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河流域重要城市供水安全评价

2016-12-14胡瑞刘琦梅梅

治淮 2016年11期
关键词:供水量淮河流域水源地

胡瑞 刘琦 梅梅

淮河流域重要城市供水安全评价

胡瑞 刘琦 梅梅

一、研究背景

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中心,在区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水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供水水源的水量和水质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原有的供水保障体系已不能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许多城市水源单一,水量水质不能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加上水资源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城市供水短缺的矛盾更加尖锐。

城市供水短缺矛盾不断加剧,不仅成为制约淮河流域城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带来河流季节性断流和湖泊干涸现象日益严重、水质污染和水生态系统恶化日趋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

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建立健全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有必要开展“淮河流域重要城市供水安全评价”工作。

二、基本思路

在充分收集整理城市社会经济、供用水、水源地等现状资料的基础上,分析重要城市供用水现状,重点分析典型城市的社会经济、供用水、水源地水质、水资源管理体系现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最差的项目赋全权)评价现状城市供水安全,分析城市供水安全的风险和存在的问题。淮河流域重要城市供水安全评价工作技术路线图如图1。

三、评价指标选取

城市是人类活动最频繁和复杂的特殊区域,城市供水安全受到水源地供水量、水源地供水水质、水源地建设、供水管网建设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次选取供水水量、供水水质和供水水源地建设三个指标来进行评价。

图1 技术路线图

(1)水源地供水量方面主要考虑供水量是否满足各用水户需求、是否存在不合理用水两个指标进行评价。

(2)水源地供水水质方面主要考虑现状水质类别是否满足国家规定的水源地水质类别要求、水质是否存在潜在风险两个指标进行评价。

(3)供水水源地建设方面主要考虑有无应急备用水源地、应急备用水源地供水能力是否满足要求两个指标进行评价。

四、评价方法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水量、水质、水源地进行安全评价。

1.水量安全评价

评价城市现状水源地供水量是否满足各用水户需求,有没有不合理用水。在正常状态下,城市是不存在缺水的,但是城市供水实际上存在利用深层地下水和挤占河湖生态用水等不合理用水,即是说城市现状供水存在着隐性的缺水。隐性缺水会对城市的供水安全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需要在水量安全评价中统筹考虑。

根据调查得到的城市供水现状,本次评价将重要城市的水量安全分为Ⅰ级、Ⅱ级、Ⅲ级。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重要城市水量安全评价等级表

2.水质安全评价

评价城市水源地现状水质类别,是否满足国家规定的水源地水质类别要求,水源地水质是否存在受污染的风险。

根据调查得到的城市水源地水质现状,本次评价将重要城市的水质安全分为Ⅰ级、Ⅱ级、Ⅲ级。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见表2。

表2 重要城市水质安全评价等级表

3.水源地安全评价

评价城市是否建设有应急备用水源地,是否满足重要城市水源地建设要求。

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不足,会导致城市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城市供水遇到特枯干旱年(特枯干旱月份)、突发性水污染等突发情况时,城市供水的水量和水质安全均得不到保障,人饮安全将会遭遇严峻的挑战,因此本次将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作为水源地安全评价的指标。

根据调查得到的城市水源地现状,本次评价将重要城市的水源地安全分为Ⅰ级、Ⅱ级、Ⅲ级。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见表3。

表3 重要城市水源地安全评价等级表

4.供水安全综合评价

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单因子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投影寻踪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集对分析法等。在本专题重要城市供水安全评价中,重要城市的保障程度要求很高,对于城市来说,水量、水质、水源地三项指标中任意一项出现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城市的供水安全,因此,本次综合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最差的项目赋全权)进行评价。

五、评价区域概况

1.社会经济概况

淮河流域2010年总人口1.97亿,人口密度为597人/km2,其中城镇人口0.89亿,城镇化率为45.1%。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00亿元,人均GDP为30460元。工业增加值2.86万亿元,人均工业增加值14519元。

