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法律纠纷怎样解决

2016-12-14姚怀生姚易

人民论坛 2016年32期

姚怀生++姚易

【摘要】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各种构成要素发生深刻变化,法律纠纷主体、原因、种类多元化,这些变化在社区各个主体之间诱发了多种法律纠纷,需要多个主体,依据多种规范,运用多种方式达到解决目标。

【关键词】城市化社区 法律纠纷 多元化解决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城市化社区法律纠纷多元化解决的理论依据与社会基础

法律纠纷多元化解决,是指以多元化理论为依据,以城市化社区的社会现实为基础,形成多种解决主体、解决规范、解决方式、解决目标,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协调以及描述性与建构性、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相结合的纠纷多元化解决过程和解决体系,满足社区各个主体解决各种类型法律纠纷的需求,解决城市化社区在各个发展阶段产生的各种法律纠纷。纠纷解决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解决主体、解决依据、解决方式和解决目标,纠纷多元化解决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多元化解决主体、多元化解决依据、多元化解决方式和多元化解决目标。

法律纠纷多元化解决的理论依据有价值多元论、文化多元论和正义多元论。价值多元论认为,人类社会存在一些最基本的共同价值——共同的善,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善恶的基本标准是存在的和共通的。然而,人类社会还存在大量非基本价值,而这些价值是高度多元或多样的,不仅不能相互替代,而且难以排列出绝对合理的优先序列。因此,价值冲突必然存在,不存在一般社会纠纷解决问题上当然正当合理的唯一正确选择。

文化多元论认为,各民族文化互相平等和相互影响,他们可以追寻血缘和家族的传统,在社会发展中承担身份自尊或地方认同的功能。纠纷解决应尊重民族禁忌、风俗习惯等民间社会规范,认可或宽容私力救济、民间解纷机制、非正式控制机制的作用,弥补法律与司法解纷的不足,建构法律、司法、正式控制机制与民间社会规范、民间解纷机制、非正式控制机制相互协调的纠纷解决体系。

正义多元论承认以法治为基础要素的共同正义观念的同时,承认善和正义的多样性,主张宽容、多样共存、选择和协商,认为法律不是绝对的正义,没有绝对的和全能的作用,必须与其他社会控制手段和社会规范保持协调,允许社会主体和当事人在一定的限度内进行自由选择,即一方面坚持以司法诉讼作为实现正义的基本途径,并为当事人提供司法的机会;另一方面承认多元正义的正当性,允许当事人自行选择纠纷解决机构、解决依据和解决方式,实现自己心目中的正义,并赋予民间社会解纷机构更高的地位和正当性,承认其同样是实现正义的合法途径。

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各种构成要素发生深刻变化,法律纠纷主体、原因、种类多元化。就纠纷主体来说,城市化社区有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这些主体,他们之间经常由于房屋征收、社区管理、物业管理、家庭生活、邻里关系等而产生纠纷。就纠纷原因来说,城市化社区人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域,一方面因文化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差异产生纠纷;另一方面为了争夺公共利益与私人服务产品产生纠纷,或者为了公共利益而与私人利益拥有者之间产生纠纷。就纠纷种类来说,社区法律纠纷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划分,依据家事邻里关系划分为婚姻家庭法律纠纷和相邻关系法律纠纷,依据建筑物所有权划分为物业服务、房屋买卖、房屋征收、共同管理法律纠纷,依据侵犯的权利划分为人身、财产侵权法律纠纷和环境污染侵权法律纠纷,社区法律纠纷种类繁多,呈现多元化。

