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提高我国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2016-12-13才冰冰
摘 要:当代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各国参与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各国经济增长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关系日益密切,同时价值链理论能够从更为宏观的角度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战略思路。高技术产业的生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从研发开始直至产品到达用户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创造价值的过程。根据传统的贸易规模测度指标,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在 2013 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高技术产业第一出口大国,但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仍停留在初级要素利用阶段,只有提升产业链位置才能使我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贸易强国。
关键词:价值链;产品内分工;高技术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9-0032-03
[作者简介]才冰冰( 1993-),女,黑龙江富锦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一、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情况
高技术产业的显著特点是规模较大、资本技术密集度较高。我国高技术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自2004年起高技术产品开始出现贸易顺差,出口总额从 2007 年的 3478 亿美元增至 2014 年的 6605亿美元(见表1),国际市场占有率从 2007 年的 16%增至2014的 26%,我国高技术产业在积极的政策引导下发展迅速,国际地位逐渐上升,但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也使发达国家加强了对高技术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并设置了技术贸易壁垒,阻碍高技术在我国的扩散,而且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仍以加工贸易为主,产品附加值较小,需要提升技术含量和改善产品结构才能实现贸易的长远发展。
目前,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统计目录参照美国尖端技术产品分类体系,将高技术产品分为航空航天、生物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材料技术、光电技术、其他技术九大类。2013年,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在进出口上的比重较大,进口额比重为73%,出口额比重达到872%,贸易额大的同时也反映了产业结构失衡的情况。根据 HS4 分位编码统计数,我国高技术产业2013年出口额占世界相应产业出口额比重较高的有第 86 章、92 章和85章,比重分别为 27%、 26%和25%。其中 86 章为铁道及电车道机车、车辆机器零件,我国的高铁、动车产业发展很快,根据 2008 年出台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预计到 2020 年高铁主干网络会初步建成,高铁时代已经到来,车辆零配件的生产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长,质量也在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见表2)。
二、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使国际贸易方式逐渐发展到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贸易。在产品内贸易下产品生产通过将生产环节进行分割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形成全球化的产业链,其核心内涵是将产品的生产工序通过空间分散到各国,国家以各自的比较优势为基础参与到全球的生产链中,并在生产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生产实现价值增值,最终凝结各国附加值的最终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我国在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上具有比较优势,一直从事产业链低端环节的生产。近年来,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向世界出口了大量的高技术产品,这种逆比较优势的现象使我国重新关注高技术产业的价值链地位。
根据WTO和OECD实行的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对我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价值链地位进行分析表明,我国处在生产网络中的加工环节,与主要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出口国之间存在附加值逆差,与欧美等最终产品进口国之间存在附加值顺差;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附加值进口比重较高,劳动密集型的附加值出口比重较低,整体技术资本型产业还处于低端水平,高技术产业竞争优势不足,但在 20世纪90 年代后期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并在价值链分工中实现了经济增长,吸引了大量的 FDI且以制造业加工再出口为主。
三、提高我国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措施建议
(一)优化中间品进出口资源配置
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下我国凭借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到国际分工,在进料加工中从国外进口的中间品越优质,我国获得进口贸易品的研发溢出效应就越大。一方面,优质中间品的进口将直接通过投入-产出效应提高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技术进步;另一方面,我国在进口高质量中间品的过程中,可以以较低成本学习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进口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间品可以使我国学习在进口商品和服务中来自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进而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国际贸易通过出口中间品实现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如果我国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积累熟练劳动力,就可以为技术升级和价值链提升提供必要的条件。由于在出口中间品的过程中包含着相对密集的技术投入和熟练劳动力投入,高技术产业中间品出口的扩张会直接增加我国对国内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并会带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部门技术水平和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二)争取国际贸易话语权
高技术产业的规则和标准多数由发达国家制定,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相对良好的发展态势提升了其在国际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在众多国际组织中我国的话语权不断增强。我国针对价值链各环节,尤其是具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服务环节,增强了与各国、国际组织的合作力度和规则制定上的参与力度。目前,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开始着手制定全球贸易新规则,力图绕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发起了 TPP、TTIP、TISA 等谈判以延续对国际贸易的主控地位。
我国应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认识和推进改革开放,凭借自身开放及经济实力赢得发展空间,同时在全球经济治理上争取在国际组织上的发言权,重视 WTO、世界银行、IMF 等机构的作用,寻求改革支持,继续积极推进自贸区战略,利用差异化策略发挥各新兴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尤其是“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不仅对现行的国际贸易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改进,也为我国经济新常态提供了新思路。面对发达经济体在制定规则上的优势,我国必须构建与新兴经济体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快自由贸易区谈判步伐,扩大相互间的贸易和投资,协同推进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和全球价值链的地位。
(三)鼓励支持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科研经费和投资额对高技术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当加大研发投入,以财政预算、支持的方式保障高技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并争取在受外国技术封锁的领域取得突破。科研机构和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后,应加大对研发经费的投入比例,不断开发出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适当提高科研人员的劳动报酬并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此外,为了维持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可持续性增长,需要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先进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在提高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的同时还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从统计报告来看,我国专利申请的时间远长于外国,影响了新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因此,促进企业的自主研发还应该提高我国专利申请等政府服务部门的效率。完善的知识产权体制可以鼓励研发机构与企业利用技术来获取市场份额,进入产业链的核心技术环节。
人才是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不断创新的人才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现阶段最稀缺的资源。通过加强国内教育和培训以提升人力资本,并鼓励本土企业的研发投资,可以提高国际技术转移和消化吸收能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加快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攀升
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地位的重要环节是积极打造我国的国内产业链。2014 年我国145家高新区的工业产值为17万亿元,总收入达到229万亿元;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量增长超过1/3,交易额达 569 亿美元,并购数达 272 宗,表明我国企业正在稳步地“走出去”。通过大规模的“走出去”,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率和资源优势进行要素整合以及全球分工合作,进而打造国际产业链。新一轮外贸结构的转型升级就是要实现对全球贸易产业链核心价值的自主控制。
提升我国贸易地位的关键资源要素必须依赖于国内的要素基础,我国必须积极发展长期受外资控制的关键要素,利用全球资源要素代替失去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通过要素调整摆脱受制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局面,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攀升,积极培养我国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以及能生产高端中间产品的国内企业,发挥产业联动效应、技术外溢和“干中学”等经济效应,促进高端要素禀赋的积累,融入高端分工环节,这样才能改善依赖国内低端要素和国外高端要素的被动局面,推动贸易结构升级,提高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的地位。
高技术产业在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尤其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下各国在高技术产业培育和发展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全球价值链角度看,我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制造业加工环节,产业整体上处于 “微笑曲线”的底端,想要进入高端市场必须提高要素质量,优化产业结构,重建国际市场的全新竞争优势。同时,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给我国重构国际产业链条提供了发展机遇,我们要多方面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从优化中间品进出口的资源配置、争取世界贸易话语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构建产业链网络等途径出发,逐步由“要素投入型”转换成“生产效率型”贸易方式,完成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的转换。我国应该抓住高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日益突出的机遇,促进产业升级,实现贸易多方互利。
[参考文献]
[1]汤碧中国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地位的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2(10):65-70
[2]余泳泽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价值链视角下的两阶段分析[J] 经济科学,2009(4):62-74
[3]张彬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20-24
[4]吴红雨论产业价值链竞争及其收益分配的决定[J]求实,2016(5):45-53
[5]姜彤彤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价值链的视角[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8-62
(责任编辑:董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