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沈阳新闻频道逆袭之路
2016-12-10陈真
陈真
【摘 要】在媒体激荡转型的大时代,作为广播电视媒体第三层级的城市电视台,机遇与挑战同在。近两年来,沈阳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在辽沈地区的全频道收视排位中,由曾经的第六位跃升至前三位。新闻频道是如何实现逆袭的?本文从其定位语的变化入手,详细介绍新闻频道调整发展理念,一头扎进社区做节目、搞活动、搭平台、建网络的创新举措,为其他城市台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城市电视台 地面频道 社区 贴地皮 活动
狼来了!狼群来了!当电视节目全面进入大片时代,央视卫视现象级节目接踵而至,城市台的阵地一再陷落。当我国网民总数达到7.8亿人,新媒体和视频网站风起云涌,电视台的观众一再流失。当大家都在通过盒子看电视、通过网站看视频,可以随意搜索和点播节目的时候,有人判断,电视已经从能够看得见的有形的台,变成了看不见台、看不见频道,只看得见节目的状态。电视媒体像音乐产业一样,已经由唱片模式转向了单曲模式,因为观众看的都是某一个(类)节目,这就是单曲。这时电视台约八成搭便车的节目就没有生存空间了。2015年最后一季,央视退职潮甚嚣尘上,更让传统媒体倍感寒意。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这是媒体激荡转型的大时代。唱衰者不少,坚定者更多。作为广播电视媒体第三层级的城市电视台,“内忧外患”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以沈阳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为例,其收视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4.37%,上升到2015年的5.40%。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新闻频道在辽沈地区的全频道收视排位中,由曾经的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今年是大赛年,欧洲杯、里约奥运会等大型赛事影响着人们的收视习惯,也冲击着地方台的收视率,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新闻频道的收视份额也基本保持在前三位。有为者方能有位。新闻频道的成功逆袭,得益于频道内容、形式的焕然一新,而归根结底是由于频道进行了精准的定位,明确了发展理念。
一、新闻频道重新定位:进社区 贴地皮
城市电视台跟它的服务对象有一种天然的密不可分的息息相通的联系,使得市民对城市台的关注,远远超出了对城市以外其他电视台和其他媒体的关注,这是城市台在竞争中取胜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新闻频道作为沈阳的“第一频道”、时政新闻频道,陪伴沈阳人走过了36个年头,得到三代沈阳人的情感灌注和精神认同。一直以来,新闻频道也是辽沈地区的强势频道。近年来,频道先后使用过两版定位语,分别是“宽广世界,新闻天下”和“新有价值,闻达天下”。这两版定位语响亮有力、豪气干云,不过它们超越了城市台的实际传播价值,与城市里的目标受众产生了距离感。一个沈阳人曾经像家里人那样熟悉和亲近的频道,逐渐变得陌生起来。而伴随着民生新闻、公共新闻的接踵而至、不断走强,新闻频道的收视份额逐步缩减,形势岌岌可危。2014年年底,新闻频道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明确自身定位为“接地气、有情义、正能量、更鲜活的城市频道”。活水有源,血脉有根。新闻频道意识到,只有根植这片沃土,才能活力永续,精彩不断。2015年年初,频道用于宣传推介的定位语随即更改为“新有温暖,闻达社区”。定位语的变化凸显了频道发展理念的转型。城市台的受众在哪里?在社区里。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居民是最重要的收视群体。
城市电视台既是社区受众大事小情、生活方式、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的观照和表现,又是民情、民意、民声的通达和反映。扎根社区是发挥城市台贴近性优势的应有之举。以频道定位语的转变为标志,新闻频道一头扎进社区去做节目、做活动,把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最基层,真诚地为最广大的受众服务。
二、新闻频道和社区全天候互动黏合
媒体进社区不是新做法,很多媒体都开展过社区活动。比如组织名记者、名主持人和居民互动交流,或者组织志愿者、专家等到社区里为大家服务。媒体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密切与居民的联系,最大化地争取受众。但是这样的活动往往是短期行为,缺乏系统性、持久性和紧密性。结果,影响力不大,效果不明显。新闻频道不想再这么干。频道在搭建新的组织架构时,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社区工作部,专门负责联络全市各大社区,策划和组织开展社区活动。
