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体育教学资源整合和使用探究
2016-12-14王洋
王洋
摘要:体育教学资源整合和使用问题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一个永恒课题。目前,普通高中体育教学资源整合不够,浪费严重,利用率较低,如何有效解决这一实际难题,笔者从一个教师的角度出发,通过多年的观察和搜集文献资料的方法,从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教材资源的整合等方面浅谈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其中物力资源是基础,教材资源是关键,只要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就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资源整合;使用
一、人力资源
从广义上讲,人力资源就是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我们这里所讲的人力资源是狭义的,是指能够促进和推动体育教学工作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人们的总和。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一)学生资源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和具体实践者,也是教育教学效果的体现者;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教学效果体现的首要条件。评价一节课的效果好坏,不是以教师教了什么为判断标准,而是以学生学了什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了什么影响为标准来判断。学生在学习方向上,对体育与健康课已不再满足于一般性的身体锻炼,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有选择地去探究、创造,系统地学习符合自身特点的专项运动技术,从而提高运动能力,形成特长。这就要求教师对待学生不能实行“一刀切”,而是要结合学生的性别差异、年龄特点、素质高下及喜好不同而加以区别对待。以分组、分层次、分选项进行不同项目、不同层次的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喜爱的方式参与体育活动,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掌握一定的专项运动技能,使学生的特长得以施展,积极性得以提高,以热情奔放的态度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学生一旦掌握了基本技术并能展示出来,渴求更高层次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也就成了他们的新目标,并会为之而自觉努力地锻炼。他们的选项也许就会成为终身的爱好,这也就实现了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终身体育与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体育教师资源
体育教师本身就是体育课课程中的重要资源,因为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实施者。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目标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去培养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掌握方法,还要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上注重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倡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特别强调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从而确保“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因此,要全面整合教师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倡导结对帮扶,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发挥集体优势,进行合作教学。在新课程实施中,尤其是综合课程的出现,对教师的合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相互之间的合作可以提供支持,启迪灵感,共享智慧,减轻负担,互相补充,共同成长。
二、物力资源
物力资源,简而言之就是资源中的有形硬件。主要包括场地、器材等等,它是保证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物质基础。目前,很多学校的运动场地和器材不充足,利用率较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教师授课班级人数较多,而体育器材又较少,很难满足学生 体育活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同一时段,几个老师同时上课,致使现有的场地不够分配,众多班级交叉在一起使得场地有些混乱。在已有条件下如何合理地分配使用器材,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器材,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制作各种简易教学器材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合理分配器材
分组、分层次、分选项教学就解决了这一难题。不同的项目分散了学生的人数,使学生不至于集中于一项;分层次使器材得到了合理的分配:如在篮球教学中低层次的学生多使用器材,以培养学生兴趣和学习基本技术为主;高层次的则少用器材,而以战术、比赛为主。这样就使学生的个体需求同器材的重新分配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
(二)开发利用废旧器材
学校每年都会有不同数量的废旧器材,重新利用它们,变废为宝,将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例如:我们利用废旧报纸,揉成一个球当作实心球,就成了练习用的辅助器材;球类的外皮破了,取出内胆就成了“软式排球”;早已搁置不用的手榴弹可以用作打保龄球的球瓶;破栏架可以当小足球门来用。总之,只要我们平时做个有心人,那些搁置多年的器材,甚至废旧的器材又会为体育教学再立新功。
(三)体育教材资源
体育教材资源是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方法的体系的来源。它可以看作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运行的软件。教师应当根据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充分挖掘丰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并从中筛选出受学生欢迎的、有效的和切实可行的各种教学内容与方法,创造性地去实现课程的目标,做到目标一致,殊途同归。
这就要求我们在努力提高自已专业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各学科的知识,成为全能型的体育教师。
三、体育教学与综合学科整合
这个概念指的是,在体育教学中淡化学科界限,努力追求体育学科与其他各学科的整合。例如:选择实心球教学时,可以与物理教学中的斜抛运动同步;在舞蹈、健美操练习中与掌握音乐的节奏相结合;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蹲踞式起跑教学中的应用:数学课中的角度在篮、排球教学中的应用;在集体项目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这样就使得体育课堂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又渗透了德育课的教育意义。这种各学科间的整合,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使活动从学生中来,回归到学生中去,让学生参与到活动的全过程去,真正达到育人目的。
(一)体育教材本身的整合
现行的体育教材同其他学科一样存在着“难、繁、偏、旧”的问题。例如:篮球的双手胸前传球从小学一直教到了高中;跑的专门性练习一直没有改变过;排球的扣球练习则远远超出了高中一般女生的素质水平。重复性的技术练习和达不到目的的教学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练习的积极性;而一些学生喜闻乐练的活动项目却没有展示的舞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我们拓展了选用教材的空间。在现有的运动项目中,可以降低技术要求或器械标准,突出其健身与娱乐的功能,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使学生能身心愉悦地“动”起来;对一些新兴运动项目和适合本地区的民间体育项目,也可以大胆地吸收利用。例如:现在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轮滑”“街舞”,民族舞,健美操,攀岩(人工),飞盘以及有特色的体育项目等。这些运动项目进入体育课堂后,既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深受学生喜欢,又适合学生平时的身体锻炼。合理开发利用书本外的教材和校本教材将为我们体育教学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李谨瑜等.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3]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