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北京面塑“面人郎”的艺术特色
2016-12-15纪学艳吕林雪
纪学艳,吕林雪
(1. 北京联合大学 师范学院,北京 100012; 2. 北京联合大学 广告学院,北京 102200)
谈北京面塑“面人郎”的艺术特色
纪学艳1,吕林雪2
(1. 北京联合大学 师范学院,北京 100012; 2. 北京联合大学 广告学院,北京 102200)
面塑作为一种民间生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生长和扎根于民众生活,成为中国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民间艺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面人郎”是北京面塑艺术中的一个流派,2008年6月,“面人郎”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艺术特色有材美、工巧、灵心。
面塑;面人郎;材美;工巧;灵心
在中国神州大地上,工艺美术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面塑艺术则是工艺美术繁星中的一颗奇葩。面塑作为一种民间生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生长和扎根于民众生活,成为民俗风情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以生动的形象传达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使其不再仅仅是玩赏品,而成为具备很强的社会教育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启迪人们智慧的艺术品。
1 面塑的历史溯源
捏面人儿,学名叫“面塑”,是中国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民间艺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面人流行于整个黄河流域,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山西、河南、河北、山东都有制作面人的习俗。各地称呼不同,但作法皆大同小异,如陕西合阳统称“面花”(此称也是捏面人之学名);关中叫“面虎”;晋北、陕北及内蒙西部地方称“面人人”;河北称“面羊”;山东郎庄称“面老虎”;河北广宗也叫“面老虎”;胶东称“升虫”“花馍”;莱州叫“巧饽饽”;还有些地方叫“花糕” “混沌”“果实’等。南方人则称呼“捏面人”“江米人”;台湾、泉州等地又叫“妆糕人”“米稞雕”“糯米尬仔”。 从这些地方上的名称足可见面塑的多样性及丰富性。[1]
“捏面人”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社会中的民间传统艺术,南稻北麦,因农作生产有别、文化上的不同,捏面人的素材、方法与民间习俗都不尽相同,最早出自于北方面食文化。面食离不开麦类作物的种植,而在我国麦类种植和对麦类作物加工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出现了磨盘等工具,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磨制面粉的工具有了进一步发展。另外,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中也有烤烙、煎制面食的炊具。这些工具的诞生,为把麦粒转化为面粉并使其具有可塑造性奠定了基础。面塑在面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面塑的渊源可追溯到战国时的“俑”和汉朝的“傀儡”,也就是木偶。据史料记载,在古代民间祭祀、殉葬等仪式中,面俑替代木俑、陶俑来使用。据沈从文先生考证,中国汉朝已经有了面塑的俑,关于面塑的文字记载最早也出现于汉代。[2]
魏晋南北朝时期,面食种类更加丰富。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记载了十余种制作饼类的方法,现代面塑制作中常用的发酵方法在这个时期已开始广泛使用。在魏晋时期开始有了面食在民俗中应用的记载,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有:“令世人正月十五作粥祷之……寒食挑菜,……夏至食粽。”[3]
唐代为后人研究面塑艺术提供了确切的文字资料,《封氏闻见记》卷六中记载:“道祭玄宗朝,海内殷赡,送葬者或当街高祭,张施帷幔,有假花、假果、粉人、面杖之属。”[4]可见面塑是作为祭祀品出现的。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地区出土的唐永徽四年(653年)的墓葬品中有一组女俑,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簸粮春麦到推磨嫩面的全过程。同时出土的还有面制女俑头部、男俑的上半身和面制小猪等,是现今保存最古老的面塑实物资料。此遗迹距今有一千三百四十多年了,由此可知这项民间技艺起源很早。
