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势恢宏的《长征组歌》诞生始末(连载)

2016-12-13孟红

文史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组歌萧华排练

孟红

周恩来等高度重视并精心指导,战友歌舞团数度演出撼动人心

1965年5月初,战友文工团排出最强演出阵容,正式排练《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担纲演出的有该团主要演员马国光、贾士骏、马玉涛等。

首次排演《长征组歌》。任务下达后,《长征组歌》的排练就在加班加点状态中紧张进行。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政委廖汉生亲自挂帅督促,政治部主任和参谋长坐镇排练现场。长征亲历者罗瑞卿、杨成武专程给演员们讲长征的故事,要求他们抓紧排练,做到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肃态度。排练现场有一幅很大的红军长征路线图,红箭头标出了每首歌曲在长征中所对应的具体位置。排练每一首歌,演职员都要学习选读红军回忆录来激发感情和酝酿情绪。

1965年8月1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礼堂首演的剧照

周恩来对《长征组歌》情有独钟。从排练、审查到公演,他百忙中抽空几次到排练现场为大家加油鼓劲,对排练提出具体意见;只要北京有《长征组歌》演出,他就千方百计去观看,他观看《长征组歌》则不下10次。《长征组歌》共分为十曲。周恩来指出:第一曲《告别》,要唱出当时红军离开中央苏区时沉重和无奈的心情,而不是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第六曲,“雪皑皑”一段,“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要表现红军战士克服艰难困苦的钢铁意志,要用心去唱。一次,周恩来来到现场,为了不打扰大家,就坐在最后一排观看排练。排练结束时,同志们发现了周恩来,顿时引起了轰动。周恩来走上台与演员们合影,指着担任指挥的唐江幽默地说:“你的衣服全湿了,你这是十曲大会师了”。后来战友文工团的同志都叫唐江为“大会师”。

1965年7月,《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同时发表萧华的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萧华已从杭州转到天津疗养。

经过近3个月的紧张加班排练,1965年7月19日,战友文工团到天津人民礼堂预演出《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接受词作者萧华的审阅。萧华第一次审看完演出后,流着热泪动情地对演员们说:“没想到你们把《长征组歌》演绎得这么感人,谢谢你们!你们的演出让我很感动,你们把歌唱活了。因为长征本身是伟大的,是感人的,你们的歌展现了伟大长征的面貌,你们的演出是成功的!”

《长征组歌》演唱极具特色。首先,所有的演员(包括乐队队员)全部着装红军服,都是以红军形象展现在舞台上。这样以第一人称演唱能给人一种逼真感人的效果,缩小了演员与作品、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再加上天幕上的历史画面、灯光、演员在舞台上的各种造型、表演及中西合璧混合乐队的演奏,最终达到了诗、歌、乐、画、情的完美结合。其次,《长征组歌》的用声也绝非千篇一律,而是根据歌曲内容的需要,不断地变换用声的方法。比如:在《告别》中,混声合唱部分用美声唱法演唱,而中间一段的女声合唱则以民族唱法为主。《四渡赤水出奇兵》使用的是美声与民族相结合的唱法。《过雪山草地》是以美声唱法为主,而《到吴起镇》又是以民族唱法为主。虽然曲子的形象、风格各异,但演唱始终要坚持“情在前,声在后”“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原则,通过合理地用声,最终目的是使观众为之动情。《长征组歌》的乐队则是中西混合乐队,这充分体现了交响性与民族化的完美结合。在《告别》《突破封锁线》《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大会师》等乐曲前奏及间奏中,西洋管弦乐队充分发挥了气势磅礴的优势,显示出了交响性效果,为歌曲的演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烘托作用。同时,民乐队的加入也极大地丰富了乐队的表现力。唢呐、竹笛、横箫、板胡、二胡、琵琶、三弦及民族打击乐器在十首乐曲中各具特色的演奏,均为《长征组歌》的音乐增添了光彩。

