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心玥:未来已来
2016-12-15文/秦舒
文/秦 舒
袁心玥:未来已来
文/秦 舒
再过几天,2016年12月21日,袁心玥将度过她的20岁生日。这个年纪轻轻的八一女排运动员,在2016年吸引了来自全国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在今年的巴西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夺得金牌,作为中国女排第一高度的袁心玥,虽然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但场上表现不仅引人注目,而且惹人喜爱。
情迷排球,缘定八一
袁心玥身上有排球的基因。她的母亲周波是前四川女排队员,后在重庆市求精中学担任体育老师兼女排队教练。袁心玥所读的人民小学与求精中学毗邻,放学后,袁心玥总是背着书包来看妈妈搞训练。训练场上有不少排球,袁心玥喜欢照着姐姐们的模样,在场外自己摸索着发球、扣球。看女儿如此兴致盎然,周波开始有心把她当做编外队员来培养。2008年暑假,周波带着还没小学毕业的袁心玥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体工大队。
八一女排是国内排坛的老牌传统强队,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期,著名的女排队员陈招娣、杨锡兰、曹慧英、李延军都来自八一女排。这些年来,八一女排为国家队输送过崔咏梅、赵蕊蕊、王丽娜、宋妮娜、沈静思、刘晏含、袁心玥等优秀运动员,队中的主力基本都有过国家队的经历,因此外界给予八一女排队“国家二队”的美称。
对于八一女排能够输送大量优秀人才,教练林楠认为这得益于八一队严格的把关机制。任何打算走专业体育道路的人来队,都必须接受一整套成体系且内容丰富的测验,包括体检和理解能力、运动才能、身心素质的测试。通过测试后还要进行一个月以上的试训,观察是否适应集体生活、是否有不良习惯、心理上是否健康。以上考察都通过以后,还需要向女排中队、训练处、八一队政治部层层报批,直至上报至政治工作部(原总政治部)批准后,才能正式入伍。
袁心玥刚到八一队时,给大家的印象是特别瘦小。但所谓“小”,对应的却是12岁已经有1米76的身高,“在我们看来,176是很平常的身高,当时预测她能长到185。”林楠告诉记者。不过袁心玥确实“瘦”,这样的身高却只有47公斤重,这决定了袁心玥先天力量较弱,但是弹跳的空间大。
有关袁心玥的身高,一直是外界热议的焦点。对外公布的袁心玥身高是1.99米,但是很多球迷猜测,“应该不止”。来八一队2年后,袁心玥的身高就达到了之前预测的1.85米。教练又带着她去队科研所拍骨龄片,这次的预测到了1.9米。再一次追加预测的时候,科研所负责选材工作的闫文霞偷偷告诉林楠:“估计2米打不住。”林楠告诉记者,袁心玥身高到了1米99以后就没有再量过,因为高低1厘米已经不重要,更需要关注的是她的才能。
除了身体条件,袁心玥也表现出很好的理解能力和运动天赋,试训时,袁心玥开朗合群,十分适应集体生活,顺利通过了八一队的选拔。但运动员和运动队之间是一个双向选择,选择八一队,在母亲周波眼里,是因为环境好且管理正规,放心把女儿托付于此。而且,袁心玥和妈妈都格外喜欢这身军装,袁心玥说,她觉得“军人身份和运动员身份能够起到互相正面影响、互相督促的作用”。
启蒙教练眼中的小袁
2008年8月,袁心玥正式进入八一女排二队集训,担任教练的是前八一女排运动员林楠。林楠不仅是把袁心玥招入八一队的伯乐,也是袁心玥在排球专业道路上的启蒙导师。当记者问起对袁心玥的印象时,林楠的第一反应是:“袁心玥很正直。”
“如果她没有做错,她就会说她没有做错,如果她做错了,她就会认错,就会及时改正。”对于记者有些诧异她首先给出的是这样一句评价,林楠继续说道。
在训练场上,很多小孩子怕挨说,但是每次林楠说袁心玥哪里做得不对时,她都会“笑一笑,很天真的样子,很少辩解,马上就按照教练说的去做”。对于自己打坏的球,袁心玥也会第一时间承担责任:“我的,我的!”这些在林楠眼中,都是一种训练场上的正直,或者叫担当。
获取的两组神经组织行20 μm横断切片,于明场显微镜将视野定位在切片上的神经组织,切换激光光源,激发波长为532 nm,暴露时间为50 s,累加50次,激光能量为50%,扫描范围为100 cm-1~4 000 cm-1。以同样的方法对实验组股神经皮支和肌支经去细胞神经处理后行20 μm横断切片,于拉曼光谱仪下观察并记录各组神经组织的拉曼光谱。
平常我们说一个人很要强,未必尽是褒扬之意,但是林楠告诉记者,对运动员来说,要强却是一个完全的夸奖,而要强也是教练和队友对袁心玥的共识。
对一个新的技术,刚开始教,袁心玥就要“马上听懂,听懂就要做会,不会她就会一直做,下课也继续做,或者下堂课教练还没来,她就已经约了同伴练起来了”。从最开始的快球,到短平、背飞、拉三,技术越来越难,她就钻得越来越厉害。
在赛场上,面对对手能力强的时候,有可能会输的时候,在落后情况下面临关键球的时候,袁心玥会主动要球:“给我,我扣!”扣失误了失了分她也不怕,仍然立刻认领:“我的!我的!”赛后,心玥会承认今天打得不好,但下一次也不气馁,不会因为上次输了而担心受到批评和指责。“为什么大家喜欢她,谁不喜欢努力的人。”林楠说。
