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筑和谐生态之城访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规划师兼项目经理于小琴

2016-12-13张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6年15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理论

文/张杰

构筑和谐生态之城访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规划师兼项目经理于小琴

文/张杰

城市规划能够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与管理,并对城市发展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规划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如何采用科学的方法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作为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规划师兼项目经理,于小琴女士多年来一直坚持相关理论的研究,指导了很多城市规划项目,对城市规划有着独到的见解。本期,记者对于小琴进行了专访,听她讲述她与城市规划工作的故事。

于小琴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高级规划师兼项目经理

记者

您从事城市规划行业已经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行业呢?能与我们谈谈您对城市规划的理解吗?

于小琴

选择城市规划行业主要出于个人兴趣,我觉得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行业,对从业者的综合能力有较高要求,而且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行,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处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之中,可以说,这项工作充满了挑战。一方面要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根据地理环境、人文特征及具体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达到理想的效果。进入这个行业以来,我时刻都处于学习和进步之中,一开始是学习别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后来尝试提出一些新的理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今,中国城市化建设还在进一步推进,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需要所有的从业者一起努力,不断完善城市规划理论,适应城市化建设新形势。

记者

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有哪些不足?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又是如何克服这些不足的呢?

于小琴

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中,对土地和空间资源缺乏认识,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投资政策不灵活,导致资源流失,投资商的积极性不高。同时,规划中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缺乏对人文环境以及环境等问题的思考,导致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就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还要将所有相关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包括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水平等。总而言之,就是以发展的眼光和科学的论证为前提,对城市的经济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这样才能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满足人们对城市化建设的多方面需求,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记者

您认为未来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与城市规划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于小琴

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经济因素,城市化的发展得益于活跃的经济,如果经济总量没有提升,社会没有进步,城市化也就无从谈起。通常情况下,经济越活跃的国家,对城市规划的需求就越大,规划过程中要将经济因素作为重点考虑内容;二是社会因素,包括城市社会的结构、特征以及管理模式等。这些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会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尤其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家庭结构、教育方式、娱乐方式等,城市形态的变化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也要将社会相关因素考虑在内,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城市化发展无法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现象;三是环境因素,现代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将生态环境作为代价,一方面,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掠夺造成了不可修复的局面;另一方面,人文环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都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城市规划过程中,一定要将环境问题作为重点考虑因素,既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又要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

您如何看待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并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于小琴

人们在建设和发展城市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将高楼大厦留给子孙后代,还要将绿水青山留给他们。面对日益枯竭的资源和被严重破坏的环境,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融入生态环保理念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否则,即便建筑物再先进,交通再发达,这种繁荣的局面也不过是昙花一现,无法持久。

此外,我们常说,科技改变世界,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以及功能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智能化建筑出现以后,城市里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技术及高新工程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便捷、舒适的环境。尤其是工程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传统的空间规划观念,从摩天大楼到地下交通,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扩大并提升了城市的容纳能力和交通水平。可以说,科学技术是城市规划设计得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这些先进技术的支持,很多想法就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无法真正实施。对此,我自己就很有体会,在开展城市规划项目的过程中,我总会考虑到现有的工程技术水平,以保证规划方案的现实性和可实施性。

记者

您认为城市规划的未来是什么?

于小琴

城市规划理论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行业。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理想主义、现代主义以及人文主义是主要思想,而这些思想的核心就是人,规划过程中越来越注重人性化。无论是合理规划空间、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还是考虑到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人们提供舒适、便捷的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的发

展。所以,我觉得未来城市规划理论在发展过程中会将人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不是仅仅规划土地、空间等。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发展城市化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城市规划是否科学,决定了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进而决定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品质。未来城市规划理论中,人性化特质将更加突出。当然,值得强调的是,这里的人性化绝不仅仅是眼前的舒适,其中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一座城市的功能要能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更加丰富,造福一代又一代人,而不是这一代人享受完了,留给下一代人一片狼藉。

记者

所以您强调的人性化是一种可持续的人性化,希望城市规划能够为城市的建设、管理等起到持续的指导作用,使城市更加和谐,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对吗?

