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说:关电台啥事?
2016-12-15王小刀
王小刀
日前打出租车,司机是个爱说话的,聊起电台节目滔滔不绝,其间提到一个情感栏目的听众电话,“那家男的打那女的老狠了,动作慢了一点儿,上去就是一脚,有时还打孩子。他俩没登记,也不知道这女的为啥不走。”
我说,根据《反家暴法》,电台有义务报警。司机纳罕:“没结婚也算家暴?关电台啥事?”
其实,我不奇怪他的反应。不久前,《反家暴法》出台,颇有亮点,比如该法对同居男女朋友同样适用,学校、医院等机构发现家暴不举报要承担责任等。我特意在《当代工人》的官方微信上推送了一篇解读文章,可惜点击寥寥,人们似乎对此并不关心。
关于家暴,我编采写两篇相关文章。第一篇是关于一个家暴处置警察的人物采访。因为妇联等机构对家暴问题往往只能软性调解,所以一些地市安排警察应对那些耍横的家暴者。我曾对这样的安排点过一个大大的赞,直到我编辑了第二篇文章。
那是一篇关于美国社会如何应对家暴的文章,不仅讲述了在美国实施家暴的高成本,比如高额罚金,被控袭击罪,甚至重罪,失去孩子抚养权等;还谈到了受害者的社会救助,比如家庭正义中心会为家暴受害者提供心理辅导、法律咨询、医护救助、看护儿童、寻找工作、就业培训,以及免费电话和翻译等等。不得不说,美国对家暴处理的完善让人赞叹,事实上,这些措施确实大大降低了家暴案的发生率。
想起警察说,他一开始总无法理解,“为什么她们遭受了那样的待遇都不报警、不离婚,后来发现,那些女性总有些想说又说不出口的理由。”可能是因为孩子,可能是因为施暴者得不到相应惩罚,可能是因为没有收入,可能周围人的道德绑架,甚至可能是心理问题。现在想来,最大的理由就是那些被家暴者无法真正得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就像那个司机,把一切都简单归结于“那个女人就是贱!”
我无法在短短车程里改变他的想法,但我相信他总会改变的。《反家暴法》出台了不是吗?也许这就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