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学导教学法”在公安法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湖北警官学院为例

2016-12-13刘泉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导法医学案例

刘泉

(湖北警官学院,湖北武汉430034)

“案例—学导教学法”在公安法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湖北警官学院为例

刘泉

(湖北警官学院,湖北武汉430034)

寻求既能教给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又能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是目前公安政法院校明确的教学改革方向。“案例—学导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与学导教学法的有机结合。以湖北警官学院为例,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该教学法在公安院校法医学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能加强学生知识点的记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同时,本文也探讨了该教学模式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原因、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及将来需要改进的问题等,为其在公安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案例—学导教学法;法医学;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教学方法

一、引言

目前,公安人才培养有关加大实践课程的改革报道已有很多,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了入警后工作的适应过程。但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增加实践环节,必然要压缩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这有可能会使得学生知识结构中的理论部分不完善、不扎实,从而可能导致某些学生能熟练使用某个技术,但对该技术的转化和发展却受到阻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多是照本宣科,容易助长学生的思维惰性,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及综合能力的培养[1]。如何在公安教学中,使得学生能达到“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双赢,本课题组以湖北警官学院为例,选取了一门专业课程——法

医学,在教学中采取了“案例—学导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案例—学导教学法”在法医学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实践的过程

1.对象及分组

选取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两个班级,将其分为两个教学组,分别是传统教学组:2011级司法鉴定专业(二)共40人;案例—学导教学组:2012级司法鉴定专业(一)共53人。两教学组选取的专业课程为《法医学概论》,均由一个老师进行教学。

2.教学实践的步骤

两教学组《法医学概论》均在第3学年第1学期开设,实际学时为68个学时。两组采用相同的教材,教学大纲一样,在教学时数、内容、教学进度上保持一致性。

(1)案例—学导教学组教学实践的步骤

针对“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毒物中毒”及“生物物证的提取、发现、包装和送检”四大章节,以案例为载体,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案例—学导式教学活动。具体主要分为两步:

第一,课前准备。

“案例—学导教学法”实施的前提是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师需根据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选取公安一线的真实案例,然后根据案例所涉及的知识面、知识深度,按照大纲要求,进行改编。改编完成并审核通过的案例,附上适当的问题及学习内容,进行PPT制作或文字打印,以便教学活动的开展。

案例准备好后,在正式上课前一周下达“案例—学导教学法”的教学任务,将教学班级的学生分成小组,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以5-6个人一组,共10组,每组推荐组长一名。然后,要求学生在正式上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对所下发的案例进行探究。如根据案例中的提示进行讨论、收集资料等,并将每一步骤记录并提前制作好上课展示用的PPT,在正式上课前提交。

第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是案例展示、分析及讨论过程。每一组派1~2名学生,根据每一组的案例资料及课前讨论的结果,对老师的提问及案件的整个经过进行分析、总结。每一组展示完毕后,由其它组的学生对该组同学进行提问、质询。在所有组完成学习内容后,由老师对各个组的表现予以客观、及时的评价,表扬突出典型,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再由学生向老师提问,老师作答。如果有课上无法及时回答的问题,相约课后某个时间再进行解答。最后,老师对涉及的所有案例进行总结分析,并归纳出需要注意的知识点,便于学生课下重点理解和识记。

(2)传统教学组教学实践的步骤

传统教学组依旧采用常规教学法,课前准备为常规备课,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系统讲解为主,辅助以适当的举例等教学模式进行。

(二)教学实践的结果

1.教学实践结果的评价方式

(1)理论考试

两教学组均采用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由于是两个年级同一专业的班级,闭卷考试试卷由同一老师出题,试卷严格执行保密程序,上一学期的试卷全部回收。两套试卷的题型及内容不变,出题顺序及问话方式会有改变,以保证两个年级该科目期末成绩的可比性。

(2)问卷调查

针对案例—学导教学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其对新的教学方法的评价,内容包括12个方面,涉及知识的记忆、能力的培养、接受程度、过程感受及其它建议等方面。课程结束,集中下发问卷,不记名填写,当堂回收。

2.教学实践结果的统计学方法

期末考试成绩使用EXCEL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当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

3.两教学组教学实践的统计学结果

(1)两组期末考试客观题成绩、主观题成绩及总成绩比较,常规教学组成绩与案例—学导教学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客观题成绩、主观题成绩及总成绩比较(x±s,分)

(2)针对案例—学导教学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调查问卷53份,回收53份,有效问卷52份,有

