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血刀锋
——“叶挺独立团”弘扬优良传统锻造“四铁”部队纪实

2016-12-15武丽娜

军营文化天地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全军比武官兵

文/本刊记者 武丽娜 特约记者 陈 乐 周 涛

铁血刀锋
——“叶挺独立团”弘扬优良传统锻造“四铁”部队纪实

文/本刊记者 武丽娜 特约记者 陈 乐 周 涛

北伐中诞生,一路奔袭,他们赤胆忠心、矢志报国。武昌城下,它打出“铁军”威名;南昌城头,它打响我党武装夺取政权的枪声;长征途中,它担当开路先锋。这是我党掌握的第一支武装,这里走出180多位将帅……这里创造过876次决战决胜。

新时期走来,砥砺前行,他们血性不改、锐气不减。这支英雄部队坚持传承红色基因,努力锻造英雄本领,处处彰显英雄担当,在新型陆军建设征程上当先锋、打头阵,争做过得硬、打得赢的锋锐尖刀,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3次,2016年7月,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先进团党委。

传承“只要第一、不要第二”的荣誉基因

“叶挺独立团”九连是全军有名的“金牌连”,从1964年全军大比武到现在,他们参加547次比武,夺得462次冠军。这个连有个铁规矩:只要第一、不要第二。他们眼里,战场第二,就是失败。

周坦,是红九连第40任连长。他当战士时,代表九连参加5次师以上比武,夺得12项第一。他当连长两年多,连队10多次夺得师团比武金牌,还带出了一批尖子骨干。今年7月,他率队参加中部战区陆军装甲步兵比武,再夺金牌。

排长毛旭初是红九连的射击尖子。2013年夏,他入选全军特种兵比武集训,这时突然接到提干考核的通知。两难之间,他选择了比武。训练中,他把“只要第一、不要第二”的连训贴在弹夹上,每天坚持18小时超负荷训练。这年,在全军“砺刃——2013”特种兵比武当中,毛旭初一举夺魁,荣立二等功。

时光回溯,1964年,该团组队参加全军军事大比武,其中一个班夺得“山地刺杀第一名”,受到了叶剑英元帅和罗瑞卿总长的亲切接见。从那以后,“当先锋、夺第一”的精神就深深植入该团每名官兵的骨髓,激励他们向一个又一个冠军发起冲击。

2014年7月,全军参谋长会议在北京某训练基地举行,来自全军11个大单位的百余名参谋业务能手,将在那里进行火力毁伤计算、遥感影像判读等11个课目的汇报演示,一连连长傅新有幸参加。担子如此重,对手如此强大,为了不给单位丢脸,傅新在报到的第一天就给自己制定了“魔鬼训练”计划:别人每天画200个战术图标,他就画400个;别人做战术计算题只做1遍,他就做2遍;每天背记理论题不到凌晨2点钟绝不睡觉。

一次外出理发,剪着剪着,傅新竟然头一歪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刀锋划过,眼角处当场被划了一个1寸长的口子,鲜血直流。医生建议他进行包扎处理,为了不影响学习,他只是在伤口处简单的贴上创可贴就又钻进了训练室。

凭着练就的真功夫,汇报演示当天,傅新在所有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一路过关斩将,以出色的技能和良好的作风赢得军委首长充分肯定。

2002年底,九连参加全团军事训练一级连考核,大家竭尽全力,但仍以总评0.5分之差,获得第二名。

“这是我们的耻辱!”领回奖杯,时任连长刘俊峰铁青着脸,当着全连把奖状狠狠砸在地上,并对官兵说:“上了战场第二就是败仗,我们只要第一、不要第二。”于是,连队就把第二名的奖状摆在连史馆门口地面上最醒目的位置,用来时刻激励官兵争第一、扛红旗。后来,这个故事成为该团教育官兵“只要第一、压倒一切”的生动教材。近年来,他们常态组织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素质大排名,坚持在练兵场上设置训练标兵龙虎榜,每周组织尖兵风采DV展,在挑战对手、超越对手中磨炼官兵斗志。近3年来,该团先后参加上级比武考核68次,夺得49个第一。

2016年8月,战士姜恒、李晓刚赴俄罗斯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16”野战炊事比赛,与蒙古、安哥拉、哈萨克斯坦、俄罗斯4个国家20名精英同场竞技。面对以西餐制作课目为主的比武,他们从零起步,每天练到凌晨,勇夺面包制作和射击2个单项第一。

综上所述,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了旅游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推动整个行业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因此,旅游管理的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合理运用地理定位信息系统,构建完善的旅游管理信息体系,重视培养旅游管理信息化人才以及对信息资源实施科学化管理的方式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标。通过本文对旅游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为促进旅游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传承“要桥不要命”的血性基因

大雨瓢泼,乱草丛生。一名侦察兵悄悄潜伏,眼睛如探照灯般扫视着前方,殊不知,一条野蛇正在逼近。突然,他左臂一阵剧痛,肘弯处两个牙印,不停渗出发黑的血液。他对着伤口一阵猛吸,取出止血带简单处置后,又迅速伏入草丛,继续执行侦察任务。

要知道若是致命毒蛇,则攸关身家性命!这位勇士是该团警侦连战士高志超,在2015年“确山——2015C”实兵对抗演习中,他仅随身带4袋压缩干粮和3瓶矿泉水,只身抵近“敌”防御前沿。在接下来的3天3夜里,他硬是忍着奇痒和疼痛,成功引导远程火力摧毁了敌碉堡、隐蔽部、装甲车辆等16个目标。

抚今追昔,感人场景何其相似。1935年,该团二连官兵日夜行军120公里,22位勇士在枪林弹雨中爬过悬在急流之上的铁索,顺利夺占了泸定桥。曾来团宣讲的老红军唐进新告诉官兵:“跑那么多的路,还打了三仗,靠什么?靠明知是死也要往前冲的血性和意志!”

