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才华:唯美与音乐不可辜负
2016-12-14赖斯捷李统兴
本刊记者 赖斯捷 李统兴 黄
彭才华:唯美与音乐不可辜负
彭才华:湖南株洲人,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语文教师,广东省小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第一届委员会委员,2010年获评“广东省小学语文名师”、入选《广东改革30年教育名人录》,东莞市学科带头人。曾荣获全国新课标实验总结录像课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二届中华经典诗文教学大赛第一名、广东省第五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全国首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素养大赛广东省选拔赛一等奖等。为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人教社DVD录制编写脚本,应邀赴湖南、浙江、广东、辽宁、山东、福建等地执教公开课百余节,并有《古诗两首》等录像课例在全国发行。课题成果“广·快作文”在广东六个地市、海南海口、湖南株洲数十所学校推广,入围“全国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著有《语文如歌》,参与编写《倾听花开的声音——注言语生命的小学语文课堂》《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有多篇论文、教学实录在专业杂志发表。
2016年暑假,彭才华计划带儿子去北京旅游。行前做攻略,父子间有一次简短交流。
“对《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有印象吗?”
“没有。”
“想去吗?”
“不想。”
儿子在五年级上期学了《圆明园的毁灭》,任教老师是彭才华。不过半年,儿子对这一课已然没了记忆,“更可怕的不是记忆中的遗忘,而是即便经他人提醒,却依然淡漠的情感”。彭才华“抽个空去给孩子上节课”的不走心,看似完成了字词句篇的语用教学,却因为“连自己都没有沉进去研究课文,连自己都上得没劲”,又怎好意思期待学生走心?这一刻,儿子说不想去不愿去,“对我这位语文教师来说,是最大的失败”。
此事一直在彭才华的脑中回旋。当《圆明园的毁灭》这样的课文,都无法带给孩子们心灵长时间的震撼,当教师有意无意向工具理性、实用主义、浮躁、急功近利……妥协,我们还能在语文课上悟到语文的本质吗?
心中的语文
一千个人心中,大约有一千种语文。
小时候的彭才华,心中的语文存记在他的声音里。
“我是随着妈妈的歌声长大的”,醒时抑或入梦,总有甜美的女声充盈着彭才华的耳与心。熏陶渐染中,小男孩养成了一副清脆的童声。待到上小学,彭才华的声音优势在“喜欢朗读课文”中不断凸显,这种凸显给予成绩并不是顶尖好的彭才华以重要的展示机会——在那所偏僻的农村学校极少有的公开课上,语文老师会指定他来朗读课文。“我始终觉得,刘老师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远,虽然他常做的不过是叫我读课文,但这种发自骨子里对我的偏爱,于我的语文学习信心和兴趣的激发无疑是正面的。”
也有负面的记忆。
数学老师很严厉。教珠算时,他会把算盘悬挂在黑板上,学生们踩着小板凳在台上拨算珠,他则手拿教鞭坐在一旁看着,哪个拨错了,就会听到“啪”一下。“我记得,全班同学都被打过。这种经历很糟糕,糟糕到我对数学的恐惧与厌恶一直挥之不去,即便在初中我遇到了一位幽默的数学老师,这些情绪仍在脑中明明灭灭。”
两位启蒙教师的截然不同,似乎在冥冥中规范了彭才华日后的就业道路。
初中毕业后,彭才华顺利考入师范。“我有些不甘,总觉得男孩读师范,没什么前途。”声乐自选课将另一种选择摆在了彭才华面前。声乐老师告诉学生们,除了毕业后当老师还可以在毕业前参加声乐专业考试,如能通过就可以进入专业音乐学院深造。彭才华很心动,“我身上流着妈妈的血,那里面饱含着爱音乐的情与懂音乐的感”。毕业前夕,彭才华报名参加了声乐专业考试,“专业成绩有70多分,据说在当时算高的”,他甚至收到了九嶷山音乐学院等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大大的一张,很是诱人”。正当彭才华为人生路又多了一条而兴奋时,不期而至的咽喉炎打破了他的声乐梦,他的职业道路锁定在小学教师的方向。
1997年,彭才华成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他被分配到攸县湖南坳小学,并在教书四年后获得了第一次展示机会。在这一次株洲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中,彭才华上了一堂《丰碑》。因为这一堂课,“我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教育杂志上”。彭才华有几分得意——他的朗读与音乐《黄河颂》的配合,成为《丰碑》最大的亮点。当他的声音在“他就是军需处长……”处休止,当大提琴担纲的《黄河颂》缓慢而深沉地响起时,也正是这篇文章最有力量的时刻。课后有人形容,在那一刻音乐响起时,他周身发麻,仿如被电击中。
抄了四年教案的语文教师彭才华,他的语文自觉里,声音之外,多了音乐。
2002年,全国第四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大赛在南宁举行。彭才华获得了听课机会,“我像一只从井底跳出的蛙,猛然间看到了广阔的天”。20多堂各类展示课,极大程度上冲击、震撼了彭才华,“那时那境,我才知道语文课堂原来可以大有作为”。南宁归来,彭才华开始关注各种语文教学杂志,如看到李吉林、王崧舟等名师的文章,或摘抄、或笔记、或复印、或批注,保存至今,成了彭才华的“不能舍弃”。
如何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大有作为?彭才华开始积极主动地思考这一问题。思考中,他有了一些收获,比如2003年汕头市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第一名,又比如2004年广东省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大赛一等奖。更大的收获在2008年的杭州。彭才华脱产一学期,跟随王崧舟老师学习“诗意语文”,“这是我专业成长的又一次腾飞”。彭才华在宁静的状态下沉潜了半年,阅读王老师开出的书目,每周一天听学员的课,听王老师的点评,系统集中地学习诗意语文,“在化入了自己的教学思考后,诗意语文成为我血液中很重要的元素”。
此时的彭才华,年岁几近而立,然他心中的语文,雏形已立——
这个世界上的学问,不必把有用和无用分得那么明白的。如果我们的孩子感受不到红日之灿烂、雨雪之霏霏,看不到四季的轮回、世界的变迁,体察不到清风的温柔,谛听不到溪声的婉转,哪里还会有语文的存在和生长?
