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蒙古族幼师的培养

2016-12-12张都旗

亚太教育 2016年31期
关键词:改革措施

作者简介:张都旗(1980.6-),男,汉族,陕西延安人,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蒙古族的教育体系可谓源远流长且丰厚完备,为本民族和全社会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的民族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蒙古族幼儿教师培养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困境。本文将简析其所遇困境并提出改革措施。

关键词:蒙古族幼师;培养问题;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14-01

一、蒙古族幼师培养的必要性

“任何民族文化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总要不断地引进和吸收外来文化,从而丰富和提高自己;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1]十九世纪德国杰出的语言学家威廉.洪堡特认为,“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这个民族的语言。”[2]可见,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最重要载体。在中国56个民族日益频繁的语言交流中,各民族要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就必然要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民族教育即成为必然。

相应地,蒙古族的教育也成为必然。

蒙古族教育的起点必然是蒙古族幼儿教育,而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蒙古族幼师们给予蒙古族幼儿的学校教育。陶行知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如此,蒙古族幼师的培养自然成了蒙古族幼儿教育成败的关键,亦间接地成为蒙古族文化传承成败的关键。

二、最大困境:蒙汉双语教学能力薄弱

蒙古族幼儿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取决于蒙古族幼师的教学能力的高低。

2007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全面加强双语教学工作,重视双语师资培养。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幼师技能较强,理论基础相对薄弱。黄人颂在《学前教育学》中认为学前教师应该具备以下能力: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组织能力,向儿童进行教育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表达能力,教育评价能力,自学能力。蒙古族幼师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比较欠缺。一位蒙古族幼师讲了他的亲身实习经历:“我的汉语说得不错,但是一般只是日常用语,一遇上写材料或者上课,就比较困难了。有一次上课,阿茹汗没到,她同桌问我阿茹汗哪去了,我说让她奶奶拿走了,这时候,旁边有个孩子笑着说‘老师,咋拿呀!,我理直气壮的说:就拿呗。后来才知道,拿、领、带这些词都不一样哦!”。可见,蒙古族幼师用蒙汉两种语言进行生活对话基本不存在大的问题,但是,他们一旦从事蒙古族幼儿教育事业,运用起汉语教学语言来,却显得捉襟见肘,异常困难,不能成功地进行高质量的教学。

三、蒙古族幼师培养的改革

(一)必须克服“只学蒙语、汉语无用”的学习偏见

虽然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共同的思维习惯造成了共同的联想机制,形成了语义联想的趋同性,但是,言语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到言语环境和思想维度的影响,因而,同样的话语形式,在不同的言语环境,对于不同的受话人来说,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语义联想,做出不同的理解。蒙古族幼师学生不仅要学习汉语的符号和语法规则,还要学习汉语所代表的汉族文化,形成了语言符号系统与语义系统的割裂,感受到两种文化观念、价值、意义的冲突,处于认知不协调的状态之中,这也是世界上语言文化之间相互学习的共同难题。因此,蒙古族幼师学生反感、排斥乃至彻底放弃汉语学习,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从文化融合来看,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中国,个体完全抛弃母语而完全变成强势语言的“同化模式”或弱势语言的个体坚持母语完全拒绝强势语言的“分离模式”都有很大的缺陷,个体既保持自己的母语、又能熟练地掌握强势语言的“整合模式”,使个体成为一个优秀的双语型个体,在两种文化和语言中生活得游刃有余,是最合理、效果最好的一种关系。因此,克服“只学蒙语、汉语无用”的学习偏见,学习好汉语,才能够真正提高蒙古族幼师双语教学能力,培养出“蒙汉兼通”型人才。

(二)教学语言的自由选择

作为蒙古族幼师培养单位在给蒙授学生派教师时,应尽量派那些蒙汉兼通而且普通话相对较好的教师,这样,蒙古族幼师从上课一开始就能够接触到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便于他们以后对汉语或者普通话的学习。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时,蒙汉两种教学语言的选择可以是自由的适时地转化,没必要规定老师和学生一律用蒙语或者一律用汉语。这样死板硬套的做法不但让蒙古族幼师学生在课堂上失去了一次学习汉语尤其是汉语教学语言的机会,更是失去了师生之间相互用汉语交流的机会,使双方的汉语学习停留甚至退步。有些人担心,过多的接触汉语会让自己的民族文化走向衰落,因此,采取自我封闭的态度。但是,事实证明,任何一种文化的自我封闭或拒绝外来文化对本民族的文化都是有害的。我们越害怕接触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就越有可能走向孤立,最后,恰恰危及到自身的存在。蒙汉双语教学语言的自由抉择和学生自由选择学习语言,都不失为蒙古族幼师培养单位解决所遇困境的一种好的改革措施。

(三)课程融入蒙古族元素

蒙古族文字,蒙古族的文学、舞蹈、歌曲、音乐、吉祥纹等艺术形式,蒙古包、蒙古袍,蒙古族头饰、手抓羊肉、奶茶、木碗、茶壶、羊头骨架、马鞍、弓箭、鼻烟壶等蒙古族生活内容,注重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等生活理念……,将这些蒙古族传统的文化元素融入到课程当中,通过平时课堂学习的点点滴滴渗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创新等能力,更能让学生逐步认识到蒙古族文化的艺术价值,从而热爱蒙古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成为蒙古族文化传承的一员。

总之,蒙古族幼师培养需要培养单位、双语教师以及学生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蒙汉兼通的双语型人才和蒙族文化传承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民族院校幼师双语教育个案研究》(项目编号:NJZC38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威廉.冯.洪特保.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15

猜你喜欢

改革措施
关于水文水资源工作发展的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引导”策略探究
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思路探索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