宋代,面塑艺术的发展更为兴盛,人们开始在各种民俗活动中使用面塑食品,从清明节的面食就能看出宋代面食的丰富:“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子女及笄者,多以是日上头。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宗室南班近亲,亦分遣诣诸陵坟享祀,从人皆紫衫白绢三角子青行缠,皆系官给。节日亦禁中出车马,诣奉先寺道者院祀诸宫人坟,莫非金装绀阛,锦额珠帘,绣扇双遮,纱笼前导。士庶阗塞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枣、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土仪’。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一百五日最盛。节日坊市卖稠饧、麦糕、乳酪、乳饼之类。缓入都门,斜阳御柳;醉归院落,明月梨花。诸军禁卫,各成队伍,跨马作乐四出,谓之‘摔脚’。其旗旌鲜明,军容雄壮,人马精锐,又别为一景也。”
其他节日的面食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也有详实记载:正月初一,京师人家大多食索饼;人日(初七日)则食煎饼;上元节有丝笼和油外锤,也就是炸元宵;二月二有迎贵果子;三月初三有面做的“镂人”;四月初八食糕糜;七夕面塑更有广泛的记载,其中云:“以瓜雕刻成供花样,谓之‘花瓜’。又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若买一斤内有一对被甲胄者,如门神之像,盖自来风流,不知其从,谓之‘果食将军’”;伏日要食绿荷包子;七月十五中元节有盂兰饼馅;八月十五中秋节有玩月羹;九九重阳节有菊花糕酒,另外“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此亦为果实花样”;进了腊月则有口脂、面药、草面……从孟元老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宋代的面塑艺术已经与民间节令习俗密不可分了,“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正是对捏面人的描述,那时的面人都是能吃的,谓之为“果食”。当时面点有“甲胄”人物、“戏曲”人物、“孩儿鸟兽”“飞燕形状”等,可谓“奇巧百端”。[5]明代的工商业发展较快,对艺术品的需求逐渐增多,由此面塑逐步脱离了食用性,而向艺术品和观赏品发展,它的历史地位逐渐形成和确立。此时的面塑艺术已经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成为面塑艺人的谋生手段。一些身背工具箱的面塑艺人出现在了闹市当中,他们以此为业,为了谋求生计,各显才能,互相竞争,互相学习,激励了面塑的发展和创新,使明代面塑的欣赏性大大增强,并且具有了经济价值。
在清代,面塑艺术才真正发扬光大,一些做工精致的手艺人的出现,让面塑艺术具备了更高的艺术价值。清代咸丰三年(1854年),山东菏泽穆李庄做泥塑的王清源、郭湘云等人采用染色的糯米粉捏面人(当地俗称“江米人”)销售,很受欢迎。光绪年间,天津“面人张”捏面人的艺术精湛。清代和民国时期,文人士大夫对面塑逐渐青睐起来,他们的加入使得面塑作品更加艺术化,更加典雅、精巧,文化气息浓郁。他们不惜重金订购,或作为礼品馈赠亲友,或作陈设摆放自家案头。面塑由街头转向登堂入室,从此身价百倍,整体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表现手法和技法也日臻完善。
北京面塑艺术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和发展,吸收其他艺术之精华,博采众长并不断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面塑艺术派别。北京面塑技艺来自民间,完全成为玩赏品是在20世纪初期开始。我们所熟悉的近现代面塑名家,以“面人汤”汤子博(1881—1971)、“面人曹”曹仪策(1921—1976)、“面人郎”郎绍安(1909—1993)最著名。汤子博的面人生动传神,曹仪策的面人精细素雅,郎绍安的面人色彩浓重。故宫博物馆现在藏有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玩过的一些人物面塑,就是出自著名的面塑艺人汤子博三兄弟之手,至今仍然色彩鲜艳,技艺相当成熟。此外还有“粉人潘”潘树华以及其女婿“面人赵”赵阔明等人。
2 “面人郎”的艺术特色
“面人郎”是北京面塑艺术中的一个流派。2008年6月,“面人郎”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面人郎”由郎绍安创立,1957年,其女郎志丽随父学习面塑,继承并发展了“面人郎”面塑艺术,后来相继出现郎志英、郎志祥、郎志慧、郎志春、王兴山、张宝琳等“面人郎”的传人。
“面人郎”郎绍安的作品有浓郁的京味,题材广泛,他善于捏塑老北京街头卖糖葫芦、卖面茶、打糖锣等“五行八怪”的形象,这些作品造型准确,细腻逼真。他在几十年前做出了一套旧北京街头的分组小景:卖糖葫芦的(一个戴灰呢帽子穿黑色长袍的人,左臂挎着一个小篮子,上面插满了各式各样的冰糖葫芦)、剃头的(一个披着白布的人低头坐在红板凳上,旁边放着架子和桶盆)、卖茶汤的、卖沙锅的、吹糖人的和拉洋车的,无不惟妙惟肖。
郎绍安从技巧上不断探索,把捏面人提升到面塑艺术层面。郎绍安将传统面塑的“抻举法”改为“托板法”,也就是把竹签上的玩具拿下来,变成可摆在桌上的工艺品,由此,面人从街头艺术走进室内,登上了大雅之堂。他将一些小面人放进核桃里,做成高级工艺美术陈列品。而就是这小小的核桃,又给了郎家第二代传人郎志丽不小的启发。
郎志丽在面塑创作中时常以一种女性特有的细腻给面塑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在颜料上,她将以往的染布平色改为色彩更丰富的绘画色;在捏制眉毛时,她将面团揉成粗细不一样的尖形,让眉峰和眉梢活灵活现流露出面人的神态;还对父亲的传统技艺进行改良,注入了自己的智慧,例如在勾勒人物的鼻窝时,她就将父亲“一道印儿”的手法改良为“反复按”,使其能有一个更为真实和圆润的弧度。由于她经常用心去观察社会和日常生活,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出新出奇,使面塑作品更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6]
