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2016-12-13张宁
张宁
【摘 要】 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着功利化倾向、课程数量少和内容单一、培养过程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发展对策主要是:倡导创业教育的非功利观念,构建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和引入创业教育师资,加大创业理论与创业教育的科研投入等。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创业教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开展了几十年,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创业教育对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例,斯坦福大学有着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该校的创业实践也卓有成效,据统计,美国硅谷60%- 70%的企业是该校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
我国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具有综合的创业素质的创业者和创新人才,促进新企业的诞生,促进社会经济繁荣。我国的创业教育于20世纪末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是未能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业教育的功利取向
关于创业教育功利取向认为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创办实业,这导致很多人把创业教育看成了培养企业家的课程,是少数精英的教育,并以毕业生的创业率以及创业成功率作为评价创业教育成败的标准,导致对创业教育的狭义的片面的理解。
2、创业课程数量少,形式单一
创业课程是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类课程应涵盖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美国的一些大学往往有几十门创业课程,内容涵盖创业构思、融资、设立管理等很多方面。[1]目前,我国的一些高校也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如清华大学2015年开设了20多门创业在线课程并向社会开放。[2]但总的来说高校创业类课程数量少,课程形式比较单一,许多高校仅开设创业基础课等公共必修课,部分高校仍旧把参加“挑战杯”大赛看作是创业教育的重要方面,创业类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远不能适应创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3、创业教育培养过程不完善
实践表明及早开展创业教育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如美国的创业教育就是从小学开始的,形成了贯穿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的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3]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一些学校甚至仅把创业教育视为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在学生即将毕业时开创业课程,此时,学生迫于考研、出国留学、考公务员、就业的压力,往往难以保证出勤,难以系统的掌握创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此外,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技能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临近毕业开展创业课程已经错过了培养创业综合素质的最佳时机。
4、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首先,创业教育教师数量少。由于深厚的学科渊源,高校中的创业课程主要由商学院或管理学院的教师承担全校的创业课程,人数远远不够,辅之以一定数量的其他部门的教师,这些教师除了承担自己所在部门的工作,还要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往往导致难以投入足够的精力深入钻研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师资力量紧张的问题往往通过扩大上课班级规模来解决。由此,课堂上老师难以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影响了教学效果。
其次,创业教育教师没有创业经历。虽然有面向创业教育教师的各种培训,但参加培训的教师还只是少数,培训的时间也较短,承担创业课程的教师大多是“教中学”、“边学边教”。教师自身没有系统的创业理论和知识,必然影响创业教育的效果。此外,创业教育教师往往没有创业经历,甚至没有企业工作经验,课堂上过多的集中于枯燥、空洞的理论介绍,难以满足创业教育的要求。
5、创业研究投入不足
创业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创业理论研究和创业教育研究。目前,在各个研究机构、高校的商学院和管理学院,创业研究仍然只是少数学者、教师的事情。一方面,创业理论主要是翻译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制度的不同,产生于西方国家的创业理论可能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承担创业课程的大部分教师也缺乏专业理论背景,难以有效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此外,我国的创业教育主要效仿发达国家已有的模式和方法,而在发达国家取得显著成效的创业教育,在我国实施效果却不理想,除了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差异,还在于教育体系的不同,在借鉴西方国家已有模式的基础上,还应投入更多资源探索适合我国的创业教育方法。
二、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1、倡导创业教育的非功利观念
创业教育不应该只是少数人的教育,而是面向大众的教育,创业精神对于创业者和在企事业单位中工作的人同样重要,创业教育应该着眼于培养全体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拓精神、辨别机遇和风险的能力,而这些有利于受教育者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2、构建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建立系统完善的创业类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应涉及创业理论、创业心理、创业风险、创业能力、创业法规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系统和深化的创业的理论和知识。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创业选修课程,以便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感兴趣的课程。选修课的设置可以考虑结合学校所在地方经济特点、学校特点以及创业热点方向,可采取精简、形式灵活多样、课时灵活,考核方式灵活的形式。比如,黑龙江省的农林院校可以开设“绿色食品”相关的创业课程,可以侧重于产品知识介绍、市场机会分析等内容。也可以结合创业热点方向,开设内容精简的微课,如“互联网+”创业模式课程,可以侧重于项目选择、创业机会分析等内容。
3、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长期的过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应从本科新生入学起,培养创业意识,随着创业课程的不断的深入学习创业理论和知识,通过创业实践,强化相应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
4、培养和引入创业教育师资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一方面,培养专职教师。扩大面向专职教师的创业教育培训,使更多的专职教师能够参加培训。鼓励并为高校教师创造机会到企业中去兼职及从事创业实践,以深入了解企业实践,把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工作经验,甚至创业经验的积累,教师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讲授创业理论,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引入兼职教师。积极引入企业的管理者、企业家、社会上的创业者,激励他们走上大学讲台,与大学生分享管理企业的经验和创业经验,参加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指导大学生的创业实践。鼓励教师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的热情,自主培养创业创新能力。
5、加大创业理论与创业教育的科研投入
首先,应开展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创业理论的研究,这对于指导我国创业者的创业实践意义深远,同时提高学者、高校教师创业理论和知识水平,也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其次,应加大对创业教育的科研投入。鼓励更多的教师积极投身于创业教育研究中,探讨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及大学生发展特点的创业教育方式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2] 张兵.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的制约因素与提升对策[J].教育探索,2016.5.
[3] 池仁勇.美国的创业支援体系剖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1.
【作者简介】
张 宁(1978-),山东单县人,讲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