设计产生力量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人教版第十册所选白居易《忆江南》,全词不过27个字,彭才华心中的语文,存在何处,生长何方?
什么是词,与诗区别何在,自然是该教给孩子们的;生字生词,简单的平仄押韵与对仗,也不能放过;江花江水,胜火如蓝,景色的描摹孩子们亦需细细体悟……
此外,还有?
“同学们,‘江南好’的‘好’字,是不是很熟悉?”
“嗯,我们见了老师会说‘老师好’,看到朋友会说‘你好’,晴天时会说‘天气好’……”
“那这个‘好’字——”
“有点俗!”
“我们给它换个字,同学们都来试试!”
孩子们活跃起来:江南美、江南丽、江南靓、江南艳、江南俏、江南秀……课堂热闹指数被推向顶点,彭才华面色突变,将浅淡微笑瞬间收走,“同学们,‘好’字这么俗,大诗人白居易为什么还是选择了‘好’字?”彭老师面色无波,声音严肃,热闹的课堂片刻间收于安静。“但其实,孩子们的内心并不安静,他们一定也在问:‘好’字这么俗,为什么诗人还用它?”
是啊,为什么呢?
“白居易任刺史满三年,就要离开杭州了。三年来,他带领百姓筑起了一道美丽的湖堤,疏通了六井清澈的泉水;留下了200首杰出的诗篇,结交了许许多多的好友。离别的那一天,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白居易落泪了……”
教学至此,彭才华方才开始介绍创作背景,“设计这个换字环节,既是要考察学生的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设置一种悬念,铺垫一种情绪,形成一种张力——当我们换了那么多那么多字,我们就越来越觉得这个‘好’字俗。既然如此,为什么诗人还是选择了‘好’字,这极大地引起了孩子们内心的期待。当这个张力形成后,他们对于‘好’字的感悟,对于白居易写作此词的环境背景、内心情感之理解,一定比我直接告诉他们要来的深远得多”。
类似设计,几乎存在于彭才华的每一课中,“我越来越相信,语文在重视教什么之外,还需重视怎么教。设计产生力量,教师如果总是将‘课文的中心思想、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的创作背景’等直白地告诉学生,肯定不行。语文很多时候不靠告诉。靠告诉的语文,注定活不了太久,一如我给儿子上的《圆明园的毁灭》,除了遗忘,只剩漠然”。
于是,在一次全国卓越教师培训中,学员彭才华精心为参会教师设计了一堂《长征》。“这课很经典,诸多名师在不同场合均有多次展示,如何出新?”彭才华在加入个人体验后,将课定位于“读一首诗,品一个人”——把毛泽东分为四个层次去理解:领袖;诗人;凡人;伟人。其中“凡人”环节鲜有人涉及,怎么切入?与大多数教师无二,彭才华也是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入手,一个“不怕”,一个“等闲”,衬托的是红军什么都不怕的英雄气概。彭才华的“出新”也正在这“不怕”二字。他找来影视作品中毛泽东几次落泪的场景——湘江战役红军伤亡惨重时;贺子珍受重伤时;某次撤退中一位班长将他推开自己却被炸死后——剪接成一段录像,“什么都不怕的毛泽东,也会流泪,也并不是不怕啊”。所有的听课老师都懵了,这种“懵”其实就是由彭才华设计后形成的张力导致的。但课堂至此还不够,有了这层“其实还是怕的”凡人环节之抑,还需链接、拓展至“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等长征中毛泽东写过的一些诗词,去感悟他作为伟人的情怀:原来,当他心系百姓时,当他有一种革命理想怀抱心间时,所有的困难都是不怕的。于“不怕”的巅峰掉至“落泪”之谷地,再反弹至“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更高处,毛泽东的伟人形象由此丰满立体。
大诗人白居易的“俗”,伟人毛泽东的“怕”,是反差更是张力,彭才华在这种反差与矛盾、张弛而有度的设计中,引领孩子们从精神层面与作者对话,审得语文的趣与美。
“语文的世界无限广阔:她可以在朗照的红日里,也可以在飘飞的雨雪里;她既歌颂橙黄橘绿,也吟咏老树昏鸦;她可能是清风徐来,也可能是水波不兴……”她的存在与生长,需要博闻强记的脑来参与,更需要敏感细腻的心去感悟,“而我所做的,不过是用各种艺术化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获得感悟语文之美的力量”。
拥抱音乐的语文
2006年,彭才华刚调入东莞不久,接到莞城区教研员尹凤葵老师的通知:在“学在莞城”观摩课展示活动中上一堂公开课。彭才华选中了人教版第七册《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选它的初衷,不过因为它短。”谁知就是这56个字,让彭才华犯了难,“我想了好几天,也没理出个头绪,找不到教学突破口,这课怎么展示?”
