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成人自主学习研究
——利用APP应用的移动学习
2016-12-15马开颜
马开颜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21)
(2015年春节晚会期间,你用手机“摇一摇”了吗?前两年,中央电视台是在屏幕下方公布相应网址和应用程序下载的二维码,而去年转为直接使用“微信”的“摇一摇”。由此可见,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已经从电脑的桌面应用,转到了手机的移动应用。
同样是2015年,《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指出,在“采纳阶段:1年之内”的“高等教育中教育技术的重要进展”第1项就是“BYOD(自带设备)”。
在教育界落实“互联网+”战略,除了研究各种基本教育理论的概念和原则,更要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帮助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而对于成人教育来说,BYOD更加容易实现。在这样的技术进展的环境下,成人自主学习的研究更有必要、更迫切,也更应该深入进行。利用APP客户端帮助学生进行移动学习,是“互联网+”形式下,成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什么是APP应用
APP,英文单词Application的简称,意思是应用程序。随着Android和iOS等系列智能手机的日益流行,APP指的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应用程序,一般称之为应用。
随着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逐渐习惯了这种使用客户端应用上网的方式,习惯了使用APP进行手机操作的方式。据“泽思”网络的数据表明,应用给手机电商带来的流量远远超过了传统互联网(PC端)的流量,通过应用进行盈利也成为了各大电商平台的发展方向。事实表明,各大电商平台向移动应用的倾斜也是十分明显的,原因不仅仅是每天增加的流量,更重要的是由于手机移动终端的便捷,为企业积累了更多的用户,更有一些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应用使得用户的忠诚度、活跃度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从而为企业的创收和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然,游戏、阅读等热门应用更是层出不穷。
APP的搜索和下载也非常简单。iOS用户的下载渠道相对比较明确,在APP.Store或者iTunes直接下载就可以,而Android用户可以在各大下载市场,通过更广阔的平台得到支撑。
二、为什么要在课堂上引入BYOD[1]
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中,提到了BYOD对教育的影响。自带设备(BYOD)也被称为自带技术(BYOT),是指人们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带到学习或工作环境的做法。个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计算机被整合到工作流程中,支持人们“带着走”(on-the-go)的新思维,使工作和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
对成人高校而言,BYOD重要的不是设备,而是用户加载到设备上的个性化内容。很少有两个设备会具有完全相同的内容或设置,BYOD使学生和教育工作者能够充分利用自带设备,做事更加高效。设备已经成为使用者连接个人工作和学习环境的通道,使每个学习者都能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对新学科进行探索。这种模式最终赋予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权,因为他们可以自己选择方法来展示对必要能力的掌握情况,并选择他们所需要的技术设备。
BYOD之所以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因为它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创造了条件。在课堂上使用个人设备(无论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还是智能手机),能够促进“一对一”环境下的无缝学习。BYOD模式让学生产生一种主人翁意识,使他们能自己掌控自己的学习及成效,而这一点正是使用学校提供的设备进行学习所缺失的。BYOD与探究式教学实践相结合,对学生通过掌上学习进行主体知识的建构有积极作用。
三、学习者使用APP时的需求
打开手机的软件商店,会看到数以万计的APP应用。笔者以一个需要学习英语口语的成人入门者的角度,体会学习者对APP应用的需求,而后选择使用国内最常见的英语学习APP应用,体验利用APP应用进行学习的感受。能够检索到的英语学习APP应用也是数以千计的,这里选择了“微信”朋友圈中大家推荐的几款进行了尝试。
