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成本管理探究

2016-12-15蒋娟玉

财会学习 2016年21期
关键词:会计核算行政事业单位

文/蒋娟玉

基于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成本管理探究

文/蒋娟玉

近年来,中央先后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重要目标和发展理念,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绿色质量和生态效益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经济增长有机统一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适应新常态、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成本管理的概念、理论基础和对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探讨出发,简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成本管理中面临的环境管理成本、质量管理成本、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增加以及销售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难度增大等挑战,并结合国有企业具体实际,就循环经济背景下如何加强国有企业成本管理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循环经济; 国有企业;成本管理

当前,我国早已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承担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强节能减排、加快转型升级等重要任务和使命目标,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成本管理。本文将结合我国国有企业具体实际,就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成本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循环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成本管理概况

(一)企业成本管理的概念

成本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经济学概念,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成本的概念问题还没有取得高度一致的共识。企业成本管理是建立在成本基础上的管理,是指围绕企业发展全局目标,按照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不断控制、改善企业内部的成本结构,从而提升企业长久性的竞争优势的一种企业内部管理活动。企业成本管理包括对企业发生的所有费用、形成的产品成本所开展的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计划、成本分析、成本核算、成本考核等环节和内容。

(二)成本管理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成本管理的直接目标是为企业发展提供成本信息,努力、持续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企业成本管理的终极目标,则是服务于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发展能力。成本管理,有利于国有企业降低材料、人工等产品成本,提高国有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增加国有企业的生产利润和经济效益,从而促进过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循环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生态环境成本管理难度加大

长期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和生态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保护、低碳排放、节能减排、生态恢复等任务越来越重。而循环经济是追求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一种新型经济,它对资源能源节约、废弃物无害化排放、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等提出很高要求,从而对企业研发设计能力、工艺水平等提出更高要求,这就势必对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带来更大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创新挑战。

(二)质量管理成本逐步增加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逐步把严重依赖资源消耗实现简单线形增长的传统经济模式,通过现代经济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逐步转变为通过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人们对生态型、环保型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有企业要确保市场上的竞争性地位,必须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并加大对质量管理的人、财、物投入,这就会使得国有企业质量管理成本越来越高。

(三)人力资源成本管理难度增大

人力资源是国有企业生产发展的第一资源,对国有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具有关键和决定性作用。在循环经济背景下,需要更多具有高知识水平和创新发展能力,具备新价值观、新生产观、新消费观、新经济观的技术性人才,这样一方面意味着国有企业人才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单个人才资源市场物价的大幅上涨,这就势必人力资源工资性成本逐步增加。同时,循环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绿色生态意识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加大对存量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投入,从而助推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上升。

(四)销售成本管理难度提高

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对国有企业生产的产品环境指标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国有企业产品在技术公关、市场推广等方面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从而减少利润空间,增加销售成本管理的难度。例如:以前,我国国有企业生产的一些商品可以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取得很好的价格竞争优势,在产品销售中成本较低,但随着各国对环境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因而进出口受到很大影响,随着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使得公司面临的销售成本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五)战略成本管理难度增大

发展循环经济,不是为了影响和制约经济增长,而是为了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这就涉及到企业的战略成本问题。战略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成本信息和生产经营状况,按照不同的市场环境制定不同的成本管理策略,从而采取科学的成本管理手段和方法。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实现战略成本管理对企业信息的对称性、完整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战略成本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

三、循环经济背景下加强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遵循循环经济约束条件,增强国有企业成本管理意识

在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成本管理来增加自身的经济效益,但是必须遵循两个约束性条件:一是必须适度、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企业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的力度不能超过自然界自我净化、自我恢复、自我增殖的速度和能力;二是要在获取经济利益的过程中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企业各种污染物、废弃物的排放必须以自然生态环境的最大承载能力和自净能力为限度。因此,要牢固树立成本和效益理念,对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开展经常性的成本管理教育,增强他们的成本管理和勤俭节约意识,积极在国有企业内部营造成本管理的良好氛围。同时,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的标准,对国有企业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进行积极引导。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努力将成本管理贯彻落实到单位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国有企业成本管理有人抓、有人管、取得实效。

