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釉下五彩现代艺术转型中的邹氏世家[1]
2016-12-12王洪伟
王洪伟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醴陵釉下五彩现代艺术转型中的邹氏世家[1]
王洪伟[2]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醴陵窑是在隋唐五代时期长沙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清末宣统年间首创釉下五彩瓷而闻名世界,其釉色晶莹淡雅、艳而不俗,大大丰富了中国陶瓷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这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历史性的创新突破,也是对世界瓷器烧造历史的卓越贡献。1905年湖南凤凰人熊希龄先生在醴陵创办湖南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制造总公司,聘请日本技师和景德镇师傅,引进当时最先进的陶瓷生产工艺和设备,开启了醴陵由粗瓷生产到细瓷开发并生产的新纪元。但是因为晚清民国时期湖南地区战乱迭起,醴陵窑厂倒闭停产,瓷业凋零,陶瓷艺人“老弱转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技艺濒于失传。新生的醴陵釉下五彩瓷产业并未获得长足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和湖南省地方政府支持下,醴陵积极寻找老一辈瓷业艺人和深入挖掘陶瓷传统工艺。20世纪50年代,醴陵釉下彩瓷的釉彩品种、绘画工艺题材内容等得以恢复生产,均远远超过清末民初技艺水平。已发展成有100多种不同色相的色彩用于釉下装饰。工艺成熟使醴陵釉下五彩能够表现多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瓷画,其工艺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均达到一个历史的最高峰。其间醴陵釉下五彩瓷再次行销全球,并有幸成为特定国家礼品用瓷,被世人誉为新中国的“红色官窑”。
1980年代以来,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下,在本地陶瓷匠师和外来艺术家的合力协作下,醴陵釉下五彩瓷异彩纷呈,成为当代中国发展最为迅猛、最具前景的艺术瓷产区。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醴陵釉下五彩六十余年的发展上,出身醴陵本土的邹国华、邹明林、邹幸的邹氏三代无疑是最值得书写的釉下五彩行路人。
邹国华
《山村秋意》山水画 500x400mm 邹国华
1.2014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历史与前景:建设中原陶瓷文明传承创新区的艺术地理学研究”(2012—ZD—020)。
2.王洪伟,男,1971年出生,河南禹州人,社会学博士,文化地理学博士后,著名陶艺评论家,现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河南大学宋代艺术研究所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中国陶瓷史、文化地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
一、邹国华:那个年代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中最有文化的艺术家
邹国华与邓文科、陈扬龙等同事合影
3.张志汤,1893年出生,卒于1971年。斋名亦陶,江西婺源县人。1901年入景德镇余立卿红店学绘粉彩,后被大官僚袁秋舫聘至南昌彩瓷,因而得见宋、元绘画的珂罗版印刷品,技艺大进。1935年入浮梁陶瓷职业学校任饰瓷教师,1937-1944年创作极多,以山水瓷板为主。1945年后,先后任教于江西省立陶专、景德镇陶瓷学院。张氏擅长山水,早年多参照宋元画印刷品彩瓷,笔法工细、构图谨严,1940年代受郎世宁绘画影响,大量绘制骏马,形象逼真,姿态生动,颇受客商欢迎。晚年在教学之余,偶作粉彩花卉小品,姿态轻盈,设色淡雅,尤为精妙。
邹国华是土生土长的醴陵人,1928年出生于醴陵,1934年开始读小学,小学毕业后,1941年入读湖南醴陵私立渌江初级职业学校陶瓷班,但该校1944年因日寇侵略、醴陵沦陷而停学。1946年,邹国华转入江西景德镇省立陶瓷专科学校半工半读班,在名家张志汤[3]、潘康秉等指导下学釉上粉彩。1948年毕业后,邹国华在景德镇私人作坊画釉上彩。1949年解放后,邹国华重回陶业专科学校学习。1952年由于院系调整,景德镇省立陶瓷专科学校并入江西南昌大学艺术科,邹国华也转学入南昌大学艺术科学习。1953年,邹国华考入武汉华中师范学院美术系,1956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国画系讲师。学校几经合并调整后,邹国华后调任湖北艺术学院(即后来的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民间美术研究室主任。