1965年8月1日,《长征组歌》在北京民族宫礼堂隆重首次公演,大获成功并引起巨大轰动。随后,在京、津、沪、宁等城市及部队巡回演出50多场次,场场爆满。观众之踊跃,反映之强烈,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音乐会所罕见。报纸、电台也纷纷连续报道,全国掀起了一场忆长征、学英雄、讲传统的运动,《长征组歌》一时家喻户晓,成为革命传统的象征。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长征组歌》给予了高度评价。到中南海演出时,马国光领唱“四渡赤水出奇兵”,唱到“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时,毛主席也高兴地鼓掌了,说:“他唱得潇洒、活泼、幽默、风趣,手势很有神。”唱完,毛泽东问担任指挥的唐江:“领唱者叫什么名字?”唐江说:“他叫马国光。”毛泽东幽默地说:“就是国光苹果嘛!”唐江介绍说:“马国光还唱过‘真是乐死人。”毛泽东说:“听过听过,唱得也很好。”

一时间,《长征组歌》成了全国人民争相学唱的对象,《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等唱段广泛流传。当时,小伙子会哼“雪皑皑”,大姑娘能唱“苗岭秀”成为时髦。

当年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应广大听众的要求,每天播出一次《组歌》的录音。马国光、贾士骏、马玉涛、耿莲凤等演员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有一次,北京人民剧场演出《长征组歌》,座无虚席。下半场时周总理突然赶来,悄悄坐在了最后一排警卫席上。

1965年8月,萧华病愈出来工作。《长征组歌》在全国各地连续公演,连香港的合唱团也排演了《长征组歌》。

1966年6月至9月,周恩来出访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东欧国家,点名《长征组歌》合唱队随同访问。战友文工团组织了18名合唱队员随访,演出了几十场《长征组歌》,受到国际友人的热烈欢迎。除了文艺招待会的正式演出外,好几次周恩来亲自指挥演职人员和使馆同志一同高唱《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一段是周恩来的最爱,常常唱得大家热泪盈眶。同年9月下旬,战友文工团还应邀到日本公演《长征组歌》,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萧华抵制林彪、“四人帮”在军队中造反的阴谋,不断受到他们的打击迫害。1967年1月,林彪在军队中的“造反派”开始向萧华发难。他们罗织“莫须有”的罪名,竟然说“《长征组歌》是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为萧华自己树碑立传。”

1967年3月3日晚上,周总理为保护《长征组歌》词作者萧华,在人民大会堂向总政全体干部、战士及职工说:“萧华同志从红小鬼到总政治部主任,跟着毛主席几十年,他怎么会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呢?他写的《长征组歌》,你们能写出来吗?对毛主席没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是写不出来的。‘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一句是传神之笔嘛!《长征组歌》我都会唱,你们为什么不唱呢……”

马玉涛

1967年8月,萧华身陷囹圄。不久,“造反派”按照林彪、“四人帮”的用意,组织对《长征组歌》的批判,百般诋毁攻击《长征组歌》,颠倒黑白,宣布《长征组歌》为“毒草”,禁止演唱。

1974年国庆节前夕,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残酷迫害,被非法关押7年之久的萧华获得了解放。1975年7月,萧华恢复工作,任军事科学院第二政委。

再次复排《长征组歌》。1975年10月,正值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这年初在邓小平、陈云的支持和批示下,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决定复排公演《长征组歌》,并把它拍成电影艺术片搬上银幕。当时,邓小平建议萧华将部分歌词作变通修改,以利于《长征组歌》复出。萧华根据建议作了精益求精的修改,有两处改动。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接受任务后,原班人马重新排练。萧华不顾“四人帮”的阻挠和威胁,多次到剧场去指导排练。

领受这一光荣任务的战友文工团成员个个激动万分。时值“文革”时期,恢复排练很难,因为“文革”把思想搞乱了。演员们顶着压力上,他们多年被压抑的心情终于得到释放,很快就胜利完成了重新排练的任务。《长征组歌》的昂扬歌声,又回荡在中华大地上。

1975年10月,《长征组歌》重新公演成功后,总政治部文化部请八一电影制片厂将这一歌舞剧《长征组歌》拍摄成电影。当大家大张旗鼓地兴致勃勃将电影拍到后半部分的时候,“四人帮”掀起了所谓的“反击右倾翻案风”,政治气候逆转。摄制组工作受到威胁,《长征组歌》的电影拍摄随之步履艰难。