(一)学习者需要已规划好的多媒体内容
学习者的第一个需求是对于学习内容的需求。初学者通常只是大概知道学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而并不了解具体应该学习什么,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以及怎么学。但是他们却对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的关联性有着比较明确的感知。
同时,如果学习内容仅以文字的形式出现,会显得过于单调和乏味,学习者需要文字、图像、声音、视频来提高对学习内容的认识。
因此,学习者需要APP应用具有已规划好的多媒体内容。
(二)学习者需要交互生成学习者的各种表现
学习者对APP应用的第二个需求是交互性。未使用APP应用进行学习时,学习者需要与同伴和老师进行交互活动。这样的活动形成学习过程,生成学习成果。使用APP应用进行学习时,就需要APP应用来充当学习中的同伴和教师的角色,和学习者进行充分的交互,并记录、评价学习的状况。同时,这个老师和同伴要有足够的耐心,要能够不断地示范与合作,可以陪伴学习者无限次地重复进行某项内容的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学习者不断巩固学习过的内容,并不断学习新的内容。
(三)学习者需要记忆一切与学习有关的内容
学习者的第三个需求是记录学习的整个过程。未使用APP应用学习时,学习者会依赖教科书和笔记等来记录相关的学习内容,同时也在记录学习进度。使用APP应用学习,需要APP应用来对一切与学习有关的内容进行记忆,包括学习的内容、进度、状态等,还要能够记录学习者在学习中产生的疑点和难点。这些记录应该由APP应用自动完成,不需要学习者再使用其他的工具进行辅助记忆。
(三)学习者需要智能的评价与反馈
学习者的第四个需求是要了解自己学习的成果,需要APP应用给出评价与反馈。使用APP应用学习,APP应用就是陪在身边的老师,能够随时进行智能的判断,对学习的效果和进步程度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学习者。这种评价和反馈即时实现,且有针对性,并能够反映出学习者对内容掌握程度的变化状态。
同时,APP应用还能够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程度、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本身的规律,进行智能决策,为学习者提供需要巩固的内容或者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内容。这样生成的学习内容是动态的,是个性化的,可以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效率。
四、APP应用促进学习者学习的策略
作为商业性的APP应用,不仅能满足学习者需求,还可以利用技术优势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在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前提下,有了更好的策略帮助学习者学习,才会使APP被广泛使用与推广。在综合体验了英语学习APP后,可以看出比较优秀的学习类APP应用,一般使用四条策略帮助学习者进行学习。
(一)APP应用具有结合应用情境的分类设计
学习者对要学习的内容通常是不熟悉的。而作为一个成熟的APP应用,首先要帮助学习者建立学习内容的基本结构,需要有经验的人组织学习内容,更好地体现学习内容的体系。考虑到学习者大多是利用碎片的时间进行学习,学习时间和精力有限,并希望能尽快收获成效,取得一定的进步,APP应用提供的学习内容也是循序渐进的,更容易被接受。因此,从实用的角度,按照知识的应用情境对知识进行分类,并按照难易程度划分级别,使学习者在应用情境中逐步学习知识是一种有效和必要的形式。
那些被广泛使用的英语学习APP应用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结合应用情境对知识进行分类设计的方式,以便能够更好地帮助学习者使用APP应用进行速成的学习,更好地满足了学习者很快看到学习效果的心理。这些APP应用因其好用、有用才得以被大家接受而被推广。
笔者体验的口语学习的APP应用都是根据不同的生活情境构造内容,并分成了不同级别的班级,让学习者逐级攻关,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比如:某个口语APP应用支持的“新手班”,包括交通出行、观光旅行、工作小事等各个生活情境;而当在“新手班”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进入“流利班”的语音训练,包括易混淆元音、爆破音起始路、多辅音连续修炼等;如果再攻关到一定程度,还可以进入“白领班”的公司设备、职场人际、工作方式等的训练。另一个APP应用按照课程分类,在“家务活”这个课程中,包括了在厨房里、在客厅里、在卧室里等。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方式使学习者知道在某种情境下应该说什么英语,满足了学习者的基本需求。
利用智能手机的先进技术,学习内容能够以多媒体方式体现。英语APP应用直接播放语音,然后利用相关的问题测试“听懂没”。回答得不对,反复听。当实在听不懂时,还可以查看相关的文字,借助APP应用自带的语音字典听懂这些内容。虽然在这些APP应用中,还没有发现利用视频表现内容的,也没有实现类似孩童学说话的完整情境,但是对于成年人,已经基本还原了学习语言的过程。
