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松翻译活动研究
2016-12-14廖杨佳
廖杨佳
摘 要:翻译家研究是翻译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翻译家翻译行为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地点出现的原因及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翻译家张友松是马克·吐温作品在我国的最大译家,其所处的新中国解放前后时期是文化史和翻译史上最活跃的时期之一。对张友松生前翻译作品进行汇总,并结合其所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分时期对其生前的翻译活动做出描述和阐释。研究发现,其所处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对其翻译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次研究是对翻译家张友松翻译生涯研究的空白填补,并为民国时期的翻译活动研究做出补充。
关键词:翻译家;翻译史;张友松;民国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136-02
一、翻译家研究的含义
翻译家研究是翻译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翻译家的翻译行为是一种个体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通过研究翻译行为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地点出现的原因及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可以为翻译研究中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论据和思路(Pym,2007)。翻译家张友松所处时代是新中国解放前后时期,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文化活动和翻译活动正值活跃时期。
目前对于翻译家张友松的研究主要限于国内,暂无系统研究。本文拟通过梳理、汇整相关文献,对其生前各时期的翻译活动做出描述,同时尝试结合其所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及其自身生活状况对其翻译活动进行阐释。
二、张友松翻译活动研究
(一)张友松生平简介
张友松(1903—1995年),原名张鹏,曾用笔名常健、松子、张鹤。1903年出生于湖南醴陵。1924年,张友松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课余发表翻译作品,从此开始了他投入毕生精力的翻译生涯。1925年第8期的《小说月报》上刊登了一篇名为《安徒生评传》的文章,这是张友松第一次公开发表的译作。
(二)张友松生前各时期翻译活动情况
笔者根据对张友松生平经历,以及对其翻译作品出版情况,将其生前翻译活动分为5个时期。同时,笔者将每一时期每年出版译作的平均值算出,以便于讨论和比较。
1.第一个时期:1925—1931年。1925—1931年是译者生前翻译工作的高峰期。从1925年8月第一次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安徒生评传》一文,到1931年译者离开上海赴山东任教,这七年时间里共翻译出版了17部作品,均值为2.43部/年,是所有时期中的最大值。
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化运动的活跃期,且作者主要活动区域在上海。当时的文化交流、传播以推介海外文化为主导,故翻译活动异常活跃,翻译作品的发表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上海是当时文化活动的中心城市之一,出版社数量庞大,很多著名的作家和文化工作者都聚集上海,如鲁迅、郁达夫、林语堂等。因此,上海为译者翻译作品的出版提供了地利和人和的条件。其次,译者于1925年初次发表译作,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尚属初期。这时期的翻译活动有两个特点:一方面,译者有着极大热情。另一方面,当时“刚开始从事翻译工作时,主要是为了解决家庭和个人的生计问题。着笔时一味求快,顾不上仔细推敲”(张立莲,1996),因此翻译作品的速度很快。
2.第二个时期:1932—1950年。这一时期是作者翻译作品出版的低谷期。二十二年中只有3部译作出版,均值0.23。这既与当时社会环境相关,也与译者自身境遇有关。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时期加以探讨。(1)1931—1936年。六年间译者于山东济南高中任教,没有出版译作。(2)1937—1950年。这十四年间译者有3部译作出版,分别在1943年、1945年和1946年5月,均值0.21。
始于1937年7月的抗日战争终于1945年8月,译者这段时间出版作品1部。紧接着是始于1946年6月的内战,译者于1946年5月出版的1部作品,正处于两次战争的间隔时段。于1945年出版的作品具体时间不可考,但较大可能是发表于抗战末期,或两次战争的间隔时段。
从译者在这一时期之后的翻译活动可知,自1954年起译者主要从事马克·吐温作品翻译,是其翻译生涯的新起点。而这一转向是译者在1954年加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后应其工作要求而实现的。因此,这期间所发表的马克·吐温作品翻译不可能在1954年之前完成。由此可见,这一时期除了出版的3部译作,译者很有可能没有翻译其他作品。
同时,译者于1943年在重庆创办的晨光书局倒闭于1947年。可见,两次战争对出版业及文化活动的创作和传播造成了不利影响。
