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化需求:澳門“老化”機遇、挑戰,大思辨

2016-12-14

澳门月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社區服務問題

澳門社會隨處可見“老”,上下班高峰期巴士上不斷出現的長者,公園中散步的長者,就診室內輪候的長者,似乎近年來我們的長者越來越多,究竟真相為何?澳門又是否在持續的“老化”之中?

護老,焉有政策乎?

澳門與其他地區、國家一樣,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民眾對於養生和健康的關注,人口平均壽命亦持續延長,特別是澳門已是位於世界前列長壽的地區之一,人均壽齡已達八十多歲。根據澳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的澳門人口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12月31日全澳65歲以上長者的人數為7.7%,(約41,750人),而60歲以上者為65,000人。該局亦預計至2031年全澳人口為829,000人,而65歲長者人口估計為19%,約為157,510人。從上述數據不難看出,澳門人口確實在持續老齡化中,當然這亦為社會帶來生活和照護的壓力,在醫療、養老、社會福利、社區設施、社區服務等眾多方面帶來了巨大壓力。

基於社會老齡人口的增長和社會變化(家庭功能弱化、貧富兩極化、家庭核心化等等),長者的晚年生活和照顧需要,是政府必須面對和處理的問題,而且政府必須制定具前瞻性、持續性和可行性的政策,以確保長者得到健康、權益的維護和積極生活的機會。

談到護老政策,政府相關服務的落實和推行,過往並沒有完整的長期政策,只透過社會工作局,對相關社會服務團體提供資助和監察,以官辦民營的方式推行各項長者服務工作,直至2015年出臺 “澳門特區養老保障機制框架”和“2016至2025年長者十年行動計劃”,將其作為推行和落實的重大養老、護老的政策措施。

經歷過十多年來的博彩產業飛躍式地發展,特區政府近年來稅收、財政儲備充盈,政府對於長者在福利、照顧、權益和相關專業的培養等,資源投放亦相當豐富,故而就長者服務的範疇和規模而言,澳門社會擁有相對理想的養老、安老環境與社會條件支持。但如果只是一味地財政補助這就與現實的需求和服務發展的狀況,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現階段本澳的院舍照護質素良莠不齊、社區護理專業的人員被政府部門掏空、前線員工聘請困難等。這些人力與軟件上的不足,較大程度地影響了澳門老人安老的幸福感。因此如何在照護上更好地落實人力分配與政策支持,這是特區政府包含社會工作局的一個必須肩負持續完善和促進服務效能的艱巨任務。當然,亦是社會服務機構和服務從業人員的堅定使命和目標。

前路漫漫,急需改進

觀乎澳門現況,長者服務和保障的確存在需要盡速提升和完善的空間,這其中包括:制定法例保障長者權益,特別是關顧年老孤獨者之保障權益(例如,孤寡、失智病患者監護和產權、制定處罰虐老者的相關法律)、推行強制性公積金或醫療保險等、將維生指標與通貨膨脹掛鈎等,確保老有所養和老有所依;改進院舍住宿名額不足的狀況。雖然,特區政府近年來已經開始投放不少資源興建院舍,但遠不足以回應未來長期照顧的需要。

再者,政府需要監督津助院舍和私立院舍的服務質素和運作,確保住院長者得到適合、適切和適度的服務,特別是以牟利方式營運的私營院舍,他們在平衡成本和盈利之餘,實在難免忽略了質素的考慮,從而使得長者在院舍中不僅得不到基本的服務,更有“受罪”的無奈感受,要堅決杜絕在一些地區發生的黑心養老院舍情況在澳門出現的可能。同時。若要落實原居安老,亦必須加強和完善對年老體弱者的家居支援,協助改善家居環境的安全設置和輔助用品,以便落實原居安老;加強針對老弱者的相關照顧者的心理和照顧技巧的支援,以減低照顧者的壓力,亦可提升他們照顧長者的動力,讓長者可在家中感到安全和寧逸。其次也必須投放更多資源於可見及需要處理的問題或疾病上:如失智症、虐老問題、長者精神保健等;推動及促進社會敬老、愛老的氣氛,以利社會價值觀的建立及生活文化之培養。讓社會在政策充足、保證充分、財政充盈的情況下營造出老齡宜居、樂活的友善氛圍。

當然,在此應該特別強調,各項服務和措施的落實和推行,也必須依賴相關部門和服務團體以友善和以人為本的理念來推動,通過點滴的行動和細節讓接受服務者,能確切明白、理解和獲得為正確的資訊和服務。

因此,對於長者的照護不能停留於政策空想或者呼籲,而是需要我們身為服務機構中服務人的切實行動。澳門菩提長者綜合服務中心的出現,開始了澳門養老、安老的新模式,中心依託百年寺院菩提禪寺的自然環境,以佛教“慈悲喜捨”的理念為宗旨,透過“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關顧長者的身、心、社交和靈性等各方面的需求,目的是讓他們可在此安享晚年,並同時致力關顧員工的成長和需要。

