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策略初探
2016-12-14慕桃莲
【摘 要】当前形势下初中英语教学高耗低效,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对此,笔者认为初中英语教学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此避免班级人数过多造成的弊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温馨愉悦的课堂情境;大力推行竞争合作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并呈现出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趋势。英语作为世界公共语言,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交流、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我国,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我国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依靠课堂,绝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对课堂依赖很大。初中英语教学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进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倘若学生初中英语基础不牢固,那么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就会感到非常吃力,就很有可能成为英语后进生。科学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进而提升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现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探究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此避免班级人数过多造成的弊端
英语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可是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们还在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力、实践能力都被忽视了,达不到英语新课程标准总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质)的要求,不能有效地教学。事实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才是一堂课是否有效的量标准。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
所以英语教师在了解英语新课程理念和有效教学思想的基础上,运用新理念、新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练习、活动、实践为主,将学生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成语言能力,这样才能完成新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实现有效的教学。
要实现有效的教学,还要克服班容量大所带来的困难。现有初中班容量过大给英语教学带来很多问题。英语教学讲究实效性,每一个语言点都要会运用,要想到熟练运用的目的,就得多练习、多组织活动,可是只要组织活动(比如朗读比赛对话表演等),班里的五、六十名学生就会乱作一团,教师的掌控能力再好也无济于事。因此,英语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使用发现式教学模式、“有指导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问题一一探究”教学模式等适合自己班容量过大的班级。这些教学模式还可以和“组合作”教学模式有效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地位,还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考中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温馨愉悦的课堂情境
现代师生关系理论表明,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关系状况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师教、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教学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进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协同互动的实践,有效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有效教学不可缺少的基础。通过对话、交流,师生之间不断地加深彼此的沟通,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学目的及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学习教学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限于课堂内知识的传授,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精神状态,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学习和生活的态度,树立学习的信心。这要求教师要重视感情投资,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把自己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感情信息,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古人所说“亲其师、信其道、爱其智、乐其教”。研究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时间和机会越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便越多,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教学效率就越高。融洽的师生关系要靠教师主动地去构建,一旦构建了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就会充满热情,并促使学生好学、乐学,使课堂气氛积极、活泼,学生也才会有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因而它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理想的教师不仅拥有所教学科的精深知识和使教学生动有趣的娴熟能力,而且他们显示出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谈论和思考的内容格外感兴趣和好奇以及对学生基于职业上的关心和关怀。
三、大力推行竞争合作策略
它是指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相互间的竞争与合作,营造团结紧张、奋发图强的心理氛围。竞争与合作是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重要因素,教学环境问题专家强调竞争、合作的精神,对优化班级心理环境有着重要作用。竞争的意识和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学生必须不断努力进取才能争得上游。在竞争的过程中,学生被引发的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前者追求成就是为了赢得地位与自尊心,后者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许。竞争意味着有自由度,提供凭借能力获得成就的机会。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属于竞争机制的活动方式很多,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如,讨论式教学就是一种可提供竞争的方式。在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观点、能力。但是,竞争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过多的压力进而产生焦虑感,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而且频繁的竞争会使学生间失去信任感,使班级集体出现紧张、不安等消极气氛。因此,必须强调竞争需与合作相结合,学生之间不仅要提倡竞争,还需提倡互相合作。学习者得到更多的积极反馈和帮助,从而激发更高的学习动机。笔者认为,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过多强调学生间竞争,忽视学生间的互相合作,这可以从英语教师采用的课堂活动形式反映出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师如能根据上述建议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定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慕桃莲(1974.7-),女(侗族),湖南省衡东县吴集镇中学,本科,担任初中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霍李娜.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评价标准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2]杨颖.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