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童心,拥有童趣
2016-12-13徐芹霞
徐芹霞
摘 要:讲故事是学前教育班学生必备的一项口语技能。通过讲故事可以使幼儿明白道理,受到教育,讲故事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
关键词:学前教育;讲故事;技能技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5C-0085-02
讲故事是我们职业学校学前教育班学生的一项基本口语技能,但是这种技能并不是轻易能掌握的。一般的故事,都是讲一个深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蕴含在一个生动的情节里。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要讲好故事,除了要表现文字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讲故事,让孩子们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从而明白一定的道理。
一、保持童心,站在幼儿的角度分析故事
要使自己讲的故事让幼儿喜欢,就要学会走进幼儿的心灵,保持一颗童心,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揣摩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
首先是抓住故事中核心人物的特点。讲故事时需要我们用声音去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身份、年龄等。静静地看、默默地读,我们不要求声音“形似”,而是要以核心人物的特点为突破口,要求声音的“神似”,因为幼儿故事常用人物来贯穿整个过程,幼儿听完一个故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故事中的人物。因此,讲故事时,我们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这个人物很鲜活,他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这个人物很重要,他能启发幼儿探究什么呢?这样,我们塑造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以声传情”就有据可依了。接着体会作品细致的感情。站在幼儿的角度去体会故事中的不同情感,欢喜的、痛苦的、平静的、感激的等等。
1.抓住拟声或者摹色的词语,让话语有形、有声、有色,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故事《金色的房子》,抓住描绘房子的词语,尤其是表示色彩的词语“红色的墙、绿色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能使幼儿感受故事的美,获得想象的满足。讲故事《小马过河》,故事的开头可以抓住拟声词“嗒嗒嗒,嗒嗒嗒” 小马奔跑的声响,表现小马热爱劳动,愿意帮妈妈做事,飞快地向磨坊跑去的急切心情。
2.抓住动态词语,配合手势、体态的变化,既能将话语的含义直观地显现出来,又有助于理解和感受。表情、手势、体态这些态势语还能打破沉闷气氛,激发幼儿活力。
如《三只小羊》中的最后一段,“大灰狼从洞里蹿出来,向三只小羊扑去,三只羊一起对付大灰狼,小羊用头撞,中羊和大羊用角顶,他们一起把大灰狼撞倒了,大灰狼滚下山去摔死了”。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运用声音的力度和传神的语调强化动词的感染力。如“撞”“顶”这两个动词表现小羊的勇敢无畏,要读得很有力度,再加上态势的运用,更能增强故事的鲜明性和形象性。讲到大灰狼“蹿出来”,可以上身向前倾,头向前伸;说到“扑去”时,两手可以张开上举,瞪起眼睛等,这样的态势,无不使幼儿兴奋欢悦。
3.朗读出完整的作品。这个过程,要把握语言的层次感,包括声音的适度变化和整体的逻辑脉络。这是再一次抚摸文字,同时让文字转化成内心视像的过程。开始时,进入交代,带领幼儿平静地进入故事,将你的激情留给你体会到的情感的爆发点。中间时,叙述语言要有旁观者的冷静,又要有带领孩子们感受参与其中的激动。另外,故事中的人物身份不同,目的不同,语言也不同,要区别开来。即便同一人物,前后心理状态不同,语言也要有所区别。
二、拥有童趣,站在幼儿的角度表现故事
(一)趣化的内容
幼儿天然地排斥平淡无奇的古诗,他们是绝对不会因为要接受教育来听故事,所以,选择幼儿故事要与幼儿的接受能力相适应,注意选择篇幅短小,内容单纯,充满趣味的故事。如,捷克幼儿故事《六个娃娃七个坑》,故事波澜起伏,内容充满趣味,讲述了一群孩子在沙滩玩耍。他们筑道路、修碉堡、跳到水里嬉戏,后来回到岸上,领头的符兰齐克点数,数来数去少了一个,他惊慌了,孩子们也都着了慌,都只数出了六个。原来孩子们都忘了数自己。
(二)趣化的表现形式
1.儿童化的口语。
这里的儿童化,不是一味模仿幼儿说话,而是指教师讲故事的语言贴近幼儿生活,反映他们的要求,表现他们的情感,使幼儿乐于接受。幼儿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描述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如《猴吃西瓜》中,“老猴一看,觉得出头露面的机会来了,就清了清嗓子说道:(这里就可以加上咳嗽声)……”,既符合老猴的身份,又使故事生动、真实。
2.情感化的神态。
讲故事时要情绪饱满,可以用情趣化的神态丰富故事内容。神态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尤其是眼神。如故事《9和0》中“9当了队长,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特别看不起0”。讲这一句,加上蔑视的眼神,可以更加生动地表现9的傲慢。
3.恰当的表达技巧。
讲故事时,语音悦耳,语音调控自如,和谐动听,声调愉快柔和,语气委婉坚定,节奏鲜明匀称,富于音乐美,让幼儿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语气、语调、音色、重音、节奏变化等恰到好处能增强故事的表达效果。
当然,指导学前教育班的学生讲好故事,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模仿技巧。白居易讲得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意思是,能够感化人心的事物,没有比情更好的。要使幼儿愿意听故事,并受到感染,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要深入研究幼儿心理特点,保持童心,拥有童趣。只有这样,幼儿教师才能感受到故事真情,幼儿们才能被故事真情感动。
参考文献:
[1]姚梅林.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高格禔,舒平.幼儿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