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一朴万丽有金声
2016-12-14亦安冉
记者 亦安冉
金砖,一朴万丽有金声
记者亦安冉
开窑后等待出窑的古法重制金砖
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在是多,信手拈来,你可能先想到的是园林,抑或是昆曲,这些雅致的风物成为“非遗”,似乎并不那么叫人惊奇。若是最最老土的泥土也能成就“非遗”,才叫人惊叹!偏偏就有这样一种“非遗”!炼土成金,最土的东西经过最朴实的农民之手,烧炼锻造,最后成为社会最顶端帝王专用的“金砖”。“金砖”其实是青色的砖,看上去朴实无华毫不起眼,就是这样一块朴拙的砖头,其中却藏着万千绮丽风情,叩之还有金石之声。
连接两个极端,最底层的粘土变成最顶端的金砖
金砖在明清时期,只能铺墁在一个地方,那就是——皇家至要宫殿的室内。而明清五百多年的历史里,生产金砖的地方又只有一个,那就是——明南直隶/清江南省-苏州府-明长洲县/清元和县-陆墓镇。
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成为唯一指定的烧造窑区呢?温水润土的苏州有两大湖泊及其水域土系,太湖和阳澄湖。烧炼金砖的泥料则来自阳澄湖畔,尤其是在阳澄湖西岸水滨,这里的泥料“粘而不散,粉而不砂”,是烧砖的极品。
金砖这种以土为料,却以“金”相称的砖,烧造时所用的原料,在当地百姓看来,却是陆墓镇御窑村村边田头下埋藏着的常见的粘土;烧造出这种不同寻常的、高标准严要求的坚实细腻的砖所用的器具,也只是江南农村千百年来随处可见的土窑;制作出这种进入古代社会最高殿堂的、特制细料方砖的工匠艺人,更是喝着江南河网中的水长大的、御窑村普普通通的村民土著;金砖烧制制作工序相当繁杂,明代嘉靖年间曾于苏州陆墓三年督造五万块细料方砖的工部侍郎张问之在其《造砖图说》中记载,御窑金砖的制作工序达二十九道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五百多年的烧造史上,金砖的制作,始终不见有任何文人的染指或参与。也就是说,是江南普通的土窑,烧出了皇家专用的金砖,是土气十足的靠天吃饭的苏州地道土著,把土变成了金。
上图:清代古窑下图:御窑金砖博物馆的库存砖
异曲同工之处,昆曲唱度金砖制作要的都是水磨功夫
明清文化学者周震麟在《御窑金砖》一书中写道:“通常,说到苏州的文化遗产,少有人会把昆曲、园林和御窑金砖相提并论。一片粘土、几团烂泥,大不了变成糙砖无数,哪里谈得上有什么文化的含藏和工艺的价值……”
在周震麟看来,与昆曲的唱度和园林的营筑一样,御窑金砖的制作,是一门处理虚实藏露、曲直繁简之矛盾关系的水火相济的艺术。水和火,一阴一阳,一刚一柔,阴阳相济,刚柔相推,引起了世界万物的生息和变化。中国最古老的典籍《易经》中的这一核心思想,到了姑苏相城的民工窑户手中,演绎成了根据四季气候变化而七转得土、六转成泥、八月成坯和百三十日而后窨水出窑的有着二十九道工序之多的顺天道又尽人事的水磨糯米一样的工夫。练泥流程之繁,制坯手续之细,焙烧技艺之精,用工费力之多,生产周期之长,标准要求之高,加上成品概率之低,使得这种看似与普通青砖无异的细料方砖成了名副其实的“金”砖。而这种工艺,与细腻绵长、一唱三叹的昆腔的唱度真有出于同辙同宗、源于同水同土的相似和惊奇。
金砖制作从取土炼泥、制坯阴干到装窑焙烧、洇水出窑,最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而且,二十九道工序环环相扣,一道不到则前功尽弃,以至民间有“一两黄金一块砖”的说法。有人则把金砖制作这种精细之极的工艺比作明清时期的苏州昆曲,称其为“水磨工夫”。
阴阳五行之说,借金刚不坏之砖寓江山永固之企盼
虽是不亚于昆曲、园林等以“雅”著称的文化遗产,但是这块含着生命大智慧的青砖为什么叫“金砖”?