八一电影制片厂王苹导演曾问指挥唐江,有人反映你们胆子太大了,可能要挨批,你是指挥、我是导演,如果批判你,我去陪绑,但你同不同意把《长征组歌》完整地拍下来?唐江说坚决同意,就是刀架脖子也要拍下来,拍完再批判嘛。

1975年底,卧病在床的周恩来想听《长征组歌》的录音,可“四人帮”把持的文艺团体拒绝提供。战友文工团的干部和演员得知后,单独演唱了一场,让中央电视台为周总理转播实况。

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不幸因病与世长辞。得知这一噩耗,文工团的同志们悲痛欲绝。想起当年周恩来对《长征组歌》的呵护关怀和悉心指导,大家含着泪以更大的热情全力投入到演出和电影拍摄之中。

最终,在老导演王苹的争取下,经过战友文工团的出色演唱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精心拍摄,电影《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被坚持制作、抢拍完成,于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该电影在全国正式公映,普遍引起强烈共鸣,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

凝聚萧华无数心血的《长征组歌》,在十年“文革”中,和他一起经历了几上几下的曲折命运,终于恢复了本来的光彩。

1985年8月,正值《长征组歌》公演20周年,萧华不幸逝世。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长征组歌》中的《过雪山草地》,在“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中,入选百首优秀爱国歌曲。为何十首里入选的只有《过雪山草地》?李遇秋说,这首歌将《长征组歌》中“理想,奉献,坚持不懈的一种革命的精神”集中地体现了出来,因而最具有代表性。

《长征组歌》是继《黄河大合唱》之后在群众中广泛普及的大型音乐套曲,与1964年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一起,代表了当时音乐创作的最高成就,堪称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几十年来,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演出了上千场次,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以至海外,观众达上千万人次,产生了重大影响,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文艺舞台上演出最多、银幕上复制最多的作品。

当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有媒体记者专访李遇秋时,李遇秋坦言:1965年首次公演时的轰动,当时完全没有想到;但是距这部经典作品问世44年之后李老再回头看来,他发自肺腑地总结感悟道:这体现了人们面临困难时仍然不放弃追求理想的精神:“我觉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理想。”《长征组歌》自诞生之后,经历了两次大的修改,两次李遇秋都亲身参与其中,承担了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感情深切,终身难忘。用李遇秋的话来说,《长征组歌》就像他的亲生儿子。能够将自己的一生与《长征组歌》紧密相连,与歌颂长征精神相连,李遇秋觉得这是自己的幸运:“歌颂长征是我一个最大的精神上的一种满足,我不需要别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长征精神是否会被新一代的年轻人淡忘呢?李遇秋认为不会:“这个世界的发展是螺旋上升,螺旋上升的,一个时期可能淡忘,只要是金子就会发光,它不会永远淡忘。”李遇秋相信的,是长征精神给中国人留下的永垂不朽的精神力量。

