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如何优质完成机械制图课程的几点探讨

2016-12-14赵洁

职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装配图零件图画法

赵洁

机械制图课程是理工类大中专学生的基础必修课。近年来,由于学科本身特性和目前教学压缩课时等一些影响,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学起来难度大,作业完成起来费劲。如何根据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进行课程改革是个急须解决的问题。在此,笔者通过对数年机械制图教学经验的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实践表明,利用好以下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对于学习机械制图至关重要。当进入形体的投影、三视图、剖视图的学习时,如果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便不能很好地理解各个视图。因此,要学好机械制图,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对于一些简单的形体,可以通过教学模型来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想象力,例如圆柱、圆锥、球等,其三视图及其剖视图可以通过教学模型直观地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答案,从而获得一定的空间概念。

对于稍复杂一些的形体与相贯面的特性,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的剖视图的画法等,却难以通过教学模型来直接演示出效果。这时候可以采用多媒体动画教学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整合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内容,通过装配体动画演示来展开对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教与练紧密结合

机械制图这门课的专业性很强,也需要非常严谨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了知识点后需要及时对该知识点加以巩固练习。笔者认为,在每完成一小节的学习后,都应针对该小节知识点布置作业,让同学们动脑的同时勤动手,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并改正问题,从而更深入彻底地掌握该知识点。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知识不如让学生自己学会发现并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过于依赖老师的情况。例如在自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上,往往不如老师讲解过的内容掌握程度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在机械制图这门课当中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教材中介绍了圆角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这部分内容也可以安排学生自学,在布置自学任务的时候可向学生提出思考题:圆角正等轴测图的画法与四心椭圆法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与联系?如果学生在自学后能够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掌握圆角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就不成问题了。

四、开发机械制图与CAD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机械制图和CAD课程有很多共通之处。传统机械制图还停留在平面上进行尺规作图,花费时间多但是效率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在计算机大量普及的今天,利用CAD进行作图,不仅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也更适合当前普遍使用计算机绘图的大环境。

开发机械制图与CAD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就要把机械制图和CAD两门课进行有机融合,精心编制出一体化教学的新教材和适合一体化教学练习的练习册。笔者认为,在一体化教学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学生对于CAD的不熟悉,需要一定时间学会CAD的基本操作,以及考虑之后学生在计算机上后续CAD绘图的学习练习,一体化教学的课时量应比单门机械制图课时量增加约一倍;第二,对于制图的基础知识这一章节应先进行传统板书教学,让学生进行扎实的基本功的训练,具备基本徒手绘制各种图线、图形、尺寸标注,基本几何作图的能力,之后再进行CAD中图线、图形的绘制练习,更能提升学生的制图基础素养;第三,减少原机械制图教学计划中图形绘制的练习,特别是椭圆、多边形的徒手绘制练习,因为这在CAD绘图中已经非常简单可以实现,不需作为重点,可以改成CAD图形绘制练习,学生完成效果好且效率高;第四,先以板书教学为主,进行零件图的识读和绘制练习,而在全省统考CAD考试当中,以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为重点,所以一体化教学应当在CAD教学时加强装配图的识读学习。

实践证明,将CAD课程与机械制图课程进行一体化融合教学,教学实施难度不大,但是效果非常好,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整体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都得以大大提升。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些许帮助。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装配图零件图画法
鳄鱼的画法
实物模型拼装、图块拼接与AUTO CAD软件在装配图绘制中的有机结合
水禽的画法(六)
夜景的画法
菊花的画法
“轴承的配合制选用”的教学心得
浅谈机修钳工实训中的零件测绘
《机械制图》中装配图的识读
工程制图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板平对接焊接接头装配图参数化绘图命令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