3.第三个时期:1951—1965年。历史上这一时期是新中国解放初期,国人建国热情高涨,文化交流和传播活动在战后重新活跃起来。但这一历史时期有其自身的复杂性,笔者拟将这一时期划分为四个阶段探讨。(1)1951—1953年。译者在北京参加英文版《中国建设》的编译工作,没有译作出版。(2)1954—1957年。1954年,译者被人民文学出版社聘为特约编译员,动手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翻译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作品,这是张友松文学作品工作的新起点。这四年里,译者发表译作5部,全系马克·吐温作品的翻译,均值1.25。(3)1958—1960年。1957年张友松被划为右派,张友松用笔名“常健”进行翻译活动,1958年9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密士失必河上》是其用笔名“常健”发表的首部译作。这三年间译者翻译出版译作共7部,均值达2.33,仅次于第一时期。这一时期对译者是十分重要的时期。首先,译者确定了自己翻译活动的主要方向,即马克·吐温作品翻译,“在文学翻译生涯中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张友松,1982),开始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专职翻译家之一(孙致礼,2009)。其次,由于译者专职翻译,同时又有主攻方向,对原作者的风格日趋了解,所以这一时期的译作质量有所提高(张友松,1982)。1954—1960年,张友松的翻译活动处于活跃并趋于成熟的时期,均值为1.71,是其翻译生涯中的黄金时代。同时,即使在“整风”时期被划为右派,但除需改用笔名从事翻译外,其翻译活动并没有受到影响。可见,张友松所在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当时国内政治情势动荡的时期提供了必要的保护,为其保障了较便利的创作环境。(4)1961—1965年这五年间译者无译作出版。
4.第四个时期:1966—1978年。张友松在这一时期遭受了各种苦难,生活之动荡、窘迫在很多资料上都见记载。然而,这一时期译者仍在进行翻译活动,但译作无法出版。“就是在这种困境中,父亲还编写了一些学习英语的辅导材料,但也只能是自娱自乐罢了,绝没有发表的机会。”张立莲(1996)在回忆张友松那段时期生活时提到。
另外,张立莲还提到在20世纪7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约父亲译美国现代作品《一脉相承》及英国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但未出版,社里也没付赔偿费。直到父亲去世前不久,《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才由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张立莲,1996)。据笔者考察,《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一书初版见于1991年1月,由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可见,译者翻译此书实于70年代后期,而当时无法出版。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译者并没有间断翻译活动,十三年间未见译作出版的原因应归于这一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
5.第五个时期:1979—1991年。1979—1991年的十三年间译者出版译作9部,均值0.69。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新时期,文化活动重新活跃,焕发生机。然而,译者的翻译活动因其困苦的生活境况而遇到了较大阻力。
张友松于1979年得以“改正”,时年已76岁高龄。“改正”后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太多改善,生活困苦。1984年由北京迁居成都,生活起居均由长女照料。其生前最后完成翻译并出版的作品是《巾帼英雄贞德传》,于1989年6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三)张友松生前翻译活动及译作出版情况
由以上讨论,在张友松的翻译生涯中作品较为盛产的阶段有两个:1925—1931年和1954—1960年,均值分别为2.43和1.71。1925—1931年是作者开始投身翻译活动的初期,其自身对翻译的热爱、当时文化活动的活跃以及处于文化运动中心的上海,共同促成了这一格局。而1954—1960年这一时期,是张友松翻译生涯趋于成熟的黄金时期,其翻译活动重心转向马克·吐温作品翻译,完成了大量高质量的译作,成为马克·吐温作品在我国的最大译家。
三、结语
由本文对翻译家张友松生平及其生前各时期翻译活动情况的研究,不难发现,张友松一生所译作品数量众多,且确立了自己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典型的专职翻译家,为马克·吐温作品在我国的译介做出了巨大贡献,是马克·吐温作品在我国的最大译家。本文通过统计其译作出版状况,并结合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时期对其翻译活动做出阐释,对张友松生前的翻译活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也是对民国这一特殊时期里翻译活动状况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Pym,Anthony.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2007.
[2] 符家钦.信是人间重晚情:记张友松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0-10-19.
[3] 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上海出版志》编纂委员会.上海出版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5] 孙致礼.中国的英美文学翻译(1949—2008)[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6] 徐伏钢.张友松——藏在鲁迅日记里的翻译大家[EB/OL].豆瓣小组,2008-02-11.
[7] 曾伯炎.翻译家张友松穷死成都[J].鲁迅研究月刊,1998,(6):57.
[8] 张立莲.怀念我的父亲张友松[J].新文学史料,1996,(2):141-150.
[9] 张友松.文学翻译漫谈[C]//王寿兰.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430-440.
[10] 朱正.鲁迅交往中的右派分子(二)[J].鲁迅研究月刊,2010,(2):54-65.
[责任编辑 刘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