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性专业课程在职教师资培养中的应用探索
2016-12-13田普建葛正浩张昌松
田普建?葛正浩?张昌松
【摘 要】 本文在对职教师资培养中的“三性融合”进行新诠释的基础上,以《模具制造技术》课程为载体,通过完善教材、制作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进行了融合性专业课程的创新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课程创新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融合性;职教师资培养;三性融合;模具制造技术;应用实践
我国职业院校作为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单位,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一线技术人才。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职教师资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着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质量,职教师资的培养便成了职业教育体系中首要解决的核心基础。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职教师资,便成了职教师资培养单位长期面临的一个难题。
纵观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单位的培养模式,各培养单位在自身的发展特点基础上,结合国外职业教育模式,形成了诸如“双证书、一体化”、“本科+技师”、“三突出”、“四双制”、“三三四”、“需求导向、行业参与、能力本位、学员中心”、“五个导向”等各具特色的师资培养模式。无论何种模式,落地都落在每门具体的课程上,这就使得课程改革成了职教师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着力点之一。我们在进行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职教师资素质提高计划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提出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融合性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正是为课程创新改革理念落地而进行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将以《模具制造技术》课程为改革对象,具体介绍本课程的改革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
一、融合性课程的界定
所谓融合性课程,源自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设置,其课程体系设置中以职业领域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为导向,将课程内容与未来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内容无缝对接,以体现学术性、职业性和师范性的“三性融合”,促进职教师资学生的专业、专业教学和教育方面能力的提高。
我们在进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教师培养标准》的开发过程中,以“专业性”替代前述的“学术性”,对“三性融合”进行了新的诠释,不再过于强调专业的学科课程的学术水平,不再过于注重专业的学科课程的知识体系,强化了职教师资的教师专业性,强化了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中的能力培养。
在这种理念之下,以遵循职教师资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为基础,通过进行融合性课程的创新改革,以充分体现“职业性、专业性、师范性”的有机融合。落脚的课程上,我们横向将专业和教育融合,纵向将知识和技能融合,使四个维度最大限度的体现“三性融合”。
二、课程前期准备
在进行课程改革之前首先进行的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从完善教材和教学设计两方面进行。
《模具制造技术》融合性教材的完善主要从教材内容的重构与编排、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制作、实物教具的准备等几方面进行,首先通过调研,掌握现代企业模具制造技术的应用现状,打破现有教材内容结构的束缚、摒弃过时的设计方法,结合现代企业生产模式,在教材中引入现代企业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融入行业主流的应用软件。同时以项目或案例为主线,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原型,将原来分散在不同章节的知识点串起来融入案例或项目中。
教材以案例+理论知识点+项目(任务)的基本架构为组织形式进行设计编写。同时兼顾工艺、设备、模具的理论及实践教学特点,在教材的编排上分别采用不同案例、项目、任务、理论知识点的比重与结构,使教材的编写更加符合各个课程的实际教学目的和任务。
设计两套典型模具,将设计的模具委托模具制造企业进行加工制造,同时拍摄整个加工过程及模具装配、试模过程,有机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讲授和生产现场视频融合,形式上配合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过程。
在教材编写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的融合、抽象理解与直观展示的融合,所以除了生产现场拍摄的视频外,还需要将一些无法通过视频展现的知识通过其他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展现。
通过在企业加工得到的模具实物和教材中的案例或项目零件完全吻合,是最好的实物教具。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工作,最终完善的《模具制造技术》融合性教材是一本理论与实践融合、知识与能力融合、课堂教学与生产现场融合的高度融合性教材。
因为教材内容的重构,就需要提出更为有效的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方法。针对高度融合的立体教材,在进行教学方法设计时,灵活的将“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研讨教学法”、“引导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有效的融合到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学习,学生通过任务分析、项目设计、知识获取、任务实施、任务总结、知识整理等过程,完成理论知识的获取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自身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学术素质,重点突出材料成型从业所应具备的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通过设计导向的融合性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设计、项目设计、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融合性课程的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教学与生产的融合、技能与创新的融合、工程应用和学术素质的融合。
三、教学实施
根据教材内容及相应教学单元的教学法设计、教学课件的设计,我们在陕西科技大学2013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职教师资的学生中进行了教学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利用所学知识通过项目分析、项目设计来完成项目,任课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大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力度,组织优秀学生对其他学生实施示范带动和有效辅导。同时,通过布置与案例相近的任务,以任务要求为目标,对学生分组,通过对任务进行理论分析、方案设计、操作实施、任务检验与评价,在此过程中将一些较简单,但任务实施过程中又要用到的理论知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带着任务进行自主学习。
四、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主讲教师的教学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记录、教学自我评价,结合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发现基于工作过程的融合性专业课程的改革是成功的,这种课程的创新改革对职教师资学生的培养是有利的。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来诸如课程课时不够、班级学生人数过多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谢莉花.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三性融合课程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4(5)24-32.
[2] 李斌.“三性融合”教育理念下热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3)105-108.
[3] 蔺素珍,杨风暴,王肖霞,李大威.本科教学中理工融合型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及方法[J].新课程研究,2014(04)5-7.
【作者简介】
田普建(1975-)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