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蕴藉含蓄、厚而薄发的“云南第一村”
——记石屏县郑营村

2016-12-13文、图/闲

创造 2016年10期
关键词:石屏宗祠陈氏

文、图/闲 云

蕴藉含蓄、厚而薄发的“云南第一村”
——记石屏县郑营村

文、图/闲 云

郑营村外景

在距石屏县城10公里的宝秀镇赤瑞湖畔,坐落着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名叫郑营的村庄。郑营村依山面水而建,背靠古木繁茂、清幽宁静的秀山,面朝碧波荡漾的赤瑞湖,辖郑营、张本寨两个自然村。1999年初,郑营村被列为云南省第一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云南第一村”,获石屏“文献名邦邦中邦”的美誉,成为赤瑞湖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郑营村能获如此之多、地位之高的“殊荣”、“美誉”,自有其不俗之处。本文权且在此探究一二。

陈氏民居正厅

陈氏民居正厅对联

陈氏民居的窗雕

早在秦汉时期,郑营村这方水土就是傣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先民的家园,直到明朝洪武年间的早期,当时的郑营村还是一个叫做“普胜村”的小村庄。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奉明太主朱元璋之命,沐英与傅友德、蓝玉率兵30万征讨云南元朝残部,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其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有位随明军入滇的军人浙江金华府浦江县人郑太武,在蒙自屯军而落籍蒙自。几十年后,郑太武的儿子郑从顺从蒙自迁到石屏,见赤瑞湖南岸的普胜村依山傍水,土壤肥沃,既可得湖水之利,又不会受湖水之害,便举家定居普胜村。不久人丁兴旺的郑从顺将普胜村改名为“郑营”。明洪武中后期(1384年),朱元璋“移中土大姓以实云南”,于是又有成百万江南、中原的汉人迁移到云南。这一时期,又有武姓、陈姓、李姓、张姓等江浙皖籍汉人迁入郑营,郑营也就变成了一个多姓汉人聚居的大村落了。

从前的郑营就是一个完整的小城,四周筑有围墙,东西南北各建有一道栅子门,西南向建有二层楼的炮台。“城”中郑姓、陈姓、武姓等各立宗祠,整个村庄按照军营的样子规划成笔直的“三街九巷”,并以姓氏和地理环境进行命名,诸如陈家巷、马家巷、张家巷、李家巷等等。如今围墙不在了,炮台不在了,但宗祠犹在,原有的“三街九巷”的古老格局还保持着,东西走向的青石板路也还保留着,整村青瓦白墙、青石铺路,村内的宗祠楼阁、民居建筑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建筑风格或气势恢宏,或幽静典雅,走在村中的青石路面,沐浴着满满的古风古韵,顿时充满悠然而悠远的心绪。

郑氏宗祠尚待修复,大门开着,门口有手推车停放。大门台阶上,一些妇女边拉家常,边理摘辣椒、翻晒粮食;院内有杂物横陈,几个小孩在玩耍嬉戏。透过厚实的屋基,高大的建筑,以及梁柱精美的雕刻,可以想象得到当年的辉煌。

最引以为傲的建筑当数陈氏宗祠,这不仅仅因为陈氏宗祠是郑营村现存4座宗祠中规模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建筑,也是石屏县目前仅存的数十座宗祠中最具特点、最典型的宗祠之一。

陈氏宗祠建造于1925年,占地3427平方米,为清末陈鹤亭所建,199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鹤亭是陈氏家族中最有名望的人,清朝最后一位进士。陈鹤亭早年曾赴日考察,回国后任天门、黄坡等地知县,辛亥革命后,陈鹤亭曾担任蔡锷的参事、内务司长,后担任个碧铁路总经理,创立三个铁路银行,筹资并主持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民营铁路——“个碧”铁路。

陈氏宗祠正厅

陈氏宗祠雕花窗图案

陈氏宗祠雕花门

陈氏宗祠是中国古典式回廊四合院建筑与滇南侨民、本土民族建筑文化的完美结合,祠门为牌坊式砖石结构,其前石狮一对,雕琢精湛;从祠门沿中轴线而进,依次有石桥、中殿、正殿。中殿、正殿木结构建筑上雕梁画栋,花鸟鱼虫应有尽有。宗祠内梁枋等木构件及墀头砖雕斗拱做工精美考究,极具地方特色,整座宗祠斗拱梁枋屏门花窗皆精雕细镂,彩画贴金,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工艺精湛,溢金鎏彩,富丽堂皇,具有中国古典建筑风貌,是研究石屏地区人类活动和古代建筑发展史的实物证据,也是石屏丰厚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较陈氏宗祠,陈氏民居更有着作为居家住所的另一番韵味。陈氏民居是陈鹤亭故居。如果说,陈氏宗祠的富丽堂皇令人惊叹,那么,陈氏民居则是以优雅蕴藉、含蓄内敛见长。对于陈鹤亭来说,他的宅院已不仅仅是容身场所,更多的意义在于提升自身的修养,寄托自身的心志。