(二)APP应用具有结合本地和远程数据库的数据记录
依据摩尔定律,同等价格所能购买到的存储设备容量会越来越大,也就导致现在智能手机等智能移动设备的存储空间越来越大。同时,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云技术的飞快发展,将数据保存在云端也已成为现实。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现在的APP应用无所不存,从文本到语音、图片、录像等各种多媒体信息,都可以方便地保存在本地的存储器中。同时,通过网络账号,在有快速网络的时候,还可以方便地与远程的云存储设备上的数据库进行同步,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这种技术特性,帮助学习者方便地记忆整个学习过程,记录全部的学习成果,便于学习者回忆、对比,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APP应用对学习的记录和进度进行智能化自动管理,方便高效,使学习者可以将精力完全投入到学习中,不用自己费心费力去记录了。
在笔者测试的几种英语学习APP应用中,都能够自动记忆学习过程,并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学习数据。如:用各种图形演示表示学习进度,包括生成不同的图表,显示百分比等。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重点、难点,APP允许学习者主动添加或由APP自动添加到记事本、生词本等。学习成果的数据也会以各种奖励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学习者不断复习的过程中,这些成果奖励也不断刷新。
(三)APP应用具有基于各种技术的交互设计与智能判断
现在的智能手机等智能移动设备,不仅带有麦克风、扬声器等设备,还广泛支持双摄像头、手写全屏输入、重力系统等各种新型交互设备。这些设备可以更好地模拟现实中的交互过程,建立学习的各种关键因素。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智能设备可以方便地完成语音输入、手写识别、拍照和摄像输入等功能,同时也可以完成图像、声音、视频的输出,学习者完全可以在仿真的情境下进行交互式学习。同时,由于人工智能的有效发展,使得对手写和语音的识别程度和智能判断的正确性有了长足的发展。另外,随着智能手机等智能移动设备的CPU多核技术和运行速度迅速发展,基于多媒体的各种复杂运算和处理成为可能。如今成熟的APP应用在基于各种技术的交互设计和智能判断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得利用APP应用学习变成了一项十分有趣的事情。
在笔者测试的几种英语学习APP应用中,都利用智能手机的多媒体功能实现交互和反馈。如:可以支持学习者录音,并能回放和上传;学习者可以用文本或录音输入单词;学习者对不懂的单词可以提问,会有其他的学习者解答或者是教师的标准示范。通过远程网络服务器支持,学习者可以访问教师提供的资源和其他学习者上传的资源,帮助学习口语的发音技巧,练习发音并会有人帮助纠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在测试的APP应用中,一般还支持对学习者学习内容的动态生成。如:某个背单词的软件,当学习者选择了范围后,系统除了会自动给出每天要背的单词,还会根据学习规律和学习者的学习状态,自动提供学过的单词进行有规律的复习。
在测试的APP应用中,针对英语口语学习,不仅能够做到对文字正确性的智能判断,并给出相关的提示,而且已经可以针对语音进行判断,给出学习者发音与标准发音的相似程度,标明读错的单词等等。对于总是读错的单词,APP应用还会自动提供帮助,包括老师的标准读音、发音技巧等。APP还会借助网络推送,推荐学习者之间相互学习,完成个性化的互教互学。
(四)APP应用具有与学习过程和效果相关的激励机制
虽然利用APP应用学习的学习者是在主动学习,但也不能排除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懈怠心理。APP应用会随时将当前的学习状况和进度展示给学习者,以便学习者的自我促进。从游戏APP应用转换过来的学习APP应用,还会给予学习者各种形式的持续的鼓励,保证学习者能够坚持学下去。利用心理因素对学习者进行激励,这种做法符合心理学的基本要求。现在成熟的APP应用都支持这种激励机制。
在测试的APP应用中,通常利用关卡和星级进行激励,还会将学习者的等级通过账号公布在整个学习圈中,也可以将成绩分享到微信朋友圈。APP应用还可以通过积攒关卡数和星级数,兑换相关的学习资源,比如新的课程等。APP应用还会自动统计学习的进度,生成学习进度比例图表,记录连续学习的时间或天数,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的情况,并对学习者起到激励作用。这种激励方式虽然简单,却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欲望,促进持续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程度。
五、构建落实“互联网+”的移动学习客户端
