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州五华竹马舞探析
2016-12-13郭小刚
郭小刚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广东 广州 510631)
·岭南音乐文化研究·
广东梅州五华竹马舞探析
郭小刚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广东 广州 510631)
广东梅州五华竹马舞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客家人的迁移,从北方流传而至,沿五华县丘陵山地的河谷播散。五华竹马舞表演时载歌载舞,舞蹈主要为行阵列队,手舞足蹈。音乐曲调源自客家采茶歌,传统曲牌有十余首,分单曲体和套曲两类。单曲体竹马歌多为双乐句乐段,单曲表演时重复最多达12遍。竹马舞套曲由2-5首竹马单曲连缀而成,每首单曲之间由间奏连接。新编竹马舞曲有客家山歌的音乐风格。
竹马舞;客家歌舞;广东五华;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梅州市五华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紧邻赣南,韩江上游,历史悠久,人文积淀厚重,是岭南客家人的聚居地。境内民间艺术种类丰富,主要有提线木偶戏、采茶戏、竹马舞、春牛舞、花朝戏、客家山歌、金狮舞、龙舞、八音班、杂耍等近20个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品种*数据来源:五华县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wuhua.gov.cn。。其中提线木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提线木偶、竹马舞、石雕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竹马舞是当地民间表演艺术的“常青树”,是民间欢庆春节元宵佳节的传统歌舞。元宵佳节时,一听到竹马锣鼓响起,周围三村五寨的村民便成群结队地前往观看。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笔者多次前往五华县水寨镇(县城所在地)、华城镇、转水镇采风调研,本文结合历史文献的研究介绍五华竹马舞的流传区域、历史源流、表演形式、表演道具等,并通过对音乐本体的分析和比较,重点探究五华竹马舞的音乐特色。
一、五华竹马舞的流传区域及历史源流
五华县四周山岭为障,境内地形复杂,山地丘陵相间,河谷盆地交错。其中山地占49.1%,丘陵占41.3%,河谷占5.4%,盆地占4.2%[1]。该县地势西南高,东北底。由于竹马舞走村串巷的表演特点,因而其在五华县的分布主要沿河谷、盆地展开,包括水寨、岐岭、清溪、新桥、华城、转水、安流、郭田、潭下*以上地名中,清溪和新桥为行政村,其它为镇级行政单位,其中新桥原为镇级行政单位,现合并入华城镇。等地,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五华县北部新桥、华城一带。此外,五华相邻的兴宁市和龙川县客家人聚居地区也有竹马舞的流传,据笔者调查研究,其舞蹈形态和主要音乐曲牌与五华竹马舞基本一致。
据《五华县志》记载,竹马舞起源于北方。梅州客家人的族谱记载其先祖多数来自福建的宁化县石壁。明末清初,盛行于江浙一带的“马灯”随客家祖先的迁徙,由福建传入梅州市五华县北部,距今已有600年历史。再往前追溯,“客家”先民,世居中原,是古代汉族的一支。由于外患、饥荒、盗匪和兵灾等原因,从汉末东晋到清末民初历经五次迁徙,最终定居南方各省。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自然也随身带去了中原文化、中原方言、中原民歌[1]。北方的“跑马灯”与客家人的风土民俗相融合,成为如今五华的竹马舞。