《东方丽人》 直锥瓶35cmx23cm 邹国华
1963年,在湖南及个人方面的要求下,作为醴陵本土出生的艺术家,邹国华被调回位于醴陵的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任美术设计师,曾任陶瓷研究所美术创作室党支部书记。1965年,邹国华主持编写《国外日用陶瓷器型参考资料》,供国内、外陶瓷界参考用。1976年,邹国华参加湖南省陶瓷赴京展览工作团。1978年,邹国华被评为陶瓷工艺美术工程师。1980年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创建湖南省陶瓷陈列馆,邹国华被任命为陶瓷陈列馆馆长,同时任湖南省株洲美术协会会员、湖南省博物馆学会会员、湖南省陶瓷协会会员。1991年退休后,邹国华因身体状况不佳,只是偶尔画画釉下五彩,偶尔画画国画。2005年,邹国华被评为首届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但邹国华并未享受到近年来艺术陶瓷市场猛涨的好时光,2010年,罹病多年的邹国华在醴陵去世。
作为从高等院校“要回来”的艺术家,邹国华是当时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的宝贝,是当时研究所学历最高的艺术家,也是最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但是在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时期,“有文化”的邹国华长期陷入行政事务,并未全身心创作釉下五彩瓷器作品。但是纵观位于湖南省陶瓷研究所里的湖南省陶瓷陈列馆里陈设的各个时期的釉下五彩瓷作品,无不展现出邹国华的独具创新的韵味,依然令人叹为观止。
那个时期,邹国华依然勤勉于国画创作:在1970年代,邹国华的国画作品《东湖》曾参加湖北省美展,在武汉武钢钢铁厂的出铁写生展《山高水长》、《先农颂》先后获醴陵市国庆35、40周年美术奖。
作为曾经一度受过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艺术熏陶系统训练的邹国华偶尔创作的陶瓷作品,依然受到市场和艺术界的青睐:1951年,邹国华设计的象征世界和平万岁、带有白鸽、橄榄枝图案的瓷器餐具,为外交部选定为我国驻外使馆用瓷;其创作的“陶瓷作品”《延安颂》、《橘子洲头》大瓷板、《咏梅》、《瑞雪》、《卜算子》等作品,一方面被省市报刊采用发表,另一方面在展出中被中外商收购,部分作品被湖南陶瓷陈列馆珍藏,设置专柜展出。
邹国华晚年,中国陶瓷艺术市场异军突起,但是身体多病的邹国华已经拿不起画笔,空有一身手艺而有心无力。他说:“我热爱陶瓷的爱心,一直绵绵存在。”
《炎陵颂》山水画 1000× 600mm 邹国华
《江山多娇》釉下五彩瓷 蘑 菇瓶220×280mm 邹国华
二、邹明林:文、瓷之间,开创釉下五彩艺术新风尚
当初邹国华进入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一者是其醴陵本土人之地利,二者是其学院艺术家的稀缺性,但是邹国华终其一生有所抱憾的是,在釉下五彩瓷的艺术领域并未大展宏图。但邹国华未能完成的理想和梦想却为其长子邹明林所发扬光大。
邹明林在创作 作品《飘逸》
邹国华回到醴陵后,长子邹明林在醴陵出生。1979年高中毕业后,邹明林考入中专学制的湖南省陶瓷技工学校工艺美术专业,1981年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工作,曾任彩绘组组长,期间也创作了一些作品,在全国及省市获得了一些奖项。后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1988年,邹明林考入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工艺美术专业,三年后专科毕业二度返回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一方面从事行政工作,一方面继续钻研创作釉下五彩瓷作品,同时侧重于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邹明林的文笔功夫和创意策划能力突出,从2004年起担任《陶瓷科学与艺术》副总编;2006年起被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任命为《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总编辑。在邹明林担任总编辑期间,作为湖南省唯一一个有正式国内国际刊号的陶瓷专业杂志《陶瓷科学与艺术》,通过借助这一学术平台和文化阵地,成为中国陶瓷文化界名副其实的宣传旗手。同时也被遴选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刊。十余年来,邹明林撰写上百篇陶瓷论文和新闻报道,并组织在贵州清镇、山东淄博、安徽黄山、河北曲阳、山西晋中等地成功举办了“中国陶瓷艺术高峰论坛暨《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年会”,在行业、当地政府中产生很大影响,得到好评。同时推介了中国各个艺术院校和产瓷区域的陶瓷文化和艺术家,并出版了多本专著及作品集,《陶瓷科学与艺术》已成为国内外最为倚重的陶瓷专业学术杂志期刊。