同样,当年的首任指挥唐江也将《长征组歌》视作自己生命的重要部分,离休后于1998年牵头组建了北京部队老战友合唱艺术团,担任团长及指挥。团里聚集了近百名各个历史时期的离退休文艺战士,其中有40多位当年首唱《长征组歌》的老战友,以及一批热爱《长征组歌》合唱艺术的爱好者。多年来,他带领该团深入基层部队、工厂、农村、学校,演出《长征组歌》200多场,受到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在北京军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上,78岁高龄的他指挥老战友合唱艺术团高唱《长征组歌》,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还值得一书的是,著名军旅歌唱家耿莲凤与《长征组歌》的一世情缘。迄今从艺已半个多世纪的她与男高音歌唱家张振富长期合作的男女声二重唱歌曲,名满天下。如今年已古稀的耿莲凤,仍像年轻时那样英姿不减,活跃在祖国天南地北的舞台上,用她那隽永甜美的歌喉和不老的生命激情,乐此不疲地为战士、为人民放歌。最令她终生难忘的是,她因《长征组歌》而一鸣惊人。出身革命军人家庭的耿莲凤,15岁就进入了战友文工团。在这座革命大熔炉里,她出众的嗓音和表演天赋得到了磨炼和展现。1965年初,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周恩来总理指示:由北京部队战友文工团根据时任解放军总政主任萧华的《长征组诗》,谱写成大合唱,并要求这部作品具有“革命性、民族性、大众性”。受命后的战友文工团竭其所能,旋即派出晨耕团长及生茂、唐诃和李遇秋为最强阵容的作曲家队伍,下生活,重走长征路。不久,《长征组歌》中的十首作品全部完成。这些新作风格各异,民族和地域特色浓郁,好多作品都是为本团歌唱家量身定做的。比如:贾世骏的《过雪山草地》,马国光的《四渡赤水出奇兵》,马玉涛的《报喜》等。在遴选《组歌》第三曲《遵义会议放光辉》的演员时,作曲生茂、导演韩荣石、指挥唐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年仅19岁的耿莲凤。因为第三曲是女声二重唱,所以根据耿莲凤的嗓音特点,又选定了比她大一岁的杨亦然加盟。在《组歌》正式排演前,除了发放歌谱给大家熟悉外,首先让全体演职人员大量学习关于长征的革命回忆录,请参加过长征的罗瑞卿、词作者萧华等领导作报告,每人还要写多篇心得体会……就这样,演员们渐渐地进入角色。耿莲凤第一次担纲这样重任,起初有些诚惶诚恐,她专门请三曲的作者生茂为自己“开小灶”,帮助自己一字一句地处理作品,直至得到所有主创人员的认可。经过全团所有人员的不懈努力,《长征组歌》在当年的“八一”建军节成功首演。耿莲凤领唱的三曲,虽莺啼初试,却令满场动容,好评如潮。亲临音乐会现场的周总理对耿莲凤说:“小耿,你的三曲唱得不错,遵义会议很重要,你的眼睛要发亮、发光,要笑起来,因为中国革命看到了希望。”总理的这番话语,深深地触动了耿莲凤的心灵。打那后,耿莲凤对长征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己的演唱也更自信了。在中国音乐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的旷世巨作《长征组歌》,在京连演连满40场后,又开始了赴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巡演,但仍不能满足亿万人民的热望。周总理得知此情后,指示把《组歌》拍成音乐艺术影片,向全国播映。《长征组歌》剧组,还多次随周总理出访演出,在世界上也影响甚广。年轻的耿莲凤也因此备受世人关注。耿莲凤演过几百场《长征组歌》,但令她最感动涕泪、铭记心怀的是2004年赴兴国县的那次。那天,当演员们来到曾出过50多位开国将领、被誉为红军县的兴国时,当地的群众像当年迎接红军到来时一样。沿途挤满了挎着竹篮的人群,竹篮里装满了花生、枣子、米酒等给穿着当年红军制服的演员们品尝。人群中有一位年过九旬的老奶奶,颤颤巍巍。当年红军出发时,她刚新婚燕尔,夫妻相约,革命胜利后一定重逢。不料在一次激战中,丈夫壮烈牺牲。老奶奶一等就是70年,但她仍盼着丈夫归来。这天,老奶奶在乡亲们的搀扶下,哭得像泪人似地四处寻找丈夫,耿莲凤见状,感动得泪如泉涌。她抚慰着老奶奶,并与其紧紧相拥。

李遇秋

《长征组歌》是反映红军长征历史的红色经典、歌颂红军英雄功绩的颂歌,又是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的历史诗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旺盛的生命力。80年来,长征已经成为革命教育的典范,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长征艰难的历程,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先进性本质。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和珍视。《长征组歌》先后出版过3个版本:一是1965年《长征组歌》公演时的原创版本;二是1975年拍摄、1976年上映的《长征组歌》电影版本;三是2009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在征得《长征组歌》歌词作者萧华的著作权继承人王新兰同意后再版的版本。在3个版本前后40多年的历史跨度里,凝聚和弘扬的是《长征组歌》这个不朽乐章所反映的那一代人忠诚刚毅、坚韧不拔的信仰追求,昭示和期冀的是让长征精神世代相传、用长征精神激励前行的永恒主题。

(下)

猜你喜欢

组歌萧华排练
萧华和罗荣桓的良师益友情
萧华与刘白羽的一段往事
新年晚会
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师生同台演绎
两个大忙人
乐师
《长征组歌》背后的故事
萧华满含热泪创作《长征组歌》
鸟雀排练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