于小琴

就是这个意思,和谐城市是一个非常恰当的描述,包括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在内,各个方面都要协调好,形成一种和谐的局面,这样才算是达到了城市规划的目的。这就要求规划师们将所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不断完善城市规划理论体系,为和谐城市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记者

您刚才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将所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达到理想的规划目标,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请具体分析一下?

于小琴

城市规划目标的设置实际上就是对城市发展的科学预测,如果规划过程中忽视了一些关键因素,城市发展就会偏离预期目标,无法达到理想的建设和管理效果。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将前人的经验进行总结,再结合我个人的经验,可以把城市规划目标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合理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保持适当的人口规模;二是对土地和空间进行合理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同时保持社会结构稳定,保持经济高效发展;三是要有便捷的交通系统以及洁净的水和空气,为人们创造宜居环境;四是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降低能源消耗,避免环境污染;五是对人文环境进行保护,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六是建立安全的防卫体系,保证城市居民的安全性;七是协调城乡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国情比较特殊,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必须思考如何统筹城乡规划。无论城市有什么样的特征,以上七点都是最基本的规划目标,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目标没有实现,城市的发展就不会和谐。

记者

您为我们分享的城市规划基本目标,具体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设计呢?

于小琴

城市规划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城市规划手段越来越丰富。网络科技发展起来以后,计算机硬件、软件开发周期缩短,从信息的收集、分析建模,再到制图以及传播,各个环节都会得到计算机技术的有效支持。而传统的规划方法,如调研、构思以及定性分析等也并没有过时,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的有效结合将大大提高城市规划效率,会对这个行业的发展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我觉得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发展规划方法将会向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方法,因为城市规划本身就涉及到很多学科知识,将相关学科融合起来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规划效率;二是公众参与的方法,城市规划的直接目的是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服务,而最终目的就是为城市居民服务,为人们提供现代化的舒适环境,公众参与刚好可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城市规划的人性化水平;三是技术手段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高科技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四是城市规划将会向着区域规划的方向发展,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将一个区域内的城市规划综合起来考虑,以战略性眼光思考城市发展问题。

记者

城市规划的目标和方法是既定的,那所有城市的规划模式是一样的吗?

于小琴

并不是这样。尽管城市规划理论是通用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方法也是既定的,但是每个城市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水平等方方面面。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要讲究因地制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环境优势,另一方面要做到历史文化的一脉相承,此外,还要考虑当地经济水平,保证规划的合理性,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觉得当前城市规划中存在严重的雷同现象,规划者们过分看重既定模式,照搬照抄发达城市的规划经验,忽视自身城市的特征,导致规划方案脱离实际,不能很好地指导自身城市建设和管理。为了避免出现这一问题,规划者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积极学习其它城市的规划经验之外,还必须深入了解城市本身的特征,将理论灵活地应用于实践中,没有一套模式可以完全适用于所有城市的规划中。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记者

除了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之外,您认为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城市规划的水平?

于小琴

我觉得规划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规划目标能否实现,与规划管理水平有直接关系。纵观各个国家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虽然具体条例不同,但是都突出一个中心内容,就是对城市的建设活动进行规范,实现对城市土地的综合、合理利用。近几年,中国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向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利用法制、行政、经济、技术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手段对城市规划过程进行管理,旨在协调各个城市、各个地区的发展,提高城市规划总体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记者

作为公司的高级规划师兼项目经理,您对个人职业生涯是如何规划的呢?

于小琴

进入城市规划行业多年来,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学习先进的城市规划理论知识,同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现在,我不仅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学习、进步,同时希望可以将经验传授给团队成员,提出一些与当代城市规划相符合的理论,并尝试将其应用于实际中。我希望自己能够带领团队摸索、总结出一套完善的城市规划理论,推动公司的发展,同时也为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后 记

采访中,于小琴女士为我们分享了她对城市规划行业的理解,她认为,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讲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均衡,将所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才能制定出最适合城市发展的规划方案。于小琴强调,和谐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规划,从业者们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丰富实践经验,深入了解城市的实际情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为和谐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规划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