以原新桥镇(现并入华城镇)的竹马舞为例,上世纪八十年代,乘改革开放春风,民间传统艺术得以复苏,竹马舞的发展达到其鼎盛时期,当时曾有演出班子22个,新桥镇几乎每个自然村都有一支竹马舞演出队[2]2。其中新一村民间艺人李宗强*李宗强,男,1936年出生,五华竹马舞第23代传承人。的家庭竹马舞演出队,是众多竹马舞表演队伍中影响力较大的一支。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新桥竹马舞渐趋没落,境况萧条,目前新桥只剩下民主村、华安村、新五村、新一村尚有少数的竹马舞表演队。2000年新桥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竹马艺术之乡”称号;2007年五华县竹马舞被列入第二批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中国成立以来,五华县文化部门曾多次组织人力对竹马舞进行挖掘整理,在保持竹马舞表演特色的基础上,在道具、音乐、歌词、舞蹈等方面改革创新,增强了竹马舞的故事性、观赏性,使竹马舞的演出质量不断提高。在新中国的各历史时期,竹马舞都成为历史发展的见证,参加各类文艺汇演并屡屡获奖。1949年5月五华县华城镇解放,10月,原新桥镇新亨村竹马班应邀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县城狂欢节”庆祝活动,竹马舞艺人唐进贤、唐开贵等同志受到县领导的热情接待与表彰;1962年2月21日,五华县举办第一次民间艺术汇演活动,新桥民主村竹马舞代表队参加表演,获一等奖;1984年,改革开放的初期,新桥竹马舞参加梅州市举办的“闹元宵”文艺汇演,获一等奖;1985年广东省电视台专门来新桥录制了竹马舞,在《客家风情录》栏目播出;199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神州百姓闹元宵”节目中,五华新桥竹马舞作为梅州市的代表节目被录制播放[3]6;1999年,欢庆祖国50周年华诞和迎接澳门回归的活动中,新桥竹马赴县参加汇演,获得县委、县政府颁发的优秀节目奖。
二、五华竹马舞的表演形式、表演道具与服装
五华竹马舞表演形式丰富,表演极具感染力。五华竹马舞原有的表演形式同我国其他民族民间传统歌舞一样,大多在田间地头、村寨广场露天单独表演。许多或短或长的竹马舞曲目相继演出,连续表演时长一般超过一小时,观众也自由散立围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由于群众文艺活动的专业化,五华县多次组织竹马舞参加各类文艺汇演,因而对其表演形式的舞台化做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现在的竹马舞,既可以在田间地头露天独立表演,也可以选择一两首经典曲目登上舞台和当地其他民间文艺形式(如五句板、采茶舞、罗花舞等)拼台表演,其中竹马舞的表演时长由五、六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
传统五华竹马舞的表演队伍源自《封神演义》中“土行孙迎娶邓蝉玉”的神话故事,以竹马迎亲队伍的行进为线索,边舞边行、边行边唱。完整的传统竹马舞的队列顺序为:丑公牵白马和丑婆牵赤马*一白一赤两匹竹马并行位列队伍最前面,白马为竹马郎(新郎)土行孙,赤马为伴郎(武将)。、竹马娘(邓蝉玉)、推车手、浪伞(华盖)女、唢呐手(假唢呐4-8人)、礼品女(4-12人或更多)、随从和舞女(可多可少)。队伍人数变化大,少则十人出头,多则百数人。最少的队伍不少于十人,这十位必不可少的基础人物是:丑公、丑婆、竹马郎(白马)、伴郎(赤马)、竹马娘、浪伞女(或推车人)、至少4名舞女。
五华竹马舞的表演道具有竹马、舆车、浪伞、唢呐(道具)、彩扇和鱼、鸡、鹅、兔等饰物。竹马郎和伴郎骑竹马,竹马娘乘舆车(由推车人推车),浪伞女执伞,唢呐手执道具唢呐分列两队,舞女执彩扇、礼品女头顶各色礼品(鱼、鸡、鹅、兔等)随后。现在竹马舞的道具除彩扇可以从市场购买外,其他的道具都是由传承人自己制作。其中,竹马以竹篾编框,外以宣纸糊层,现在宣纸改由毛巾代替,白马用白色毛巾,赤马用赭色毛巾,马的鬃毛也由这两种颜色的毛线制作。竹马马头长约50厘米,马头高80厘米,马身长120厘米,马背宽50厘米。马头和马脖是一个整体,和马身分开,表演时再组装到一起。