关键时刻豁得出去,危急关头顶得上来。2014年3月17日傍晚,驻地附近突发山林大火,火势蔓延,严重威胁周围60多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该团数百名官兵领命出征。现场,腾起的火舌足足有四五米高,站在百米开外都能感到一种令人窒息的炙热扑面而来。“谁愿意当突击队员?”望着熊熊火势,指挥员梁中辉大声询问,回答他的是面前一片齐刷刷高高举起的手臂——竟没有一人退缩。

简单分工后,官兵们冲进了火海。没有专业灭火工具,他们就用铁锹拍、用树枝打、用衣服抽,眉毛烧焦了、手上烫起泡了、脸被树枝刮破了,可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疼,经过3个多小时的苦战,“火魔”终于被降服。

敢打必胜真男儿,若不成功枉好汉。2016年3月,中部战区陆军在该团组织基础训练摸底考核,装步八连被抽中参加5公里武装越野课目考核。然而,就在考核前一天,该连战士欧勇突患急性肠炎,身体十分虚弱。

“绝不能拖连队的后腿,绝不能给连队荣誉抹黑。”第二天,他毫不犹豫,穿上了作战靴,背起了20多斤重的装具,一圈、两圈……脸色发白、嘴唇发青的欧勇紧紧跟着队伍,咬牙坚持着。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他终于挺不住了,一头栽倒在地上。

经过4个多小时紧急抢救,欧勇苏醒过来,第一句话便问:“我给连队丢人了没有?”团政委张东杰听到这句话,眼睛不禁湿润起来,他紧紧握住欧勇的手说:“你们全连都是好样的!”

传承“忠勇无畏、血战到底”的胜战基因

“嗞啦”,当过氧乙酸倒在下士樊宾斌伤口的一刹那,大量的白色泡沫迅速泛起,他不由得浑身震颤,眼泪唰唰直往下流。

2015年5月,上级以该团为主组建“刘老庄连”英模部队方队,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阅兵训练中,战士樊宾斌右脚脚趾全部被鞋子磨破,汗水顺着裤管流进皮靴,伤口很快感染、化脓,和袜子紧紧地粘在了一起,撕都撕不下来……

关键时刻,岂能掉队。为了早日重返训练场,他请求跟队医生给他快速疗伤。和樊宾斌一样坚持的还有该团其他20名战友,训练一开始他们就像钉子一样铆在方队,一个都没有少。列兵朱德康高烧38℃,贴着退烧贴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列兵李天霸左脚踝扭伤,买来强力护踝和强力绷带紧紧绑在伤口处继续坚持训练。列兵刘澎右肩闭锁神经受损,胳膊都抬不起来,他忍着剧痛反复体会摆臂动作……

在阅兵村的100多个日日夜夜,官兵始终盯着三军仪仗队比正步、比排面、比士气,平均每人踢坏4双作战靴,瘦了10多斤,以一流的素质、一流的标准、一流的作风光荣接受了习主席和全国人民检阅。有人问:“这么玩命,你们图个啥?”他们骄傲地说:“我们代表的是‘刘老庄连’,就要像‘刘老庄连’82名革命前辈那样,为了胜利战斗到底!”

73年前,为掩护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刘老庄82勇士与3000日寇在江苏淮阴刘老庄村激战一昼夜,子弹打完了,就用刺刀捅;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用小锹砍;小锹砍断了,就用牙齿咬,直到全部壮烈牺牲,被朱德总司令誉为“革命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忠勇无畏、血战到底”的刘老庄精神,在一代代“叶挺独立团”传人的血液里流淌,激励着他们创造出了许多次“不可能”。

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飞夺泸定桥红二连”官兵经受了不亚于一次战斗的考验——一辆满载剧毒物品的卡车翻进驻地附近的河流。一场截流突击战子夜打响……在冰冷的河水中,二连官兵连续奋战了17个小时。下午16时,凯旋回营的他们还没来得及换下结了冰碴儿的迷彩服,又一道“立即出动”的命令传来:代表师参加集团军建制连比武。

当夜,是40公里的武装奔袭。第二天一早,是更具挑战性的400米障碍……3天4夜的比武行动,二连夺得8个项目中的5个第一。加上抢险,全连官兵在4天零5个小时高强度行动中,全部休息时间还不足6小时。这就是“叶挺独立团”官兵的意志和精神:敢于压倒一切困难和敌人,而决不被困难和敌人所屈服。

2013年7月,塞北平原上空硝烟弥漫,“砺刃-2013”全军特种兵比武正在激烈进行。“狙击战斗”课目开始不久,该团下士毛旭初却不慎崴伤了脚踝,脚肿得几乎都穿不上鞋。此时,夜色已黑,同组战友劝他放弃,他脖子一梗:“脚疼死不了人,拖了团里的后腿才丢死人!”毅然向着5公里外的潜伏射击点奔去。

那天,当毛旭初扛着“人质”一瘸一拐返回时,在场的所有裁判和特种兵都为这个步兵老A热烈鼓掌!那次比武聚集了全军特战部队的精英,毛旭初作为唯一一名步兵班长,最终以20分的满分成绩,一举夺得“反恐侦察”单项冠军。

“红色基因”,流淌在“叶挺独立团”一茬又一茬官兵血液里,已凝成一个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激励新一代官兵续写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武丽娜

猜你喜欢

全军比武官兵
第四届全军军事建模竞赛公告
第四届全军军事建模竞赛公告
比武激活力 实干写担当
全军军事建模竞赛办出新模式
比武
比武
全军出击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比武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