讨论“互联网+”下的自主学习,要考虑到现代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要考虑学生的认知与心理,要考虑优质的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落实。从国际研究上看,BYOD已经影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国内,成人高校的学生随身携带智能手机已经是现实存在。
通过亲身的体验与研究,认为将APP应用作为成人教育落实“互联网+”的重要手段,APP应用设计应当满足三条基本原则。
(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良好的规划设计
成人教育的APP应用中,学习内容的设计与规划,要突出“有用、实用”的基本原则。
相对于传统的教科书和其他的辅助学习资料,APP应用因其可以呈现丰富的多媒体内容而更加具有优势。在组织APP的学习内容时,既要考虑与学习者正在使用的教科书等学习资料的契合度,还要考虑对学习内容的重新规划与设计,能够更多地创新以反映学习的规律,体现多媒体的优越性。学习类APP应用的学习内容,如果只是按照教科书那样进行组织,简单地实现教科书的立体化是不够的。当APP应用作为辅助的学习手段时,学习内容更要考虑到已有教科书的设计规律,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而不是仅仅用来扩充习题量。
从教育的角度,学习内容可以按照知识体系、知识的应用体系、知识的形成过程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划分。从现在已有的学习内容组织来看,成人教育应更倾向于使用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项目、工作情境来组织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学习内容与具体的工作内容结合紧密,学会这些内容,就可以胜任某项具体的工作。APP应用的学习内容,应当根据实际的工作任务进行规划。实际的工作任务应以多媒体形式体现,通过智能感知技术让学生去体验。这样的APP应用的学习内容是真正地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而且是基于多媒体感知技术的理论实践一体化。
(二)交互过程要能够应用智能多媒体感知
成人教育APP应用中,智能多媒体感知交互的学习过程,要突出“有趣、乐趣”的基本原则。
由于现在智能手机等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在这些设备上既可以播放多媒体信息,同时也可以接受多媒体信息。因此,通过多媒体还原实际的工作情境,学生能够看得见具体的、立体的、真实的内容;再通过多媒体系统采集学生的反馈,可以直接收集学生实际的表达。这样一来一回,完成了基于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活动。与单纯阅读文字比起来,这样的交互活动更加直接、可控,更符合学习规律。
智能手机等智能移动设备中,加入了各种感知技术(如重力感知系统),使得智能设备能够动态地采集设备的状态,这样也就可以用来模拟实际工作中的状态。利用各种感知技术,可以让学习者体验到实际工作时的具体情况,并模拟处理,训练工作技巧,增加工作经验。
多媒体技术和感知技术的应用需要APP应用进行智能控制和管理,即时反馈学习状态,并给出学习改进建议。
(三)评价机制要具有智能激励性
成人教育APP应用中,智能激励性的评价机制,要突出“有效、高效”的基本原则。
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智能性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评价完成学习的情况,判断学习者的表现,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给出分数和认可程度,激励学习者不断地完善学习成果,持续学习。
这种评价方式,既包括过程性的评价,也包括成果性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以激励学习者持续学习为目标,依据心理学理论与原则,通过各种激励手段,动态反映整个学习过程。
总之,智能手机作为BYOD的主要设备,为成人高校的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硬件条件。他们能够自主掌握学习内容和进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BYOD下的APP应用客户端,以其精彩的学习内容,恰当的学习方式,有趣的学习过程,构建“互联网+”下的自主学习,必将影响和改变成人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
[1]The New Media Consortium (NMC),the EDUCAUSE Learning Initiative (ELI).An EDUCAUSE Program . NMC Horizon Report 2015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 [R]. 2015: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