有三种说法流传较为普遍:第一,敲起来有金石声。第二,运往“京仓”。第三,一两黄金一块砖。周震麟认为,这三种说法听起来很在理,大众也多能理解并接受,但多经不起仔细推敲,且缺少文化和史料的支持。
紫禁城等皇家宫殿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主要依据的就是阴阳五行学说。铺陈于紫禁城主要宫殿室内的细料方砖,属土,属中,在皇家建筑里当是“重中之重”,是皇家的基础和根本;这种土在经过了四五个月的糠草、片柴、枝柴等木属之物转化而成的火能的焙烧之后,再逐渐与水相遇,在水火既济之后,成了皇家宫殿中的金——它是江山永固和基业安稳的象征。金,在五行中是坚硬、恒久的意思,金砖,是金刚不坏之砖的意思。
金砖并非一开始就正式称“金砖”。明代,民间和官方的口语中都称皇宫要殿的细料方砖为“金砖”,但砖身侧面的铭文中,还是称“细料方砖”。把“金砖”刻进边款铭文,始于清代康熙年间,之后,除和明代一样在皇家档案、帝王圣谕以及所有的行政公文中都直接称呼为“金砖”外,砖身侧面的铭文中也直呼“金砖”了。
周震麟考证,金砖正式地以“金”相称,是在清初。顺治是清兵入关的第一朝,当时,清廷虽然已经进驻北京,皇帝也顺利入主紫禁城,但各地的反清复明举动仍杜绝不止,南明政权尚在苟延残喘……龙椅已然夺下,但江山能否坐稳,能否千秋万岁?隐患还有许多,《易经》中“水火既济,初吉终乱”的卦象征兆,对清王朝是一种无法回避的警示。“金生水,水克火”,可以此来让皇宫免于天火人灾,更是对坚固、永恒的一种强化,是对明朝仅称“方砖”而缺“金”之纰漏的一种规避;以“金”来命名皇家宫殿内的砖,是祈望火-土-金-水-木的依次循环能够更加顺利,祈望皇道能够更加顺应天道,祈望江山能够直到永远。
此外对于爱新觉罗王朝和大清江山来说,以“金”直接命名砖,还有更多的从阴阳五行说的视角来看的好处和更深的用意。按五行家说,各个王朝都是按照火-土-金-水-木相生相克的原则前后继承的。后人认为,明朝起于东南,为火旺之地,且“明”为日、月,多火,属火德,克金,所以能灭属金德的元朝。而清朝,女真人,为北宋时金国的后代,明末重新建国,史称后金。通常认为,天聪十年(1636),皇太极改国号“金”为清,改族名“女真”为“满洲”,主要的用意就在于火克金,而水克火——后金不能战胜大明,是因为朱明王朝之火克建州女真之金;但是,金虽然不能胜于火,却可以生出更多水来,金之后代一旦有了水,即成为满州大清,一定可以克火了。所以,在拥有水德的清王朝,金自然越多越好了,因为它可以生出越来越多的水,而越来越多的水就意味着越来越强的克火的能力。
明清帝王对“金”和金砖如此高度的重视,使得金砖的烧造绝不仅仅只是一两黄金一块砖的事。金砖工艺如此之高的荣耀,是陆墓的祖辈们是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张问之《请增烧造工价疏》中叙述:“此前日烧造之民,所以产尽人逃,祸及亲邻;而亲邻之祸,又亲邻也。故臣昨烧造命下,而此等之民皆以望风逃去。”“ 如每块赔钱止于七钱,则每家分外已赔银二百十两有余矣。”而四库全书《造砖图说提要》中更说有“窑户有不胜其累而自杀者”。
上图:御窑金砖制作天道人事图下图:光绪年烧造却因有瑕疵而流落民间的金砖
金砖烧造历史,也是一部明清兴亡史
古金砖缘起于明永乐帝的南都北迁,消歇于清宣统帝的紫禁城退位。 金砖的烧造历史,与明清北京皇家建筑的兴建和修缮完全同步。期间,北方的皇家大兴土木,江南的金砖就窑火兴旺、劳役繁重;北方的皇家因财政空缺无力兴工,江南的窑户则歇业停产,忙于他计。明清两朝继承了开国帝王之基业的那些皇帝和大臣,在他们叩问苍天大地、祈求子孙永保的时候,在他们谈经论法、商议如何经营百年之基业、如何治理国事和民生的时候,他们的脚下,所踩踏的,全都是一方又一方铺陈得严密平整而又稳重厚实的产自苏州陆墓的金砖。一部金砖的烧造史,就是一部明清王朝的兴亡史。
从永乐至宣统,苏州陆墓的这块细料方砖,含藏的,不仅只是江南的温水润土和精工细作,更是明清王朝和中国历史整整五百年的荣辱和兴衰,也是陆墓和苏州的工匠百姓们整整五百年的喜怒哀乐和血汗智慧。
明清五百多年的历史中,陆墓镇是皇宫烧造金砖的唯一指定窑区,说起来似乎荣耀无比,实际上陆墓百姓却是无可奈何地承受了五百多年的沉重苦役。这是一门与气候节律、天地日月对话交流并变土为金的绝艺,无数窑工泥匠要百踏千揉,粘土要在百转千回和百炼千焙中才会成为金砖。几百年苦役炼成了绝艺,2006年,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名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名录。金砖制作大师金梅泉成为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
本是帝王专用之物,随着帝国的消亡而流入民间,进入园林厅堂。由于金砖如此精细的工艺,这种本属钦工物料的皇家专用建材,在清末民初开始现身于达官贵人和鸿儒巨贾之亭院厅廊,或作为练习书法之用,或作为古琴之桌,看起来朴实稳重的金砖,给遍地的繁丽和小巧的园林,平添了一种截然迥异而又自然适宜的大气和厚重,一朴藏着万丽的金砖,终于和园林,和昆曲汇合于一处。
1.磨成粉状的细泥
2.踩泥堆
3.枝柴烧
(综合 周震麟 金瑾《御窑金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