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马金银器
2016-12-10刘亚珩
刘亚珩
波马位于新疆昭苏县西南100公里处,南接天山西段的腾格里雪峰,东为木札特河,西临纳林果勒河,北为伊犁河的主要支流—特克斯河。波马金银器出土于一座巨型土墩墓中,这一类的土墩墓在伊犁河流域普遍存在。1997年10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74团工作人员在昭苏边防站附近修路挖土,发现其中一座高出地面约2米的圆丘形土墩墓,该墓底部直径约20米,在深入地下3.5米后,出现了大量金银制器、丝锦、玻璃、铁镞、铠甲残片及人骨、马骨等。殡葬文物随即被哄抢。经过伊犁州文管所4年的艰苦努力,追回来70件文物。遗憾的是这些珍贵文物离开了墓葬中的环境后面目全非,人们已很难搞清其原始面貌及其相关文化信息。
公元3-7世纪的伊犁河谷中,塞人、月氏、乌孙、鲜卑、柔然、悦般、厌哒、突厥等古代游牧民族在这里生活、生产。新疆草原的游牧文明和绿洲的农业文明,是两种不同经济形态下的文明,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点,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其中波马金银器是新疆草原的游牧文明最典型的代表。
镶嵌红玛瑙虎柄金杯
1997年,昭苏县74团场波马墓地出土一幅金面具,金面具高17cm,宽16.5cm,重245.5克。该面具基本完整,稍有变形,眉毛、胡须上的红宝石脱落。面具是从中线分为左右两半,锤碟成形,抛光后对合焊接,然后用小铆钉铆合而成。面孔呈方圆形,阔面,浓眉,圆圆大眼,唇微启,八字须,口、鼻、目及面颊系锤碟成形。眉毛粗长,呈柳叶形,系用金和红宝石镶嵌而成排贝式样,铆合在面部。眼部用两颗大红宝石为睛,采用镶嵌工艺嵌入并且铆合于眼眶上。面具表面光泽,形象威严庄重。
1997年,昭苏县74团场波马墓地出土一柄宝剑,剑鞘长21.4cm,宽4.3至5.8cm,质量66克。该剑鞘已残,焊接处开裂,一面有纹饰,一面为素面,沿鞘身边缘点焊两道金珠点饰,中间依细金珠点左右对称点焊出3列半圆形、月牙形、心形等宝石座,内嵌红宝石,在镶嵌的红宝石之间,对称地点焊出用细金珠点拼组的大小三角形、菱形图案。做工精细,装饰豪华。
1997年,昭苏县74团场波马墓地出土一银瓶,该银瓶通高17.2cm,口径7.4cm,颈径6.8cm,腹径10.8cm,底径5.5cm,质量544克。该器物基本完整,圆唇、侈口、束颈、圆腹、小平底,器身瘦长,瓶颈部错金一周,宽2cm错金部分上下锤錾连续的圆圈点纹,两道圆圈纹之间为四瓣菱花图案。除错金部分外,其余部位均素面。上腹部有耳,已残,有铆接的铜片。
1997年,昭苏县74团场波马墓地出土一酒杯,杯高16cm,口径8.8cm,底径7cm,质量725克。该器物基本完整,因受挤压而变形,部分玛瑙脱落。器物为敛口,外卷沿,鼓腹,平底,虎形柄。器身内外通体模压出菱格,每格内焊接红宝石座,内镶嵌椭圆形红色玛瑙。玛瑙弧面,磨光,部分脱落遗失。口沿外卷后与器身焊接,其下点焊一周金珠点饰。虎形柄焊接在口沿下至中腹部,虎头宽而圆,四肢雄健,通体錾刻虎斑纹,形象生动。器底为凸起的同心圆纹,中心锤出八瓣花纹。
镶嵌红宝石金剑鞘
游牧民族在北方寒苦环境中磨炼出勇悍无畏、刚毅无拘、冲荡陈腐的特质,在其留下的文化遗产上留下极深的印记。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在物质与精神文化上独具一格,其自身的特殊风貌在数千年中一直延续和发展。北方游牧民族构成了中国民族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游牧文明的创造力是游牧文明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