城市化前期法律纠纷的多元化解决

城市化前期,社区处于静态发展变化过程当中,人员流动少,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紧密,社会关联程度强,有健全的政策法律制度和成熟的民间社会规范调整社区各个领域的社会关系,社区社会治理组织能够在社区有效地行使权利,产生纠纷的因素少、力量小,抑制纠纷的因素多、力量大,纠纷总数量少,处于低谷期,且主要是婚姻家庭、相邻关系等传统法律纠纷。社区社会治理组织和居民个人是纠纷的主要解决主体。伦理道德规范、居民自治规范、传统习惯规范等民间社会规范是主要解决规范,国家法律制度规范是次要解决规范。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沟通多,以协商、调解为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行政和诉讼方式运用较少,绝大部分纠纷都在社区内部化解了。国家解决纠纷的目标主要是恢复因纠纷破坏的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相邻法律关系、社区治理法律关系;社区解决纠纷的目标主要是维护婚姻家庭社会关系和相邻社会关系,建立良好的社区社会秩序;居民个人解决纠纷的目标主要是消除隔阂和影响,维持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和友好的邻里关系。

城市化中期法律纠纷的多元化解决

城市化中期,社区处于高速发展变化过程当中,人员频繁流动,人们交流沟通少,相互之间的关系疏离,社区社会关联程度弱,进入了陌生人社会。在社区这个陌生人社会里,一方面人口成分复杂,利益矛盾冲突、文化价值观念矛盾冲突相互交织混杂;另一方面一些政策法律制度不能适应社区城市化发展变化的需要,失去了实际约束力,伦理道德规范、传统习惯规范等民间社会规范没有了赖以存在的熟人社会关系基础,也失去了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作用。这一时期,产生纠纷的因素多、力量强,抑制纠纷的因素少、力量弱,纠纷数量多,处于高峰期,既有婚姻家庭、相邻关系等传统生活型法律纠纷,又有物业管理、房屋征收、房屋买卖等新型结构型法律纠纷,这些法律纠纷最需要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来解决。

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社区社会组织和居民个人都是纠纷解决主体。国家政策法律制度规范为主要解决规范,伦理道德规范、传统习惯规范等民间社会规范为辅助解决规范。综合运用和调、调解、仲裁裁决、行政与诉讼等多种方式解决纠纷。国家解决纠纷的目标主要是恢复因纠纷破坏的社区自治法律关系、物业管理法律关系、房屋征收法律关系、房屋买卖法律关系、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相邻法律关系等社区法律关系;社区解决纠纷的目标主要是维护居民自治社会关系、业主自治社会关系、物业服务社会关系、家事邻里社会关系,维持社区社会秩序;居民个人解决纠纷的目标主要是在获得纠纷利益的同时,维持人际关系。

城市化终期法律纠纷的多元化解决

城市化终期,社区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人们已经定居下来,相互之间交往频繁,社会关联程度强,且有健全的政策法律制度和成熟的民间社会规范调整社区各个领域的社会关系。国家与社会合作治理社区的格局已经形成,公民社会组织已经发育成熟起来,能够有效地对社区各项事务行使自治权利。这一时期,产生纠纷的因素少、力量小,抑制纠纷的因素多、力量强,纠纷总数量少,处于低平状态。纠纷类型主要是社区管理、物业服务管理、婚姻家庭、相邻关系等人们在日常居住生活中产生的纠纷。纠纷主要由公民社会组织和居民个人在社区内部解决,政府机关、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等外部组织机构解决纠纷较少。解决规范有民间社会规范和国家法律制度规范,民间社会规范包括居民自治公约、业主管理规约、伦理道德规范等,国家法律制度规范包括居民自治规范、物业管理规范、家事邻里规范等社区法律制度规范。

解决方式主要是协商和调解,有时也召开居民协商会解决团体纠纷,行政和诉讼解决方式运用较少。国家解决纠纷的目标主要是恢复因纠纷破坏的居民自治法律关系、物业管理法律关系、家事邻里法律关系等社区法律关系;社区解决纠纷的目标主要是维护社区自治社会关系、物业服务管理社会关系、家事邻里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稳定的社区社会秩序;居民个人解决纠纷的目标主要是消除纠纷造成的影响,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者单位:南昌理工学院)

【注: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法律纠纷研究”(项目编号:14BFX07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赵旭东:《纠纷解决含义的深层分析》,《河北法学》,2009年第6期。

②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英]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责编/张蕾 孙垚(见习)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