(二)抓好国有企业内部节能减排工作,控制单位运行成本

要树立节能减排目标,建立统筹协调机制,通过科学安排,在保证满足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科研的前提下,减少生产设备、场地等设备的损耗量和车辆的燃油量。根据国有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合理安排行政资源和经费资源,注重经费和资源使用的效益和质量。此外,加强生产仪器设备、车辆、厂房等状况的日常监测、管理和维护,确保安全使用,延长使用寿命,从而实现国有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

(三)加强国企内部成本核算与监督,建立成本管理激励机制

政府要加大对遵规守法的国有企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力度,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持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减轻国有企业经济压力;国有企业内部要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对成本管理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奖励。同时,国有企业要通过不断优化内部成本管理,来提升国企内部的产品、服务质量和生产经营水平,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的高效、优质、健康发展。

(四)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改变成本管理的思维模式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作为现代国有企业,就需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企业生产发展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拓宽思维空间,加强对产品设计、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成本管理,拓宽思维视野,立足优质品牌打造和企业长远发展,不断提升现代科学技术运用水平,促进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四、结束语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适应循环经济新形势、新常态,国有企业很有必要学习和强化现代管理理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和竞争意识,积极结合国有企业的当前发展的具体实际,注重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全面性、精细化管理,加强对国有企业产品服务费用和成本控制,从而提升国有企业的整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持续、长远发展。

[1]苏芳.浅析循环经济视角下国有企业成本管理[J].商,2015,20:6.

[2]安彬.试论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1:165-166.

[3]薛聿员.循环经济视角下国有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分析[J].商,2014,08:40.

[4]张学伟.浅析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6,15:44-45.

[5]朱建秀.浅谈国有大型钢铁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267+270.

(作者单位:郴州华录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上接(第108页)

在行政事业单位以往的发展过程中,其财务工作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合理问题是引发预算改革和会计核算之间不协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传统的监督管理机制进行调整和优化。当监督管理机制变得更加实用之后,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利用该机制对部门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进而减少会计核算账务调整的次数[5]。

(二)加设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

就具有对外披露性质的单位会计报告而言,可以通过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的加设实现会计核算与预算改革的统一目的。这种调整对策具有提升会计核算信息、预算执行信息协调程度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监督质量、预算编制中相关要求的执行质量也会发生相应提升。

(三)促进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的应用

为了促进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协调,可以重视对人力资源角度的利用。对此,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针对部门预算和会计核算工作应用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就奖惩制度而言,可以将该制度的应用与员工年终奖、日常工作奖励等结合起来。如果相关人员的工作质量相对较高,则行政事业单位可以给予其一定的物质奖励或优先晋升资格等非物质奖励。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会发生显著提升。就考核制度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将该制度在会计核算工作与部门预算之间的应用结合起来。随着部门预算工作的逐步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也会按照这个顺序和节奏逐渐跟随,这种制度的应用可以显著促进二者之间的协调[6]。

(四)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核算科目进行恰当调整

协调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关系的重要途径是在符合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实现预算编制的合理化和精细化。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按照统一性原则完成自身预算核算科目的划分。除此之外,为了实现协调目的,还应该在会计核算中加设预算外资金,结合自身资产管理的加强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五、结论

从发展效果来看,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已经对其发展质量产生了影响。对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应用调整监督管理机制、调整预算核算科目等对策,实现会计核算与部门预算改革之间的协调发展。其协调目的的实现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利用率的提高,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公共管理服务。

[1]甄彩.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和会计核算的协调[J]. 财经界(学术版),2014,03:180-190.

[2]杨洪.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1:89-94.

[3]李守军.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7:67-68.

[4]尧晓华. 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性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表现[J]. 现代经济信息,2015,21:203-204.

[5]石长青.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发展[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8:62-64.

[6]徐丽萍.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0:10-11.

(作者单位:卓资县十八台镇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会计核算行政事业单位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