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班级合唱教学的反思和实践

2016-12-12唐佳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音区声部歌唱

唐佳

反思一:班级合唱教学从何开始?

合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使学生感受、体验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并获得集体演唱的经验,从而培养群体意识以及协调合作能力。我们也认真解读了新课标,其中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得愉悦,受到美得熏陶。”我们继续查阅12册的音乐教科书,统计教材中规定的合唱曲目安排如下:二年级1首,三年级4首,四年级9首,五年级14首,六年级11首。从统计结果中不难发现:到了四、五年级时合唱作品占歌曲总量的比例大幅上升,而且六年级的合唱作品篇幅都很大,没有几个课时的教学根本无法完成合唱教学目标和任务。如此看来,我们反思:“合唱基本能力的培养是不是等到三四年级才开始进行呢?”俗语“万丈高楼平地起”,它需要一个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所以,当孩子第一天进入小学音乐课堂时,教师就可以开始进行合唱学习的铺垫。当前,我们学校的学生正处在这个最佳阶段。

反思二:班级合唱教学困难重重?

我们学校音乐组目前总共四位专职老师,按照教龄和教学经验的组成结构看:2位老教师,2位新教师。我要求,组里每一个老师对自己以往开展班级合唱教学进行畅所欲言的交流和反思。

新老师的困惑:“不是声乐出身的新老师上合唱课没什么信心,基本看到合唱曲改成单声部”、“自身合唱素养不够,比如指挥和视唱练耳等”、“教学中使用的合唱教学手段非常单一枯燥,久而久之学生们开始没兴趣学,没耐心坚持”。

老教师的反思:“常会避开较难的合唱曲目或者对其进行简化处理”、“走形式,不注重合唱声音的音色统一、均衡和谐的训练”、“钢琴伴奏能力不够,只能弹单旋律的伴奏,无法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和声的美感”、“两声部合起来演唱时,总是不好听,破坏歌唱的情绪和意境”、“班级与班级的合唱水平差距较大,对于合唱很弱的班级,基本就是放弃培养的状态”、“能观摩学习以及评比的合唱教学课例少之又少,不知道从哪里学起?”。

实践中:低段班级合唱教学的措施

一、聆听训练入手

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聆听,就是有意识地听、用心去听。新课标特别强调听觉的体验,让学生听够音乐作品。故而,我们的班级合唱教学也可以从这里作为一个源点。

1 .借助钢琴,进行听觉训练。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听觉训练可以从听辨音区开始,钢琴上的音区最宽广。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去尝试:听到低音区的音请孩子们拍拍腿,听到高音区的音请孩子们摸摸头,听到中音区的音请孩子们拍拍肚子。等基本孩子们都能听辨出来,再进行“双音区”的弹奏,让孩子们用2个不同动作反应出来。接下来,可以用小动物的形象,引导孩子们:“低音区的声音像什么动物,那么中音区和高音区呢?”最后,教师可以在各个音区简单弹奏单声部旋律,请孩子们扮演这个音区的音乐形象。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这样的游戏是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2.听优秀作品培养合唱兴趣。音乐老师如果能抓住机会尽可能让一年级的小朋友接触优秀经典的中外合唱作品,不仅拓展了音乐视野,又可以在欣赏中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所以,每节课的开始或者结束,留出几分钟定期欣赏优秀的合唱作品。老师再加以适当的指导,让小朋友去自己去说一说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等他们到了二年级,老师就可以引导他们学会用基本的一些音乐元素(力度、速度、音色等)去分析这些作品。

二、节奏训练进入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节奏训练是音乐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训练,音乐训练最先应该是从节奏训练开始的。而多声部的节奏训练更是帮助学生建立多声部概念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切忌枯燥的操练,培养学习兴趣是关键。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 .在生活中寻找节奏元素。开学的第一课的主题就可以安排:名字游戏。在小鼓的拍点中介绍自己的名字。此时,你会发现:有的名字是2个字,有的名字是3个字,甚至有的名字是4个字。把2字、3字、4字的名字节奏型自然进入合成二声部或者三声部。这样的体验,学生不觉难和无趣。还有很多生活中听到的大自然声响:风雨雷电,更有生活中听到的劳动声音:敲打钻等各种象声词都可以作为节奏游戏的元素。

2.在身体中寻找节奏元素。声势:声势是用身体作为一件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也可以称为“身体打击乐”。声势既体现节奏,它本身也是一种动作。这样的练习,放入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合适。可以建立稳定的节拍感、节奏感,还可以帮助学唱歌曲。通过这样新颖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更能为学生的合唱、合奏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请一部分的小朋友用拍手表示8分音符跑的节奏,另一部小朋友用跺脚表示4分音符走的节奏。把2组小朋友的声势合在一起,既能听到高声部轻快的拍手声,又能听到低声部低沉的跺脚声。

3.在教材中寻找节奏元素。以一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我们找出了可以自己创编出丰富简单的二声部节奏课例有这些:《你的名字叫什么》、《动物说话》、《其多列》、《跳绳》、《洗手绢》、《大家来劳动》、《法国号》、《龙咚锵》。这些歌曲的情境创设比较容易和有趣,可以挖掘出很多有深度的节奏元素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多声部的节奏训练,在学生掌握的比较好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再次拓展出音乐元素带入多声部节奏中。比如:强弱快慢情绪等等。

三、歌唱训练的推进

从一年级开始就要让学生对什么是好听的声音有个概念,而声音是摸不着、看不见、尝不到的,怎么样让孩子们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获得良好的歌唱状态?

1.巧妙呼吸。情境发声能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调整发声状态。一年级的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在音乐学习中,兴趣、注意力、心理因素等非智力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情境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例如:吸吐气的呼吸练习,我们可以在学生的面前放一张餐巾纸,让学生看着餐巾纸的运动状态就可以判断是否均匀的吸吐气还是浅短急不受控制。老师也可以用这个简单的小方法逐一检查学生们的吸吐气练习。

2.情境练声。在发声训练中,“u”母音的用途极为广泛,它包含了软腭之上的上部共鸣和软腭之下的下部共鸣,字母的发声可将口腔自然打开,而发声练习的旋律线从高到低,特别容易让学生们找到头部的高位置。于是,还是用火车开来啦的情景帮助学生们从C调开始,一直上级模进到F调,“开火车进站了, 一个长长的wu;火车出发启动的提醒乘客坐稳的声音,短短的4个wu;火车爬山了,一座比一座高(模进上行);火车烟囱的烟往头顶冒出(发声高位置);火车需要开几次给自己加油(换气)”。学生们唱得准确又富有表情。

3.轻声唱法。轻声唱法是一种解决音质再逐步解决音量的科学发声训练方法,能减轻轻声带的负担,协调各个发声器官的运动,有了轻声唱的意识,再慢慢加入歌词的练习,以唱准自然音域的音准为目的,并适当扩展歌唱音域,学生最终能树立良好的歌唱状态。这里运用“回声”的声音游戏,来训练轻声唱法是最合适不过了。老师是原声,学生是回声。通过模仿和轻声唱来学习歌唱状态和方法。

对于下一步推广开展低年级班级合唱教学,我们音乐组进行了上述一些的反思以及前期实践教学中,我想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预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但是,对于低段班级合唱教学的落实方向始终是正确的。

猜你喜欢

音区声部歌唱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探究圆号各音区的练习方法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琴声无边,乐韵悠扬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