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视“表情包”

2016-12-13雪樱

爱尚生活 2016年10期
关键词:表情包社交

雪樱

后网络时代,“表情包”应运而生,成为人们的情感面具,承载着网民的话语权。

今年夏天,“奥运表情包”占据社交平台半壁江山。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后,以第三名成绩进入决赛的傅园慧因为一段充满“魔性”的采访视频而迅速走红。“我差点儿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也是有九窍玲珑心的人” ……她的表情丰富而夸张、语言幽默而耿直,被网友戏称为“洪荒少女”和“行走的表情包”。

“傅园慧表情包”折射出自信和开放的大国心态;无独有偶,沉稳冷静的张梦雪、兼具霸气和呆萌的孙杨,他们的表情包也同样走红。这意味着人们开始跳出唯金牌论,享受轻松快乐的文化体验。

当弃用文字、改用图像成为规定性动作,当表情包的外延越来越宽广,我们的语言体系将发生变革,我们的社交方式也会悄然发生变化。

生活风向标:网络表情进化史

表情包的来源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以时下流行的明星、动漫、影视截图为素材,配上一系列相匹配的文字,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就是表情包。常见的社交平台有:QQ、微信、百度贴吧、微博、Facebook等。

网络表情的进化

从QQ黄脸到动态表情,从带有“网络热点”的表情包到冷兔、咖喱、饭团等原创角色表情,从高清表情到动态真人可发声表情,表情包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传播途径也变得立体而多元。就像香港设计师杨德贤曾说的:“一个成功的表情包设计,需要有一个丰满的、能够让人记住的角色。”

生活大数据:

离开表情包,你还能愉快地聊天吗?

小编在线对40位网友进行调查,60.8%的网友表示,几乎每天都在使用表情包;对“一言不合就斗图的看法”,34%的网友认为,表情包是社交的需要,斗图也能斗出友善;也有25.2%的人觉得,使用表情包纯属娱乐。对“进入表情包时代,怎么看待表情包的发展”,22%的网友表示,表情包产业链发展前景可观;18%的人认为表情包是主流文化进入新时代的一把钥匙,应多加引导,和谐发展。

生活显微镜:

表情包使用说明书,请拿好

表情包作用:加深感情

具体描述:有些特别私密的表情包,往往用于亲人以及熟人之间的日常沟通。你的一个表情,对方就能心领神会;有些时候,不方便打字或是在特殊环境下,表情包还能帮你快速传达某种信息。

使用说明: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表情包,使用频率较高的表情包更应值得思量,避免使用密集带去不适。即便再亲密的人,也不能忘掉尊重,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应顾及他人的实际感受。

表情包作用:公关

具体描述:在工作中,如果有些话不好意思说,担心给对方带去太大压力,那么表情包就是润滑剂。同样,犀利回复之后再发个搞笑的表情打个圆场,也能恰到好处地起到公关的作用。

使用说明:有些传神的表情所传达的信息是言语能力所不及的。然而,公关营销的时候,使用表情包应拿捏好一个度,忌讳“么么哒”等过度亲密的表情,显得自己不够职业,引起反感。

表情包作用:娱乐

具体描述:搞笑、讽刺、卖萌,堪称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娱乐型表情包。无论是撒娇、求人时的酷萌表情,还是嘟着嘴的包子脸,都本着“娱乐至死、睥睨人生”的精神,成为无处不在的乐趣。

使用说明:娱乐无上限,发图却要有分寸、有底线。博人会心一笑、借图抒情无可厚非,但是,不能造成精神惊扰,污染公共空间,这是最起码的规则。

生活进行时:

当我们发表情时,我们在想些什么

用表情包斗图,还不如见面后畅聊

出镜者:孔雯,女,38岁,职业经理人

我的朋友圈里有很多斗图高手,平日里很少见面,在网上不带重样地发表情包,“能用图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说话”成为交流准则。虽然也经常发出一些自制的表情包,但大同小异,莞尔一笑而已,已经脸谱化。一次家庭聚餐时,亲友间在微信群里发红包、表情,很多都是无厘头的,让群里的长辈顿觉尴尬。从那以后,我更奢望面对面的交流。与其用表情包斗图一小时,不如见面后的畅聊,眼中的信任和嘴角的微笑才是我们最需要的。

我关心表情包的变现

出镜者:邱睿,男,42岁,私企副总

每个表情包,都可称得上是文案的美学典范。近日有家企业凭借表情包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这种商业神话的背后,也是表情包变现的价值体现。应该看到,表情包不仅娱乐大众,更多的是一种社交工具,做品牌的可以用表情包与消费者互动,做营销的可通过表情包达到传播效果,甚至规模化生产。但是,无论怎么变现,都离不开宽松而开放的社交环境。

表情包文化,开心就好

出镜者:谷岷,男,55岁,房地产总裁

在我眼中,表情包意味着增加沟通,拉近彼此的心灵距离。无论是顶着光环的明星,还是民间的草根百姓,都可成为表情包的主角。人们图的就是一个乐子,在高压力、快节奏的时代,盯着手机上的表情符号傻傻一笑,很多时候就能释放内心、缓解情绪。表情符号也跨越了地域的限制,让表情包成为全新的世界语,能够较好地促进文化交流。

生活深呼吸:网络世界,看表情

表情包与“同感文明”

比之文字,表情包具有画面感、网感、易理解传播、互动性强等特征,也被称为“传感器”,使人们能够很好地表达和感知情绪。伴随全球网络的迅猛发展,“同感文明”也在横向扩张,人们开始将其他人的经历当做自己的经历,每个人都会轻易感染他人的情绪。

网络社交的必备单品

表情包弥补了文字表达的短板,也是当下对表达行为的焦距重置。一方面,让那些难以被表述的东西重新开始进入交感语境,体现交流者的“内心活动”;另一方面则是容易被感知和接受,能够让社交群体感知个体情绪,又不易造成立场对立。当然,作为社交工具,表情包拥有规避风险的作用,能够回避白字黑纸带来的风险,进行最直接、最安全的交流。嬉笑怒骂,有了表情包这个渠道,情绪的宣泄和自我的表达变得更洒脱和自由。

多些表情包,生活更有趣

某种意义上说,表情包也是人类交往方式的一场追溯之旅,即适当弃用文字改用图像,从线形字符到表情符号,逆向释放出被封闭在文字字符内的身体动作和声音,试图追溯回原始的身体在场方式,给人以真实感和亲和感。多些充满正能量的表情包,让生活变得丰富而有趣,也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表情包的运用,离不开相关部门的舆情引导和对网络监管的完善,更离不开每个网友的自律与文明,形成多元共治的局面。

猜你喜欢

表情包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真的有社交网络成瘾这回事吗?
我的“表情包”里没有难过
我的“表情包”里没有发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