陈氏民居大院一如陈氏宗祠一般,外观庄严、大气,前、后门入口处的两道钢窗,看起来平淡无奇,经了解后才得知是主人当年不远万里从法国进口来的,采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铆接工艺。进得门来,各个天井之间曲折回环,高大的房柱沿回环的走廊一点点深入其间,正厅中间两根柱子分别挂着一幅对联匾额,上联写“文风崇雅用恭俭者心处事”,下联写“族教奉清持慎勤之律治家”。整栋建筑格调严谨内敛,所有的门窗均用厚实的原木板制成,精雕细琢,却绝无张扬恣肆、富丽堂皇的色彩,边沿用长线条勾画出简单的流云图案,中间雕刻着宝瓶兰花以及万字、寿字等图案,而在大线条雕刻的主基调上也不乏小细节,在窗户的角落或者门楣上,又有石榴、佛手、蝙蝠、喜鹊等吉祥图案点缀,所有雕刻惟妙惟肖,精湛的雕工让人叹为观止。慢慢品味陈氏民居,仿佛在与陈鹤亭老先生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你能感受到他老先生崇文重教的传统,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及内敛沉稳的品格。

陈氏宗祠石桥上生肖雕刻

陈氏宗祠石雕图案

通观郑营村,至今仍有明清风格建筑的古民居200余间,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居28座,宗祠4座,被国内外建筑专家和学者称为“我国清朝、民国时期民居建筑的博物馆”。其风格之典雅别致,建筑工艺之精湛,气势之宏伟,令人驻足流连。但是要真正认识郑营,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于我看来,郑营古建筑所承载的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绵延不绝的人文精神,才是郑营“文献名邦邦中邦”的核心价值所在,才是郑营之为“天下第一村”的生命和灵魂所在。

千年以来石屏就是文化繁茂之地,始建于元朝的文庙,企鹤楼、准堤阁古建筑群彰显着石屏重教兴文的历史传统。当地有句民谣:“五步三进士,对门两翰林,举人满街走,秀才家家有。”仅明清两代,石屏就考中了文武进士、翰林近百名,云南唯一的“状元”袁嘉谷也出自石屏。郑营村的张汉,因成为滇省首位“二次翰林”而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张汉,字月槎,出身于郑营村张本寨书香世家。曾祖父张一甲,早在明崇祯庚辰(1640年)就科取二甲第二名(全国第五名),成为明朝石屏十位文进士中名次最高者。祖父张良伍、父亲张景宿皆为石屏饱学之士。在张本寨村东赤瑞湖边,张氏建有古柏书房,成为其祖孙读书之所。张汉自幼就承袭庭训,在书房读书不敢有半点怠惰,宵衣旰食昼夜苦读。

相传,伴灯苦读中的张汉,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华日显,名声也渐远播,建水地方的几个秀才心有不服,想与张汉比试才华,遂结伴乘船来挑战张汉。张汉得知,扮成一船夫称是张汉邻居驾船相迎,两船相遇有礼,“船夫”说道:“诸位秀才稍安,待我先说几句话,若诸位能把我说的话写得下来,我便带你们去与张汉比试;若写不下来,还是请诸位回转吧,免得丢人。”秀才们先自见一船夫来迎,已是不屑,再听这么一说更为不悦,催促“船夫”快说快说,此刻,只听“船夫”说了声“听好了”便娓娓道:“撇特(尔)一孤舟,乒乓水上游,咕拐(儿)一尺水,蹦咚到江头。”众秀才听罢,顿时傻了眼,什么“撇特(尔)、咕拐(儿)”这些方言象声词,绞尽脑汁折腾半天竟无一人能写得出。遂感叹到:连张汉的邻居一个船夫尚能说出如此高妙的诗句,那张汉就更不得了了。罢罢罢,快快回转吧。自此以后再不找张汉比试。虽是民间口传的趣事,无从考证,但张汉的才学智慧与机敏却是可见一斑。

清康熙癸巳年(1713年),自幼刻苦读书、文采名震乡里的张汉,科取进士、点翰林,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升检讨,出任河南府知府。身为四品知府的张汉,清廉耿直,体恤民生,为破“匿灾案”上书直谏,因奏《阵条河南荒歉状》而与当权抵牾,弃官归乡。人品才华,惊浊震僚,乡人敬仰。乾隆丙辰(1736年),高宗皇帝登基开考“博学鸿词特科”,以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全国参与应试者176人,取一等5人,均授编修,取二等10人,均授庶吉士。张汉赴考并被御定为二等第三名,入翰林院,复授检讨。至此,张汉两次点翰林,名满朝野。张汉第二次入翰林院复授检讨后,无论是在京为官,还是迁任山东道御史,始终保持清正廉洁、为民直谏的朗朗风骨。自题“留砚堂”匾,意为惟留一砚传家,教育儿子勤学苦读,自立而先苦后甜。张汉以其出众的才华在滇省内外久负盛名,乃至到了百余年后的咸丰元年(1851年),两湖总督吴文熔为石屏玉屏书院题联并写《序》时,也不忘张汉的名望和影响。《序》曰:“临安山水人物甲于通省,而石屏犹为临安之冠。乾隆丙辰,举翰林而入鸿博者,滇南惟张月槎一人,即州人也。书院落成,书此联以为诸生勖。”

历史已经远去,但历史并未终结。郑营村600多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蕴藏于众多的人文景观中,她所铸成的独具特色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不仅仅在石屏历史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将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注:撰写此文参阅了石屏县史志办等所编相关材料)

郑营村民居大门

猜你喜欢

石屏宗祠陈氏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介:石屏彝族剪纸刺绣工艺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介:石屏乌铜走银工艺
民国《姜山陈氏新祠宗谱》述介
石屏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探析
陈氏定瓷入选十大文化产业优质产品品牌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陈氏清肺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疗效
将数学教学由知识层面引向探究欲望
陈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