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油茶产业打造成为扶贫攻坚的利器

2016-12-14邓三龙

林业与生态 2016年11期
关键词:茶油油茶湖南

邓三龙

省委书记杜家毫指出“油茶产业作为湖南的特色和优势,是壮大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多次强调“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精准扶贫,发展油茶产业是关键一招”。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实施精准扶贫的部署。林业部门一直在思考该如何做好“山”的文章、深挖“林”的潜力,助力扶贫攻坚。经过多年的实践,湖南林业立足特色、发挥优势,已经初步为山区、林区和贫困地区的群众打造出扶贫攻坚的利器——油茶产业。

早在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湖南林业就揭开油茶扶贫的序幕。全省每年新造油茶林3.3万公顷,抚育低改垦复6.7万公顷。到2015年底,全省油茶林面积从2008年的118.5万公顷增加到137.9万公顷,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35.6%;茶油年产量由2008年的10万吨增加到2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3.1%;年产值从2008年的60亿元增加到230亿元。为此,全国油茶现场会两次在湖南召开,湖南成为全国油茶产业的领跑者,油茶产业也成为湖南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挑起了山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重任。面对新形势,让油茶产业这个“关键一招”,在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精准扶贫中发挥“关键效益”,还须做好四篇文章:

一、进一步做好组织文章,变“独角戏”为“大合唱”。我们必须从部门做油茶的“独角戏”中走出来,推动全民共建共享油茶产业的“大合唱”。一是党委、政府要带头“领唱”。省委、省政府早在2008年就成立了以省委书记任顾问、省长任组长的油茶产业领导小组。各地党委、政府要从完成扶贫攻坚这一政治任务的需要出发,将油茶产业发展与在册贫困人口的脱贫衔接起来,把油茶发展与扶贫攻坚一并规划、一并部署、一并检查、一并考核。二是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唱”。油茶发展点多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到众多部门。林业部门虽是发展油茶产业的主力军,但单肩难挑重担,需要充分发挥财政、发改、扶贫、移民、粮食、农业、水利等多部门的职能作用,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境界,统筹涉农的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扶贫、产油大县奖补、科技研发等资金项目,按照“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捆绑用于油茶产业。三是行业组织要联手“共唱”。推动建立市县油茶产业协会,联合“政、产、学、研、用”各个方面和各个阶层,帮助小业主对接大市场。通过行业组织在思想上引、资金上扶、技能上教,把油茶政策和实用技术送进千家万户,实现油茶产业与扶贫攻坚的深度融合。

二、进一步做好经营文章,变“油茶树”为“摇钱树”。一是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新造,一手抓培管。对全省过来新建的21.4万公顷油茶基地认真查漏补缺,切实巩固成果。抓好油茶标准化种植和园艺化培管,走“以耕代抚、以机代劳、以养积肥、以短养长、以链增效”的新路子,完善水、电、路、网等配套设施,推动数量型油茶向质量效益型油茶转变。二是坚持“两标”推。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优化油茶种植规范标准和茶油产品质量标准。以油茶行业为主导,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加快制定湖南茶油地方标准;推动茶油产品有机认证和欧盟体系认证,强化原产地标识和产品质量追溯,打造“神州好茶油,湖南第一油”的公共品牌。三是坚持“两化”促。以机械化生产、信息化管理为抓手,着力提高油茶产业发展新水平。组建一批专业化的油茶经营管理服务队,推广机械化生产作业和专业化农技服务。积极发展“互联网+油茶”经济,推进油茶企业、油茶基地、油茶产品的数字化管理,建立大数据营销网络。四是坚持“两业”补。大力发展油茶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发展林药、林菌等种植业和林蜂、林禽等养殖业;积极利用森林环境发展休闲观光业和乡村服务业。通过以短养长,以副补主,把过去的“靠山吃山”发展为“经营致富”。

三、进一步做好政策文章,变“单打一”为“组合拳”。2008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2015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我们要以两个《意见》为指引,打出政策的“组合拳”。一是放活土地政策。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要求,以县乡政府为主导,积极搭建土地流转平台;以群众自觉自愿为基础,以公司、企业、合作社、大户为主体,积极组织流转;以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多种形式,积极实施流转。发改、财政、林业、国土等部门要抢抓新一轮退耕还林机遇,做好基本农田和退耕还林坡耕地数据的调整,确保全省25度以上的坡耕地应退尽退。二是落实投融资政策。国家相关部委出台的《关于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贫困地区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都明确要求把油茶产业与精准扶贫对接起来,并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但光靠政府的钱袋子还不够,我们还要探索建立林业建设投资(集团)公司,搭建油茶投融资的新平台。在与省农行确定“十三·五”信贷支持100亿元发展油茶产业的基础上,用好财政贴息、农信担保政策。争取将茶油列入期货品种,让金融界更加关注油茶产业,评估油茶的价值,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油茶领域。三是优化产业政策。完善农机补贴政策、森林保险政策、油茶产品精深加工扶持政策、工商企业转型造林政策、油茶企业创新风险政策等,加快政策落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四是用好扶贫政策。以51个贫困县为重点,充分利用国家贫困户“两项制度”扶助资金和产业帮扶资金,支持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营造0.067公顷以上的高产油茶林。

四、进一步做好创新文章,变“旧产业”为“新业态”。一是推动思路创新。要推动油茶产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农业产业转型,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供给型转变,由农户自发型向多方联动型转变。即由过去单一的基地建设,向产供销、加工贸、吃游养一体化发展。要推广“公司+园区+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行业协会+农户”等合作思路,实现各类社会主体的互帮互助、互利共赢。二是推动模式创新。以油茶农场农庄为模式,推进油茶基地建设。培植一批以油茶休闲观光、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茶油食品和林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油茶家庭农场农庄。以油茶产业园区为载体,推进油茶产品开发。续建、扩建100个油茶综合产业园和特色产业园,为全省乃至全国油茶产业发展创造可复制的成功模式。以油茶专业市场为依托,推进油茶品牌打造。加快建设国家茶油商品交易所,通过发布“湖南茶油指数”,取得全国茶油定价权;加快对接中国证券公司,为湖南油茶企业上市提供指导和包装;积极筹划全国油茶期货市场落户湖南,进一步开创“全国油茶看湖南”的生动局面。三是推动管理创新。落实行业准入措施,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和完善产业加工布局;落实行业自律措施,建立湖南油茶诚信联盟,依托油茶行业协会,搭建行业监管平台,把一批有实力、有业绩、有效益、有诚信的油茶业主筛选出来,扶强扶优;落实市场监管措施,加强与省经信委、食药局、工商局等相关部门的合作,构建从油茶种植、生产、加工、消费全过程的监督链条;积极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净化油茶产品市场。四是推动科技创新。围绕油茶产业量、质、价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良种、良法、良油三个关键环节开展科技攻关。良种方面,加快建成油茶“两系”杂交种子园,并向“三系”杂交进军;进一步突破油茶高产高抗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良法方面,重点要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上面下功夫,突破油茶生态栽培和机械作业技术。良油方面,要突破低温物理压榨和茶油精炼技术,完成对提升茶油品质、开发食疗兼备新产品等课题研究,使茶油真正成为生态油、健康油、放心油。

猜你喜欢

茶油油茶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林安娜 茶油飘香 绿色扶贫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茶油飘香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山里茶油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