“我们都很喜欢她。”袁心玥的队友沈静思也是这样告诉记者。平日里袁心玥活泼开朗,待人很有礼貌;每次出去打比赛,她都会主动帮大家提行李;谁要是生病了,她就会主动说我背你,我帮你打饭。在林楠看来,袁心玥从不会计较我做的多了,你做的少了,或者我做了,你们没做;应该做的,她都会积极去做。
从2008年至2014年,林楠看着袁心玥一天天成长,不管是在训练场、赛场,还是生活中,许多具体发生的故事已经记不清,而心玥正直、要强、懂事的形象却因为一件件小事的积累深深印在林楠的脑海中。在场上,林楠都是喊她小袁,林楠笑着说:“如果喊袁心玥的话,球都该落地了。”
场外“教练”
对于袁心玥的懂事,教练林楠多次提到其父母的教育功不可没。袁心玥12岁不到离家,父母虽然不在身边,却从未缺失对女儿的关心和教育,尤其是曾从事专业排球的母亲周波。小时候,袁心玥是母亲的编外队员,现在母亲则成了她的场外“教练”。
周波经常会与林楠通电话,讨论袁心玥的培养教育问题。因为周波也是内行,所以林楠会与她交流一些有关训练的问题。有时,周波也会和林楠有意见相左的时候,基本都是在练力量的问题上。周波认为袁心玥比较瘦,主要应练速度,林楠则认为她如果想打高水平必须要上力量,但肯定会因材施练,避免受伤。对于周波的担心,林楠非常理解:“有争议是正常的,我不会认为她母亲是对我有意见,在给我挑毛病,或指点我做什么,我觉得这对我也是一个帮助,是一种提醒,我也会考虑这个孩子我要注意什么。”最后,林楠和周波互相说服了
彼此,袁心玥的力量和速度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有时,周波打来电话时林楠正在搞训练,没有接到电话,回过去时,周波总会把电话扣掉再回拨回来。周波跟林楠说:“你这么辛苦,为我女儿的事打电话不能还用你的电话费。”这件小事让林楠印象深刻:“她妈妈心很细,跟我交往很细心,教育女儿也很细心。这也是女儿为什么这么优秀,小事能看出为人。”
对于记者提问袁心玥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出的高情商源于什么的时候,她笑着说:“我妈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将心比心。”
何惧成名早
今年8月24日,记者们提前来到八一队排球训练馆,等待前一天刚刚随国家队回国的袁心玥。因为当时国家队还没解散,因此袁心玥是请假回八一队参加奥运座谈,只能在队里待几个小时时间,记者们也只能抓紧时间见缝插针。40余分钟一对多的问答,袁心玥从容真诚,反应迅速,尤其是思想上的成熟坚定,让“70后”的记者也对“90后”的她更加刮目相看。
是读书上大学还是走专业体育道路,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决定,而且体育这条路面临许多辛苦和不确定性,单一的训练生活也与外界的丰富多彩形成鲜明的对比,面对这些,袁心玥内心清晰笃定:“小时候训练有很多痛苦的时候,但是一下来就忘了,第二天就好了,肯定不会因为怕苦放弃,首先我喜欢排球,喜欢过后它也是我的一项事业。”虽然看见重庆的小伙伴每天逛街吃火锅,做一些她在北京干不了的事,袁心玥也会羡慕,但她告诉记者:“不会因此觉得这条路的选择是不对的,或者我失去了什么。走排球这条路当时是我自己选的,以后的路也会自己选择。”
女排夺冠后,女排精神成为2016年的又一热词,有记者提问像她这样年轻的女排队员如何定义女排精神。袁心玥说,她们不是在重新定义,而是在传承女排精神。在奥运赛场上,每次中国队扣球得分时袁心玥的大叫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队友沈静思称她“移动的大喇叭”,在她看来,袁心玥的大叫总是恰到好处地带动起场上的情绪。“她在场上有股霸气,能够在场上很好地释放自己,即使技术上有些问题,但她那种精气神是中国女排要发扬的,激情,朝气蓬勃。”沈静思对记者说,这也是袁心玥身上体现出的女排精神。但在袁心玥心里,女排精神更是郎导说的一句话:你就算不知道是否能战胜对手,也要拼尽全力去努力。
第一次戴上奥运金牌,袁心玥的反应是“真重啊!”她笑着问身旁的朱婷:“别人拿了金牌都咬一下,咱们要不要也咬一下?”虽然已经站在世界最高领奖台,但袁心玥说成绩在奥运夺冠那一刻就清零了,今后每一场比赛甚至训练都应该是新的奋斗目标。
即使没有奥运会,袁心玥也已经是拿过国际国内体育新星奖杯的运动员。2008年入队,2010年就打青年队主力,2013年参加全运会,之后就被郎平教练选中代表广州恒大打2013-2014赛季全国女排联赛,接着就跟着郎平进了国家队,这样的“三级跳”经历足以说明袁心玥的实力,也为她积攒了不少的人气,而奥运会夺冠把世人对她的关注度又一次推向高潮。
然而这样“开挂”的经历,却没有给袁心玥带来人红是非多的烦恼,林楠说这源于袁心玥始终保持的谦虚。也有人担心袁心玥出名了,或许会变。但是不论在赛场上还是生活中,袁心玥表现出来的自信坚定和温暖阳光,都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不仅会在赛场上有不可限量的未来,在更广阔的人生道路上亦会获得完满与幸福。就像她的粉丝在留言中的祝福:愿你是披荆斩棘的大英雄,也是被人疼爱的小朋友。★
责任编辑:曹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