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装戏具,藏在雅音声声中的精致美丽世界
2016-12-14陈佳慧
记者 陈佳慧
剧装戏具,藏在雅音声声中的精致美丽世界
记者陈佳慧
精美的剧装,有着其特殊的艺术成分与收藏价值
数百年来,人们迷恋戏曲,也迷恋着台上一个个华美的身影。精致的图案,雅丽的色彩,精良的制作……不知从何时起,这一件件剧装开始代表着一种美轮美奂的故事与梦境。2006年苏州的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不叫人觉得意外。
同为非遗代表,剧装制作不像刺绣,不像宋锦,不像缂丝,却是集这些艺术于一身。作为一门独特的手工技艺,它与中国典雅优美的昆曲相伴而生,蕴含了十分丰富的文化价值。且不说它有戏衣、盔帽、靴鞋、刀枪、口面、头饰等6大类1000多个品种,在过程中刺绣、成合、缝制、色彩和规格等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且在图案的选用和色彩的选择上既体现了传统表现手法和文化元素,融汇了绘画、刺绣、色彩、历史、文学等各种文化艺术元素,对研究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戏曲表演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台上,剧装“演绎”着一个个传奇故事,而它本身,也展示着一个华丽精致的艺术世界。
南曲兴起与苏州的戏衣天地
剧装,又名“戏衣”,俗称行头,是戏曲演出活动中不能缺少的一种起到美化舞台、烘托剧情、表明演员身份角色的专用服装。而它与苏州的渊源,或许要比我们想象的早很多。
戏曲在中华大地有着古老的生命,早在魏晋六朝时,史籍上已可找到有关剧装、道具的记载:南齐东昏侯“肖宝卷”,史载他擅长百戏中的“白虎撞”,曾自制杂色锦衣,缀以金花、玉镜、众宝。到唐代,由于有玄宗皇帝大力提倡,上行下效,歌舞戏曲活动更加蓬勃发展,剧装戏具的制作和品类更趋完备。《唐书》(安禄山传)记载,“禄山以车辇乐器及歌舞衣服遣入洛阳”。至于戏具,诸如刀、枪、剑、戟以及杖笏,也随剧情角色之需而异。宋、元、明、清四代,戏剧活动开始从宫廷内苑,逐步向民间发展。元代以大都为中心的杂剧开始兴起,并出现了专业戏班。剧情内容都假托传奇故事,扮演者仿照古代式样,制作专用的服装,这促使戏剧专用服装凭依据制作形成传统。
到了明代,北方的杂剧已随着元朝的灭亡而日趋消沉。所有南曲戏班的发源地,都到了长江以南。这促使苏州生产戏衣得以大力发展。因此,将明代南曲兴起之时,算作苏州正式规模化生产戏衣之始。可以说,苏州的剧装戏具与当时南戏北调中最为典雅优美的“昆曲”相伴而生。从演戏需要“行头”到剧装戏具行业的产生和发展,与戏曲结下了近五百年的不解之缘。明、清以来,苏州一直是丝绸和棉布的主要产地,苏州的刺绣又以其技艺精湛而名闻海内,所以苏州剧装戏具的制作具备了全国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当时,有新开戏班,就必先去苏州置办行头。而清代中期以后,宫廷演戏用的大量戏具行头都是由苏州织造衙门操办制作。
顾颉刚在《苏州史志笔记》中说:“戏剧本以苏州为最盛,故戏衣农业即萃。于是农村妇女借以为副业。自昆曲消沉,戏剧中心不复在苏,然戏衣业中心则仍未移”。
在最鼎盛之时,阊门内西中市专诸巷、吴趋坊一带戏衣鳞次栉比。有字号的戏衣庄近20家,另有六七十家行头、盔头及鞭鞋作坊。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李鸿昌、义顺、仪泰、锦昌等。苏州戏衣庄几乎包揽了全国各大戏班、剧社和各地戏衣庄戏具戏装的制作业务。
20世纪初,苏州戏衣业开始向各地扩张发展,并在北京经营分号。20世纪20年代后,又在上海开设分号。原苏州戏装戏具厂工艺师傅李鸿林,曾在1917年到北京开设“李鸿昌”戏衣点,经营数年,把苏州戏衣制作工艺带到了北京。19 世纪 30 年代,京剧界最负盛名的梅兰芳、程艳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大名旦的全部剧装均在苏州定制。如今,苏州生产的戏衣、戏帽、戏鞋、刀枪等剧装戏具,品种有1000余种,销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上千个剧团,销售量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见台上戏衣,即见无限众生
我们对戏衣的了解,印象似乎还会停留在戏曲舞台上身着华丽剧装的演员。然而要真正了解它,就需要我们把视线推近,再推近,不放在演员身上的剧装,而是感受剧装呈现的众生。苏州的剧装戏具,每个品种的工艺都有它的特点 , 每件制品都是一件艺术。它的刺绣、成合、缝制由于色彩、规格不一,每件均需上下衔接、道道把关,在刺绣色彩上更具苏州水乡淡雅秀丽的艺术特色。它在这不同的工艺之中,繁琐的工序之间,更呈现了每个人心中的一方天地。
为了突显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与性格,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行头”,戏衣将他们做了细致的分类,常见的有一下几种。
蟒,穿蟒的多是戏曲中的帝王、将相、后妃、大臣等高贵身份人物通用的礼服;靠,源于清代将官司之绵甲戎服;褶,剧中广泛被使用的便服,无论文人武将、平民百姓都可以穿着。开氅,武将权臣在非礼仪场合所穿的便服。常用于戏剧主角的某类人物,如占山为王的寨主、武艺高强的大将及侠士等。