除了基本的老人照護以外,菩提長者綜合服務中心亦透過持續優化管理系統、服務政策及指引,提升和完善服務質素和工作技巧,並致力培養員工敬老、愛老及護老的素養,期望能為長者提供一個安享晚年的家居模式的照顧服務。當然我們亦非常注重員工的培訓、督導和考核,包括員工入職後以及在職的學習和培訓。讓員工能夠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從而更好地投入服務,融入長者的生活之中。

我們應該了解長者在社會生活多年,曾貢獻我們的社會及他們的家庭,現階段他們正處於退休和享受社會回饋的年代,我們非常關心他們如何適應這個身份的過度、有否機會讓他們老有所為並發揮其累積的經驗和所長。近年,社會服務團體透過舉辦及組織長者義工或長者互助組織,讓他們有機會在社會公益事業上作出貢獻,並且能豐富他們的晚年生活,強化他們的社交圈子,但現實裡,我們知道,近年澳門經濟發展理想,雙職家庭普遍,出生率亦高,一般家庭需要長者幫助照顧幼兒,亦讓很多退休長者減少了參與活動的機會,繼續綁在原有的家居環境中,更增大了部分壓力。因此我們亦要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讓我們的老人真正從身心上開始接受和享受安老、養老的理念。

下一步,未來的思考

老齡社會的問題今天不僅難以迴避,更要積極面對,因為它所帶來的影響可謂是一代甚至是數代人持續的影響,我們也必須思考未來我們應該何去何從。從長遠來看,我們現階段就已經須面對龐大的福利負擔,未來是否能夠持續支撐,所以政府需要規劃長遠的財政預算以處理老齡人口的問題。

老齡長者,在社會的一些認知中,一直讓人感到是生活和經濟的負擔,雖然,他們過往是社會經濟的貢獻者,在老齡化社會中,是否亦存在一些條件和機遇讓他們有所發揮呢?澳門現時高舉休閒和旅遊的經濟發展方針,政府有關部門,努力創建旅遊條件吸引旅客逗留,目的是為經濟的多元而努力。基於此,除了上述鼓勵長者參與社會公益事業之餘,我們認為亦可推動和組織長者,體驗澳門境內的旅遊景點和路線,可讓他們多了解現今社會的發展面貌和狀況,在經濟上作出貢獻,當然,亦可補足澳門在旅遊淡季時的市場。而且,我們亦知道,過往長者曾努力工作和照顧家庭,他們亦沒有真正的體驗和認識澳門的旅遊興致和樂趣。這種規劃不僅充分讓長者了解到最新的澳門脈動,更有效地帶動內需和維繫家庭關係。

當然,另一方面,原居安老並不能完全地回應長者老齡化的照顧問題,我們更需要結合不同的照顧模式來為長者和家庭提供服務,包括;

1、制定具規範性、可執行及監察的機制以配合不同需要的長者照顧模式。

A、鼓勵居家安老——透過稅制、資助、協助、支援的方法,鼓勵家庭持續照顧長者,讓長者在原居家庭生活,安享晚年。

B、社區式養老——資助民營跨專業的社區支援組織,為居家安老提供可行及發揮具實際功能的服務,並須協助處理長者中風後、失智症、柏金遜、骨折等問題的家居照顧及復康問題。

C、機構式養老——除軟、硬設備的資助外,亦應嚴格監察服務之質素水平,包括:身、心、社交等的關注。讓長者在院舍生活得到照顧及保持一定程度的社區生活。院舍亦可以引入如“香港老年學會之院舍評審計劃”或“服務質素標準SQS”,以保證院舍的服務質素(包括資助院舍及私立院舍)。

D、短期或暫住式服務--提供短暫支援及可舒緩家庭成員之間的生活矛盾和壓力。

2、設立長者專科門診及建立醫院與養老機構的聯繫,強化機構獲得長者病情的資訊,讓長者在院舍可得到更佳的醫療服務,亦可減少長者往返醫院的辛勞(特別是長期卧床者)。本人從曾進行的研究中了解到,住宿院舍的長者,他們的主觀幸福感覺與其自評健康情況有顯著的相關。

3、協調資源為長者提供更佳的照顧和服務:將院舍服務、日間中心服務、家居支援服務等整合,互補不足(例如,院舍可轉介長者到日間中心進行語言訓練、復康訓練、心理輔導、中/西醫診療等)。

澳門社會只有在政策上加速執行,同時在硬件上加大供給力度,軟件上提高服務品質,面對到越來越快的老齡化進程時,才可以泰然處之,安然面對,讓澳門真正成為一個溫馨、持續的“老齡社會”。

猜你喜欢

社區服務問題
彩色笔动起来
本刊读者服务部实用产品推荐
㝬叔吴姬鼎釋讀及有關問題
物业服务
敦煌文書P.2704“一七”、“二七”之釋讀及相關問題
2018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
説幾件宋器銘文並論宋國文字的域别問題
簡談對金文“蔑懋”問題的一些新認識
社区就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