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地老去
2016-12-14王雪芬
王雪芬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把65岁定为老年的界限,但是每个人都有关于“老”的标准,而一个人心中“老”的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我。在十几岁的少年阶段,每当看到报纸上报道说什么人取得了什么成绩,获得了什么奖励时,总是很习惯地去寻找有关年龄的信息。当知道这个人已经是三十好几岁了,心里便说:这么老了,也该有点成绩了。真是活脱脱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轻狂少年。岁月流逝,悄然无息。如今,自己也已年过半百,虽然距离“老”是越来越近了,但总也有意无意地把“老”往前推去。60岁,还年轻呢;70岁,也不老;80岁,嗯,这大概到了可以承认老的时候了。
不知老之将至,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如果恐惧衰老,则是存在认识上以及心理上的问题了,至少说明我还不算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我常常为此烦恼,直到大洋彼岸的安德鲁·韦尔告诉我:我们可以“优雅地老去”。
当然,我非常愿意能够优雅地老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正确地看待生命,看待生命中的每一个过程;客观地理解并接受有生就有死的生命轮回;公正地对待并努力适应不可避免的衰老。正确的态度是“优雅地老去”的首要条件。我想,以一个医生的知识和理性,我完全做得到。
我想优雅地老去,还要做到在任何生命阶段关爱自己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地衰老”是优雅地老去的前提。如果一个人因各种原因根本活不到“老”或者是老来时百病缠身,前者已经没有了老去的资格,后者则谈不成什么优雅了,要是还有那么一丁点,也肯定是大打折扣的了。所以,我每年体检,乘车系好安全带,不吸烟,控制体重,热爱运动,面对各种压力学会自我放松……我认为健康地活到老不仅仅是为了能够“优雅地老去”,更是利己利人利国家的天大好事。何乐不为?
我向往优雅地老去,仅有健康的身体是远远不够的,精神的健康也许更为重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保持一份悲悯的情。目睹他人的苦难,我会泪流满面;耳闻歹人的暴行,我会握紧拳头。而要促进精神的健康,安德鲁建议我们写下一份“道德遗嘱”,这样的遗嘱与非物质财富有关。它可以起草于任何年龄,在以后的岁月中随时总结、不断修改和逐渐完善。它会让你留心自己的生活经验,矫正自己的生活方式,展示你的人生智慧,提炼你的价值观人生观。它很可能成为你留给家人最宝贵的遗产,重要的是它对现实中的你的促进和提醒作用。我接受这个不寻常的建议。
既然衰老是上帝送给人类的礼物,是自然规律的必然结果,那就让我们善待它、接受它。我愿意优雅地拥抱“衰老”,向往着优雅地老去。
年轻真好!
夕阳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