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于愚蠢更可怕

2016-12-15羽戈

读书文摘·经典 2016年11期
关键词:霍费尔专制希特勒

羽戈

关于“愚蠢”的话题,我读过德国作者迪特里希·朋霍费尔的《狱中札记》。他强调:“愚蠢是养成的,而不是天生的”。如何养成,有两种情形,“人们把自己养成蠢人,或者允许别人把自己弄成蠢人”。这两种,用我的说法,都属于“甘于愚蠢”。由此正可修订朋霍费尔的论断,称“愚蠢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还是有些歧义,确切讲:甘于愚蠢,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

我们需要注意,如狄马所云:“一切没有选择的行为,在道德上都是没有价值的。你表扬一个太监守贞操,就像在我们的时代你表扬一个下岗工人勤俭节约,农民衣着朴素一样没有意义。”有些人,生在一个封闭如牢笼的环境,其中只有一种话语,只有一种思想,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条道路通往未来,他们并无选择,只能愚蠢。对此,称之为“道德上的缺陷”,毋宁是苛责。

16岁的少年英格玛·伯格曼,曾在德国魏玛为希特勒欢呼、敬礼、泪如泉涌,他的哥哥则在家乡成立了瑞典纳粹党,他的牧师父亲投票支持。对纳粹的狂热信仰持续了十余年,当人们终于不再怀疑纳粹对数百万犹太人的大屠杀,他还在为希特勒辩护,认为这是反纳粹的恶毒宣传。许多年后,他突然想通了为什么他和家人会那样拥戴希特勒:“我们从来没听过自由这个词,从来没尝过自由的滋味。在一个权威体系里面,所有的门,都是关着的。”

朋霍费尔与伯格曼属于同时代人,不过,在那个年代,他们的政治立场恰恰相反,一个反纳粹,一个信纳粹。直至朋霍费尔被纳粹处死之时,伯格曼都是纳粹的忠实拥趸。倘根据朋霍费尔对愚蠢的定义,伯格曼毫无疑问属于蠢人,不管他是自己养成,还是被他人养成。然而,至少对少年伯格曼而言,他的愚蠢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他和他的家人不知自由为何物,通往自由之门统统被关闭,他们不是甘于愚蠢,而是眼前只有愚蠢这一个选项。

“把自己养成蠢人”的案例,更加常见。且说我的两位朋友。其一是老检察官,为人正直,不过他的头脑,大抵可以说“传统”,他对美国的印象,不外乎政府飞扬跋扈、人民水深火热、种族歧视流行、文化危机重重。我劝他,书店谈美国的书俯拾皆是,不妨读两本,不为祛除偏见,但求加深了解。他连连摆手:我不读我不读!其二是律师,与检察官相反,他是美国通,不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无隔膜。他常把中国专制的责任推到儒家头上,再把儒家专制的责任推到孔子头上。对此我哭笑不得,劝他读《论语》和孔子传,看看孔子到底是不是专制者。他也是连连摆手:我不读我不读!

然而,这已经不是少年伯格曼的时代,这已经不是“大跃进”的时代。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只要你不想愚蠢,那便可以脱离愚蠢。就此而言,几乎所有的愚蠢,都是甘于愚蠢,这的确不是理智问题,而是道德问题:犬儒、怯懦、蛮横、自欺……

比愚蠢更可怕的是甘于愚蠢,比甘于愚蠢更可怕的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愚蠢。

猜你喜欢

霍费尔专制希特勒
接种完一剂疫苗,德内政部长仍染疫
从《悲惨世界》的人物塑造看雨果的宗教思想
奥右翼被叫“纳粹”,法院称合法
民主时代的新政治科学
欧洲早期印刷业应对专制统治的方式与成功原因探析
批评与赞美
刺杀希特勒
都一样
希特勒看电影
犹太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