五华竹马舞的服装有两类:一类是竹马郎、竹马娘、丑公丑婆以及推车手、浪伞女,他们着古装,其中竹马郎和伴郎带京剧头盔,头插花翎,但不画脸谱;一类是唢呐手、礼品女、舞女、随从等,他们着时装,其中舞女可以统一着时下流行的各类舞蹈服。
图1 竹马舞队列(摄影:吴耀东)
三、五华竹马舞的表演内容
五华竹马舞的表演内容非常丰富,有十余首传统曲牌,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民间艺人根据传统曲牌创编新的演唱内容,近年来还有新编音乐曲调。五华竹马舞的表演队伍虽然来源于“土行孙迎娶邓蝉玉”的神话故事,但现在表演(演唱)的实际内容已经与“土行孙迎娶邓蝉玉”无关了,仅仅借用竹马郎迎娶竹马娘的形式罢了。竹马郎迎娶竹马娘的迎亲队伍(或是其他的诸如客家妹子回娘家的队伍)一路载歌载舞,歌词大多见景生情。
五华竹马舞的表演有着最基本的模式,就是一队迎亲的竹马队伍,在模拟送行或回娘家的行程中,看见沿途的山水风光,有感而发,或睹物思情、或惜春惜时、或嘱托叮咛、或依依惜别。表演的时候,一般伴奏的锣鼓先起,踩着伴奏锣鼓,丑公和丑婆牵一白一赤两匹竹马上场,“马儿”上场难免左奔右突、不听使唤,丑公丑婆故作追马、勒马、控马状,控制好竹马后,竹马娘在舆车、浪伞的护送下上场,后面的舞女、随从等也相继登场,大家先列队圆场,再八字交叉穿场,边行边舞,丑公和丑婆搞怪捣乱。舞至某特定队形,队伍不再行进,转而原地踏步舞蹈。此时的队形一般为:一白一赤两匹竹马分列第一排的两边,竹马娘立于第一排的正中间,竹马娘身后为“浪伞女”和“舆车夫”为其“打伞”和“推车”,舞女整齐列队、手捧花篮或道具礼品,大家一起踏步舞蹈,边舞边唱,丑公和丑婆则自由行动、插科打诨。此时,根据曲目的演唱内容,由丑公、丑婆或竹马娘或竹马郎领唱,舞女适时和唱,每唱一段毕,大家再作迎亲队伍般穿插行进,然后再进入另一唱段,依次循环,直至曲毕。
图2 五华竹马舞原地踏步舞蹈时的基本阵形
五华竹马舞的表演(演唱)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歌唱时事变化、社会进步,如《拆字歌》:“一字写来一条龙,沙金菊花香,一国两制好主张,菊花香来鸳鸯对凤凰;二字写来隔条河。沙金菊花香,两岸同根情意长,菊花香来鸳鸯对凤凰;……十字写来一横一直下来沙,金菊花香,十一建国红旗飘,菊花香来鸳鸯对凤凰!”
《客家妹子回娘家》也是典型的歌唱家乡变化的一首竹马舞歌曲:“前年正月(打)开桃花哟喂,看等妹子回娘家,身上挂个拉链袋,手里拿把扎骨遮*扎骨遮:客家方言,遮阳伞。;去年正月(打)开桃花哟喂,看等妹子回娘家,一身着等花衫裤,两脚踩辆凤凰车;今年正月(打)开桃花哟喂,又看妹子回娘家,左手带上金戒指哎,胯下骑辆摩托车;又是正月(打)开桃花哟喂,再看妹子回娘家,手提电话腰间挂哎,开辆宝马小汽车……”,这个作品多次在个级别文艺汇演中获奖,属于竹马舞改革创新的代表作。
说教嘱托、戒喻做人是竹马舞演唱的另一个主要内容,这类竹马作品有《送郎过番》《十二月古人》《四季歌》《拆字歌》等。如直接说教告诫的《十劝郎十嘱妹》:“一劝涯郎爱顾家,拥有金银莫乱花,富裕岂能忘贫苦,勤俭持家正矛差*正矛差:客家方言,真不差,相当于“才正确”。……”。也有用比兴的手法来教子育孙的,如《四季歌》:“春季里来好风光,各行各业新开张;布谷声声催播种,育好秧苗抛好秧。”
谈情说爱,以歌示情也是五华竹马舞表演的重要内容,如《梳妆》《游园扑蝶》等。《游园扑蝶》里有“山伯伴着祝英台,好比蝴蝶双双来,山伯英台蝴蝶样,与碟共舞跳起来……”,由于现在表演竹马舞的群众多为50岁以上的年纪较大的人群,因而像客家山歌那样直白的表达爱情和仰慕的内容已比较少见,说教和表达社会进步的内容则比较多。
四、五华竹马舞的舞蹈创新
五华竹马舞不同的角色各有不同的特色舞蹈肢体语言,但并不复杂。丑角主要的舞蹈特点是矮子步,再配以独自穿梭的十字步,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丑角常常一手执扇,边走边手舞足蹈、摇头晃脑。竹马郎和竹马娘的动作因为道具在身,行动不便,没有太多的变化,无外乎勒马、立马、策马等基本动作,在列队表演中的意义主要是舞台定位。五华竹马舞列队群舞的主体是舞女和礼品女,舞女一般手持彩扇,列成横竖整齐的队伍来表演;礼品女的礼品是顶在头上的,因而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加入到舞女的队列中来。舞女表演的肢体动作也比较简单,一般就是打扇、摇扇,配以肢体随着音乐的节拍扭动,并且在合唱的时候,边歌边舞。