淮河流域内建制城市共有81个,其中省会城市2个,地级市33个,县级市46个。本次确定的淮河流域重要城市为20个,其中河南省4个,包括平顶山市、许昌市、漯河市、信阳市;安徽省6个,包括淮北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六安市;江苏省5个,包括徐州市、连

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山东省5个,包括济南市、潍坊市、淄博市、烟台市、青岛市。

淮河流域20个重要城市建成区总面积为2723km2,仅占流域总面积的0.8%;总人口为0.23亿,仅占流域总人口的11.3%,人口密度为8472人/km2,是流域人口密度的13.7倍;GDP总量为1.52万亿元,占流域总量的25.2%,人均GDP为65739元,为流域人均GDP的2.2倍。

由此可见,重要城市是淮河流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程度非常高的区域,在流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保障城市供水安全责任和意义十分重大。

2.供用水概况

淮河流域重要城市2010年总用水量为42.8亿m3,其中河南省3.4亿m3,安徽省18.8亿m3,江苏省8.5亿m3,山东省12.1亿m3;人均用水量为186 m3/人,河南省为135m3/人,安徽省为398 m3/人,江苏省为147 m3/人,山东省为121 m3/人;万元GDP用水量为28 m3/万元,河南省为26 m3/万元,安徽省为132 m3/万元,江苏省为23 m3/万元,山东省为14 m3/万元。可见,山东省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安徽省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

淮河流域重要城市2010年总供水量为42.8亿m3,其中当地地表供水量为26.1亿m3,占总量的61%;地下水供水量为7.6亿m3,占总量的18%;外调水量为7.2亿m3,占总量的17%;其他供水量为1.9亿m3,占总量的4%。地下水的开采量较大,容易引发地质环境问题。

六、评价结果

根据收集的资料和评价方法对城市供水安全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各城市供水安全程度,可分为三个等级:

Ⅰ级:城市供水安全保障程度较高,现状供水基本没有潜在的风险。有3个城市达到Ⅰ级。

Ⅱ级:城市现状供水满足用水要求,但是存在各种风险,很容易发生突发性事件影响供水安全。有14个城市达到Ⅱ级。此类城市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有:水量风险——不合理用水;水质风险——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水源地风险——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不完善。Ⅱ级城市风险分类表见表4。

表4 Ⅱ级城市风险分类表

Ⅲ级:城市现状已经出现供水安全问题,需尽快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更好地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有3个城市达到Ⅲ级。

淮河流域重要城市建成区供水安全评价结果见表5。

表5 淮河流域重要城市现状供水安全评价表

由供水安全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淮河流域西南部上游山丘区的城市水资源量丰富,水质良好,供水安全程度均比较高,如平顶山市、信阳市、六安市;淮北平原区的城市地表水资源量较少且水功能区达标率不高,现状基本都在利用深层地下水,供水安全程度较低,如淮北市、宿州市、淮南市、蚌埠市、阜阳市;沂沭泗平原区的城市地表水容易受到污染,且存在深层地下水利用,供水安全程度一般且存在风险,如徐州市;苏北平原区的城市有引江外调水的补充,水资源量比较丰富,水

质容易受到污染,供水安全程度一般且存在风险,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山东半岛地区的城市大多为山丘区,水库较多,供水水质均有保障,但是浅层地下水开采过多,超采区较多,供水安全程度一般且存在风险,如济南市、潍坊市、淄博市、烟台市、青岛市。

七、结论

本次评价收集整理了淮河流域20个重要城市的供用水现状资料,根据现状调查分析成果,采用单因子评价法,选取供水水量、供水水质和供水水源地三个评价指标对20个重要城市进行了供水安全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个重要城市中只有3个城市供水相对安全,有14个城市供水存在各种风险,有3个城市供水安全已经存在问题。综合评价结果可作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方案制定的技术支撑,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可以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230000)

猜你喜欢

供水量淮河流域水源地
成都市主城区日供水量的气象相关性分析
基于2018、2019年度鸡西市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分析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某备用水源地水库流域内水污染源分析及建议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河南省供水结构变化及不平衡性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钦州市水利工程可供水量分析与预测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