路网建设和双层集装箱通道建设,建成以 18 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为枢纽,辐射全国的铁路集装箱运输体系。集装箱中心站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通过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有效地优化广东区域集装箱运输市场结构[6]。为此,应通过加快建设广东集装箱中心站,从实质上推进多式联运互联互通货运通道。

2.3 强化运输资源信息共享

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建设货运智能信息平台是互联互通货运通道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利用“互联网+”、智能化,建设和完善货运智能信息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时发布各种运输方式的信息,并将信息进行互联,充分实现信息共享。信息发布主要包含铁路、公路、海运、航运的车源和货源信息、运输专线信息、配载信息、价格信息、GPS 车辆信息及货物跟踪信息等。借助货运智能信息平台上的货运信息大数据分析,使交通、港口、海关、银行及制造商、物流企业等各行各业互相协同,有效打通管理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连接,加强货主企业、货运企业、货运枢纽场站、港口码头和物流园区的互联互通,实现物流园区 (场站) 与产业集聚区的高度融合,从而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地调整运力资源[7]。

2.4 建立互联互通运行机制

从目前来看,公路货运 (尤其是长距离运输) 在市场竞争中仍然占据一定的优势,而就综合运输系统而言,这样的运输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通过对市场的评估,设立财政补贴,建立补贴机制,对铁路和水路运输为主的多式联运进行补贴,促进运输市场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多式联运服务升级。同时,通过在途时间短、准点率高、全程优质、高效安全、快捷经济的运输服务,加大宣传互联互通货运通道上多式联运的优势,增强货主对多式联运的信心和积极性。同时,从管理制度上最大限度地提供“一次托运”“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付费”的“一站式”服务,充分体现互联货运通道下运输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例如,广东省港口在互联互通货运通道上主要是进出口货物的多式联运,因而通关效率的高低不仅对多式联运的推广,而且对货运通道的形成至关重要[8]。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大协调力度,在广东-东盟连接带的互联货运通道上,与海关、港口和主要的运输企业建立定期联系机制,沟通通关制度和流程,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通关、转关效率,充分体现利用货运通道实现多式联运的优越性。

3 结束语

广东-东盟互联互通货运通道上,由于受到各种运输方式运行机制、运输组织、通关条件、经营成本、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大大降低了运输的整体效率,很难适应双边日益活跃的贸易往来和边贸经济的发展。以广东-东盟互联互通货运通道建设为出发点,充分整合交通设施资源、提升多式联运的组织水平,对于推动综合运输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可以为管理部门或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1] 金立群,林毅夫.“一带一路”引领中国——国家顶层战略设计与行动布局[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2] 广东省交通厅.“一带一路”战略下广东绿色货运可持续发展研究[R]. 广州:广东省交通厅,2015.

[3] 崔艳萍,孙春华. 美国多式联运的发展及启示[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5,36(9):76-80. CUI Yan-ping,SUN Chun-hua.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and Its Revelation[J].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2015,36(9):76-80.

[4] 黄 灿. 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东盟研究论丛[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5] 周江平,赵思建,高松涛. 国际大城市带综合交通体系

研究[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6] 崔民选,王军生. 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 黄 民,张建平. 国外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及启示[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8] 陈育辉. 重庆铁路枢纽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策略的探讨[J]. 铁道货运,2014,32(5):20-24. CHEN Yu-hui. Discussion 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ontainer Rail-sea Inter-model Transportation in Chongqing Railway Hub[J]. 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2014,32(5):20-24.

(责任编辑 金 颖)

上海铁路局“三进”营销促白货增运上量

上海铁路局大力实施进企业、进物流园区、进政府的 “三进”货运营销策略,抢占白货市场,成功克服货运淡季带来的不利影响,白货装车实现新增量。2016 年 3 月 1 日至 9 日,上海铁路局白货日均装车 2 424 车,同比增长 28.5%。

春节过后,受区域内生产企业放假停工、产品销售市场不景气等影响,华东地区白货运输进入淡季。上海局狠抓货运市场营销质量,由路局分管领导带队,组织 1 200 名专职营销员,10 天内走访 2 900 余家客户,掌握节后局管内货源第一手资料;以苏北地区为重点,成立6个营销团队,集中 1 个月时间开展个性化、全覆盖营销,基本走遍区、县生产制造企业和社会物流企业,形成营销日报和周报,精准对接客户需求,提高营销成功率。

上海铁路局牢固树立白货运输每吨必争、每车必装的理念,充分发挥特需货物班列安全、快速、准时等运输优势,第一时间恢复开行广州、乌鲁木齐、昆明、成都方向特需货物班列;根据新增货源去向,及时争取中国铁路总公司支持,在最短时间内增开广州、西安、北京等方向特需货物班列,至 3 月初全局已开行 17 个方向特需货物班列;对达不到特需货物班列开行辆数的零散白货,路局调度部门全程盯控装车,及时编入技术直达列车,压缩货物运输时间,尽最大努力吸引货源、稳住货源。

(摘自《人民铁道》报)

Discussion on Countermeasures of Constructing Guangdong-ASEAN Interoperability Freight Corridor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SHAO Yu-hua1, MAO Hui2
(1. Freight Transport Department, Kunming Railway Administration, Kunming 650011, Yunnan, China; 2.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Sichua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taking focus on Guangdong green freight transportation entering into China-ASEAN FTA development,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omposition of Guangdong-ASEAN international transport corridor,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onstructing Guangdong-ASEAN interoperability freight corridor, which means strengthening interoperability of Guangdong-ASEAN traffic infrastructure, promoting interoperability of inter-model transportation, enhancing information share of transport resource and establishing operation mechanism of interoperability.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Interoperability; Freight Corridor; Inter-model Transportation

1004-2024(2016)03-0001-05

F512.4

B

10.16669/j.cnki.issn.1004-2024.2016.03.01

2016-02-05

邵玉华 (1965—),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毛慧(1965—),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

全球环境基金赠款广东省绿色货运示范项目 (C13 合同)

猜你喜欢

货运昆明广东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昆明美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广东舆情
货运之“云”
俄发射“进步”M23M货运飞船
昆明的眼睛昆明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