五华竹马舞最新一代传承人罗爱青*罗爱青,女,1962年出生,第24代传承人。在保留原生态的基础上,创新了竹马舞表演,对每个角色加以改进,使之内容更加丰富,表情更加细腻。竹马郞、竹马娘骑竹马,原生态舞竹马只有走、动两个动作,经过创新,增加了跑、跳、勒马嘶叫等动作,每个动作都栩栩如生。原生态的丑公、丑婆只走矮子步,缺少道具,化装也比较简单,经过创新,增加了扇花、手绢花道具,并加入了“黄龙缠身”“雪花盖顶”等表演动作,化装也更加夸张,表演时更加滑稽风趣。礼品妹头带鸡、鸭、羊、兔、鱼等动物肖像帽,手挎礼品篮子,步伐轻盈小碎步,加入仿手、入水、出水等扇花动作。唢呐队伍增加了高步、高椿步、中椿步、矮椿步等表演动作,队伍进场时手持唢呐向天吹,脸带喜色鼓腮帮,脚踏音乐走高步,手肘随步上下摇,每个人身上都透着喜气。
经过舞蹈创新,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竹马郎穿袍骑竹马,竹马娘摇扇坐舆车,丑婆手执罗帕张口笑,丑公弯腰手推车,侍女打浪伞,俏妹头顶六畜灯,俊男吹奏长唢呐,全体演员载歌载舞,表演中不断变换队形,精彩场面令人过目难忘。
五、五华竹马舞的音乐特色
五华竹马舞表演时载歌载舞,音乐热烈奔放、喜气洋洋,传承下来的谱例有十余首,近年来新改编和创作的曲谱也不少。传统的竹马舞曲目有《四季歌》《十二月古人》《送郎歌》《梳妆》《拆字歌》《十劝郎十嘱妹》《竹马小姐游园扑蝶》《五更鸡》《闹元宵》等,近年来新创作的曲目中,影响比较大的是《客家妹子回娘家》。在田野调查中,笔者根据所获竹马舞歌曲的曲谱及音频、视频资料,将五华竹马舞的音乐特点分析如下:
1.五华竹马舞的伴奏
梅州地区的客家人聚住区民间器乐流传形式为“八音班”,当地“八音班”的乐器有二胡、板胡、椰胡、头弦、竹笛、梅花琴、榛、八板,有时还有唢呐、扬琴、筝和手铃。梅州五华县的民间流传的“八音班”已经不太完整,特别是唢呐之类的吹奏乐,随着原有民间艺人的老去,现在几乎没有人会演奏了。竹马舞的伴奏主要是部分“八音班”的演奏者来担任,因此伴奏的乐器也就是“八音班”所使用的乐器,视情况有增有减,但一定有胡琴类的拉弦乐器和八板类的打击乐器。拉弦乐器托腔保调,打击乐器控制舞步。近年来,有些村庄的竹马队开始尝试用事先录制好的音乐来做伴奏,甚至舞蹈中的竹马歌也先期录制好,表演时只需要专注于舞蹈,舞者对口型“假唱”。
2.五华竹马舞的曲调来源
五华竹马舞的曲调主要来源于当地采茶调,有的选采茶调的旋律填竹马歌词,有的用采茶调的旋律作过门,也有的选择采茶调的主题或旋律骨干音进行改编或扩充。
例如当地流传最广泛的一首竹马歌《四季歌》的音调就是来源于当地的采茶调《十二月古人》,这两首歌的旋律基本一样,只是歌曲的结尾有所不同。《十二月古人》一共12段歌词,每一段词歌唱一位历史名人或一段历史典故;而《四季歌》一共8段歌词,每两段歌词唱一个季节。原本《十二月古人》是当地一首传统的采茶歌,该曲被直接移植到竹马舞的表演中来,改编歌词成《四季歌》,由原来的一首采茶歌变成两首竹马歌。
谱例1 《十二月古人》,尧佛英演唱,杨振新记谱
谱例2 《四季歌》,赖祥其记谱,郭小刚整理
《十二月古人》相当于一个复乐段的结构,由a(5小节)+b(5小节)+a(5小节)+b1(10小节)四个乐句组成,其中b1乐句是b的扩充变化,用作结尾。《四季歌》从曲式结构上看是单二部曲式,由a(5小节)+b(5小节)+c(5小节)+d(5小节)四个乐句构成。这两首歌的前两个乐句完全一样;《四季歌》的后两个乐句,也是从《十二月古人》的b1乐句变化而来。笔者从田野采风了解到,《四季歌》可谓是五华竹马舞的“主打歌”,当地各村的竹马舞队伍都将其作为重点必唱曲目。笔者第一次现场听到《四季歌》时,立刻感受到该曲与发源于福建龙岩并为大家熟知的名曲《采茶扑蝶》的旋律非常相似。福建龙岩也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因此这三首曲子如此相似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的采茶调旋律只用来做竹马歌的前奏和间奏,不填新词。例如近年新桥镇新五村排练的《竹马迎新春》的前奏和间奏就直接使用采茶调《斑鸠调》。一般认为《斑鸠调》是流传在赣南客家地区的采茶调,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梅州五华新桥镇距离赣南仅50公里,是《斑鸠调》的原生态流传区域。但是,五华的《斑鸠调》还是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基本上是每两小节重复一次。
