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骨干教师培训的教育思考

2016-12-12张晶香

亚太教育 2016年31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思考培训

张晶香

摘要:通过参加西南大学高校骨干教师的培训,明晰了大学教师应增强使命意识,加深了对科研促进教学的理解,提高了信息化时代对教学方式挑战的认识及明确了认知分类授课以规范教学。

关键词:骨干教师;培训;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198-01

为了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利于适应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持续进展,于2016年到西南大学参加了为期一周的高校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受益匪浅。

一、培训学习的基本情况

培训开班典礼后,就进入了紧张有序的学习之中。来自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的教授、专家分别作了《大学教师与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纲》等10场精彩讲座。每场讲座都能获得很多教育教学思想的启发。

二、培训学习的启发与收获

(一)大学教师应增强使命意识

“何为大学?如何成为合格的大学教师?”,朱教授的讲座《大学教师与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纲》以这样的问题,引导我们对大学教师与大学课堂的思考与反思。

正如朱教授在讲座中所强调的,作为大学教师应该具有使命即身份意识,即应该以学生为主(良心工程)的人民教师;以学术为重(形象工程)的知识分子;以服务为本(桥梁工程)的指导专家;以文化共生(灵魂工程)的博识学者。对这些问题的正确理解,将有助于我们认真审视自己在日常教学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具备“教书育人、学术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的确,作为高校教师,不仅仅应该注重日常课堂教学工作中起到表率作用,也应该在学术研究、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来深化对高校教师肩负职责与使命的全面理解与诠释。

为了适应当今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该如何构建自己的课堂?我们应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以“问题导向”等方法改进课堂教学,做善于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创新的教师,同时,应该创设利于学生交流、学习的平台,使学生乐于学习,从而不辱大学教师使命。

(二)加深了对科研促进教学的理解

“在高校,如何正确理解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对此问题,宋教授、罗教授与刘教授的讲座中给出了很好的回答。三位教授从不同角度解析了大学的职能,认为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支撑,社会服务是需要,文化传承是根本。

三位教授指出,科研能力是高校四大职能的支撑。作为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因而,课堂教学构建、知识体系创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以及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都需要教师具有自觉的科学研究态度与能力,否则,在教育教学中就不能与时俱进,很好地完成教学与教育任务。

通过学习,加深了我们对科研促进教学的理解。对于世界上的名牌大学而言,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学与研究不乏相通之处。科研素养不高,将直接影响到对本专业知识理论、学术动态、前沿信息等掌握不够,缺乏明确的学术发展方向,这些都影响科研能力。而作为高校教师未能认识科研对的教学支撑作用,一味偏废科研而重视教学,将影响到教学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清晰的看到,如果缺失了科研能力,其实是非常不符合大学教师的要求的。因而我们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自觉加强科研意识的培养与科研能力的提升,要通过点滴的科研积累,来逐渐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与水平。如平常教学实践中,不忽视对课题申报、撰写论文、论著、咨询报告、调查报告的自我训练与要求,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只有在科研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磨练,才能有突破。

总之,通过三位专家的讲座,深深意识到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科研素养;用教学促进科研,用科研引领教学,让自己逐渐提深。如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索、创新实践平台的创设、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等等,要求高校教师能够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才能有效组织与引导,否则均是空话。所以,在高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应该相得益彰发展。

(三)提高了信息化时代对教学方式挑战的认识

信息化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冲击,改变着传统教育与教学的方式方法,并丰富了教育教学的手段与途径,因而在给我们教育教学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改革实践的机遇。

瞿副教授在《从技术适应到文化顺应》讲座中,分析了信息化时代提供丰富的信息表征形式、改变了信息资源、改变了时空结构,以及在社会中的分布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并结合教育发展,揭示了信息化时代教育观念与手段的新发展趋势。

在教学实践中,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也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微课程、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也促进我们不断去适应技术革命与文化顺应。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必须自觉去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加强探索实践,以顺应信息化时代技术发展带来的教育教学新发展。

所以,只有我们提高对信息化时代教学方式挑战的认识,才能自觉地不断分析在信息化技术变革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也才能自觉地寻求如何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同时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的教学适应未来的发展。

(四)认知分类授课以规范教学

赵教授的《高校课程类型与教学技艺》讲授中,把教学内容分为四大知识类型,每类知识有匹配的教学技术要领:于陈述性知识教学,用讲解法;于技能性知识教学,用训练法;于价值性知识教学,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影响;于综合性知识教学,用跨学科视阈教学。四大知识类型与教学类型,特点不同,又相互联系,并与四类课程构成交叉关系。每类课程可能兼多种知识类型与教学类型,侧重不同而已。

赵教授精辟的分析非常到位,为我们规范以后的教学带有一种指导性帮助和开拓性启发。尤其在多媒体教学背景下,于训练型的教学知识,一定不能忽略人的认知规律,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训练的步骤,完成教学。而不能通过课件,立刻把答案展现在学生眼前,而忽略了训练的过程。

三、小结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高校教学之“高”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性、高度的学术性、高度的创造性和高度的智力挑战,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才能完成这最具挑战性和最崇高的职业。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单鹰.高等教育原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社,2008.

[2][美]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彭汉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思考培训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