《鱼 趣》 系列 釉 下五彩瓷 485× 160mm 邹明林
在以文为主推广中国陶瓷文化艺术的同时,邹明林也不忘悄悄地拿起瓷画之笔,继续釉下五彩瓷艺术的创作和探索,陆续创作一批釉下五彩瓷作品。2008年,邹明林被评为第二届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2009年邹明林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同年被聘为山东省淄博中国陶瓷馆研究员;2011年被聘为广州美术学院陶瓷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13年被聘为被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客座教授, 同时兼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及陶瓷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2014年邹明林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烧制技艺传承人,2015年被评为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
邹明林说,自幼耳濡目染,跟随家父邹国华初涉国画等中国传统艺术,终生受益;在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美术创作室期间,又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温月斌老师门下,踏上了陶瓷美术创作设计之路,通过三十余年来的学习与社会实践,对陶瓷艺术作品的设计创新有着独到见解和独特的表现手法——
2009年,邹明林的釉下五彩作品《红豆绿》被淄博中国陶瓷馆收藏;
2011、2012年,邹明林的釉下五彩作品《生命》、《旋律》分获中国轻工精品博览会“大地奖”银奖;
《生 命》釉下五彩瓷作品 280×280mm 邹明
《旺》系列 釉下五彩瓷 邹明林
2014年,邹明林的釉下五彩作品《心灵》获第49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
2015年,邹明林的釉下五彩作品《鱼趣》作品获第六届湖南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
……
邹明林的作品以釉下五彩为主,兼及青花、釉里红和综合装饰,主题不拘一格,构图或简或繁,色调或冷或暖,各有其韵。无论哪一种陶瓷艺术形式,都符合邹明林崇尚简约的创作理念。
邹明林创作设计的《生命》系列作品,就结合其简约的创作理念,利用器型特点,采用生命灵性的意向构思,通过描绘精到的枝条,缠绕在圆器型上,并辅以雕刻的方法表现画、刻、雕、填等多种手法结合,主画面上含苞待放的花蕾与盛开的花朵交相辉映,大面积的高白瓷质的保留,使得整个作品画面优美、简洁、明快。2011年,邹明林的《生命》作品获中国轻工精品博览会“大地奖”银奖,实至名归。
邹明林的釉下五彩作品《蓝调》,器型宛若翩翩舞蹈女孩的裙摆,在宛若裙摆的瓷器上,邹明林用纯粹的蓝色,装饰了形状不一、或浓或淡、或深或浅的几何图形,犹如一片接一片的绿色田地,或疏或密的几丛野花儿,静静地绽放着,小巧玲珑,极富朝气。在《蓝调》创作上,邹明林以简约的冷蓝色调反衬盎然的生命律动,使观者在宁静的氛围中感受大自然的韵律,以静烘动,使得画里的蓬勃气息更加浓郁。
在“2010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中,邹明林的醴陵高白瓷釉下五彩新作《旺》,受到业界一致好评。《旺》依然追求简约的线条,器型凝重,圆顶方足,整体气息单纯到极致却又饱满到极致,颇具视觉张力;通体素白的形体之上,只刻画出一丝微云,一缕柳烟,两叶半新芽,却气象尽出,意蕴完满,令人联想无穷。以最少的刻画渲染,已将高白瓷的“丽质”展现得淋漓尽致,“饰”“质”两相宜,深得釉下五彩写意神韵。
釉下五彩原本已绚烂艳丽著称,极具艺术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邹明林反其道而行,以简约为风尚,在创作釉下五彩瓷器作品时候,看似轻轻一点一线、一笔一画,其实恰到好处,正好与绚烂艳丽的釉下五彩风格形成相得益彰的艺术互补,确实道尽釉下五彩瓷器的美学真髓。以文入瓷的邹明林总能在更高的文化层面上开创釉下五彩艺术创作的现代艺术新风尚。