效回收率98.11%。案例—学导教学组学生对“案例—学导教学法”的评价,见表2。

表2 案例—学导教学组学生对“案例—学导教学法”的评价(例(%))

三、“案例—学导教学法”教学实践的效果及原因分析

(一)选择“案例—学导教学法”进行法医学教学实践的原因

“案例—学导教学法”是在案例教学法和学导式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的,它不是两种教学方法的简单拼凑,而是根据两种教学法的内在联系进行有机的结合[2]。如学导教学法是通过学生对书本的预先自学,来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教学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做到有的放矢,但过程有些枯燥,对学生要求较高,不利于长期开展。而案例教学法是通过鲜活有趣的案例,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认知经验、共享经验,并在其过程中扩大学生社会认知面以及激发学生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愿望和相关能力[3]。该方法能有效吸引学生,也受大多数学生欢迎,但是课堂教学人数不易过多,且每个案例涉及知识点零散,对学生自身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不利于大规模开展。

“案例—学导教学法”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互补了各自的不足,同时还发挥两法的优势,它以案例为核心,通过学导教学法模式进行教学,既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中对案例有充分了解,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了解案例中的零散知识,为课堂的深入教学打好一定的理论基础。这方面的文献研究及文献报道非常少,在仅有的针对医学院校少量课程教学的文献中均显示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4,5]。法医学是一门医学专业课程,也是公安院校必修的专业课之一。“案例—学导教学法”是否也能成功应用于法医学教学,或者是公安院校的其它专业课程?目前为止没有见到相关的文献报道。因此,本课题组借鉴已有文献的经验,以湖北警官学院为例,将“案例—学导教学法”应用于公安院校的法医学教学中,以此来验证其教学效果。

(二)“案例—学导教学法”的教学实践的效果

1.在理论考试方面

法医学是公安政法院校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课之一。由于在这些院校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没有医学知识,且多是文科生,要通过短短的几十节教学让他们理解、明白,甚至能动动手,难度可想而知。本课题案例—学导教学组期末考试各项成绩均比常规教学组高,且他们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利用“案例—学导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方法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从具体的考试题目来看,“案例—学导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不仅在反映机械知识记忆方面的客观题上有优势,同时也能显著提高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主观题的考试分数。这说明用“案例—学导教学法”对毫无医学基础知识的学生进行法医学教学,更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加强学生的法医学知识记忆,帮助学生对法医学知识点进行融汇贯通。这些均表明,该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极有帮助的。

2.在学生评价方面

案例—学导教学组学生对新教学方法评价的调查中,支持该教学方法的人占97.92%,为绝大多数。在学生中,认为该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更加有助于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均占79%以上。在对教学法的评价里,学生

们认为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人数是最少的,但也超过了半数。整个上课的过程大多数学生的感觉是张弛有度可以接受的。因此,从学生评价来看,“案例—学导教学法”从主观上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受到绝大多数学生欢迎,可行度较高,有推广的价值。

(三)“案例—学导教学法”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

从教学实践的统计学结果可以看出,运用该教学方法在公安政法院校进行法医学教学总体上是成功的,结合课题组在实验过程中的感受,认为该教学方法能够取得成效,主要是因为该教学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因素是调查表中显示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案例的设置,公安政法等方面案件的呈现,本身就对学生充满了吸引力;另一个方面是该教学法的教学过程设置,由于该教学法一开始就设置了问题,让学生去寻找答案,在老师解答之前自己对自己组学习成果要予以展示,因此也迫使学生去主动学习,解决问题。

第二,能让学生充分利用有效学习时间。

有效学习时间也称为专注学习时间,是指学生个体实际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它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专注和学习积极性的程度[6]。很多研究表明,有效学习时间才是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首要因素[7]。该教学法能让学生充分利用有效学习时间,主要是通过提高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参与与教学推进紧密联系等途径实现。如,在“案例—学导教学法”的教学中,学生在老师对知识点讲解之前,是要自己去解决问题的,那么他们就要花时间在案例上或在书本上进行准备,这样老师和学生就能在课堂上进行充分有效地互动。

第三,能多重模式再现知识点。

该教学方法从设计之初,就决定了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出现至少有两种模式,一个是书本,一个是案例。书本上是“死知识”,为了是让学生知道;而案例是“活知识”,告诉学生知识如何运用。这也就基本具备了让知识由“死”变“活”的条件,即从了解知识到如何运用知识。除此以外,该教学法还要求学生互相讨论,通过查阅资料等途径去寻找相关的知识点。这些过程,会让重点知识反复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不断的非机械性的重复,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还帮助学生不断理解,最终让学生能有效掌握知识,为以后知识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学习过程中设置的学生汇报、提问质询环节,通过对比、讨论及找错等方式迫使学生在短时内高强度的对知识点进行回忆、整理及消化,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表达、综合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