一个独自在家的夜,彭才华开始安静思考。他想起了自己的“挚爱”——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与《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都是作曲家施光南的作品,呈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异域曲风,施光南是如何做到的?“他依靠的是音乐的‘调式’,傣族与维吾尔族,在音乐中分别有与之相配的民族调式,依调式来创作,自然能呈现出不同的民族风情。”
彭才华要上的是古诗,这便是此课的“调式”。那么,怎样把古诗上成古诗,“我首先想到的,是反复的朗读、吟诵”。一遍又一遍,读了20来分钟,彭才华找到了感觉——
两首诗题目中,都有个“送”字,是送别诗;
两首诗题目中,都有提及送别对象及去往目的地;
两首诗都在前两行透露了送别时间、地点、景致等信息;
两首诗后两行都表现了不舍之情;
两首诗里都有一个“故人”一个“尽”;
……
其后,这感觉跃然纸上,凝练成“见不尽——故人情——劝不尽”的九字板书。板书确定后,教学思路也渐渐清晰:借鉴乐曲结构中的“主歌”“副歌”与“流行点”,彭才华决定将《古诗二首》分三大板块比照着教。“初读求同,激情”为第一板块即“主歌”,在这块主要是带着学生去文本里走个来回,品品诗歌语言的味道,练练诗歌表达的能力,想象“烟花三月、雨后客舍”的景致。“解读求异,悟情”为第二板块即“副歌”,在这块主要是带着学生体味诗人的情感,李白与王维分别用什么方式送别友人?李白在长江边可以“见”到什么?却只“见”到什么?为什么?王维劝了多少杯酒?为什么?这是本节课最重要的环节,它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学生在走出课堂后,能否将我们最想教给他们的烙印于脑海”。“参读求同,升情”为第三板块即“流行点”,彭才华回到了“求同”上,两首诗,诗人不同,诗风不同,诗境不同,诗人送别的方式不同,然而有一种东西却是相同的,这便是友人之间的深情;然而,又不尽然是“求同”,彭才华还出示了《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江城子》,让学生感悟慈母情、兄弟情与夫妻情。
千年前的诗歌毕竟离现在的孩子们很遥远,如何为他们营造古风古韵的情境?仍然是音乐。彭才华用两夜海淘、反复配乐诵读,最终在50首乐曲中选定了2首最契合的音乐作为配乐使用。
当《渭城曲》的音乐响起,当PPT上展示出多幅阳关以西的风景图片,彭才华的声音缓慢进入:
“正如同学们所言,当时的阳关以西,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满眼的荒漠,满目的凄凉,没有了渭城滋润的朝雨,没有了渭城青青的柳色,没有了渭城舒适的客舍,没有了渭城那情深似海的友人!而从渭城到安西,一路三千多公里,三千多公里啊,在当时,元二要走半年多时间!”
“假如此刻你就是王维,面对着即将分别的老朋友元二,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呢?”
……
“此刻,我们也是王维,也是元二,我们喝下了这杯酒。可今天这酒的味道有点不一样啊,你品出来了吗?这里面有种什么味道呢?”
……
“没有什么味道。因为朋友要离别了,再也品不出这酒的味道了。”有学生给出这样的回答,“我以为,那一刻,诗歌的审美与艺术才算是真正融进了孩子的骨血”。
而,催生这一刻的,是音乐。
一切,似乎回到了原点。那个初为人师的彭才华,教学《燕子》时将风琴抬进了教室,“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孩子们在读读唱唱中理解了“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录音机里响起的是《血染的风采》;教学《草原》时,伴着教师泛读声响起的,是蒙古族长调民歌《牧歌》……
却,又是那么的不同。被王崧舟老师赞为“得到诗意语文精髓——课堂教学审美化与艺术化”的青年名师彭才华,已然建立起自己对语文教学艺术的设想——恰切:如歌的语文教学“调式”;动人:如歌的语文教学“情感”;和美:如歌的语文教学“结构”;变化:如歌的语文教学“节奏”;走心:如歌的语文教学“旋律”;自然:如歌的语文教学“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