邹明林常常喟叹,策划编辑《陶瓷科学与艺术》以及创意策划诸多陶瓷艺术学术活动,耗费了他极大的心血,但从心骨里他极其倾心于釉下五彩艺术创作。
《蓝调》釉下五彩瓷 280×280mm 邹明林
《乐 章》 釉下五彩瓷 邹 幸
三、邹幸:以釉下五彩传统工艺走向现代艺术
邹 幸
受祖父邹国华和家父邹明林的影响,邹明林独女邹幸,在经受醴陵釉下五彩传统工艺浸润,又饱受现代艺术洗礼,独辟蹊径,推动醴陵釉下五彩走向现代陶艺之路,成为釉下五彩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当代新兴陶艺家。与传统醴陵釉下五彩写实、具象、叙事的艺术表达不同,邹幸的釉下五彩创作更具抽象性、象征性、写意性风格。
(一)女陶艺家邹幸:釉下五彩成就斐然的后来者
邹幸1986年出生于醴陵,受祖父邹国华和父亲邹明林的影响和熏陶,自幼喜爱陶瓷艺术。大学毕业后,2010-2012年考入著名陶艺家、湖南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张尧教授门下,攻读陶艺理论与创作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邹幸在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创办乐雅陶艺工作室;2012年,邹幸因为突出的艺术创作和理论学术成就,获得湖南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毕业后任职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邹幸与祖父和父亲不同,接受了现代陶艺教育的熏陶,通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掌握了一定的釉下五彩瓷设计制作技艺,更为重要的是将现代陶艺理念与釉下五彩传统工艺相结合,邹幸创作设计出一些有独到见解的陶瓷艺术作品,在国内陶瓷艺术界声誉渐起——
2009年作品《源泉》获“恒福杯”茶具创新设计大赛暨第二届中国陶瓷创新设计大赛优秀设计奖;
2010年,作品《待》获第九届全国陶瓷设计与创新评比展陶瓷作品“铜奖”;
2010年作品《小奏鸣曲》获得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三等奖;
2011年作品《春语》获得西湖艺术博览会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金奖”;
2012年作品《蓝波遐想》获中国轻工精品博览会“大地奖”铜奖;
同年,作品《乐章》获湖南省陶瓷艺术原创作品设计大赛“银奖”;
2013年作品《主旋律》作品获当代陶瓷展银奖;
2014年茶具作品《银杏》获第49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铜奖”;
同年,作品《春语系列之一》,被淄博中国陶瓷馆收藏;
2015年作品《乐章》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展首届湖南(醴陵)陶瓷博览会铜奖;
2016年作品《乐游》获第七届湖南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
……
在陶瓷一手创作的同时,邹幸不忘理论总结梳理和反思,在此基础上书写了一些陶艺学术论文, 2010年,邹幸的学术论文《构成主义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荣获全国陶瓷设计创新论文评比三等奖;2015年,在醴陵举办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展首届湖南(醴陵)陶瓷博览会上,邹幸的学术论文《略论湖湘文化对长沙窑装饰艺术影响》获得银奖。
近年来,邹幸写作的多篇陶艺学术论文发表在《陶瓷科学与艺术》、《中国陶瓷画刊》等专业陶艺学术刊物和国家、省级学术期刊上。
(二)从写实主义到抽象艺术:釉下五彩传统的现代性表达
《待》釉下五彩瓷作品 邹 幸
《乐 章》 釉下五彩瓷 320×180× 90mm 邹 幸
4.邹幸:《走设计创新之道——参加“醴陵釉下五彩礼品瓷”评价大会有感》,《陶瓷科学与艺术》,2010年第1期14-15页。
5.邹幸:《走设计创新之道——参加“醴陵釉下五彩礼品瓷”评价大会有感》,《陶瓷科学与艺术》,2010年第1期14-15页。
邹幸是一种有思想、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生代陶艺家。
邹幸小时候,时常见爷爷邹国华摇动着一个转盘,转盘上有一个巨大的器物,花白的,摸上去总有白色的灰落下来。那时只是对那个会转动的装置感到好奇,于是每当爷爷开始工作时,她就会去看。爷爷总是微笑着,招呼她过去,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这是我的追求,你要好好学习,相信釉下五彩的道路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的……!”