第四,能做到有的放矢。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知识背景、学习方式、思维模式都是有差别的。在传统灌输式教学中,想在一堂课中做到以学定教、有的放矢的教学非常困难[8]。而该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大量的时间是学生在思考、讨论、演示,学生有充分的展示机会和需求解决方案的时间。因此,该教学法能够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对同一班级不同学生教学有的放矢。同时,在最后老师的答疑、案例总结的过程当中,能够针对这个班级学习上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讲解,而这个班上的共性问题可能不是其它班级的共性问题,这也就解决了公安政法院校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法医学课程,他们思考的侧重点不同的问题,做到了对不同专业学生教学的有的放矢。

四、做好“案例—学导教学法”应注意的事项

(一)教学时机的选择

一个案例里面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尤其是公安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往往需要解决很多、甚至很深入的问题。由于公安院校的学生基本没有医学基础知识,如果学生还没有法医学或医学的的基本知识是没办法进行有效的法医学的案例—学导教学的。因此,笔者认为应选择在基本的医学和法医学知识讲解完之后,且开始学习系统的应用性知识时,才适合开展该教学方法。如《法医学》课程应在讲完人体基本知识、尸体现象和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之后,再使用这个新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点的吸收和转换。

另外,由于法医学的一个案例很难只涉及一个章节的内容,如果学完基础知识后,在没有一次其它系统课程的传统教学下,马上进行该教学法的教学可能会让学生工作量大增,需要查阅的点过多,从而使得教学效果低下,学生难以接受。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在一个系统章节中,讲授部分知识点后再用“案例—学导教学法”进行该章节的教学,如在“机械性损伤”章节中,先讲授钝器伤,然后用新方式进行锐

器伤或火器伤或符合性损伤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重温第一种类型损伤的特点和鉴定要点,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对比等途径,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其它各种类型损伤,使教学事半功倍。

(二)选取和编写案例

1“.案例—学导教学法”成功开展的首要条件就是选取及编写合适的案例。案例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点:

第一、来源真实。用于教学的案例一定要来源于公安实际工作,因为只有真实的案例才有“磁场”,能最快的把学生带入到真正的工作情景中,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角色。同时,来源真实的案例具有时代性,它不仅有书本上的知识点还有很多背景知识,这些是学生能力提高的源泉。另外,来源真实的案例也较易改编,老师对其改编后不易有漏洞。

第二、尽量完整。一个好的用于教学的案例应包括文字部分和图像部分。图像应包括现场的照片、录像、法医学检验的照片、涉及的医学检查的X光片、MRI片等;文字应包括报案时的信息、现场情况、涉及的法医学检验的各个情况、后期侦查情况及破案情况等。信息越完整,能供学生讨论学习的点就越多,也更方便对他们最终讨论结果进行评价。

第三、方便讲解。根据教学进度来归纳知识点,从而选择包涵绝大多数这些知识点的案例。如在机械性损伤的章节选择机械性损伤的案件进行教学,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学生不会为了一个案例一次性把整本书翻遍。

2.做好案例的选择后,老师还需要对案例进行适当的编写,编写的内容应考虑以下方面:

第一、适当缩减。真实案例涉及的内容往往很多,很可能一个案件涉及书本上五、六个章节的内容。适当的缩减案情或是直接给予部分结果,有利于让学生集中精力攻克某一两个章节的知识点,学生更易接受,学习起来也更有效果。

第二、设置问题。每个案例发放下去,老师应设置需要学生思考、查找或是讨论的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才能更有学习效率。

(三)教学环节的控制

1.教学过程的宣讲

对于任何一个班级来说,成功按照此教学方法进行一次教学需要学生的充分配合,那么学生对整个过程的了解和关键环节的落实就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在下发案例时就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宣讲,宣讲内容应包括新教学方法的方式和目的,这次的教学重点,学生的分组、分工,案例中应注意的细节和查阅资料的途径等,使学生认识和适应该方法。

2.课前自学过程的监督和答疑

此教学方式对学生自学能力要求比较高,如何保证每组同学在上课前都进行了自学,就必须设计环节对其进行监督。如本课题组就通过检查他们的案例讨论记录,以便监督其自学过程,也同时创造了更多与学生见面的机会,随时帮助他们解决自学过程中的困难。