谱例3 《斑鸠调》,新五村竹马队演奏,郭小刚记谱
少数五华竹马歌的曲调来源于中国其他地区的民歌,特别是一些流传很广泛的民歌音调,被五华竹马艺人拿来改编填词,就成了当地的竹马歌。例如近年新桥镇新五村排练的《闹元宵》(套曲结构)的“曲一”就是来源于山西民歌《绣荷包》。
谱例4 《闹元宵》,新五村竹马队改编,赖祥其记谱
3.五华竹马舞的调式调性及曲式结构
五华竹马舞的伴奏音乐是由二胡定调的,而当地民间艺人二胡演奏的水平有限,基本上只习惯1-5(do-sol)弦演奏,即宫音为D;也有少量是2-6(re-la)弦演奏,即宫音为C。因为笔者采风所接触的伴奏都已经没有竹笛类的吹奏乐器了,因此乐队的定调音高普遍比标准音高偏低,绝对音高基本不超过g2,这也恰好降低了演唱的难度。传统的五华竹马舞的音乐多为民族五声调式,徵调式、羽调式、角调式较多,比如《十二月古人》《竹马小姐游园扑蝶》是徵调式,《送郎歌》《十劝郎十嘱妹》是羽调式,《拆字歌》《梳妆调》为角调式。个别曲目有清角,如《四季歌》,在新创作的竹马歌《客家妹子回娘家》中出现了变宫音。
五华竹马舞的音乐按曲式规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曲体,如《梳妆》《送郎》《打四喜》《十劝郎》《十嘱妹》《拆字歌》《十二月古人》等。单曲体最常见的就是双乐句乐段,例如《送郎歌》《梳妆》。
谱例5 《送朗哥》,郭小刚记谱
谱例6 《梳妆》,赖祥其记谱
也有的单曲体是多乐句乐段,如前面提到的《十二月古人》。
单曲体竹马歌在表演的时候,主旋律不断反复,歌词最多达十二遍,演唱时竹马表演队伍原地踏步,唱完一段变换队形,变换队形时伴奏给出过门。过门音乐有时为锣鼓场,有时为文武场。有的过门音乐在不同的竹马歌的表演时通用。单曲循环的表演时长一般在6-10分钟。
谱例7 文武场过门的旋律之一
这段文武场旋律在多首单曲循环中使用,作为舞蹈队形转换时的间奏。
竹马歌曲式的另一类是套曲,如《竹马迎新春》《闹元宵》《送郎过番》等,每一套曲往往选用2-5首单曲曲牌。套曲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并列式(A+B+C+D+E),每个不同的曲牌只使用一次,最多使用5个曲牌。如大型套曲《闹元宵》就是由包括单曲《闹元宵》在内的五首单曲串联而成,每首曲牌只用一次,每首曲牌之间变换队形的时候加上不同的过门音乐。另一种是循环式(A+B+A+C+B+A……),如大型套曲《竹马迎新春》。这一类套曲里,一般一个角色固定用一个曲牌,每个单曲曲牌可以根据需要多次出现,并且没有固定的规律。在《竹马迎新春》里,舞女的齐唱是A曲《四季歌》(即竹马舞“主打歌”),丑公和丑婆的对唱是B曲,竹马郎是C曲,竹马娘和竹马郎的二重唱是D曲。在笔者调查所获得的大型套曲里,最多没有超过使用5个单曲曲牌以上的套曲,这是因为竹马舞的角色类型简单,只有竹马娘、竹马郎、丑公丑婆、舞女(礼品女)四个基本角色划分,每个角色一个曲牌,即便加上偶尔的对唱曲牌,每个套曲中的曲牌使用也不超过5首。这一类的套曲,表演时连续不间断演出,表演时间长达45分钟,颇有点竹马小戏的味道,如新五村排练的《竹马迎新春》。
4.五华竹马舞歌曲的新编与创作