邹幸心里暗想,爷爷大半生都在为陶瓷事业奔忙。爷爷以及与爷爷同辈的艺术家都坚定不移的在振兴和发展秞下五彩陶瓷艺术道路上前行,成为其发展基础。釉下五彩的崛起是传统制瓷工艺与近代技术结合的产物,是历史的光辉,是醴陵瓷业的荣誉,是前人艺人所创之业绩。作为新一代的釉下五彩瓷传承人,我们能够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
2010年,在一次醴陵举办的陶瓷展览评比会上,自小受醴陵釉下五彩传统工艺熏陶、从涂鸦开始就拿着破碎的瓷坯画画的邹幸,对于展览会上的当代醴陵釉下五彩器物感到不安。那次参展的釉下五彩瓷器, 主要还是来自工厂制造,只有少部分来自一些本土陶瓷大师和陶艺家工作室的,尽管参展作品体现了醴陵釉下五彩的规模与实力,但是大多釉下五彩作品基本都是“一样”的,偌大的展厅,邹幸看了不到三分之一,就有了欲观却止的感觉。参展的釉下五彩瓷器,在器型上似乎没有什么太大改变,很大一部分还是以前的器型。邹幸反思,当代釉下五彩之所以“变化不大”,一者由于竞争,一些厂家只注重时效性,而忽视了瓷器本身的设计性艺术创新。其次,不少釉下五彩创作者放在第一位的是经济效益,完全屈服于市场,以至于釉下五彩工艺和艺术风格不断地重复再复制,似乎丢弃了传统,但却毫无创新。邹幸感叹道:真正的艺术必须源于生活,贵在创新,而不是没完没了重复,否则就是在不断浪费自己宝贵的生命;在艺术路上,学无止境,艺海无涯,唯有从我做起,脚踏实地才能靠近,这是我们的责任[4]。
邹幸发誓要为醴陵釉下五彩走艺术创新之路做些努力,也就是找到自己的陶瓷艺术新途,她听从景德镇陶瓷大学欧阳世彬教授的教诲:其一,在瓷胎上,要讲究釉下五彩的洁白、体轻、透光的性质;其二,在釉上,要追求釉下五彩白、匀、光、亮等特征;其三,在色彩上,追求釉下五彩的丰富多变;其四,在色线、墨线用法上要强化熟练度,以及清晰度、阴阳背向、光影等效果[5]。当代釉下五彩艺术的落后性,反而成为促动邹幸陶瓷艺术创新的最大动力,也铸就她为创新发展当代釉下五彩艺术的雄心壮志。
邹幸认为釉下五彩艺术创新之路就是传统工艺基础上的现代艺术再造。早在大学期间,邹幸就提到,真正的陶艺家应该直接面对水、土、火,从中充分展开自己的探索,找到属于自己的兴奋点和适合自己的创作手法,在熊熊窑火中燃烧出自己的激情。使自己激荡的情感物化为陶艺。同时,陶艺家应该多花时间去研究传统,了解西方文化,海纳百川,去探索展示土与火的新的可能性,并享受创作所带来的快乐[6]。
2013年7月,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陶艺工作室刘晓勇、邹幸作品为主的《自然而然——艺术学院陶艺工作室导师作品展》在该校艺术学院品艺馆开幕,出身陶瓷世家的邹幸陶瓷作品具有明显的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风格,备受好评。
《青&趣》釉下五彩瓷 305×130mm 邹 幸
《暗 香》 釉下五彩瓷 邹 幸
近年来,邹幸依托醴陵釉下五彩传统工艺与创新理念创作的一系列现代陶艺作品,在国内诸多陶瓷艺术评比中不断获得奖项,渐渐成为备受国内陶艺评论界和市场关注的新生代女陶艺家。这都与邹幸的陶艺创作理念分不开。邹幸说,陶源于土,艺归于心,面对创作,我们应有一颗纯静的心。当代中国陶艺,必须应时而变,跟上时代文化的脚步,不断的与时俱进,创新进取;同时,以真诚的人文情怀,使自己的陶艺创作真实地反映生活,将传统的精华与现代的意识融为一体,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创作才能走的更远[7]。
作为一个年轻的当代中国女陶艺家,邹幸崭新的釉下五彩艺术创作理念已经上升为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
如今而立之年的邹幸,已经获得讲师和中级工艺美术师资历,成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湖南省陶艺家协会会员。
这些年,这位从醴陵釉下五彩世家走出来的女陶艺家,正努力追求陶瓷艺术创作领域的新高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发展百年的醴陵釉下五彩故里,釉下五彩艺术会在当代世界的陶艺大花园里,划出一道更亮丽的风景线。
“醴陵有瓷,釉下五彩;各极其巧,糜不精研。”在中国陶瓷史上,向来以各个瓷区的陶瓷世家以传承当地独特陶瓷门类的传统工艺,并发扬光大、继往开来。醴陵秞下五彩以邹国华、邹明林、邹幸三代为代表的邹氏世家却超乎常规地以现代艺术风格不断改造、创新秞下五彩艺术。这在历时百余年的釉下五彩传统工艺和美学传统上,具有非同凡响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6.邹幸:《陶艺的创作手法、原则及其他》,《陶瓷科学与艺术》,2008年7期41-42页。
7.邹幸:《中国当代陶艺的构成主义形式研究》,第34-35页,湖南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