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2016-12-13高峰
高峰
上半年,中国央行(央行)降准降息的频次明显降低。央行注重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注重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性引领作用,为市场提供灵活的流动性。
央行对未来降准降息态度谨慎。频繁降准会大量投放流动性,促使市场利率下行,加上其信号意义较强,容易强化对政策放松的预期,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外汇储备下降。这些会促使投机者拿钱去买汇炒汇,由此形成循环。因此,“中性适度”将成为未来货币金融环境的主要特征。
当前全球很多经济体都在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其实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相比之下,中国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所在,并坚持在稳健与适度灵活的基础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的是治本之策。中国作为一个经济体量和国际影响力相当大的国家,稳健的做法是非常负责任的。
适度的货币政策调整有助于需求侧的拉动,使市场获得动力。然而,当需求侧活力不足主要源于整体结构性扭曲等因素时,货币政策宽松不仅不能增加市场动力,反而会使短期刺激的边际效用下降,加剧结构扭曲。过度依赖货币宽松,容易迷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要面对的深层次问题,因此中国才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
当前全球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期,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依然较多。中国经济新的动能正积聚,传统动能的改造升级也在加快,但结构性矛盾仍突出。因此,要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领域和空间。
那么,货币政策如何服务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呢?例如,在“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方面,未来要继续优化流动性的投向和结构,发挥好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补充贷款的作用,做好“三农”、小微、创业、创新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坚持对过剩产能和科技、文化、消费、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别对待。同时,央行还十分重视金融市场完善和金融机构改革,将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使之更好地发挥金融在稳定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作用。
资金“无处可去”和“融资难”并存,就是因为传导机制不畅的缘故。现在央行在货币政策与金融机制改革方面齐下功夫,并且注重与财政等多种政策的有机结合,就是为了避免落入“货币流动性陷阱”。这也说明,中国货币政策自身也在进行着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关键,其核心在于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匹配,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资源配置的枢纽,应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作用。为此,要注重发挥金融的作用,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从全球经验可看出,结构性改革的阻力在任何国家都很大。因此,货币政策在此时需要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才能保持市场的稳定性。而要将服务市场与引导市场相结合,就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可越俎代庖。目前中国货币政策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这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留出稳定的市场预期和弹性空间,有助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