五华竹马舞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演出要求,不断有改编和加工。近年来影响比较大的一首竹马歌,即上文提到的屡次获奖作品《客家妹子回娘家》,实为一首新创作品。该曲以客家妹子回娘家为线索,一路行一路唱,歌唱每年回娘家时看到娘家的变化,心中充满欢喜。这首作品的创作思路既为了符合竹马舞边行边歌的表演特点,又突破了原有竹马舞多种角色表演唱的束缚,改为以女声独唱为主,辅以一领众合、男女二重唱等多种演唱形式,适合在舞台表演。演唱的难度大大提高,舞蹈语汇也有了创新,表演时由县文化馆采茶剧团的专业演员来演唱,在保留草根性的同时加强专业性、艺术性,因此受到不同层次各种观众群体的喜爱,该曲对竹马舞在新时期的流传并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该曲主创彭强和胡小立皆为土生土长的五华人。彭强(1958-),男,曾任五华县文化馆馆长,现任五华县文广局副局长,客家山歌大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创作《梅州客家》《相约五华》《古镇华城》《益塘恋歌》《春风春雨》等大量反映客家文化、五华县人文环境、社会面貌的音乐作品,都倍受社会各界人士好评并被广为传唱。胡小立(1955-),男,退休前任五华县文广局副局长,曾参与挖掘整理五华“七盏灯”等多项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彭强、胡小立对客家山歌的厚爱,因此《客家妹子回娘家》的旋律也有客家山歌的特点,如竹马出场前幕后的演唱,具有典型的客家山歌的特色。
谱例8 《客家妹子回娘家》引子
该曲bB为宫,2/4拍,除了糅合了客家山歌的音乐特色之外,还插入了一段男女声二重唱的段落,同时加入了时下流行的说唱因素。整体上看,该曲段落较多,音乐转折丰富,虽然每一段音乐都是创作而来,但是每段旋律之间相对独立,并有较长的间奏隔开(也是为舞蹈“转场”的需要),结构似套曲。现将该曲结构介绍如下:
散板前奏接散板引子(幕后演唱)(客家山歌风,每分钟70拍)+23小节间奏(竹马上场曲,欢快热烈,每分钟112拍)+曲一(二乐句乐段,独唱演员开场曲)+5小节间奏(变换队形)+曲二(四句体采茶歌风,两段歌词反复一遍)+5小节间奏(变换队形)+曲三(四句体客家山歌风,旋律来源于引子)+曲四(四句体山歌风,男女声二重唱)+13小节间奏(变换队形,伴有有人声“唻唻唻”)+曲五(四句体山歌风)+6小节间奏(变换队形)+曲六(23小节说唱,众人合说)+8小节间奏(变换队形)+曲七(四句体采茶风,一领众合式演唱)+7小节尾声(混声合唱)。该作品除曲四为男女声二重唱和最后7小节尾声的混声合唱之外,其他皆为竹马娘独唱。由于这是首新创作品,因此突破了原有竹马舞套曲不超过五个传统曲牌的限制,由七首相对独立的曲子组成。如曲二《客家妹子回娘家》。
谱例9 曲二《客家妹子回娘家》,彭强、胡小立作曲,集体作词
六、五华竹马舞的非遗保护现状
1.客家人顾家念旧,自发整理出一批竹马舞作品
梅州五华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侨胞回乡省亲最喜欢看到的是家乡传统的民风和民俗,因而当地的许多传统民间文艺形式保留的都比较好。例如,五华新桥镇新五村村民赖祥其(男,1943-)组织本村人员,历时两年,将本村演出的竹马曲谱整理成册,这对竹马舞的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
2.国家在场,有组织地举办各类竹马舞培训班,培养年青的传承人
自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我国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五华县的各级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积极组织竹马舞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华竹马舞也顺利入选广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申遗的过程中,县、镇、村级政府也组织人力宣传,让更多的年青人了解竹马舞,同时也发动原有年长的竹马舞爱好者,排练节目,整理曲谱,甚至拍摄录制电视片。