而仅仅以以蟒袍为例,其制作工序就分为开料、绘画、配色、刺绣和成合五大类 28 道工序。
在色彩方面,戏衣制作一般有两个概念:戏衣的底料色彩,如红蟒、白帔等;戏衣刺绣的色彩,如白底三蓝绣小生蟒、绿底黄团龙马褂。戏衣的底料颜色分上五色和下五色,上五色为红、黄、绿、白、黑也称正色。戏箱中各种色彩的戏衣应全部具备,在服装使用上也是以这上五色的戏衣为主。在演出时,一般情况下穿上五色戏装的为主要演员。如昆剧《千金记》里项羽着黑蟒、黑靠,刘邦着红蟒,韩信着绿开氅、红蟒,虞姬着红宫装等。而下五色是相对上五色而言,如果舞台上服装款式和色彩相同太多,容易形成误会,就需要另穿不同的色彩以示区别,所以下五色也成为副色。
原来不仅仅是款式,从颜色到刺绣,戏衣每一个不同的细节都是一个不同的人物。
三蓝彩绣红缎男蟒
紫狮开氅
一件褶子里的美丽“风月”
和许多工艺一样,戏衣的制作也有着它的传统步骤。但其中每一项,都极具有艺术感。传统戏衣的制作有多道工序,多种技艺加工,包含历史、美术、色彩、造型灯多种文化和艺术元素,结合了图案、刺绣、印绘、缝制等多种技艺手法。一件用料考究制作精良的戏衣就是一件珍宝。
做戏衣,要先开料,按照具体制作要求造型、尺寸等内容画出轮廓,为下道工序绘画提供依据,由于戏衣需刺绣来提升美化,所以开料是只划样不裁剪,保证刺绣上棚时丝缕端正。服装开料完毕的衣片称之为素片。
图案设计、绘画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在从前,人们是直接用水粉画在面料上的,这道工序称为“画白料”又叫“白描”,后发展到用木刻印版,又发展到用描图纸制版印花,效率上提高了一大步,但单件套的服装还是以手工绘制完成绘好的衣片,称之为画片。常用的题材有翎毛、花卉、鱼虫、走兽、八宝、八仙、博古、瓦当、青铜器等。
刺绣是传统戏衣上必不可少的一种点缀。戏衣源起于苏州,有“苏绣”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戏衣上所运用的刺绣,根据原料和针法绣技的不同,分为线绣(俗称洒花)和金绣(俗称蟠金,北方谓之平金)两大类。刺绣的配色要考虑到服装穿着者的角色、身份以及戏曲地域不同等变化。戏衣刺绣的好坏,首先是看色彩的搭配,其次才是绣艺的高低。绣好的衣片称之为绣片。重要的一点是,刺绣是制作戏衣的精华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了戏衣的艺术鉴赏与收藏价值。
成合是戏衣行业中缝合工序的通称。细分为别浆、劈剪、缝合和辅工四道工序,凡成合3级工以上均需全面掌握,一手到底,所以戏衣行业光成合这道工序就需三年才能出师,可谓工艺繁杂。
至于剧装戏具使用的材料更是品类繁多,从柔软的丝线到坚硬的钢铁,连牛毛、竹藤木材都有,而常用的面料,以丝绸为主,包括呢布(绒布)、斜纹布、洋缎(光斜)、大缎、人丝缎、软缎、中华缎(纱背缎)、云锦绉(丽华绉、线春)、茧绸、绵绸、麻布(夏布)、洋纺、绉缎、双绉、漳绒、云锦、缂丝等。
绿软缎平金绣团龙蟒
男绿靠
另一种归宿是收藏
正因为戏衣制作包含着如此精细的做工和艺术价值,它不只是体现在表演舞台上,这些年来,戏衣也作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礼品赠送给外宾,同时收藏爱好者也不断出现。甚至,国内相关的艺术馆、画廊、博物馆也开始高价收购精品戏衣。而就收藏而言,在苏州戏衣制作史上曾出现过三个重要阶段,它们各自呈现了不同的艺术价值,
清末年间的精品戏衣大都是由当时的宫廷出钱置办的,被称为御置,专供宫内戏班使用。因此,这些戏衣的用料相当讲究,凡蟒、靠必用贡缎,金线基本都是真金制成,图案古朴规整,绣工匀密,有部分蟒袍和相当一些官衣补子还是缂丝所成,成合也相当有规范。目前这些戏衣基本都被博物馆收藏,民间难得一见。
上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之前制作的戏衣,款式众多,特别是各种流派特色鲜明,如果是“私房货”,不论蟒、靠、男褶、女披都极具收藏价值,因为这些面料都是当时市面上最好的,而且图案有创新,小生花旦服装其花卉套花均用五色丝线完成,而前一阶段的刺绣色彩,基本都是一色三个过渡的层次。
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苏州戏衣制作也经历过一段辉煌期,这个时期戏衣的最大特点是刺绣的质量是戏衣生产几百年来最好的一个阶段,其甲级私房戏衣的绣工往往是半绒(一根线的四分之一)绣成,好的戏衣其绣工质量能与目前的高档刺绣礼品相比,一辫三厘米大小的花辫,往往是十几个批次的套针和八九个层次的过渡色,异常精美,这个时期的戏衣面料比之前要显得稍差一些,其图案已经大量运用写实图案的风格,款式上无甚创新,但剪裁上倒有所创新了,以前的戏衣求神似,这个时期倒是形似。
无论如何,苏州这近500年的戏衣制作历史,也足以使苏州人倍感骄傲。它使人欣赏到精彩纷呈的手工技艺,也使人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戏曲艺术,满足人们审美的想象和精神上的追求,它是源远流长的吴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瑰宝。
(参考书籍 《中国传统戏衣》 陈申 李荣森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