“面人郎”的手艺传承了一百多年,已成为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材美、工巧和灵心。
2.1 材美
“材美工巧”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设计思想, 这在《考工记》中有表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关于材料,中国古代其他著作也有说明,如《髹饰录·乾集》中:“凡工人之作为器物,犹天地之造化。所以有圣者有神者,皆以功以法,故良工利其器。然而利器如四时,美材如五行。四时行、五行全而物生焉。……乾所以始生万物,而髹具工则,乃工巧之元气也。”[7]造物必须依靠一定的材料。“面人郎”彩塑作品精美绝伦,其制作水平令人叹为观止,这其中的关键因素首推其制作材料——面。 “面人郎”彩塑的美部分来源于其自然材料之美,但创作过程中除了对这一有地域特色的材料的认知和利用,还在于对材料的准确掌握。正如懂面塑的人所关心的是:面里加了什么料,面的质地怎么样,面塑的造型好不好。首先就面本身来说,由于面塑的流派众多,故面的配制和手法各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流派,和面的配方和手法也会因季节的变化及作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面人郎”所用的面是用普通面粉和江米面按照比例混合而成,用水和好上锅蒸熟。为了增加面的通润以防止干裂,还要加上蜂蜜,最后再混以特制的颜色揉搓,这样的面人可以保证几十年不褪色。郎绍安的很多作品已有50多年历史,色彩仍是通透饱满,形态也未有丝毫改变。他在50多年前创作了面塑作品《蝈蝈玉米》,一只健壮的蝈蝈穿着碧绿的外衣趴在黄灿灿的玉米上,正背着脸贪婪地吮吸着玉米的汁液,旁边的天牛也支楞着触角,毫不客气地嚼着鲜嫩的玉米粒。玉米饱满诱人,叶子纹路清晰可辨。玉米须依稀随着虫儿的咀嚼轻动。天牛、蝈蝈自顾自地闷头饕餮,灵敏的触角和轻薄的翅膀似乎还在微微颤动。在柔和的阳光下,所有的色彩仿佛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膜,黑、黄、绿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更特别的是他能用面塑仿玉器和其他石料作品。20世纪50年代,一位玉器设计师打造了件玉器精品,名叫“珊瑚六臂佛锁蛟”。郎绍安看见后就开始琢磨,怎么能用面做件和它一模一样的?经过一番研制,通过涂刷特殊的材料,面人就神奇地泛出了玉器的光泽。跟原作对比一看,佛像、蛟龙同样姿态自然,而那条锁链,做出来后还能晃动。据说,这件作品在当时的面塑界引起不小的震动。面塑的材料也在与时俱进,在面塑创作中,“面人郎”第二代传人郎志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使用新材料、新工艺。在创作“潘多”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面塑作品中,反映雪山上的冰川时,郎志丽用透明材料和其他工艺仿制了冰凌,效果极佳。此后她又创出了仿珊瑚、仿象牙等新作品,极受欢迎。
2.2 工巧
“工”是工艺,是加工制作的活动和过程,要想完成一件优质的作品,仅有“美材”不行,还必须经过精心的加工制作,其“工”的要求是“巧”。“巧”,《说文解字》谓“技也”,在材料上施技以巧,已成良器。从材料与工艺的关系看,工艺是加工材料的工艺,材料是基础,工艺基于材料的本质属性形成属于自己的程序和方法,面塑创作的艺术特点是“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特别是“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面人郎”制作手法细腻,充分运用揉、捏、揪、挑、压、搓、滚、碾、剁、拨、按、切等技法对细节充分拿捏,反复勾勒,制作一丝不苟,细致入微,从武将头盔上的花纹、衣服褶皱的颜色,到旗子上的字迹图案、场景中的雕梁画栋,再到人物的眼睫毛、双眼皮、头饰发髻,无一处不是活灵活现、制作精良。“面人郎”的面塑造型,细说起来要有上百道工序,在创作的整个过程中,从面的制作到颜色的调配到人物形象、服装服饰的搭配,每一步都非常繁琐,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时候都要“小题大做”,该简时简,该繁时繁,只有繁简的巧妙搭配,方见真谛。
考工记中还有一句话:“斩三材必以其时,三材既具,巧者和之。”古人认为,虽有良材而无良工,则“弗为也”。工有巧,“天时、地气、材美”三者具备后,如无“巧者和之”还是无法制造出绝妙的作品。以“面人郎”的面塑人物作品《吉祥娃娃》为例,郎志丽捏面人时成竹在胸,心静专注,经揉、搓、按、轧、捏几个步骤,瞬时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娃娃在她手中脱颖而出。这些小巧玲珑的造型,鲜艳夺目的配色,简单和谐的衬景,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喜庆吉祥的欢乐气氛。没有好的材料再好的工匠也难以创造震惊世人的作品,可是真正令人叹为观止的技艺却可以轻易地化腐朽为神奇,将一块面团变为经典作品。材料优良是物质的客观前提,工巧是技术经验,是造物为良的重要保证。“巧者”则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主观因素,也是对人的创造性的肯定。郎志丽突破了前人的技法,改变了过去面塑人物鼻梁上的那道凹印,而采用填充法给予了完善;再如眉毛的处理,她采用斜切式的手法,这样就解决了过去眉毛一般粗的问题。[8]
2.3 灵心
