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精神犹如血液川流不息

2016-12-14辽宁宋晓杰

散文诗 2016年17期
关键词:瓦尔登湖梭罗散文诗

辽宁◎宋晓杰

地域精神犹如血液川流不息

辽宁◎宋晓杰

任何创作都会打上作者本身的烙印,就像一个人的声音、长相及血液,不管他在学会美化自己之后如何变身——单眼皮儿变成双眼皮儿、圆脸变成锥子脸、沙哑声变成美声,但遗传基因是万万不会改变的。

一个散文诗作者的作品也是一样:不管它的结构如何构建,词语如何诡谲,是叙述还是抒情。也不管虚设多少围栏,埋下多少陷阱……透过重重阻障,我们会发现,属于一个人的思维向度和精神气质是有大约的宽度和纵深的。犹如梭罗之于瓦尔登湖,高更之于大溪地,巴乌斯托夫斯基之于梅晓拉。反之亦然。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瓦尔登湖,就无法成就文学意义上梭罗的高度;同样,没有梭罗的生花妙笔和深浓的情怀,也没有经典文库中的瓦尔登湖。俄罗斯“伟大的牧神”普里什文,他一生都在行走,只不过他把自己精神的疆域扩展为古老的俄罗斯大地和神秘的中西部亚洲,这大片的土地的气场与他的思考深度和价值取向是那么相同。因此说,作家与作品互相映照,互为因果。

地域是摇篮,是一个人精神质素扎根、繁衍、生息的母土和奶水,移花接木的情况固然存在,但“橘过淮为枳”的道理不言而喻。我经常在居住的小区里看到一夜之间拔地而起的南方嘉木,它们像远道而来的亲戚,被随同而来的红土环绕,像异类出现在北方黑土地上,或被架空到脱离土地(为充分利用面积,树的下面为小区的地下车库),它们虽然也高大婆娑,但它们像病人,我不认识的营养液像患者床头的盐水被高高吊着,维系着它们的生命。于是,我觉得它们是恹恹的,不开心的。过不了多久,因水土不服,也许会有树被整根抬出去。幸免于难的树们,我觉得它们也在思念故园……对!水土不服因而使它们致命!我们的文本如果脱离本来的地域,是不是也会因为水土不服而出现类似的种种状况?

因此,小桥流水是江南,白山黑水是东北,长风万里是西域,辽阔无边是草原……散文诗的创作风格及特质,无疑是地域特色的代言人、晴雨表、显影剂,是自然而然的呈现。反过来,地域特色与精神是散文诗的土地、河流与血液:孕育、培植、生长。无论如何,都将打上遗传的徽章。

猜你喜欢

瓦尔登湖梭罗散文诗
我们一直是要好的朋友
2024 《散文诗》征订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散文诗八骏
200
散文诗(选二)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澄明之境,澄澈之书
《散文诗》刊征订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