3.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

由于整个课堂主要是学生在讲在问,可能会偏离主题或拖沓。所以,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必须由老师把握学生提问、质询的内容和节奏,重点解决教学大纲所包含的相关知识点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课程顺利进行下去,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大收益

(四)对教师的要求

1.对备课的要求

由于每次用该方法进行教学,涉及的环节比较多,知识点比较广,因此教师要熟悉每一次课的目的和要求,对每一个案例了如指掌,对该案例中可能涉及的知识点必须清楚,以备不时之需。同时还要合理安排每次授课的各个环节,理清每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2.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使用该方法进行教学的教师掌握的知识需有一定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随时应对可能突如其来的问题。另外,教师还应能很好的把控好课堂节奏,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顺利的完成。

五、“案例—学导教学法”教学中还需改进的地方

1.案例的问题

在评价反馈中,有的学生反映,希望能在一次课中多几个案例同时讨论。笔者在教学中也发现,每次学生在课堂案例展示、分析及讨论环节时,全班同学对前面展示的内容的热情较高,而对后面的问题注意力等方面却明显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单一案例重复次数太多,以至于到后面没有新的点再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另外,多次重复让学生有已经掌握该案例知识点的感觉,上课也就没有那么专心。所以,笔者认为一次课中多案例讨论可能是此教学方法将来发展的一个方向。除此以外,笔者认为还可

以通过增加案例复杂度,缩短每一组展示时间或规定其展示内容,如每一组只展示案例的一部分,对其深入讨论,亦可达到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2.教学评价方式的问题

该教学方式的探索,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医学的综合素质,包括法医学知识的记忆、运用,法医学思维及查阅资料、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此次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是采用笔试考试结合问卷调查,而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客观评价只有笔试考试一项。在整理笔试考试结果时,笔者发现有些上课积极发言,表达能力突出,法医学思维较好的学生笔试结果大多中等偏上,而笔试结果较好的却是那些默默无闻、寡言少语的学生。所以目前单纯的笔试无法对学生的思维、查阅资料、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进行考查。笔者认为,运用该教学法进行教学后,评价方式应该更加多样,如对课前讨论、查资料,课上展示等环节都予以评分,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从湖北警官学院的教学实践来看,“案例—学导教学法”能切实提高公安专业课《法医学概论》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尽管该教学方式还有一些不足,其开展还需要注意的问题较多,但是笔者相信,随着使用该方法进行教学的次数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人数越来越多,该方法在各个环节的使用上会更加完善,其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1]徐丽蓉,谢秀霞.案例—学导式教学法在中专升大专学生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1(8):117-119.

[2]周水生,余启枝,高卉等.“案例—学导式”教学法的初步探讨[J].医学教育,1994(132):31-34.

[3]王青梅,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7-11.

[4]李玉萍,陈琪,黄璜等.案例—学导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5):85-86.

[5]李玉萍,彭朗鸣,贾晓江等.案例—学导式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2(2):102.

[6][美]罗伯特·斯莱文(RobertE.Slavin).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167.

[7]印志.通过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J].科技资讯,2012(6):179-180.

[8]于龙.影响“以学定教”效果的因素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2(9):43-47.

【责任编校:邹俊杰】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Cases-Learning Guid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olice Forensic Doctor Teaching

Liu Quan
(Hubei University of Police,Wuhan 430034,China)

Seeking a teaching mode which can teach students a solid foundation of know ledg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s the clear direction of teaching reform of the public security and legal institutions."Cases-Learning Guide Teaching Method"is 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Cases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Method.Taking Hubei University of Police as an example,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it is found that compared w 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students can strengthen their know ledge memory,cultivate students self-study ability,comprehensive analysis ability,innovation ability and so on under th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forensic medicine i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At the same tim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ason why good teaching effect can be achieved by this teaching mode,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problems needed to be improved in the future and so on,and put forward my own opin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public security.

Cases-Learning Guide Teaching Method;Forensic Medicine;Reform of Education;Personnel Training; Teaching Method

D631

A

1673―2391(2016)06―0116―06

2016-03-26

刘泉(1982—),女,汉,湖北天门人,湖北警官学院侦查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法医学。

猜你喜欢

学导法医学案例
学导课堂:让素养生长
——江苏省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课改掠影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54例鼻骨骨折诊断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听觉诱发电位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生物教学中实施“学导为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提升小学数学“学导”效率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