新闻频道社区大调研活动随即启动,每天派出两个由主持人、记者、编辑等组成的调研组进入不同的社区,了解社区状况和社情民意,搜集新闻线索,听取大家对节目、电视剧的看法和建议,当天就形成详实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将会拿到次日早晨的频道编播例会上进行讨论。对于社区党委和居民反映强烈的、亟待解决的难题,新闻频道把它当做自己的事情,发挥媒体监督职能,协调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尽最大能力去处理和化解。当社区里的问题、需求逐一被破解和满足的时候,频道和社区的交情也就越处越深。
社区工作部每周举办两场《社区大讲堂》活动,带领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社会上的专家学者来到社区,向居民传授安全、法律、健康、理财、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实用知识和生活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也成为新闻报道的内容。这种线上线下的结合,满足了居民的诸多需求。
频道还选拔社区达人组建社区艺术团和新闻频道话剧社,在夏秋两季的每个周末举行巡回演出和趣味运动会,现场录制并在线上播出,受到了各个社区的踊跃参与。新闻频道话剧社自编自排的第一个公益话剧《美丽心灵》已经成功公演。这个反映社区真实故事的原创话剧,让人笑中带泪,洋溢着正能量,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各界的高度评价。话剧社即将在各大社区进行巡演。同时,还有一系列讲述社区故事的原创话剧正在创排之中。这两年,新闻频道同九瀛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百部经典抗日影片展映活动。在夏秋两季天气晴朗的晚上,全市近五十个较大的文化广场和社区广场都有免费影片放映,观众总人数超过百万人次。
新闻频道还举办社区春晚、广场舞大赛、快乐达人评选等一揽子正能量、接地气的亲民活动,在推品牌、聚人气、造影响的同时,为经营创收搭建平台。
此外,新闻频道还搭建了六大社区微信矩阵群,真正和社区之间做到了24小时互动黏合。
再优秀的电视互动,也避免不了电视和观众的距离感;活动的面对面功能则没有任何距离感,更容易产生贴近性。一年四季,新闻频道的社区活动精彩不间断;每一天,新闻频道都有不同的团队走进社区,有调研的、有采访的、有演出的;频道的元素在社区里沉淀、发酵,时刻提醒着居民,参与活动、关注播出。
通过深入挖掘、精心运作,新闻频道在社区中找到了特定类群中的关键人物,包括在社区内居住或工作的社会专家学者、社区的组织机构成员、多才多艺的社区达人、有特点有故事的人。这些人成为新闻频道取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和社会资源,给频道的新闻报道、节目制作、活动开展等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
三、挖掘社区新闻的“大民生”
社区是一座新闻的富矿。社区新闻天地广阔,大有可为。社区新闻不仅仅是指社区里发生的新闻,更有重大事件、重大政策在社区里的落点,还有大背景下社区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对于新闻记者来说,社区既是故事的发生地,更是一种报道的视角。挖掘社区新闻才能让城市电视台进一步深入社区、深入家庭、深入基层,更好地服务受众、服务市民。
新闻频道已经在全市近七百家社区挂牌成立社区记者站。社区记者主要由社区工作者、社会拍客等组成。他们每天报送的稿件通过多种方式在新闻频道全媒体平台刊播。大家投稿的积极性非常高,也让频道能及时地把握这些社会细胞的脉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公众获取信息日益迫切的今天,怎样更好地满足受众获取更多信息的需求,已成为媒体改革发展的首要目标任务。而新闻信息的源头活水更多是在基层在社区。拥有了广大的社区新闻通讯员队伍,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使频道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第一时间掌握社区大事小情,及时把握城市脉动。
新闻频道在傍晚黄金时段着力打造了辽沈地区唯一主打社区服务的民生新闻,就是时长85分钟的《看今天》,而傍晚也成为频道最具成长性的时段。《看今天》主打板块包括《社区帮忙团》《社区维权》和《社区大明星》,其中社区帮忙团积极为社区排忧解难,帮助居民解决了大量的实际困难和生活难题,深受观众信赖,成为节目品牌,还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接见和嘉奖。
时政新闻《沈阳新闻》推出了《社区故事》板块,坚持“讲百姓故事、为人民放歌”这一原则,挖掘大背景下小人物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情,发现个体人物的真实状态。这一板块成为拉动栏目收视的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1]21世纪经济报道.7.8亿!中国手机网民数量占据全国人口半壁江山.http://www.cs.com.cn/xwzx/ms/201605/t20160518_4972125.html,2016年5月18日;[2]王昊.“社区办事处”:身披情景剧外衣的新闻栏目创新之道【J】,中国记者,2013年,第07期,100-1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