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6-12-14林柏川
林柏川
摘要:新课改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其实就是让学生亲自经历一些特定情景,通过这些活动获得知识的实际应用,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逐步的理解、掌握学习的规律与方法。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非常重要,这是学生学习好其他课程的前提。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对小学生喜欢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兴趣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小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兴趣”是指人们的意识对特定客体倾向性选择。小学生的兴趣就是小学生由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情绪,他们的兴趣十分广泛,如喜欢听故事、做游戏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兴趣的表现形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首先表现在好奇心,小学生对于陌生的事物会感觉新鲜感,渴望了解认识。其次,小学生的心理具有天真性。他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主观性占据着重要地位。缺乏理性的判断,大多行为都是通过直觉判断。第三,小学生的心理具有敏感性。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内心世界丰富,渴望得到认可与赞美。
2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分析
2.1改进教学模式
第一,教师要不断改进语文教学模式,保证语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语文教学方式不能局限于课堂讲解,应当在保证基础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多开几门与语文相关的课程。如课外阅读课、影视动漫欣赏、文学鉴赏等,从而培养小学生语文兴趣的广泛性。第二,语文教学也不能局限于校内,学校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开设户外语文实践学习活动。如郊游、诗歌朗诵等活动,这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从身心上感知语文的魅力,让他们发自内心喜欢语文。第三,教师应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把语文学习真正融入每个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走出课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课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联系,课本知识是基础,然而由于小学生的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想象力较为丰富,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课本走入实际生活,联系实际更易于使学生深有感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巩固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课本引入生活,再从生活联系课本,这是一系列完整的教育引导行为,要让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更有兴趣与把握,从而使得学生的想象力、行动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
2.2师生间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培养坦诚真挚的感情
首先,应博学多才,谈吐文雅,热情直爽,平易近人,方能经得起学生的“考验”,使学生产生好感。在课堂上才能形成和睦愉快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主动熟悉、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才能特长、个性特征、成长经历、家庭情况和社会生活环境等。当学生发生违法校规、放松学习、情绪消沉等变化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表现,推心置腹地和学生谈心,学生就便于接受。另外,教师时时处处以身作则,更加受到学生崇敬。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先做到,多年来,我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要求学生熟记教材中的著名篇章和诗词歌赋,在授课时给学生范读课文不“照本宣科”,而是背诵范读,学生觉得老师能背会的,自己也要背会。因此学生就能按老师的要求做,达到“信师言而行师道”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教师难免有错误的地方,有了错能向学生公开承认,敢于纠正,不但不损于老师的威信,相反,能培养学生的敢创精神,不怕丢面子,勇于标新立异,教学活动就会和谐活跃,就优化了师生心理环境。
2.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体验到乐趣
激发学生兴趣的另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亲身实践,因为学生只有自己亲自参与了,有了切身的感受,才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有趣的汉字》时,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行结组,并且让每组成员分工协作搜集有趣的汉字、查找汉字的来源,在此基础上搜集编写有趣的字谜。在上课时,每组需要派一个代表讲出各组的收获。最后,教师要给每组做出点评并且给予一定的指导。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并且需要自己动手动脑,不仅体验到了亲身参与的乐趣,而且会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2.4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通常以情感的形式表达出来,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同一种事物,有的人认为是积极的,有的人则认为是消极的;有的人认为是愉快的,有的人则认为是伤心的;有的人认为是喜欢的,有的人则认为是讨厌的。由此可见,情感有的时候直接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样,学生对语文的情感,有时直接转化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或是阻力。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既有积极情感,也有消极情感,如果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引导学生抑制消极情绪,充分发挥积极情绪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文的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不仅如此,从潜意识的角度来看,无论什么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儿,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潜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挖掘小学生的这种潜力,而挖掘潜力的前提就是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5通过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开展提高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经常性地开展班级间的辩论赛、朗诵比赛或者讲故事比赛等,还可以适当增加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的形式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语文的兴趣。
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不高,这应当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等等,多策并举,多管齐下,从而实现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学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02:103-105.
[2]李文清,姚恒朋.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实践性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