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曾说:“手与机器的根本区别在于,手总是与心相连,而机器则是无心的。所以手工艺作业中会发生奇迹,因为那不是单纯的手在劳动,背后有心的控制,使手制造物品,给予劳动的快乐,使人遵守道德,这才是赋予物品美之性质的因素。”[9]所以,手工艺作业也可以说成是心之作业。
“面人郎”彩塑都是一次成型,制作之前经过深思熟虑,每个作品的神态细节了然于胸,捏起来一气呵成。捏塑的形象小,面量就小,揪一小块面塑上去,可以塑形,但不能再往下扒,就是不能修补,否则面就不平、不光了。捏面塑不同于其他雕塑艺术,面人制作的关键在于手上的分寸,在于手的力度把握,小小面人不过才几寸长,要在这样大小的空间内对人物进行细微地刻划,并做到不增不补,肢体间的无缝连接,全靠一双妙手控制力道。增之一分,减之一分,不是靠工具和仪器的精确测量,而是靠心灵的直觉。这种“手感”的获得和心灵的直觉,除了师傅的指点,更多的来自于手艺人长时间对面塑艺术的“心灵”感受,因为最终手由心而发。
在捏面人的过程中,手艺人的双手与面团在互相接触、感受、调整和塑造中互相“陶冶”,成为一个整体。郎绍安常说的一句话是:“捏面人必须心静专注,与练气功有相同之处。”女承父业的郎志丽捏面人时必心静专注,她创作的葫芦面塑作品《一百零八将》,就是把108个人物的所有细节都想好了,才动手捏,一捏就是半天,顾不上吃饭。她说,捏面人得一气呵成,中途停下,再拿起来,就不是原来的感觉了。她还说,捏面人得坐得住,心里不烦躁才能捏出活灵活现的成品。郎志丽捏面人时总有一种成竹在胸的气势,拿起一团面,揉、搓、按、轧、捏,几个步骤下来,不一会儿就捏出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娃娃。所谓“灵心”其实是巧妙的艺术构思,有了好的艺术构思,才能用娴熟的技巧、优质的材料创作出优秀的作品。[10]
“面人郎”在“手工”的基础上,融入面塑艺人大量的感性因素,体现了人类手脑协调运动的和谐生存状态,引导人们用面团捏成富有人情韵味的作品,具有较高的技艺水准和高度的艺术品位及审美价值。“面人郎”彩塑融合了几代人的巧手灵心,使得捏面人以一种“艺术”的方式展现,并以与自然合作的方式完成“艺术品”,它构成大众业余文化生活和当代通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社会文化价值应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重视。
[1] 张新沂.谈面塑艺术的发展和传承[J].艺术·生活,2006(4):71-72.
[2] 王江.中国民间面塑艺术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6.
[3]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M/CD].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2005.
[4]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EB/OL].古典书籍在线阅读,http://book.guqu.net/biji/4832.html.
[5]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M/CD].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2005.
[6] 高杨,丽达.郎志丽——郎氏面塑有传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9-28(7).
[7] 明·黄大成.髹饰录·乾//王世襄集:髹饰录解说[M].北京:三联书店,2013.
[8] 李砚祖.材美工巧《周礼·冬官·考工记》的设计思想[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5):78-81.
[9] 柳宗悦.日本手工艺[M].张鲁,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0] 张倩.面人郎——葫芦里面乾坤大[N].北京青年报,2007-06-12(4).
(责任编辑 李亚青)
The Art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 “Dough Modeling Lang”
JI Xue-yan1,LV Lin-xue2
(1.Teacher’s college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12, China;2. Advertising College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0, China)
Dough modeling is a kind of folk art, coming from people’s lives. It has a history of thousands of years. “Dough modeling Lang” is a school of sculpture art in Beijing. In June 2008,it was included in the second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Dough mode; Dough modeling Lang; Fine material; Exquisite craft; Intelligent heart
10.16255/j.cnki.ldxbz.2016.01.010
2015-11-06
纪学艳,E-mail:88250297@qq.com
J 528.4
A
1005- 0310(2016)01- 0050-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