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现状的研究

2016-12-14李莉莉王思雨王梦婷

东方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父母解决对策大学生

李莉莉++王思雨++王梦婷

【摘要】大学生和父母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社会持续关注和探讨的一个热点,沟通显然在两代人的情感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如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的思考与行为方式也随之改变,那么,当代大学生与父母的沟通状况又有何变化?为了解当代大学生与父母的沟通频率、方式、内容等情况,我们以江苏大学为例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并就问卷反映出的两代人交流中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父母;沟通问题;解决对策

一、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现状的研究概况

2015年12月份,我们调研小组以江苏大学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本次调查采取网上问卷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计发放问卷400份,有效回收391份。纸质问卷在全校范围内随机填写,网上问卷在江苏大学qq、微信等公共平台发放,调查数据还是比较可靠的。除了从整体上进行当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现状的研究外,我们考虑到江苏大学是一所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因此,问卷统计仅按性别分类,其中样本的性别比例构成为男生占比42.71%,女生占52.79%,以便从两性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与父母的沟通问题和解决措施。

二、当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亲子沟通产生矛盾时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应对

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造成亲子沟通失效的主要原因是两代人的价值观不同和不能客观地理解对方,以及学习、消费等问题。的确,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娱乐事业的发展使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逐渐丰富,因此他们的生活作息观念和行为逐渐偏离父母的期望。再加上父母希望子女成材的迫切心情,以及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都影响并阻碍着双方的情感交流。和父母交流不畅是常有的事,38.36%的大学生能够换位思考,冷静后再继续谈话是非常不错的,转移话题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沟通过程中巧妙的避开一些敏感话题,和父母聊聊开心的事情会使亲情升温不少。但是,21.48%的大学生在与父母沟通不良时选择假装接受父母意见敷衍了事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而5.47%的人大吵一架离开的方式更会使亲子关系产生裂缝。究其原因,除了双方不能相互理解、妥协外,处于生理心智发展过程的当代大学生还缺乏应对复杂事物的判断力和情绪控制能力,而且在感恩意识、关心他人等方面欠缺“修炼”。

(二)沟通模式不良“降温”亲子关系

如上图,不少大学生在与父母的交流中产生了抵触、厌恶的情绪,反感父母唠叨、说教方式的大学生比例达到了38.93%,而不喜欢父母用指责、否定或命令方式谈话的大学生占比高达47.01%,男生的抵触情绪更甚。究其原因,首先,由于缺乏对子女生心理上的关注以及忽略了大学生追求平等、独立的自主权,父母将子女的行为置于自身意愿下,不免有些越俎代庖。其次,两代人价值取向的不同以及大学生讨厌束缚、特立独行的个性使大学生在与父母的沟通中产生了烦躁心理。

㈢沟通方式较为单一、传统

仅有37.59%的大学生经常利用时下流行的网络通讯软件与父母交流、谈心,甚至23.79%的大学生几乎不用qq、微信等方式与父母联系,可见大学生亲子沟通的方式比较局限于打电话或发信息等单一的通讯方式。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父母和孩子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知识和信息的鸿沟,但这种鸿沟并非无法跨越,至少一定程度上可以凭借努力得以缩小,合理利用交流软件是上上之策。

三、改善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现状的建议

(一)有事没事常联系,男生更要“加把劲”

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大学生对父母都是有所依赖和关怀的。总体上,64.19%的大学生和父母的联系频率大致是一周1到2次,在聊天动机上想念父母、分享心事和商量事情的比重占到77.02%,所以大部分学生和父母的沟通频率和交流内容还是相当合理的。但是仍有小部分大学生和父母缺乏联系和情感交流,男生尤甚。

大学期间,和父母没什么事情几乎不联系的男生约是女生的4倍,而联系频率是一天一次的男生仅有女生的一半。

沟通内容上,男生与女生体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因为想念父母或想与父母分享心事而联系的比重远低于女生,因索要生活费和父母联系的比重近女生的三倍。

积极有效的沟通可以建立更为温暖的大学生亲子关系,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我们都应该为亲情留足时间,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多和父母沟通、交流和互动。尤其是男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平常尽量和父母多些交流。

(二)双方各退一步,理性解决矛盾

大学生和父母的沟通问题实际上是父母和孩子两代人价值观的冲突,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沟通问题是双向的,换位思考是大学生亲子沟通间最有效的方式,当大学生和父母产生分歧时,双方都要主动积极的进行交流,试着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只顾虑到自己,在非原则性问题上适当地做出一点让步。另外,当矛盾升级时,即使我们处在情绪爆发的边缘,记得要冷静,要做到言辞有理,清楚表达,不说重话,不情绪化,不恶劣争吵,尽量用理性的方式处理问题,因为毫无顾忌的恶言恶语对亲子关系带来的创痕是很难修复的。

㈢寻找最佳的沟通模式,沟通方式多元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大学生在生理发育接近成熟的同时,情绪状态逐步接近成人,并在情绪上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情绪反应,如矛盾性、两极性、冲动性等等。因此,家长要及时转变角色,从“大学生的领导者”积极转变为“大学生的参考顾问”,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和成长空间。而且,沟通过程中一种平等的信任感也要被建立,使孩子有自尊感和自我认同感。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媒体网络之间开始渗透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把父母拉进自己的“朋友圈”,和父母在qq、微信等新型通讯软件上聊聊天,不仅经济方便,还可以寥解思念、增进彼此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四、总结

当今时代,父母已不像以往那么专制且具有权威性,在子女心中,父母究竟意味着什么?

如上图所示,61.82%的大学生认为父母是自己要感恩、回报的人,26.55%将父母视为自己的朋友,仅有5.07%的大学生认为亲子间仅有养育关系,而讨厌父母的人仅占0.03%。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感恩父母,并对父母的角色能够正确定位的。

本次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和父母的沟通状况还是较为良好的,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可以避免或解决的,但从整个社会现状来看,情感交流在不断减少,大学生亲子间缺乏更充分,更合理的沟通,这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去解决的问题。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父母和孩子一定是被彼此的爱深深包裹的,只是双方在爱的能力上还需要继续修炼。

参考文献:

[1]张颖.大学生亲子沟通态度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杨晓丽,邹泓.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1期

[3]程聪聪.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对策探析[N].新西部,2014年

[4]邵蕾,李莉.大学生与父母沟通联系情况的调查研究:以宿迁学院为例[J].学理论,2015,(5)

[5]任春凤.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及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4,(1)

[6]王军江.改善交往状况,提高交往能力:大学生交往咨询实践思考[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9)

[7]曾利明.调查:六成大学生感觉孤独,三成不与父母沟通[N].山西日报,2010-3-19

[8]何林.九成大学生不愿和父母同游[N].大河健康报,2014-2-11

猜你喜欢

父母解决对策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去除“父母”的身份,他们是怎样的人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年过六旬再做“父母”,不幸孩子串起8000人的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