现竹马舞第24代传承人罗爱青先后培养竹马舞的表演和竹马制作传承人共300多人,其中培养的最新一批徒弟有罗小青、张佰成、张惠红、李小生、李小圆、李鹏飞、张夏玲等。2005年开始,罗爱青每年到各乡镇管区、学校、企业、社区举办竹马舞技艺表演培训班,通过其耐心授课,有200多人现已初步掌握竹马舞的表演技艺,其中150人参加了2006年梅州市客家艺术节开幕式表演。2010年,罗爱青收张志垧、杨苑萍为徒,传授竹马舞表演技巧和竹马制作技艺,目前他们全面掌握了竹马舞的表演绝活,并确定为五华竹马舞第25代传承人。以下是罗爱青近年来的主要传承活动:
2009年在五华县城镇中学举办一期“竹马舞”培训班;
2010年在五华县华城镇举办三期“竹马舞”培训班;
2011年在五华县岐岭镇举办三期“竹马舞”培训班;
2012年在五华县岐岭双头居委会举办三期“竹马舞”培训班;
2013年在五华县烟草公司举办一期《客家妹子回娘家》“竹马舞”培训班。[4]3-12
“竹马舞”培训班的培训内容包括竹马舞的行阵列队、舞蹈表演技巧、竹马歌唱腔、竹马道具制作等。
3.参加展演、文艺比赛,甚至商业演出
进入二十一世纪,竹马舞的表演仍然长盛不衰。除了各村各镇在本村本镇的表演之外,县文化馆还专门组织竹马舞表演队参加各级各类文艺展演或文艺比赛。2004年,参加中国梅州首届国际山歌节,五华县文化馆选送的竹马舞《姐妹祝寿回娘家》获表演金奖;2005年11月,参加广东省岭南民间艺术汇演,五华县文化馆选送的竹马舞《客家妹子回娘家》获银奖;2006年元宵节,参加梅州客家山歌旅游节,五华代表队150人大型竹马舞《旅游请到五华来》获一等奖;2006年2月,参加广东省民间艺术汇演,五华县文化馆选送的竹马舞《客家妹子回娘家》获金奖[2]4。
在每年的全国非保日期间到各乡镇表演五华“竹马舞”,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此外,由于老百姓的喜爱,在五华县地区,有些企业、工厂或商场的开业庆典也常常要求竹马舞表演队进行表演,并支付一定的表演费。
六、结 语
在全国各地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大都日渐式微的大背景下,梅州五华竹马舞能够传承至今并得到不断创新,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梅州是我国的著名侨乡,当地各种民俗保留的相对较好,因此竹马舞也得以保护和流传。五华竹马舞的表演内容丰富、积极向上,多为劝诫、歌颂,深受当地老百姓喜欢。五华竹马舞的伴奏音乐以歌唱为主,载歌载舞,曲调来源丰富,主要来源于当地的采茶歌,单曲曲式结构多位二句体或四句体,套曲一般不超过5个曲牌。五华竹马舞的舞蹈以队形变换为主,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改革下,不断丰富其步伐、身形、道具运用等细节动作,经过改良的竹马舞现也开始在当地各类文艺演出中频频亮相,不断受到年青一代的喜爱。
[1]蔡小毛.梅州客家山歌的源流与现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2]五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五华县竹马舞简介[M].内部资料,2007.
[3]五华县新桥镇文化站.新桥民间传统艺术:竹马舞简介[M].内部资料,2002.
[4]五华县文化馆. 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表[M].内部资料,2014.
【责任编辑:胡 娉】
2016-07-23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非遗视野下岭南‘竹马舞’研究”(GD15CYS02)。
郭小刚(1975-),男,华南师范大学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教师,主要从事岭南音乐舞蹈文化和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10.3969/j.issn.1008-7389.2016.04.007
J607
A
1008-7389(2016)04-00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